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下吸引=张倩
声门下吸引=张倩【PPT课件】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气道粘 膜出血很重要。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负压以保
证患者安全。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气道出 血的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 作时应严格无菌操 作。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注意定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维持气囊内 压力在25~30cmH2o,Q4h监测一次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负压强度
国外:在预防VAP相关指南: 持续声门下吸引使用-20mmHg 间断声门下吸引使用-100mmHg~150mmHg (1mmHg=0.133kpa)
国内:没有指南规范: 临床使用从-20mmHg~150mmHg,其中以60mmHg~80mmHg居多
通过改变体位或清除痰痂,达到充分引 流的目的。
声门下-气囊上腔隙冲洗
声门下吸引的引流管径较小,阻力较大, 滞留物粘稠就容易堵塞管路,导致引流 不畅。
通过引流管路将冲洗液定时、定量注入 气囊上腔隙,稀释滞留物,能更顺畅的 将滞留物吸出。
声门下冲洗液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推荐
VAP)的发生。
Thank You!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 前后严格洗手,防
止交叉感染。
小结
根据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量 、性状等选择不同的吸引方法对 于声门下分泌物较多且较为粘稠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的方式。
保持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冲洗前调节气囊压力在25~30cmH2o 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及量选择合适的冲洗液 有效的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声门下吸引

体位护理 手卫生 有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气囊压力 保持管路通畅 观察记录
Thanks!!
目的:避免/减低VAP的发生!
持续声门下吸引
方 将痰池引流管连 接于负压吸 法 引装置,用恒定负压持续吸引 优 防止气囊上方分泌物滞留 点
间歇声门下吸引
将痰池引流管连接于负压吸引装置, 用恒定负压间歇吸引 我科常用注射器间歇抽吸 使气囊上方的黏膜得到充分休息, 气道温、湿度变化小,缓解负压对 粘膜的损伤作用
声门下吸引相关知识
1
1
了解声门下吸引的定义
2
熟悉声门下吸引的目的
3
掌握声门下吸引的方法及其压力调节
4
Hale Waihona Puke 掌握声门下吸引异常时处理方法
定义:应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囊 套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直接吸出积聚 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
声门下吸引的意义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人工气道建立 破坏人体正常生理 黏液湖的形成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 引流。
声门下吸引的负压
-60~-80H2O压力吸引Ⅲ度(重度黏痰)分泌物安全有效 Ⅲ度(重度黏痰)分泌物易滞留管壁,且不易冲洗,所以流 动性小,较低的负压值不易有效吸引。
引流不畅
检查管道有无受压,反折
调整体位
调整气管套管位置
• 引流不畅
滞留粘稠难吸出
定期在冲洗管用NS冲洗 每次注入4-6mlNS,立即回抽,可反复 几次 谨记:先打胀气囊(一般40cmH2O), 抽吸后,再注NS,最后一次抽吸完后, 将气囊以最小漏气技术充气。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流程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准备工作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准备好吸引装置,包括吸引器、连接管、吸引瓶等。
两种声门下吸引法在 ICU 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
7 7 21
护理 研 究
・
两种声 门下吸引法在 I CU 气 管切开患者 中的效果比较
邓 娟 ,蔡瑞 霞 ,罗春霞 ,魏泉 玉 ( 福建 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院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I C U,福建 三明 3 6 6 0 0 0) [ 摘 要】目的:探讨两种声 门下滞留物吸引法在I C U 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入住I C U 彳 亍 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者1 0 4
