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肾脏的毒性
药物的毒性易伤肾

药物的毒性易伤肾作者:李广文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1年第9期李厂文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肾损伤目前能够导致不同程度肾损伤的药物达千余种,常见的有以下类型:抗生素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孢氨苄等头孢菌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等磺胺类,以及利福平、四环素、呋喃妥因等。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利尿药:双氢克尿塞、氨苯蝶啶、螺内酯、甘露醇等。
心血管用药: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尼卡地平、可乐定、硝普钠等。
抗消化道溃疡药: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哌仑西平等。
抗肿瘤药:顺铂、别嘌呤醇、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可莫司等。
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卡比马唑等。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
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D等。
中草药:关木通、马兜铃、雷公藤、巴豆、甘遂、粉防己、草乌、雄黄、朱砂、明矾等。
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伤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凡是在不良反应或注意事项中注明:对肾功能有损害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须谨慎使用,并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杜绝滥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
肾功能不全者需尽量使用经肠道排泄的药物。
2.必须服用者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服用,老年人、儿童注意按年龄减少用药剂量,肾功能不全者按照肾功能损伤程度递减药物剂量。
3.服用易损伤肾脏的药物期间多饮水。
4.减少联合用药,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重肾毒性。
5.服用含易伤肾草药的中药汤剂时需适当延长煎煮时间,不可用铝锅、铁锅等煎药,以减少毒性。
6.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
【编辑:迟昊】。
药物性肾损害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相关肾损害发生机制• 1 直接导致肾小管中毒性损伤 • 2 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导致肾缺血 • 3 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过敏反应以及激活多种
途径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等
36
含马兜铃酸类成分中草药及其经配伍制成的 主要的中成药
• 1关木通:龙胆泻肝丸、排石颗粒、导赤丸、分清五淋
丸、妇科分清丸、耳聋丸、安阳精制膏、连翘败毒丸、大 黄清胃丸、跌打丸
胺甲恶唑 • J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
星
12
导致肾损害的常见药物
• K 抗结核类: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 酸、乙胺丁醇等
• L 抗病毒类:更昔洛韦、阿昔洛韦 • M 抗真菌类: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 • N 其他类:
13
导致肾损害的常见药物
• 2 非甾体抗炎类及解热镇痛药 • 布洛芬、对氨基水杨酸、阿司匹林(近曲
30
中药
• 导致肾损害的常见中药:近百种
• 1植物类:7类 • a 含生物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草乌、川乌、山慈
菇、秋水仙、益母草、蓖麻子、毒艹覃(xu)、钩吻、麻 黄等 • b 含蛋白类:巴豆、黑豆等
• c 含苷(甙)类:强心苷类(洋地黄、夹竹桃、海木亡果等 )、皂苷类(土牛膝、贯众等)、黄酮苷类(及己)蒽醌 苷类(芦荟)、其他苷类( 苍耳子、鸦胆子、使君子、 铁扁担、土三七等)
25
诊断
• 理论上:在患者肾组织或尿液者检出特点 药物、代谢产物、特异抗体或特定生物标 志物。
• 遗憾:药物在体内代谢反应复杂,迄今缺 乏检出药物的特异方法。
• 部分药物可通过监测血药浓度了解患者用 药是否处在安全线以内。
26
诊断
• 根据与发病密切相关的服药史、 • 具有药物所致肾损害的主要临床特征、 • 停药后肾脏病变可恢复等,线索来做出临
抗肿瘤药物的肾脏毒性

Thanks!
