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空间站教案

合集下载

电子空间站教学案例

电子空间站教学案例

电子空间站教学案例第一篇:电子空间站教学案例《电子空间站》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2、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随录音学会演唱歌曲《橄榄树》,体会歌曲的词曲关系。

3、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队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过程:(一)看图片和实物,认识电子乐器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听一些特别的乐器声音,你们能够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乐器吗?2、播放课前录制的不同形式电子音乐片段。

3、检查学生了解的情况。

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

5、师: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

教科书中的架子鼓不是电声乐器,但是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一般不用于常规乐器组合。

(二)欣赏1、《西班牙斗牛舞曲》(1)先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的转换,借助图片及有关西班牙斗牛的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2、《丝绸之路》主题音乐(1)清学生说说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看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分组讨论用音乐手段表现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设计等。

(2)听录音,感受乐曲的表达的情感。

注意乐曲带再现的三部结构。

(3)说说电子合成器在表现音乐方面的特点。

3、《命运变奏曲》(1)通过听录音,感受电声乐队与钢琴等真声乐器的组合特点。

说说其他有关这种组合的例子。

(2)比较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可以对笔听赏《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巴赫的《拖卡塔》等古典作品),说说两种演出版本的区别,以及听后的感触。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学习目标:一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二通过欣赏电子音乐作品,了解其与其它音乐的区别三通过音乐活动《校园的一天》,深入探究性学习四通过器乐合奏,感受电声乐器的合奏效果五通过学习欣赏,培养丰富的音乐想像力,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一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二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要灵活的引导学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拍手歌》导入:问好歌(竖笛)一欣赏电子音乐《西班牙斗牛舞曲》引导学生说出音乐演奏的类别和演奏的乐器教师简介电声乐器学生简介电声乐队欣赏乐队演唱片段二欣赏《命运》电子音乐交响音乐学生讨论比较两种类型的特点,并发表见解。

三欣赏电子录音《雨林》学生讨论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并回答。

说说这样的音响是否属于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

如何给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等)引导学生说说这首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

四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活动小组组织表演。

五器乐小合奏——《新年好》演奏小组组织表演。

六总结表扬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这一教案。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感受电子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电子音乐的制作兴趣,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电子音乐的制作方法3.电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1.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2.电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四、教学难点1.电子音乐的制作技巧2.电子音乐作品的创意构思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播放一首电子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子音乐的魅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电子音乐有什么了解?它和传统音乐有什么区别?2.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1)介绍电子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

(2)讲解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

3.电子音乐的制作方法(1)讲解电子音乐的制作流程:音色设计、节奏编排、音序编排、混音等。

(2)演示电子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4.电子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1)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电子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电子音乐。

(2)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创意构思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1.电子音乐的制作实践(1)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电子音乐制作软件进行实践。

(2)指导学生进行音色设计、节奏编排、音序编排等操作。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电子音乐作品。

2.作品展示与评价(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2)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创意构思等方面进行评价。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六、作业1.深入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搜集相关资料。

2.结合本节课所学,尝试创作一首电子音乐作品。

七、教学反思1.加强对电子音乐制作软件的实操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具有个性的电子音乐作品。

3.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1.电子音乐的制作实践(1)分组后,我会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个组长,由组长来分配任务:“同学们,我们的小组要创作一首电子音乐,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音色设计、节奏编排或者音序编排的任务。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电子空间站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理解电子音乐的发声原理;3.掌握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和特点;4.欣赏并分析电子琴演奏的《西班牙斗牛舞曲》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不同音色的声音,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思考问题:这些声音由哪些乐器演奏出来的?与传统乐器有什么不同?这类音乐被称为什么?二、电子音乐1.电子音乐是指使用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音乐。

2.电子音乐的发声原理是通过电子技术获得各种音源,用正弦波造成无泛音的纯音或用打击乐器、嘈杂乐器发出的杂音,再通过声音滤波器和反响设备,使之变形、变质、变量,最终组成音乐作品。

三、电子乐器教师介绍电子琴、合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电子乐器的特点和作用,并让学生完成看图连线题。

