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吸引泵预防声门下分泌物误吸的应用与护理
声门下滞留物引流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进展

声门下滞留物引流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进展发表时间:2014-01-07T15:39:54.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朱园园[导读] 有的气管插管生厂商据此建议持续声门下吸引时压力为30m m H g , 间歇声门下吸引使用100-110m m H g 的负压。
朱园园(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14200)【关键词】声门下滞留物引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45-0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是指行机械通气( M V )48h 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在行机械通气48h 后发生新的肺部感染,也包括停用呼吸机拔除人工气道后48h 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1]。
声门下滞留物引流(S S D),又称气囊上滞留物引流,是指应用附带于气管壁内的引流路对气囊上滞留物进行持续或间断负压引流的一项操作技术[2]。
V A P 是I C U 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在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h 的患者中,V A P 的发生率在16% ~ 60% , 发生V A P 的患者病死率将增加1 倍,目前误吸是公认的细菌侵入下呼吸道引发V A P 的主要途径[3]。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建立人工气道,气囊压迫致使气囊周围气道黏膜血供不足,建立人工气道致使气道黏膜损伤、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有利于细菌繁殖;尽管人工气道气囊封闭了气管导管与气管间隙,但即使应用高容低压气囊保持合适囊内压力,也有高达70% 以上的患者存在误吸[4],防止气囊上分泌物的误吸成为预防VAP 的重要环节。
同时,有研究显示:持续声门下引流与间歇声门下引流在预防V A P 发生上效果不同。
日前对声门下吸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引的方式与负压的压力2 个方面。
1 吸引方式声门下吸引方式分为持续吸引与间歇吸引。
由于持续声门下吸引的持续负压作用,约43% 的患者气管黏膜脱垂进入吸引孔,影响声门下吸引效果,并导致不同程度的黏膜损伤[5]。
误吸的应急预案

误吸的应急预案误吸是指异物经声门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应对误吸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1、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吞咽功能评估、意识状态评估等。
2、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如调整食物质地、控制进食速度、采取合适的体位等。
对于需要鼻饲的患者,确保操作规范,控制注入速度和量。
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误吸的风险和预防方法。
二、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误吸当发现患者出现误吸时,立即停止进食或相关操作,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
2、初步评估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面色等,了解误吸的严重程度。
3、清理呼吸道(1)意识清醒的患者,鼓励其咳嗽,协助拍背,以促进异物排出。
(2)意识不清的患者,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的腹部,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
4、呼叫支援同时,立即呼叫医生,准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如吸引器、气管插管设备、呼吸兴奋剂等。
5、进一步处理(1)如果患者呼吸困难严重,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使用吸引器尽快吸出气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
(3)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6、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口唇颜色等变化。
7、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误吸发生的时间、原因、处理过程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向护士长和相关部门报告误吸事件。
三、后续处理1、病情观察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功能、肺部体征等,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向他们解释病情和处理措施,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3、原因分析组织相关人员对误吸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误吸的预防及护理ppt

为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在进食、饮水时过度说话或嬉笑。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过快或过 量
注意合理饮食 01
为了预防误吸,应注意合理饮食,尽量选 择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快或过 量。
避免进食过快或过量 02
进食过快或过量都可能导致误吸,因此应 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建议放慢进食速 度,并控制进食量。
误吸的危害
窒息风险
误吸可能导致窒息,威胁生命安全。
肺部感染
误吸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和住院时间。
营养不良
长期误吸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营养不 良和体重下降。
02 误吸的常见原因
疾病因素
导致误吸
一些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吞咽功能,从而增加误吸的风险,如喉部肿瘤、重症肌无力等。
年龄因素
常见原因
误吸的预防及 护理
汇报人:XXX
01
误吸的定义及危害
02
误吸的常见原因
03
误吸的预防措施
04
误吸发生时的护理措施