Re s u l t s T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V A ̄me c h ni a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t i me nd a c h o k ng i c o u g h nd a a t t r a c t p i p e wa l l i n ro g u p B we r e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l e s s t h a n ro g u p
例 ,按 入 院序 号随机分 为A 组 与B 组 ,A 组采 用声 门下 间断 吸引 、冲洗 的方法 ,B 组 采用 持续声 门下 吸 引加间断 冲洗 的方法 ,观察 两组 2 周 内呼吸机 相关性 肺炎 ( V A P)发生例 数 ,发 生时 间 、 ’ 机 械通气 时间及 呛咳和 吸引管堵 管例数 。结果 :B 组2 周 内V A P 发生例 数 、机 械通气 时 间及 呛 咳和 吸引管堵 管例 数 明显少 于A 组 ( P< O . 0 5 ),B 组V A P 发 生 时间 明显 延缓 于A 组 ( P< 0 . 0 5 )。结 论 :对I C U气管切 开行机 械通气 患者 实行声 门下持 续负压 吸引 加间断 冲洗方 法 ,不 仅能够 达到 清除气囊 上方滞 留物 的 目的 ,而且还 能有效 的降低Ⅵ 的发 生。 【 关键 词】 气管 切开 ;持续声 门下 吸 引加 间断 冲洗 ;呼 吸机 相关 性肺 炎
声门下吸引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推荐
冲洗的量· 速度· 压力
量
每次注入冲洗液量一般 控制在5ml左右。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以 免引起患者呛咳等不适 吸引压力不宜过大,应 均匀缓慢,避免负压过 大造成粘膜损伤
引流管开口于气囊上 方,气管导管弧形背 侧,若患者取半卧位, 滞留物刚好积聚在引 流管路开口处,引流 较为彻底 30-45°半卧位能显 著降低VAP发生率。
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记录每日分泌物量,如果 没有吸引出分泌物,可定 时向附加腔内注入NS以检 查其通畅性。 通过改变体位或清除痰痂 ,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实施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选择合适的负压强度 •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压力过小
不能达到彻底吸引的目的
压力适中
既能保证吸出分泌物又不至于造成气道黏膜出血
声门下-气囊上腔隙冲洗
声门下吸引的引 流管径较小,阻 力较大,滞留物 粘稠就容易堵塞 管路,导致引流 不畅。
通过引流管路将 冲洗液定时、定 量注入气囊上腔 隙,稀释滞留物 ,能更顺畅的将 滞留物吸出。
声门下冲洗液
• • •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 气道粘膜出血很重要。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 负压以保证患者安全。
•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
气道出血的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作 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前 后严格洗手,防止交 叉感染。
声门下吸引

重症医学科
1
查房目标
1.了解声门下吸引的定义 2.熟悉声门下吸引的目的 3.掌握声门下吸引的方法及其压力调节 4.掌握声门下吸引异常时处理方法
声门下吸引的定义
• 定义:应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 囊套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直接吸出 积聚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
声门下吸引的意义
l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15kpa15kpa20kpa20kpa压力过小压力适中压力过大不能达到彻底吸引的目的保证吸出声门下分泌物不会造成气道粘膜出血咳嗽反射心率spo变化气道粘膜出血声门下吸引的方式持续声门下吸引间歇声门下吸引将痰池引流管连接于负压吸引装置用恒定负压持续吸引将痰池引流管连接于负压吸引装置用恒定负压间歇吸引我科常用注射器间歇抽吸防止气囊上方分泌物滞留使气囊上方的黏膜得到充分休息气道温湿度变化小缓解负压对粘膜的损伤作用不能保证吸引量易堵管声门下吸引异常的处理调整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有无受压反折调整体位声门下吸引异常的处理引流不畅按医嘱定期在冲洗管用ns冲洗每次注入46mlns立即回抽可反复几次谨记
l 人工气道建立 破坏人体正常生理 黏液湖的形成
l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 引流。
声门下滞留物的清除-声门下滞留物吸引 目的:避免/减低VAP的发生!