四、电子琴及《西班牙斗牛舞曲》1.教师播放《西班牙斗牛舞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回答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主旋律选用哪种乐器音色等问题。

2.教师介绍电子琴的发声原理、音色、自动伴奏节奏型和特点,并演奏不同音色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判断。

3.学生自由回答电子琴的特点。

改写后的文章: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乐器的种类和特点;2.理解电子音乐的发声原理;3.掌握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和特点;4.欣赏并分析电子琴演奏的《西班牙斗牛舞曲》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不同音色的声音,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思考问题:这些声音由哪些乐器演奏出来的?与传统乐器有什么不同?这类音乐被称为什么?二、电子音乐1.电子音乐是指使用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音乐。

2.电子音乐的发声原理是通过电子技术获得各种音源,用正弦波造成无泛音的纯音或用打击乐器、嘈杂乐器发出的杂音,再通过声音滤波器和反响设备,使之变形、变质、变量,最终组成音乐作品。

三、电子乐器教师介绍电子琴、合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电子乐器的特点和作用,并让学生完成看图连线题。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

音乐教案-电子空间站教案名称:电子空间站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电子音乐和创作电子音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电子音乐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电子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电子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能够创作出简单的电子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电子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电子音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创作电子音乐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准备:1.电子音乐的实例音乐作品和视频。

2.电子音乐创作软件和设备。

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介绍电子音乐的概念和特点,播放一些电子音乐的实例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2:电子音乐的特点和发展(15分钟)通过讲解电子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电子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Step3:电子音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分钟)讲解电子音乐的基本原理,如合成器的原理、采样和混音等。

介绍电子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如制作鼓点、编写旋律和和声等。

Step4:电子音乐的创作步骤和技巧(20分钟)详细解释电子音乐的创作步骤,包括选定风格和主题、创作和编排旋律和和声、制作鼓点和节奏等。

同时分享一些创作电子音乐的技巧和经验。

Step5:实践创作(30分钟)学生分组使用电子音乐创作软件和设备进行创作实践,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指导进行作品创作。

Step6:作品展示和反馈(20分钟)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老师也进行指导和点评。

Step7:总结和复习(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复习电子音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电子音乐展览或演出,进一步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和应用。

2.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电子音乐创作并互相分享作品。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创意和质量。

教学资源:1.电子音乐实例作品和视频。

2.电子音乐创作软件和设备。

电子空间站教案(精选五篇)

电子空间站教案(精选五篇)

电子空间站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电子空间站教案第三单元电子空间站教材分析:《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内容以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曲》、电子合成器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以及电声乐队演奏的轻音乐《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内容:1、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3、学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3.对《西班牙斗牛舞曲》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4.学会演唱电声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教学难点: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是本单元的难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

1.师:(播放几段游戏音乐)同学们知道这些音乐是出自哪里吗?(学生回答)对,这些音乐都是我们在游戏中常听见的,都是属于电子银音乐的种类,这节课呢,我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电子空间站,了解借助电能发音的电声乐器。

二、介绍电声乐器。

1、播放周晓欧在我是歌手的演唱视频《爱不爱我》,提问:看到了哪些乐器?2、说明哪些是电声乐器,介绍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

3、多媒体显示各种乐器的图像、声音并做相应的介绍。

<1>电声吉他:电子乐器。

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2>电声贝司:电子乐器。

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3>电子合成器:编辑音乐 <4>电子琴:弹奏音乐 <5>电子鼓:鼓点节奏1、介绍电声乐队的概念、分类2、播放电声乐队的代表曲:beyond《海阔天空》信乐团《死了都要爱》3、师:通过刚刚的电声乐队音乐欣赏,同学们来总结下电声乐队的音乐特点有哪些?(强节奏、强力度)四、欣赏《西班牙斗牛舞》1、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

初中音乐_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发声乐理,并听辨音色。

2.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3.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随录音学会演唱歌曲《橄榄树》,体会歌曲的词曲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2.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3.通过欣赏作品加深学生对电子音乐领域的了解,从而客观、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或者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二)教学难点:音乐材料比较新,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准备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更直观、形象地展示课程。

