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2009—2010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便可。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完成每一题。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地方填上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分)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荒戮.(miù)恍惚..(huǎng hū)溃.退(guì)阻遏.(è)B.提.防(tí)惊骸.(hái )寒噤.(jīn )仄.歪(zhè)C.锐不可当.(dāng )瓦砾.(lì)地窖.(jiào )俨.然(yǎn )D.白洋淀.(dìng )甚蕃.( fán ) 箱惬.( qiè) 憧憬..( tóng jíng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一些沿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现在的景象日新月异,和内地相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这些含有三聚氢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乳制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广西参加民歌节时,受到了广西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孙犁——《芦花荡》——中国现代B.西蒙诺夫——《蜡烛》——法国C.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美国华裔D.刘禹锡——《陋室铭》——唐代5、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当你伸手采摘我时。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老师寄语:时光荏苒,在崭新的初中语文之旅中,我们已经共同走过了一个月,一篇篇美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跃动着生命的活力,恰似一阵阵春风拂面,唤起我们心头许多温馨的感触,让我们振奋不已。
此刻,秋高气爽,面临初中的第一次考试,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用心思考,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吧!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一、书写(5分)亲爱的同学,请你用正楷字将下列内容正确、清楚、整洁、匀称地抄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以此来展现你的书写水平吧!长风破浪会有时,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勋.章(xūn) 称.职(chèn) 御聘.(pìn) 妥.当(tuŏ)B.钦.差(qīn) 惊骇.(hài) 报酬.(zhóu) 呈.报(chéng)C.赏赐.(cì) 炫.耀(xuàn) 头衔.(xián) 愚.蠢(yū)D.滑稽.(jì) 秕.谷(bǐ) 附和.(hè) 陛.下(bì)2.下面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更.加更.新更.正少不更.事B.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C.和.诗应和.唱和.和.气D.圈.地圈.定猪圈.出圈.儿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脑髓油蛉普陀不可救要B.憧憬委曲佩服全军覆没C.桑葚龌龊云宵鞠躬尽悴D.脊粱充沛蝉蜕应接不暇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人迹罕.至罕:稀少B.人声鼎沸.沸:水开C.多多益.善益:好处D.局促..不安局促:拘谨不自然5.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3分)A.《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散文家、美术家B.《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文学家C.《滁州西涧》——韩愈——唐代文学家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作家三、诗文名句默写。
(人教版)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卷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初二年级英语试卷亲爱的同学:新的学期,新的开始,经过一个月以来的英语学习你的英语一定又有了很大的进步。
希望你在这次测评中,能够展示自己的水平、能力,看到今后努力的目标、方向。
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Good luck!听力部分(共20分)I. 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意思相近的一项。
句子读两遍。
(5分)( ) 1. A. Selina buys a lot of vegetables.B. Selina often eats vegetables.C. Selina plants a lot of vegetables.( ) 2. A. I think I am a healthy person.B. I don’t think I am unhealthy.C. I think I am a little unhealthy.( ) 3. A. Katrina and I have different lifestyles.B. Katrina and I have the same lifestyle.C. Katrina’s lifestyle and my lifestyle should be different.( ) 4. A. How is Jim?B. What’s wrong with Jim?C. What about Jim?( ) 5. A.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for vacation?B. Where are they going for vacation?C. What are their vacations like?II. 听对话,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对话读两遍。
(5分)()6. How long is David staying in New York?A. For five days.B. For six days.C. For seven days.( ) 7. Does Cindy like junk food?A. Yes, she does.B. No, she doesn’t.C. We don’t know. ( ) 8. What is Mike doing for vacation?A. Going fishing.B. Going swimming.C. Going skating. ( ) 9. What’s wrong with the man?A. He may have a headache.B. He may have a toothache.C. He may have a stomachache.( ) 10.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when Neil was on vacation?A. It was sunny.B. It was rainy.C. It was windy.III.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 学年初二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卷
出题人:王淑坤审题人:樊宏斌方芳
一.阅读(70 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25 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4.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闻一多《也许》)
6.那榆荫下的一潭,,。
(徐志摩《再别康桥》)
7.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成功不居。
夫唯不居,。
(《老子》二章)8. 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老子》二章)