05
预防及护理的注意事项
目 录
01
误吸的定义及危 害
误吸的定义
误吸的定义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异物 或液体进入声门以下的气道,而
非声门以上的气道
危害
异物或液体进入声门以下的气道 可能导致严重疾病或生命威胁
轻拍患者背部,促进痰液或异物排 出
轻拍患者背部
如果患者发生误吸,及时轻拍其背部以促进痰液或异物排出,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应保 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异物阻塞,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措施。
轻拍手法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选择适当的轻拍手法,如单手或双手轻拍,力度适中,避免过重或过 轻。
浅谈用声门下吸引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浅谈用声门下吸引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Intensive care unti)患者常因病情的需要而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但是MV常常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此病的发病率为9%-70%,此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0%-70%[1]。
误吸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细菌侵入下呼吸道引发VAP 的主要途径。
对于声门以下的分泌物,气管套囊也不能完全防止其被吸入,因此,至少有21%-50%的MV患者可发生误吸,而且套囊又会刺激声门以下的部位,从而增加其分泌物的分泌,从而极易引发误吸[2]。
护理干预措施:1预防和减少误吸1.1体位机械通气患者长期处于仰卧位,这就增加了口咽细菌被移位并定植的危险。
多数研究认为,30°~40°的半卧位可使胃液反流、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的发生率减少,降低VAP的发生率。
1.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是防止分泌物下漏的主要措施。
1.3人工气道的护理对人工气道的护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人工气囊充盈度的良好。
人工气道的气囊充气后,会压迫气管壁,从而起到密闭固定、预防对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的作用。
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应采用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为:将听诊器置于患者的气管处,边向气囊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然后抽出0.5mL气体,若又可听到少量的漏气声,则可再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而且不易引起误吸。
2声门下吸引技术2.1持续声门下吸引按无菌原则,将气管导管背侧开口于气囊上方的引流管,负压持续吸引气囊上滞留物,吸引负压为60mmHg-80mmHg。
每4h应用气囊压力表测气囊压力一次,保证气囊充盈,同时用50ml无菌注射器每小时注入一次0.02%氯已定液,并经气管导管背侧引流管冲洗气囊上滞留物,每次冲洗不限液体量,应冲洗至肉眼观察冲出液清澈为止。
误吸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误吸的预防措施1、评估患者的病情,体力,吞咽,咳嗽反射、咀嚼功能、意识状态等,根据病情选择进食途径,选择经口或者鼻饲饮食。
2、病人在鼻饲的时候应采取舒适的体位,最好给予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至4 45 度,并且鼻饲后保持上述体位30到60分钟。
如果病情不允许抬高床头时,可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侧。
误吸与鼻饲的体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采取正确的体位能有效地预防误吸的发生。
鼻饲液的温度一般为38到40度,可使用恒温器控制温度,以减少温度对胃的刺激引起的反流。
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为了减少鼻饲液在胃内的潴留,建议采用鼻饲泵或输液装置均匀滴入,使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的接触,延长消化吸收时间,滴速一般为每小时100升。
3、如果发现患者有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加强生活护理,必要时喂食,但不能强迫进食,以免发生误吸。
4、保持病室安静,控制噪音,防止打搅患者,选择合适的就餐用具,使患者集中注意力进餐,同时指导患者细嚼慢咽。
5、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降低发生误吸的风险。
.6、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及呼吸锻炼,以增强保护性的生理反射恢复,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发生误吸应急预案1、住院患者发生误吸时,护理人员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患者神志清醒: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按压上腹部,另一手拍背。
患者昏迷状态: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对患者进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3、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O5、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抚慰患者和家属,给予心理护理。
防误吸的护理措施

防误吸的护理措施引言误吸是指食物、液体或其他物质意外进入呼吸道,这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窒息和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
在医疗、护理和康复设置中,防止误吸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防止误吸的护理措施,包括食物和饮水管理、体位和姿势调整、气道管理、口腔护理等。
食物和饮水管理防止误吸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管理食物和饮水来减少误吸的风险。
1.给予适宜的食物和饮水:根据患者的吞咽和咀嚼能力,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和饮水。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咀嚼问题的患者,提供软食、流质饮食、纤维饮食等。
