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合集下载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3.2 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 (3)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3.2 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 (3)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目标:(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红外线与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红外线与紫外线是真实存在的。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议一议】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做一做】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实验时,玻璃泡最好涂黑,好【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知识点】太阳光中除了红、橙、黄等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外,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到,这。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1)红外线最显著的特点:红外线具有。

太阳光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2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3【例题剖析】1.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C )A、医学上的“B超”B、探照灯C、电视机的遥控器D、无线电通信2.能够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的是( D )A、只有太阳向外辐射红外线B、只有发红光的物体才辐射红外线C、只有发光的物体才辐射红外线D、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3.抗“非典”用的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 C )A、被照射的人体发热B、让荧光物质发光C、通过记录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来识别温度D、红外线能穿透人体软组织而识别体温4.烤箱中发出的红光不是红外线(选填“是”或“不是”),因为红外线是看不见(选填“看不见”或“看得见”),但加热作用主要靠其中的红外线来实现的。

2.认识紫外线【想一想】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做一做】将一张带有荧光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慢慢从红光外侧向紫光外侧移动。

6188.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6188.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2)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和环保意识的养成.教学重点红外线及紫外线的作用: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种作用分类讲解,避免学生混淆.教学难点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及阅读材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以拓宽知识面.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①多媒体播放深入虎穴或蛇洞内查看的细节,提出问题:科学家是不是自己深入内部拿着照相机拍摄的呢?显然不是,那么是怎么拍出这些照片的呢?想要了解内幕,就来认识一下不可见光.②教师拿出一张钞票,如何验证这张钞票的真假呢?拿出验钞机进行验证,让学生观察荧光物质发光的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验钞机能够检验钞票的真伪呢?引入新课.③播放一段警察通过摄像头观察夜间小偷偷东西的视频,提出问题:在漆黑的夜间,我们的眼睛在没有光线的地方不是什么也看不到吗?为什么摄像头还能把小偷的动作拍摄得这么细致呢?想要了解真相,就来学习本节内容.引入新课.导语二许多太阳伞商家、化妆品商家都宣传它的产品可预防紫外线。

那么,什么是紫外线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议一议】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2

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教学难点: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具:三棱镜、白纸、温度计、墨水等
预习要求: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
2、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
3、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
4、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红外线的性质及应用2、知道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重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难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二、我来预习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2、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3、红外线有哪些应用?4、紫外线有哪些应用?三、我来探究:1、活动1 按照右图实验,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____(快/慢)。

表明: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归纳出红外线的性质是具有________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的。

2、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红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问:红光的外侧存在不可见光,那么紫光的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光呢?活动2:鉴别钱的真假实验发现:把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荧光物质会________________。

表明: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紫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有益/有害)的,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 (有益/有害)的。

四、我来总结五、我来巩固1. 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有哪种光造成的()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以上都不是2.市面上出售的小型晶体管激光器,发出的光是红色的,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红外线”,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验钞机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所以有同学认为紫外线是淡蓝色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银行、商场的自动门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个知识点有关()A.紫外线B、红外线C、X射线D电磁波5.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屋,它对地球的保护作用是( )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导学案答案我来探究1、活动1 按照右图实验,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快____(快/慢)。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新版)苏科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认识颜色》,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

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式,深入了解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让孩子们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卡片、彩色笔、颜料盘、水、画纸、画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画纸、一支画笔、一杯水、一盒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小兔子找颜色》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初步认识各种颜色。

2. 观察:让孩子们观察彩色卡片,引导他们发现不同颜色的特点。

3. 操作:让孩子们用水和彩色笔在画纸上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4. 表达: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识别基本颜色,并了解颜色之间的混合变化。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特点和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次活动,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表达,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颜色混合实验中,对颜色的变化把握不够准确,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文档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节,主要讲述人眼看不见的光。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作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性及作用;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2.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红外线和紫外线演示仪;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电视遥控器、太阳等,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事物与人眼看不见的光有什么关系。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3. 演示实验:使用红外线和紫外线演示仪,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如红外线的热效应、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等;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消毒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红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2. 紫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红外线和紫外线是如何产生的?(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有哪些?(3)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2. 答案:(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它们是由原子和分子发射或吸收的;(2)红外线的特性包括:热效应强、穿透力强、反射能力强;紫外线的特性包括:化学效应强、荧光效应强、穿透力弱;(3)红外线的应用有:电视遥控器、夜视仪、热谱仪等;紫外线的应用有:荧光检测、消毒灯、紫外线疗法等。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案