装置
装置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精选课件
8
声门下吸引的方式
精选课件
9
声门下吸引异常的处理
Than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课件
14
• 引流不畅
检查管道有无受压,反折 调整体位 调整气管套管位置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10
<-15 kPa
-15~-20 kPa
-20~-25 kPa
压力过小
压力适中
压力过大
不能达到彻底吸 引的目的
2024/1/26
既能保证吸出声 门下分泌物又不 至于造成患者气 道黏膜出血
咳嗽反射
心率、血氧饱和 度变化 气道黏膜出血
11
声门下冲洗注意事项 1、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2、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如有喘咳、反流、
性痰液。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死率高达30%-50%
国际健康促进机构(IHI)将预防VAP作为挽救生命运动中的一项。3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人工气道建立 破坏咽喉部生理正常防御功能, 削弱气道清除系统和咳嗽反射。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3、负压连接
连接吸痰机负压标志接口、
连接负压吸引管,吸痰管,保
证合适压力,通过该导管位
于声门下区的一个吸痰口进
行声门下持续吸引(密闭)
7
持续负压吸引 用恒定的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黏膜 干燥
出血
影响 局部血供
8
间歇声门下吸引
适用于声门下分泌物少着 ,能减少气道黏膜刺激 吸引间断时间:Q1h-Q4h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吸引泵 (ISU)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4
2024/1/26
5
声门下滞留物清除方法
持续或间断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SSD Subglottic secretions drainage) 气流冲击法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声门下吸引新技术汇报护理课件

改进阶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声门下吸引技 术逐渐发展为便携式、无创性,适用 于更多患者群体。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方法
原理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导管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吸引导管,确保导管与吸引器连接紧密;其次,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调整吸引压力;最后,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吸引,并注意观察患 者的反应和分泌物的性质。
声门下吸引技术定义
声门下吸引技术是一种通过吸引装置 清除呼吸道中积聚的分泌物的护理技 术。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作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呼吸道 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 量。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初始阶段
当前应用
最初,声门下吸引技术主要用于机械 通气患者的护理,以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
目前,声门下吸引技术广泛应用于各 类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患者,如昏 迷、长期卧床、呼吸道疾病等。
宝贵的抢救时间。
新技术在声门下吸引中的实践效果与反馈
实践效果
新技术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减少了呼吸道并发 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患者反馈
患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普遍认为新技术操作简便、舒适度高, 对治疗效果满意。
医护人员反馈
医护人员对新技术的评价也较高,认为新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 全性,减轻了工作负担。
施。
感染风险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 对设备进行消毒和维护。
误吸风险
在吸引前确保患者胃内排空或 放置胃管,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
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
PART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气道建立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 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 泌物引流。
人工气道与VAP的相关性
人工气道直接损伤咽喉部,破坏气道的自 然防御功能,削弱气道纤毛清除系统和咳 嗽机制 人工气道本身还抑制吞咽活动,易使胃液 反流,外界的细菌可以绕过上呼吸道防御 系统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持续性声门下吸引
方法:将声门下吸引导管连接一次性痰液收 集器,收集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墙式负压吸引 装置 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可克服间断吸引导致分泌物暂时滞留的弊端, 有效防止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避免或减少分 泌物下行感染。
持续性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黏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间断声门下吸引
保持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冲洗前调节气囊压力在25~30cmH2o 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及量选择合适的冲洗液 有效的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发生。
Thank You!
