第11讲 信息技术复习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下载网上信息》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下载网上信息》教案一. 教材分析《下载网上信息》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下载网上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和示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浏览器下载信息,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
但是,他们在下载信息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下载、下载的文件无法正确打开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下载网上信息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下载网上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下载网上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正确的下载链接,如何处理下载后的文件。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会下载网上信息。
2.示范法:教师演示下载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下载实践,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下载网上信息的示例网站和下载链接。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下载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下载网上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到:“我们在网上查找信息时,有时需要将信息保存下来,以便以后参考。
这时,我们就需要学会下载网上信息。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下载网上信息的示例网站和下载链接,让学生了解下载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下载实践。
学生通过操作浏览器,尝试下载示例网站中的信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一些下载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1讲 信息时代的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今世界(1945年至今)课件

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等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
经 化趋势的表现;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
济 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
特 征
志着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 展,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
同时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科 技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 学、美术、音乐继续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强化国家对农业的管理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拖拉机等 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的措施使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 了流通领域,但赫鲁晓夫强调这一措施并不是“所有制 的倒退”,说明其改革并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B项 正确。 答案:B
③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空前增强;进一步引 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纠错练3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2019·济南模拟)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 行改组,把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 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 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 所有制”,并且强调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答案:D
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 (1)美苏对抗特点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之间的对抗,政治、经济、军事等“冷战”。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 替,伴随着“冷战”在世界各地进行争霸、对抗。 ③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 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黑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骨骼动画(一)》教案

黑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骨骼动画(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骨骼动画(一)》是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骨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骨骼动画的应用领域,理解骨骼动画的制作原理,并能够利用相关的软件工具制作简单的骨骼动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对于动画制作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骨骼动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他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骨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理解骨骼动画的制作原理。
3.掌握利用相关软件工具制作简单骨骼动画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骨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骨骼动画的制作原理。
3.利用相关软件工具制作骨骼动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骨骼动画的制作方法。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和解剖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骨骼动画的制作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软件工具,如Maya、3ds Max等。
2.准备一些骨骼动画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和解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骨骼动画的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骨骼动画的应用领域和制作方法。
2.呈现(10分钟)介绍骨骼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通过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骨骼动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软件工具,尝试制作简单的骨骼动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4.巩固(5分钟)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于骨骼动画的理解和制作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骨骼动画制作更复杂和真实的动画效果,并鼓励他们进行相关的尝试和探索。
6.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于骨骼动画的理解和制作方法。
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教学解析

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教学解析本文将对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十一课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课程概述第十一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
二、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1. 硬件硬件即计算机的物理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2. 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
应用程序则根据需求进行开发,用于实现各种功能,如文字处理、图像编辑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通信。
1. 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远程通信,方便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如新闻、娱乐等。
2. 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教育领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在商业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和进行电子支付;在社交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与朋友和亲人保持联系。
四、课堂活动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下面为本课设计了一些互动活动。
1. 计算机组装游戏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组装游戏,根据提供的零部件,将计算机正确组装起来。
通过组装计算机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2. 网络拓扑图绘制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通过实际绘制拓扑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3. 安全上网教育教师通过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提示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网络安全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上网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五、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各单元总复习资料(1-27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各单元总复习资料(1-27课)第1课:计算器的使用-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包括加减乘除等。
- 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第2课:文字编辑器的使用- 文字编辑器是一种用于编辑和处理文本的工具。
- 可以使用文字编辑器创建、修改和保存文档。
第3课: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 表格处理软件可以用于创建表格、进行数据输入和计算等操作。
- 可以使用表格处理软件创建简单的表格,并进行基本的计算。
第4课: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用于编辑和处理图像。
-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调整图像大小、添加滤镜效果等。
第5课:声音处理软件的使用- 声音处理软件可以用于录制和编辑声音。
- 可以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录制声音、剪切音频片段等。
第6课:多媒体展示软件的使用- 多媒体展示软件可以用于创建演示文稿、幻灯片等。
-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软件添加文字、图片和音频等多媒体元素。
第7课:网络资源的搜索和利用- 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
- 可以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准确和高效的网络资源搜索。
第8课: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 网络社交工具可以用于在线交流和社交互动。
- 可以使用网络社交工具与他人实时交流、分享信息。
第9课: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的使用- 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可以用于发布和分享各种多媒体内容。
- 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上传图片、视频和音频等。
第10课:网页浏览器的使用- 网页浏览器是一种用于浏览和访问互联网上的网页的工具。
- 可以使用网页浏览器访问不同网站、查找所需的信息。
第11课: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 网络通信工具可以用于远程通信和联系。
- 可以使用网络通信工具发送电子邮件、进行在线聊天。
第12课: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使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时,需要注意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和防止网络安全威胁。
第13课:数字化生活与网络文化- 数字化生活和网络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第十一课CD与VCD的播放教案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技巧。但是,对于CD与VCD的播放技术,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初步了解的层面,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
在作业评价方面,我认真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我发现,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操作步骤不熟练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和家庭中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尽量使板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我还注意板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b. 全班范围内互评:教师会组织全班范围内的互相评价,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题型一:CD与VCD的基本概念
答案:CD是Compact Disc的缩写,是一种数字化存储媒体,利用激光读取技术来存储和播放信息。VCD是Video Compact Disc的缩写,是一种数字化的视频存储媒体,也利用激光读取技术来存储和播放视频信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CD与VCD的基本概念。CD是光盘的一种,全称为Compact Disc,它是一种数字化存储媒体。VCD则是Video Compact Disc的缩写,是一种数字化的视频存储媒体。它们都是利用激光读取技术来存储和播放信息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CD与VCD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CD与VCD来存储和播放音乐、电影等。
部编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单元复习 第十一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单元复习第
十一单元知识梳理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十一单元的知识进
行梳理和复。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内容:
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1.1 计算机硬件
- 计算机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件,包括主机、显
示器、键盘、鼠标等。
-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
-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的操作界面。
- 键盘用于输入字符或命令。
- 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移动。
1.2 计算机软件
- 计算机软件是指用来控制计算机硬件工作的程序或数据。
- 操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
- 应用软件是一种具体的功能程序,如浏览器、游戏等。
2. 信息安全意识
2.1 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 信息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 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可以有效预防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
2.2 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
3. 风险评估和规避
3.1 风险评估
- 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
- 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可能存在病毒感染、网络钓鱼等风险。
3.2 风险规避
- 风险规避是指采取预防措施和安全行为,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风险。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十一单元的知识梳理,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