概述 高危因素 分类分级
各论 化疗药物 靶向药物
肾毒性的分级
CTC分级(4.0)
I
II
III
IV
血清肌酐
1-1.5 ULN 1.5-3 ULN 3-6 ULN >6 ULN
肌酐清除率 ml/min
90-60
30-59
15-29
<15 或需要移植
肌酐清除率计算
常见化疗药物肾毒性及其剂量调整
肾毒性的用药调整参考
肌酐清除率(ml/min)
血清肌酐(μmol/L) (mg/dl)
血尿素氮(mmol/L) (mg/dl)
药物用量按正常量的%计
40~60
177 (2)
7.1 (20) 75~100
10~40
177~884 (2~10)
7.1~21.4 (20~60) 50~75
<10
>884 (10)
顺铂的肾毒性
顺铂治疗前水化 时间:提前至少12小时,至给药后2-3天 溶液:等渗盐溶液(补钾、补镁) 方式:静脉或口服 目标:尿量达3-4 L/天 利尿剂:不推荐
顺铂的肾毒性
其它预防措施 分割剂量,降低单次顺铂剂量 积极预防及处理呕吐纳差 避免其他肾毒性药物同用 更换其他化疗药物(GFR《70、高危因素) 预防用药:氨磷汀、硫代硫酸钠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的肾毒 性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的肾毒 性
发生概率: 10% (MMC)、0.015%(GEM)
高危人群: 剂量高疗程长(MMC)、?(GEM)
高峰时间: 治疗数月之后
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肾毒 性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

10
肾小管排泌对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肾小管排泌竞争抑制药物
药物 丙磺舒
水杨酸 双香豆素 保泰松
竞争抑制的药物 青霉素 吲哚美辛、萘普生 丙磺舒、保秦松 吲哚美辛、磺胺苯吡唑 氯磺丙脲 青霉素
11
肾功能不全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肾小球的滤过↓分泌功能↓引起药代动力学改变 经肾排泄药物蓄积 T1/2延长 影响药物分布容积( Vd体内可容纳某药的 大致容积)
25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⑤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小血管炎引起的 RPGNⅢ型,主要见于丙基硫氧嘧啶; ⑥溶血性尿毒症(肿瘤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 顺铂等); ⑦肾内梗阻引起的ARF,如磺胺类药物结晶及 Vit D过量引起的高钙血症、醋唑磺胺 ; ⑧慢性间质—小管性肾炎(含马兜铃酸类药物、 环孢素肾病、NSAID等)。
26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二、肾脏病综合征 ①肾病综合征(青霉胺;汞剂;金制剂; 有机铋、银;海洛因;丙磺舒;三甲双 酮、卡托普利) ②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琥珀胆碱、乙醇) 过敏性紫癜肾炎(青霉素、别嘌呤醇、噻 嗪类利尿药)
27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三、其他
①可逆性肾性尿崩症(地美环素) ②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
12
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分布容积改变
液体过剩会明显增大病人的分布容积 地高辛Vd 500L, 受液体变化的影响小。 妥布霉素Vd约为0.3L/kg, 80kg的病人 Vd 为24L。如果这个病人获得15L的液体, 其新的Vd就是39L,造成药物的有效浓度 不足。
13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32
按照肾功能损害程度,粗略估计 经肾排泄药物的用量
哪些药品可致肾毒性?

哪些药品可致肾毒性?(1)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直接肾毒性,进入人体后药物98%~99%通过肾小球滤过,并由尿液中排出体外,其具有高度肾脏亲和性,在肾皮质中浓度高,残留时间长,药物在肾组织蓄积使肾单位功能广泛紊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浓缩功能下降,肾近曲小管呈退行性变化,使膜质结构改变将影响膜的通透性及其功能。
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退及轻度蛋白尿、血尿;后期出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个别也可呈重症少尿型急性肾衰。
另外,万古霉素主要损害肾小管,轻者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氮血质症,重者肾衰竭,发生率约5%。
应用四环素类也可加重氮质血症及尿毒症,地美环素能引起肾原性尿崩症,表现为多尿、烦渴、虚弱,但停药后可恢复;而多西环素较少引起肾损害。
(2)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在高浓度快速滴注或口服大剂量的失水患者,水溶性极差,易在体内析出结晶而阻塞肾小管、肾小球,造成肾衰竭,使肾小管阻塞而引起急性肾衰竭。
(3)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呵噪美辛、羟基保泰松、阿司匹林可抑制肾脏的环氧酶,使前列腺素合成产生障碍,失去对肾脏内膜的保护作用,引起肾损害,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急性肾衰竭、钠潴留或尿潴留等。
(4)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甲氧胺、苯肾上腺素等,可产生肾血管痉挛而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