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记录每日分泌物量,如果没有吸引出分 泌物,可定时向附加腔内注入NS以检查 其通畅性。 通过改变体位或清除痰痂,达到充分引 流的目的。
声门下-气囊上腔隙冲洗
声门下吸引的引流管径较小,阻力较大, 滞留物粘稠就容易堵塞管路,导致引流 不畅。 通过引流管路将冲洗液定时、定量注入 气囊上腔隙,稀释滞留物,能更顺畅的 将滞留物吸出。
♥气囊压力<20cmH2o是发生VAP的重要影响因素。 ♥压力>30cmH2o时气囊周围气道粘膜开始变的苍 白,粘膜血流开始受阻。 ♥目前推荐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注意定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维持气囊内 压力在25~30cmH2o,Q4h监测一次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与VAP的相关性
建立人工气道后所造成的VAP,其病原菌多数 来源于口咽定值菌的吸入及胃肠道定值菌逆行 吸入。 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常有多量分泌物积存于气囊 上方形成“黏液糊”。 随吞咽和呼吸动作,气管管径发生变化,分泌 物沿气囊壁流向下呼吸道,若气囊充气不足或 气囊漏气,更易发生VAP
<15kpa 15kpa~20kpa 20kpa~25kp a
压力适中 既能保证吸出声 门下分泌物又不 至于造成患者气 道粘膜出血 压力过大 咳目 的
负压强度
国外:在预防VAP相关指南: 持续声门下吸引使用-20mmHg 间断声门下吸引使用-100mmHg~150mmHg (1mmHg=0.133kpa) 国内:没有指南规范: 临床使用从-20mmHg~150mmHg,其中以60mmHg~80mmHg居多
4.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5.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声门下冲洗注意事项
1 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 反流。 2 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血氧。如有喘咳、反流、血氧下降, 应立即停止冲洗。 3 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 便于抽吸痰液。 4 切记冲洗前气道压力充气至 25~30cmH2O。
选择合适的气囊压力
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的护理
镇巴县人民医院ICU 张倩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与注意事项
小结
定义
又称为声门下滞留物引
流(SSD),气囊上滞 留物引流,是指应用附 带于气管导管壁内的引 流管路对气囊上滞留物 进行持续或间断负压引 流的一项操作技术。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负压以保 证患者安全。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气道出 血的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 作时应严格无菌操 作。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 前后严格洗手,防 止交叉感染。
小结
根据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量 、性状等选择不同的吸引方法对 于声门下分泌物较多且较为粘稠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的方式。
第一个24h声门下引流量少于20ml,VAP 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未发生VAP的患者平均吸引量 16.3ml/24h,明显高于发生VAP的患者 平均吸引量5.7ml/24h 对于持续声门下吸引,保证吸引量及吸 引通畅是维持有效吸引的关键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气道粘 膜出血很重要。
1992年,世界上第一根
可冲洗式气管插管在美 国诞生。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道, 下端开口于气囊上方, 为引流入口。上端在到 达气管导管之前续出一 导管,可接注射器或吸 引器。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
小结
声门下吸引的意义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声门下吸引对VAP的预防作用
常规吸痰管难以到 达气囊上方,清除 气管导管气囊上方 形成的“黏液糊”。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可在一定程度上避 免细菌沿气囊周围 下移进入下呼吸道, 降低VAP发生率。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与注意事项
小结
声门下吸引的方法
1抬高床头30-40º 2气囊压力 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2O,每天监测2~3次 (﹤20cmH2O VAP的高危) 低容量高压气囊和高容量低气囊分别有80%和15% 的患者发生误吸。 3负压连接 连接吸痰机负压标志接口、 连接负压吸引管,吸痰管,保 证压力在80mmHg左右(80~ 100mmHg),通过该导管位 于声门下区的一个吸痰口进 行声门下持续吸引(密闭)
声门下冲洗液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推荐
冲洗的量·速度·压力
每次注入冲洗液量一般控制在5ml左右。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呛咳等不 适 吸引压力不宜过大,应均匀缓慢,避免负压 过大造成粘膜损伤
声门下吸引量与VAP的关系
♥用负压间断吸引,声门下吸引导管与墙式负压 吸引装置连接 ♥吸引间断时间:Q1h ,Q2h ♥适用于声门下分泌物少者,能减少对呼吸道粘 膜刺激
国际呼吸杂志2013
5月33卷第10期
间断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实施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1.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2.选择合适的负压强度
3.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不同黏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 引负压值的选择
Ⅰ度分泌物吸引负 压
-5.32~-2.79kPa 20-40mmhg
李茵 田丽
Ⅱ度、Ⅲ度分泌物 吸引负压
-
7.98~-5.45kPa 40-60mmhg
护理学杂志 2013年03期
患者体位
引流管开口于气囊上 方,气管导管弧形背 侧,若患者取半卧位, 滞留物刚好积聚在引 流管路开口处,引流 较为彻底 30-45°半卧位能显 著降低VAP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