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第11课符号输入也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上档键shift。
2、了解shift键在输入字母与符号时的作用。
3、了解Caps Lock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shift键来切换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符号的输入。
2、尝试使用Caps Lock键来切换输入大小写字母。
3、标准并正确地进行基准键的指法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标准打字姿势和指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习惯。
2、通过比拟学习大、小写字母输入和数字符号输入方式的不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使用shift切换大、小写字母的输入和数字符号的输入。
教学难点:
1、使用shift键来输入符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多用户多任务),
dos(单用户单任务),Unix(网络操作 系统) 驱动程序 编译软件:vc,tc等。
应用软件
办公软件:office 浏览软件:IE 通讯软件:MSN,QQ 动画软件:flash 图形软件:Photoshop 影音软件:暴风影音 下载软件:迅雷 压缩软件:Winrar
语言的产生和运用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 明和应用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
1、按体积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
微型机。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电子管、晶体管、 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3、第一台计算机的名字和时间: 1946年2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 子计算机ENIAC
文件的命名格式:主文件名.扩展名 文件搜索方法: ? 和 *的用法 扩展名:给文件分类,操作系统用来标志文件 格式的一种机制。
常见文件扩展名: Word-doc,docx;Excel-xls,xlsx; PowerPoint-ppt,pptx;图片-bmp,jpg; 音频-mp3,wav;flash动画-swf; 视频-mpg,avi;压缩文件-rar,zip 图书:pdf;可执行文件:exe 文本文件:txt
文件夹
文件夹作用:分类存放
IP地址
Internet上的IP地址是由InterNIC(Internet网络 信息中心)统一负责全球地址的规划管理。 Ipv4长度32位 Ipv6长度128位
DNS域名
常见域名
com,net,gov,mil,org,edu,cn
INTERNET的五个主要服务
WWW是环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的缩 写,中文译名为“万维网”。
电子邮件(E-mail)图像、视 频等信息。此外,还可用于查询信息。
INTERNET的五个主要服务
文件传输(FTP)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的缩写。 远程登录(Telnet) 电子公告牌服务(BBS)
文件
二进制概述
二进制中只有两个数:0和1 二进制的特点:逢二进一 二进制的表示方法: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互相转换
两机互联
网线连 交叉线,直通线功能区别 如何通信:在windows网络设置中设置IP地址
网络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网络类型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形\星形和环形 按范围分类: 局域网:几米-10公里,网线 城域网:10公里-100公里 广域网:几百公里以上
信息技术知识总复习
2012年10月9日
一、信息
1、定义:信息就是经过加工后的数
据,它对决策接受者或行为有现实潜 在的价值。 2、分类:自然信息和加工过信息 3、特点:可传递性,共享性,时效 性,依附性
二、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是提高人们对信 息的获取、加工、存储、管理、表 达与交流等能力的技术。 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内容
计算机组成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编译软件等)
冯诺依 曼体系 结构
维护计算机硬件的注意事项
防尘、通风-〉散热、防静电、防磁。 防水(空调)、防震、防止突然断电、
关闭电源、不要频繁开关机(开关间 隔片刻时间)。 防止热插拔(USB接口的硬件除外)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提供控制计算机的能
力 应用软件:使用计算机实现具体 功能
IP地址和MAC地址
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每个都唯一 Ip地址是唯一的,格式:32位二进制数,为了 方便记忆,通常写为4个十进制数 用来唯一地标示一台计算机 子网掩码: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INTERNET概述
起源:美国军用计算机网络ARPAnet,1969年 建成 1994年中国正式联入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