四、教学方法以听辨法、视觉图象法、欣赏法、讨论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一)乐曲导入【课前播放乐曲】: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致爱丽丝》,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介绍电子音乐的发展。

师:现在是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

那么,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制作电子音乐的?电子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查找的结果。

学生甲回答: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

学生乙回答: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

学生丙回答: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

学生丁回答: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

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第二单元 电子空间站

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教学设计课题:《电子空间站》教学内容:1、了解电声乐器的音色,样子及发声原理2、欣赏电子乐队表演,了解演奏乐器随歌曲而定3、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曲》教学目的:1、音频与图片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电声乐器的音色特点,发声原理2、了解完电声乐器的图片与音色后,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电声乐队的表演,了解音色。

3、欣赏由电子琴演奏的曲子《西班牙斗牛舞曲》教材分析:《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内容以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电声乐器的音色和发声原理,欣赏电子琴演奏的《西班牙斗牛舞曲》难点: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步骤:师生问好老师:今天我们来进去现代科技,一起来学习一下《电子空间站》,上课前我要问一下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电子乐器呢?学生回答老师:对的,其中xx是电子乐器,而xx不是电子乐器。

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用电子制作音乐,所以便产生了电子乐器,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电子乐器的发展,在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出现了留声机,大家见过卡带吗?也就是磁带,记得老师以前都是用那个听音乐的,再后来出现了电子合成器,再后来人们开始用电脑制作音乐,打开了电子音乐的新篇章。

厦面我们来进行第一环节,听声音—猜乐器。

同学们仔细听这段音乐,然后回答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老师:恩是的,这个是小提琴演奏的,那我要问一下同学们,小提琴是不是电子乐器呢?学生回答老师:是的,小提琴他不是电子乐器,是传统乐器。

但是大家看一下这一把小提琴,这个小提琴叫做电子小提琴,属于电子乐器。

老师:同样的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音乐,猜一下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放音乐学生回答老师:是的,是电子琴演奏的,有谁能告诉我,电子琴他有着怎么样的特点?学生回答老师:电子琴可以自己伴奏,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空间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分辨不同电声乐器音色,了解认识乐器,学会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听辨、聆听、对比探究等方式),学习电子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电声乐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课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对于体验活动类型的音乐课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乐器音色及外形,能准确听辨各种电声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准备四首流行游戏的插曲让学生猜歌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发学生对播放乐曲主奏乐器的思考,师简单介绍,引出本课课题《电子空间站》(课件显示)。

新课部分
一、学习新课。

1.出示幻灯片,展示电声乐器图片
学生活动:找出自己熟悉的乐器,学生抢答。

2.出示乐器图片(幻灯片播放)。

学生活动:说出乐器全称
师:做总结,并鼓励学生的回答。

同时播放电声乐器演奏片段(提前做好音乐片段的节选)
生聆听并思考问题:每种乐器的音色特征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以小组方式讨论,小组代表作发言。

音色特征
第一种音色最丰富,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
第二种音色低沉又醇厚;
第三种声音音色明亮且富有金属感;
第四种音色大而庄严。

介绍各乐器之后师可以展示一部分现代流行的电声乐队图片以及音乐,调动课堂的热情。

二、欣赏乐曲。

师简单介绍即将欣赏作品中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
a《西班牙斗牛士舞曲》
主奏乐器
电子琴
音乐情绪
引子:热烈奔放
第一部分:奔放热情
第二部分:平稳戏耍
第三部分:优美英雄
第四部分:紧凑辉煌
乐器特征
键盘乐器自动伴奏功能音色变换自由
三、学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1.欣赏并思考基本情感(追求梦想不懈努力)
2.边听边学唱
师强调弱起、切分等难点问题
四、布置作业:
师:课下收集管弦乐曲欣赏,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小结部分:
归纳
师:本节课认识了电声乐器,能识别它们的音色,对电声乐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了解有关“西班牙斗牛”“丝绸之路”等知识,且学会了励志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家的表现老师十分满意,谢谢大家。

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首先是因为学生对学习乐器的兴趣很大,也能了解一些常用的乐器,兴趣带动课堂,使同学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变得更丰富多彩。

另外,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