(5)免疫抑制药环孢素可改变肾脏内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血栓素A,合成增加,肾血流减少,肾小动脉收缩,引起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单元损害,长期使用可出现慢性肾衰、高血压。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可引起蛋白尿或肾衰竭,发生率约2%。
(7)抗肿瘤药顺铂主要于近端小管的S-3段上被浓缩,使远端小管集合管受到损伤。
甲氨蝶呤以原形药从肾中排泄,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此蓄积,可致肾小管发生病变。
(8)马兜铃酸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广防己、天和藤、关木通、马钱子、青木香、寻骨风、白金果榄等)引致肾损害的主要特点是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可引起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病变。
肾病科药物相关性肾损害诊疗规范2023版

药物相关性肾损害诊疗规范2023版一、抗生素相关性肾损害抗生素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肾毒性药物。
某种药物肾脏损害的发病率很难明确。
危重患者经常使用抗生素,所以容量不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败血症和肾毒性药物等因素经常同时出现。
因此,急性肾衰竭经常是多因素的,很难归结于某个单一因素。
抗生素可以通过很多机制引起肾脏毒性,包括直接细胞毒性、免疫或富敏反应以及药物沉积所引起的肾小管堵塞。
表17-24-1-1根据抗生素的肾毒性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
抗生素肾毒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无尿型急性肾衰竭。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肌乾分泌或肌肝测定引起假性血肌SF升高。
此外,很多抗生素可以引起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P-内酰胺类(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抗生素尸检发现,接受过青霉素治疗且伴有青霉素相关抗体的患者在其肾小管基底膜上有沉淀物,但并无间质性肾炎的证据,说明免疫应答基因对发病是必需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几乎各种青霉素都有引起本病的报道,但发生本病的却为数不多。
对甲氧西林的表17-24-1-1抗生素相关肾毒性的临床表现肾毒性作用机制抗生素肾血管收缩两性霉素B肾小球损害青霉素礴IW米急性间质性肾炎青霉素甲氧西林氨节西林利福平磺胺类急性肾小管坏死氨基糖昔类肾小管综合征过期四环素两性霉素B庆大霉素金霉素磺胺类阿昔洛韦电解质紊乱竣节西林替卡西林咪康哩异烟腓酸碱紊乱两性霉素B青霉素研究颇深入,但此药现已很少使用。
近年氨节西林引起木病的报道增多,奈夫西林钠等亦偶有报道。
曾用木类药物中的一种而罹患本病且康复者,再次使用本类药物中任何一种都有引起木病复发的危险。
潜伏期为2天至数周,通常为2周。
儿童多见,用药剂量与发病无关。
临床表现除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外,部分病例呈现肾性失钠、高氯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肾外表现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部分患者可有无菌性脓尿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尿。
停药后数周,大多能恢复,少数病例需透析治疗。
肾毒性药物

• 可见,常规、定期监测对于那些没有不适 症状的病人,也很重要。建议使用药物后, 如果病人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进行肾脏病相关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做肾 脏穿刺活检 。
如何应对药源性肾损害?
• 预防药源性肾损害,不仅应当注意预防西药可能引起的肾 损害,对可能造成肾损害的中草药、中成药同样严加防范。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采用了下述对策,有时药源性肾损害 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因此,争取及早发现并且及早治疗, 才能彻底降低药源性肾损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找有经验的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病人在进行药物 治疗或需要进行造影检查时,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 下用药。 2.慢性病病人,尽可能不用肾毒性药物。老年人、原来就 有肾脏疾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联合应用肾毒性药物的 病人、合并其他临床情况的重病病人,应尽量选用没有肾 毒性的药物。
• (3)肿瘤化疗药:顺铂、氨甲蝶吟、光辉霉毒、 丝裂霉素-C、亚硝基脲类、5-氟尿嘧啶等。 • (4)抗癫痛药:三甲双酮、苯妥因钠等。 • (5)麻醉剂:乙醚、甲氧氟烷等。 • (6)金属及络合剂:青霉胺、依他酸盐等。 • (7)各种血管造影剂。 • (8)其它:环抱霉素A、甲氰咪哌、别嘌吟醇、 甘露醇、汞撒利、海洛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 在临床上,可以引起药源性肾损害的药物多种多样,除了 各种西药以外,平时老百姓认为毒副作用小的中药也赫然 在列。 • 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有的会出现腰痛 ; 有的会出现尿色改变;有的尿量有变化,可多可少:有时 候是夜间尿量增加,病人感觉起夜的次数比以前多,有的 还会发现尿里的泡沫比以前多,不像以前容易消散;还有 的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有的甚至出现贫血和高血压;有 的病人出现非特异性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当然, 也有的人什么感觉都没有,只是由于偶尔的体检,或者医 生检查才发现肾脏出了问题。