2.适当的食物和饮水温度:确保食物和饮水的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减少对口腔和咽喉的刺激,防止误吸的发生。
3.确保正确的饮食姿势:患者在进食和喝水时的坐姿应该是直立或微向前倾斜的,以避免食物或饮水进入气道。
体位和姿势调整正确的体位和姿势有助于防止误吸的发生。
1.提高床头:如果患者在床上进食或喝水,可以提高床头来帮助食物和饮水顺利通过食管,减少误吸的风险。
2.侧卧位: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姿势不稳定的患者,适当调整为侧卧位进食,这样可以减少食物或饮水误入气道的可能性。
3.坐位:对于能够坐立的患者,建议在进食和喝水时保持坐姿,这有助于食物和饮水顺利通过食管。
气道管理良好的气道管理对于防止误吸非常重要。
1.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可以通过定期咳嗽和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来减少误吸的风险。
2.定期吸痰:对于存在分泌物积聚或咳嗽困难的患者,定期进行吸痰可以帮助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的发生。
3.使用辅助通气设备:对于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辅助通气设备,如呼吸机或氧气面罩,以确保氧气供应和气道通畅。
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是防止误吸的重要环节之一。
1.定期口腔护理:给予患者定期的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清洁舌头和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健康。
2.使用适当的口腔护理工具:使用软毛牙刷和漱口水等适当的口腔护理工具,避免硬质物品伤害口腔组织。
声门下吸引技术

最佳吸引时机
研究最佳的吸引时机,以 最大化减少VAP的发生率 。
患者依从性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 度,降低操作过程中的不 适感。
成本效益分析
评估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成 本效益,为临床推广提供 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昏迷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昏迷患者无法自行排痰,声门下吸引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及时 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03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与 护理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流程
连接吸引器
将吸引器与吸引管连接,确保 连接紧密,无漏气。
吸引操作
启动吸引器,缓慢吸引声门下 的分泌物,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避免过度吸引导致损伤。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声门下吸引技术最早在20世纪50年 代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 进,现在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声门 下吸引技术可供选择。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声门 下吸引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 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声门下吸引技术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 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该技术操作简便,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02
03
优化吸引装置
研发更高效、舒适的声门 下吸引装置,提高患者的 舒适度和依从性。
智能化发展
结合传感器、人工智能等 技术,实现声门下吸引的 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多学科合作
加强多学科合作,将声门 下吸引技术与其他呼吸治 疗和管理方法相结合,提 高治疗效果。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研究热点与挑战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道情况,根据 需要调整声门下吸引的频率和方式。
预防患者误吸护理方法

预防患者误吸护理方法
患者误吸是指物质或液体进入气道引起呼吸困难的情况。
为了预防患者误吸并保障患者的安全,以下是一些护理方法:
1. 定期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和食物咀嚼能力,尤其是对于存在吞咽障碍或咀嚼困难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提供适合患者的食物和饮水,如医生或营养师指示。
3. 在饮食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呼吸状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进食,并通知医生或护士。
4. 遵守正确的进食姿势,保持坐直或半坐位,避免平躺进食,有助于减少误吸的风险。
5. 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步骤,培训他们正确使用各种辅助进食设备,如饮用管或饮食辅助器具。
6. 将患者定位在离护理站或护士观察区较近的位置,以便护理
人员更容易观察患者的饮食和呼吸情况。
7. 定期检查饮食辅助器具的状况,确保其使用安全和功能正常。
8. 提供必要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9. 鼓励患者适量进食,避免过度饱食或饥饿状态。
10. 加强团队合作,及时沟通和共享患者的信息,以确保所有
护理人员都了解患者的饮食和吞咽情况,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
以上是一些预防患者误吸的护理方法,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
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Ma an 4 h j a A,Kr u zM ,Ro i a s sn D,e 1 o l rp r t n i ta.B we p e aa i s o
a s cae t p l g fbo lc n e si oo e tls r e y s o itd wih s il eo we o tnt nc lr ca u g r a
3 1 3 0 3 — 5
(3尹忠元 , 2 李凤辉 , 国兵. 苏 肠道 准 备 的研 究进 展 [ ] 护理 学 杂 J.