课时3 §3.2人眼看不见的光班级:姓名学习效果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红外线的概念,知道红外线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紫外线的概念,知道紫外线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学习重点: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的热效应学习难点:热效应的观察学习活动备忘录活动一红外线:阅读教材P59完成以下各题1.实验:选取两支量程和分度值相同的温度计,将玻璃泡用墨汁涂黑,然后分别将玻璃泡放在红光区域和红光外侧区域,观察到,处于红光外侧区域的温度计示数上升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这说明在红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做________,它可以使物体________。

2.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与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红外线越强。

3.仔细阅读教材P59生活物理社会。

以下不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A.红外线取暖器B.红外线摄像头C. 电视机遥控器D. 声呐归纳总结1.红外线的典型性质是使物体________,叫做________效应。

2.红外线的典型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现代战争中,装在步枪瞄准器上的红外线夜视仪的制作原理是()A.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B.红外线的穿透云雾能力强,夜间有雾,也能穿过去C.红外线人眼看不见,不易被敌人发现D.枪发出红外线照在敌人的身上活动二紫外线:阅读教材P61,完成以下各题1.在紫光外侧,存在着人眼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效应。

2.小明发现验钞用的紫外线灯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所以他对小华说:“紫外线是淡蓝色的”,他的说法是否正确?。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培养。

在这节课中,我将以“人眼看不见的光”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人类视力无法感知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探究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中,自主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知道它们是人类视力无法感知的。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让孩子们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外线加热器、紫外线灯、荧光棒、透明胶带、剪刀。

2.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图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这两种光线。

2. 实验一:红外线加热器(1)将红外线加热器打开,让孩子们感受红外线的热效应。

(2)让孩子们用手挡住红外线加热器,感受红外线是否会被遮挡。

3. 实验二:紫外线灯(1)将紫外线灯打开,让孩子们观察紫外线照射在荧光棒上的现象。

(2)让孩子们用手挡住紫外线灯,观察荧光棒是否还会发光。

4. 实验三:透明胶带和剪刀(1)将透明胶带剪成小段,放在阳光下,观察是否会有特殊现象。

(2)将剪刀放在阳光下,观察剪刀是否有特殊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孩子们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习目标】
1. 知道红外线的相关特点
2. 知道紫外线的相关特点
3. 了解温室效应
【学习知道重点、难点】
1.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相关特点
【学习器材】
温度计、遥控器、验钞机

【学习内容】
问题一、红外线
(学生自学)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人眼不能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教师精讲):
1.太阳光谱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
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
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
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2.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能使物体发热的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红外线。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4.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通过记录物体
辐射的红外线,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可制成红外线探测器。
(展示演练):生活中应用红外线的例子有哪些?

问题二、紫外线
(教师精讲):
1.在色散光带紫光外侧存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紫外线。
2.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此外,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
3.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
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过量
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展示演练):生活中应用红外线的例子有哪些?

问题三、紫外线和臭氧层
(学生自学)
臭氧(O3)是一种有微腥臭气味的淡蓝色气体,主要聚集在离地面20~25km的平流层内,科学家称为
臭氧层。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是球上的生物免受强烈紫外线的
照射。但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碳化物,如早期电冰箱中所用的氟利昂,美发用的发胶、
摩丝等,它们蒸发出的气体释放到大气中,破坏了大气臭氧层,使臭氧层的浓度越来越稀薄,甚至在南极上空
形成了臭氧空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呼吁“拯救臭氧层,
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并于1987年签订了旨在保护臭氧层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 。我国从2002年起全
面禁止使用氟利昂类的制品。

(当堂检测):
1.有一种感应式水龙头可在人的手靠近时自动出水,在手离开后又会自动关闭,它是利用什么来控制的
( )
A.看见了人 B.人体发出的紫外线
C.人体发出的红外线 D. 人的脚步声
2.利用红外线能进行军事侦察,它在夜晚也能发现草丛中的敌人,这是由于草丛和人发出的 不
同。
3.下列对紫外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紫外线都是有益的
B. 紫外线只能杀菌
C. 紫外线对人体都是有害的,不能照射
D. 适当运用紫外线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紫外线可以杀菌,但过量照射会引起皮肤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紫外线是紫色的 B 紫外线可以杀菌
C大气中的臭氧层会大量吸收红外线 D 紫外线可以使物体发光
5.下列利用红外线的操作中, 不可行的是:( )
A. 诊断疾病 B. 远距离遥控
C. 检查工件内部裂痕 D. 军事侦察
6.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
光线造成的。

(总结评价):
项目 小组自学得分 小组展示得分 小组堂清得分 本人得分
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