抗病毒药物的肾脏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肾脏是药物中毒作用的 主要靶器官
由于肾脏大量的血流灌注、肾小管 浓缩、排泌的功能特点及髓质肾单 位肾小管间质区域血液供应相对不 足的特点使肾脏成为药物中毒的主 要靶器官。
4
肾脏是药物中毒作用的 主要靶器官
肾脏易受药物损害的原因 1 肾脏血供应量大 2 内皮表面积大:与药物接触面积大 3 药物或排泄物在肾脏浓度高 4 肾脏对药物敏感性高,代谢率高、耗氧高 5 髓质肾单位肾小管间质区域血液供应相对 不足 6 老年人肾脏储备能力下降
30
抗生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检出率
单纯抗生素引起的ARF占药物相 关性ARF 的35%,抗生素与解热 镇痛药合用引起的ARF占药物相 关性ARF 的12%。
31
药物引起肾脏的不良反应 的发病机制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 ②直接损害肾脏及其功能,干扰细胞代谢酶。 ③免疫性损害:用药后发生免疫反应,免疫 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沉积,引起局部 炎症反应;或药物与肾组织具有相同的抗 原性,诱发原位免疫反应;或肾脏作为全 身性血管炎的一部分(如过敏性紫癜)及细胞 免疫+体液免疫(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一、 急性、慢性肾衰竭 ①肾前性肾衰竭(ACE抑制剂、NSAID、 利尿剂); ②肾小管坏死(抗菌药、化疗药、造影 剂、甘露醇、马兜铃酸、利福平、各种 重金属 、有机溶剂); ③肾乳头坏死(NSAID);
25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④急性间质肾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 类;磺胺类;氨基糖代类;喹诺酮类; 利福平;异烟肼;万古霉素;呋喃妥因; NSAID;利尿药;别嘌呤醇;氢氧化铝; 安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科资料,急性肾间 质-小管病变中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占73.7%,主要由抗菌药等引起。
32
药物引起肾脏的不良反应 的发病机制
④阻塞泌尿道而引起间接损害:如磺胺类等 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而导致阻塞;维生素D 等药物引起高钙血症造成尿路钙结石而阻塞 尿路。 药物性肾损害程度与药物浓度及时间有关, 多见于大剂量、长期用药者;而免疫反应致 病的属于特异体质反应型,肾损伤和剂量关 系不密切。
8
肾脏排泄过程中药物的相互 作用
9
肾小管重吸收对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酸、碱性药可在肾小管内通过简单扩散 重吸收。酸性尿液可使弱碱性药解离增 大,重吸收减少,排出量增加。反之, 碱性尿液可使弱酸性药解离增大,重吸 收减少,排出量增加。
10
肾小管排泌对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肾小管排泌对分泌机制相同的两类药物 存在竞争性抑制,如丙磺舒和青霉素合 用。 两种酸类或两种碱类药物并用竞争 载体。
26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⑤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小血管炎引起的 RPGNⅢ型,主要见于丙基硫氧嘧啶; ⑥溶血性尿毒症(肿瘤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 顺铂等); ⑦肾内梗阻引起的ARF,如磺胺类药物结晶及 Vit D过量引起的高钙血症、醋唑磺胺 ; ⑧慢性间质—小管性肾炎(含马兜铃酸类药物、 环孢素肾病、NSAID等)。
33
按照肾功能损害程度,粗略估计 经肾排泄药物的用量
肾功能
肌酐清除率(ml/min)
40~60
10~40
<10
指标
血 清 肌 酐 ( μ mol/L 、 177 (2) mg/dl)
177~884(2~10)
>884(10)
血 尿 素 氮 ( mmol/L 、 7.1(20) mg/dl)
7.1~21.4 (20~60)
11
肾小管排泌对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肾小管排泌竞争抑制药物
药物 丙磺舒
水杨酸 双香豆素 保泰松
竞争抑制的药物 青霉素 吲哚美辛、萘普生 丙磺舒、保秦松 吲哚美辛、磺胺苯吡唑 氯磺丙脲 青霉素
12
肾功能不全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肾小球的滤过↓分泌功能↓引起药代动力学改变 经肾排泄药物蓄积 T1/2延长 影响药物分布容积( Vd体内可容纳某药的 大致容积)
皮质激素、雄激素:可引起水盐贮留。 氯环丙脲:可引起吸收性低钠血症。 地美环素、西沙比利:可引起可逆性肾性尿崩 症。 锂盐: 可损伤尿浓缩功能,引起慢性 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醋唑磺胺:可引起肾脏钙质沉着病和 肾结石。
22
其它药物
奥美拉唑 蝮蛇抗栓酶 雷尼替丁
23
中药
5
6
药物的肾脏排泄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 是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 份及小分子物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 过程。原尿除不含大分子量蛋白质,其 它成分与浓度和血浆基本一致。
7