志 ,0 7,2 1 ) 8 一 8 2 0 2 ( 6 :O 1 C]张宏博 , 3 成小娟 , 李军 昌 , 结 肠镜 检查前肠 道准 备清 洁效 果 等. 的临床 对 比研 究[ ] 中华消 化 内镜 杂志 ,0 3 2 ( ) 3 —3 J. 2 0 ,0 1 :7 8
-I I- J .Di C l n Re t m, 0 5 4 ( ) 1 2 — 1 3 s oo cu 2 0 ,8 8 :6 6 61
(3管琪琪 . 5 内镜下 高频 电凝 电切结 肠 息 肉的 护理 与 配合 [ ] 解 J.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7 2 ( ) 5 — 5 2 0 ,4 1 :1 2 甘 露 醇 做肠 道 准 备 , 因其 在 肠 道 内 被 细 菌 酵 解 产 生 可燃 性 气 ( 0 0 O —1 2 1 一 1 1收稿 ,0 0 0 — 4修回) 21 — 5 2
摘 要 目的 : 通过 应用间歇 吸弓 泵 预防人 工气道 患者声 门下分泌 物 的误 吸 。方法 : f 选择 6 2例人 工气 道患 者 吸引泵 , 照组 3 对 2例采用 传统 的空 针抽 吸法 , 比较 两组 患者分 泌物 的 吸引量 , 炎性 反 应时 间, 戴机时 间 ,C 停 留时 间 , IU 并发 症发生 率 。结 果 : 试验 组分泌 物吸 引量低 于对 照组 , 炎性反 应时 间 、 戴机 时间及 I U 停 留 C 时间均短 于对照组 , 并发症 发生率 低于对 照组 。结论 : 间歇吸引 泵可减 少声 门下分泌 物的误 吸 , 减少 并发 症 的发 生 , 少戴 减
体 氢 , 达 到可 燃 浓 度 , 镜 检 行 高 频 电 切 时 可 引 起 爆 炸 0 。 如 在 利 用 大肠 水 疗 仪 进 行 结 肠灌 注 完 成 肠 道 清 洁 , 有 省 时 、 者 具 患
间歇 吸引泵预 防声 门下分 泌物误 吸的应 用与 护理
李晓冬 刘 鸿梅 刘彦飞 ( 天津 市第三 中心 医院 , 天津 3 O7 ) O 1 O
后 均 顺利 完 成 肠 道 准 备 。 传 统 口服 2 甘 露 醇 注 射 液 、 方 电 解 质 葡 萄 糖 MG3 O 复 注 射 液后 , 在肠 道 内形 成 高 渗 状 态 “ , 过 吸 收 水 份 使 肠 腔 内 通 水 分 增加 , 而稀 释 肠 腔 内的 粪 便 , 加 肠 腔 内 容 量 而 刺 激 肠 从 增 壁 , 排 便 次数 增 加 , 到清 洁肠 腔 的 目的 。 但 是 该 方 法 会 造 使 达 成 患 者频 繁 去 厕 所 蹲起 排便 , 为不 舒 适 , 响 患 者 休 息 。而 极 影 且 2 甘露 醇 注 射 液 口感 差 , 者 常 有 恶 心 、 吐 、 胀 等 不 O 患 呕 腹 良反 应 , 觉痛 苦 , 感 更使 许 多年 老 体 弱 者 或 患 有 心 肾 疾 病 的患 者 难 以 接 受 , 的甚 至 出现 虚 脱 现 象 。电 切 术 前 禁 用 2 的 有 O
《 津 护理  ̄0 0年 8 第 1 天 21 月 8卷 第 4期
清 护 清 相 当于 人 体正 常情 况 大 肠 内 的 压 力 13 , 温 适 宜 人 体 , /)水 治 痛 苦 少 、 洁效 果 理 想 的优 点 , 士 一 人 操 作 即 可 , 洁 卫 生 疗 时 间 在 1h之 内 , 洗 时 分 段 进 行 灌 洗 , 以达 到 直 肠 、 灌 可 结 无 污染 、 无异 味 , 肠 道 准 备 时 间 大 大 缩 短 , 天 就 可 完 成 检 使 当 肠 。当温 度 超 过 4 ℃ , 力 超 过 1 0 mb r 机 器 自动 停 止 , 查 及 治 疗 , 便 了患 者 。 O 压 0 a 时 方 保 证 了 患 者治 疗 安 全 从 观 察 结 果 可 以 看 到 , 用 大肠 水 疗 应 总 之 , 肠 水 疗 仪 进 行 结 肠 灌 洗 , 用 迅 速 彻 底 , 者 能 大 作 患 仪 进 行结 肠 镜 检 前 的 肠 道 准 备 , 道 清 洁 程 度 远 高 于 口服 够 排 出大 量 积 气 和粪 便 , 直 视 排 出 物 , 于 观 察 , 道 清 洁 肠 可 利 肠 2 甘露 醇 注 射 液 的 常 规 方 法 , 到 了 9 . 1 , 且 , 者 效 果 好 , O 达 1 O 而 患 副作 用 小 , 升 了结 肠 镜 检 查 诊 断 的 准确 性 。 提 的 不 适 症 状 发 生 的 较 少 , 为 1. 6 , 为 患 者 紧 张 所 致 , 参 考 文 献 : 仅 2 3 多 1 陆 消 M] 北 科 20. 少 数 患者 因进 液 量 稍 多 出现 腹 胀 不 适 , 及 时 调 整 仪 器 参 数 []李益 民, 呈 华. 化 内 镜 学 [ . 京 : 学 出版 社 , 0 4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