9.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在景物和节令的描写中蕴含着人的情思及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10.杜牧在《赤壁》中以其独到的见识,慨叹历史英雄成名的机遇,表达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6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qiāo)藏污纳垢叱咤风云摧枯拉朽B.绯.红(fēi)油光可鉴从容不迫山呼海啸C.瞥.见(piě)眼花瞭乱锐不可挡杳无消息D.翘.首而望(qiào)抑扬顿挫殚精碣虑屏声敛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悄.然(qiāo)——qiǎo;C.瞥.见(piě)——piē,眼花瞭乱——眼花缭乱,锐不可挡——锐不可当;D.翘.首而望(qiào)——qiáo,殚精碣虑——殚精竭虑;故选B。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丽的颜色”“梦回繁华”“愚公移山”“回忆我的母亲”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这些成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峡的山水美景独具特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D.曹操,字孟德,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梦回繁华”“回忆我的母亲”均为动宾短语,“美丽的颜色”为偏正短语,“愚公移山”为主谓短语;故选A。
2010-2023历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卷

2010-2023历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定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逆定理是.2.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EF经过点D,且EF∥BC,那么EF BE+CF.(只填“=”、“>”或“<”)3.(7分)如图,在△ABC中,AB="AC," ∠BAD=30°,AD="AE,"求∠EDC的度数.4.下列旋转对称图形中,旋转角度为的是().A.等边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的是().A.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B.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C.旋转过程中,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旋转了相同的路程D.旋转过程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6..在以下现象中,①电风扇的转动;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在欧亚超市的电梯上,小明从一楼上到了二楼。
属于平移的是(只填序号).7.8.如图,在△ABC中,AB=AC=1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如果BC=10cm,那么△BCD的周长是 cm .9.(8分)如图,已知:AD为△ABC中BC边的中线,CE∥AB交AD的延长线与点E,【小题1】(1)求证:AB=CE;【小题2】(2)试判断2AD与(AB+AC)的大小关系,即2AD (AB+AC).(只填“=”、“>”或“<”)10.在△ABC与△DEF中,AB=DE,∠B=∠E,要使△ABC≌△DEF,则下列补充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AC=DEB.BC=EFC.∠A=∠DD.∠C=∠F11.如图,所给图案由△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前后的图形组成的.A.45°、90°、135°、180°B.90°、135°、180°、225°C.45°、90°、135°、180°、225°D.45°、180°、225°12.(12分)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小题1】(1)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度是度;【小题2】(2)若连结EF,则△AEF是三角形;【小题3】(3)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求AE的长.13.在△ABC中,AD⊥BC,D为BC中点,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ABC是等边三角形B.∠B=∠CC.AD是BAC的平分线D.△ABD≌△ACD14.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格,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个.A. 2 B. 4 C. 6 D. 815.如图,已知AB∥CD,AB=CD,AE=FD,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对.A.4B.3C.2D.116.如图,直线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的距离分别是3和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17.如图,∠1=∠2,BC=EF,如果根据ASA判别△ABC≌△DEF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是.(只添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即可)18.(12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BC,点P是斜边中点,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绕点P旋转,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与AC、BC交于点D、E,连结PC.【小题1】(1)求证:PC平分∠ACB ;【小题2】(2)图中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是;【小题3】(3)求证:PD=PE.19.20.到三角形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在.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2.参考答案:3.参考答案:解:∵AB=AC,AD=AE∴∠B=∠C,∠ADE=∠AED在△ABD中,∠ADC=∠B+∠BAD=∠ADE+∠EDC在△DCE中,∠AED=∠C+∠EDC又∵∠ADE=∠AED∴∠ADE=∠C+∠EDC又∵∠B+∠BAD=∠ADE+∠EDC∴∠B+∠BAD=∠C+∠EDC +∠EDC=∠C+2∠EDC∵∠B=∠C ,∠BAD=30°∴∠B+30°=∠B+2∠EDC∴∠EDC=15°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269.参考答案:【小题1】证明:(1)∵AD是BC边中线∴BD=CD∵CE∥AB∴∠B=∠DCE在△ABD与△ECD中∠B=∠DCEBD=CD∠ADB=∠CDE∴△ABD≌△ECD(ASA)∴AB=CE【小题2】(2)2AD<AB+AC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C解:把△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45°,得到△OHE;顺时针旋转90°,得到△ODA;顺时针旋转135°,得到△OCD;顺时针旋转180°,得到△O BC;顺时针旋转225°,得到△OEF;故选C.12.参考答案:【小题1】(1)点A,90°【小题2】(2)等腰直角【小题3】(3)∵△ADE顺时针旋转到△ABF∴△ADE≌△ABF∴S△ADE=S△ABF∴四边形AECF的面积=△ABF+四边形ABCE=△ABF+四边形ABCE=正方形ABCD=25∴AD=5由勾股定理可知:AD2+DE2=AE2AE=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517.参考答案:18.参考答案:【小题1】(1)CP平分∠ACB∵AB=AC ,点P是斜边中点∴CP平分∠ACB(三线合一)【小题2】(2)3个分别为:△ABC、△APC、△BCP【小题3】19.参考答案:20.参考答案:。