药物的肾脏排泄过程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原尿中99%的水份被重 吸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近曲小管是重吸 收的主要部位。肾小管的重吸收分为被动和主 动重吸收。 肾小管的排泌: 肾小管排泌药物是主动转运过程,需有载体参 与,有饱和现象。分泌机制相同的两类药物合 用,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13
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分布容积改变
液体过剩会明显增大病人的分布容积 地高辛Vd 500L, 受液体变化的影响小。 妥布霉素Vd约为0.3L/kg, 80kg的病人 Vd 为24L。如果这个病人获得15L的液体, 其新的Vd就是39L,造成药物的有效浓度 不足。
14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19
抗微生物药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 环丙氟哌酸 四环素类 大剂量静脉滴注可引起肾皮质 斑块性坏死。 磺胺类 可引起尿结晶、腰痛、血尿
20
抗微生物药
头孢菌素类 I代:头孢噻啶、头孢噻吩 可引起Coombs试验阳性,急性肾小管坏死。 II代、III代头孢菌素肾脏毒性相对较小。
21
影响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药物
>21.4(60) 25~50
34Biblioteka 药物用量按正常量的%计算75~100
50~75
按病人血清肌酐值 (Scr) 推算用药
35
延长间期法的用药间期计算公式
病人用药间期= 正常人用药间期(h)×病人血清肌酐值 (mg/d1)
36
减量并延长间期法
鉴于延长间期法在两个峰浓度之间的间 隔时间会很长,保持有效血浓度时间往 往较减量法为短,影响对危重病人的治 疗,故提出每l½个正常用药间期给药一 次,每次给正常量的½,以期血中药物浓 度确保在高峰浓度与谷浓度的范围之间 而保证疗效。
27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二、肾脏病综合征 ①肾病综合征(青霉胺;汞剂;金制剂; 有机铋、银;海洛因;丙磺舒;三甲双 酮、卡托普利) ②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炎(琥珀胆碱、乙醇) 过敏性紫癜肾炎(青霉素、别嘌呤醇、噻 嗪类利尿药)
28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三、其他
①可逆性肾性尿崩症(地美环素) ②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
药 物 对肾脏的毒性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齐慧敏
1
流行病学资料
据SFDA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我国近年来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 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死亡 人数已达到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 十22倍以上。 药源性肾脏疾病占34.2%
2
药 物 对肾脏的毒性
肾脏是药物中毒作用主要靶器官的原因 药物的肾脏排泄过程 肾脏排泄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肾功能不全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常用肾毒性药物及其肾脏损害
17
非甾体抗炎药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对正常人的肾脏只有 很小影响,但对易感个体影响较大,引 起急性过敏性间质肾炎。 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和慢性 间质性肾炎。 滥用可引起肾盂变异细胞癌、膀胱癌等。
18
化疗药
顺铂 、卡铂 、环磷酰胺、卡氮芥、司莫 司丁、甲氨碟呤、干扰素、环孢菌素A
29
药物性急性肾衰竭检出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自1988年至 1999年十年肾活检证实的药物相关急性 肾衰竭( ARF )占肾实质性ARF 的 29.9%;自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11 年间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发生的ARF中与 药物因素相关者占37.5%。 肾功能受损直接影响药物的排泄,加重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因此对不同程度的 肾功能损伤患者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木通 草乌 益母草 苍耳子 苦楝皮 天 花粉 牵牛子 土贝母 马兜铃 土荆芥 巴豆 芦 荟 使君子 葛根素 铁脚威灵仙 大枫子 海马 钻地风 昆明山海棠 雷公藤 罂粟壳 白花丹 山慈菇 鱼胆 腊梅根 朱砂 野百合 蜂蜜 蜂毒 全蝎 蜈蚣 砒霜 雄 黄 安宫丸 天麻 轻粉 铅丹 24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37
Thank You
38
肾功能不全时, (1)低蛋白血症 (2)结合抑制物蓄积 (3)白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与药物亲和 力↓弱酸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游离药 物浓度↑
15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肾脏具有代谢药物功能 1 -羟化酶改变,活性vit D3生物转化障碍。
16
常用肾毒性药物及其肾脏损害
常用肾毒性药物 药物肾脏损害 药物肾脏损害的类型 药物引起肾脏的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 药物性泌尿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