2010-2023历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2010-2023历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读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3.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B.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D.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5.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错误操作会使得测出的温度值偏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7.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长春版

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第四次月考试卷期末语文(某某版)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3.□□□□□□□,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文字的魅力之一在于用语之奇,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即有这样的表现,以红旗的僵硬状态来表现天气的奇寒,这两句诗是:□□□□□□□,□□□□□□□。
6.想当年,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此举可谓是□□□□□□□,□□□□□□□”(《出师表》语句),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
7.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中无不传递着对国家与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作者经历了安史之乱,见万民涂炭,因心系国家而无法安眠的诗句是:□□□□□□□,□□□□□□□。
8.走进古诗文的天地,我们会感受到文人骚客虽身处逆境却仍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请从你的积累中写出含有上述内容的连续两句诗文名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或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次月考初二年级语文科试卷
出题人:杨勇 审题人:薛立强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2. 草色烟光残照里,□□□□□□□。(柳永《凤栖梧》)
3. 有时人的心情会决定一个人看待外物的态度,正如《春望》中“□□□□□,□□□□
□。”所说一样。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同时点名酬赠之
意的名句是:□□□□□□□,□□□□□□□。 5.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有相似志向的名句:□□□□
□□□,□□□,□□□。 6. 最能说明桃源众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
7. 《桃花源记》中有成语豁然开朗,陆游诗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8.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 (甲)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9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阡陌交通.. ( ) 处处志.之(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寻.病终 ( ) 10.文章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1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可以有哪些启示?(2分)
12.根据桃花源的故事人们得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成语是什么?在现在又什么含义(3分) 1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3分) 14.请就第二自然段从内容或写法上写一段评述性文字。(3分)
1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4分) (乙)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选自刘向《新序 杂事》) 注释:反裘:反穿皮袄。 负刍:背着柴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若不知其里尽.( ) 毛无所恃.( )
17.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18.你认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2分)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由此你可以联想到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敲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痴痴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吗?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21.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2.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2分) 23.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24.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5.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3分) 26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4分) (四) 名著阅读(6分) 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 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放将起来,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李逵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鬼拜谢道:“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爹娘!”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注:剪径:拦路抢劫。 27、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1分) 28、李鬼两次“拜”李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29、李逵平日“杀人不眨眼”,如今却放走了李鬼。李逵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特点?(2分)
二、作文(50分) 文题一:与 一起走过 文题二: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那年暑假,小胖跟父亲去看爷爷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还要翻过一道道高高的山梁。走了两个多小时,还在山梁上,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小胖怎么也不肯迈步了。父亲威严地命令道:“别尽往前瞅,低头看路,下了山梁就到了。”说着,继续大步地向前走去。没办法,小胖只好快快地跟着。不过这以后,小胖不再一次次老了望远远的目的地,而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断的欣赏着沿路那些形状各异的沙石和花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爷爷奶奶家。 要求: ①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补全题目。 ② 抒写有真情实感,力求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