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作文(10篇)

戏曲大舞台作文(10篇)戏曲大舞台作文(10篇)戏曲大舞台作文1最近,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走进了戏剧世界,真是既兴奋又迷茫。
终于在亲身感受之后,我认识了戏曲。
戏曲是我国悠久文化造就出来的精粹。
著名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河南梆子等。
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这是形成于北京的剧种,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著名。
拥有“中国戏剧之母”之称的昆剧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发源于我们湖北黄梅县的黄梅戏,最后壮大于安徽。
可以说,各个地方剧种都各具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有一种戏曲发源于我们本地,正是楚剧。
因为发源于本地,剧中人物对白就是我们的方言。
楚剧也是对我国戏曲艺术有较大影响的剧种。
对此,你是否有一种自豪感呢?楚剧《四下河南》中有一个片段叫“母亡店中”,主要表现一位母亲临终前对一双儿女说的话。
表演者以生动的面部表情,高超的唱功,塑造了一位含辛茹苦、满腹冤仇的母亲形象,让听众无比感动,甚至泪流满面。
亲耳聆听了一些戏曲唱段,我明白了很多。
唱戏跟唱歌不同,它很慢,有时几乎是一字一拖。
舞台上的场景布置也很简单,仅有两三件道具,但演员凭借唱腔、动作、面部表情等,可以模拟出非常丰富的内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有的戏十分精神,表演者一句一个动作;有的戏场面热火朝天,十分给力。
而有的戏却是一个人在那里不停地唱,没有明显的高潮,让人昏昏欲睡。
这样的戏,大概就是所谓“文戏”吧。
虽然直到现在,我对戏曲知道的依然不多,但比以前那是有大大的进步了。
今后,我还有更多地去留意戏曲,体验这我国文化的精华。
戏曲大舞台作文2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比如雍容华美的京剧、典雅精致的昆曲、高亢悲凉的梆子戏、轻柔婉转的越剧,同学们可能都有所耳闻。
殊不知,中国的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它深深地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大舞台》教案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主要剧种;(2)使学生掌握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如唱、做、念、打;(3)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2)采用分组讨论、合作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的戏曲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教育学生尊重艺术家,珍惜艺术遗产;(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介绍戏曲的定义、特点、形成与发展过程。
2. 戏曲的主要剧种:介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我国四大剧种的特点及代表剧目。
3. 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以及各剧种的特色表演技巧。
4. 戏曲脸谱与道具:介绍戏曲脸谱的分类、特点及象征意义,道具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5. 戏曲舞台布局与表演:讲解舞台的构成、布局,以及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戏曲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主要剧种;(2)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3)戏曲脸谱与道具的特点及作用。
2. 教学难点:(1)戏曲表演中的唱、做、念、打技巧的掌握;(2)戏曲脸谱的象征意义解读;(3)戏曲舞台布局与表演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剧种特点等知识;2. 演示法:展示戏曲表演技巧、脸谱与道具等;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戏曲表演练习;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戏曲艺术的相关问题;5. 创新法:引导学生创作具有个性的戏曲作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2. 讲授知识:讲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剧种特点等;3. 演示与实践:展示戏曲表演技巧、脸谱与道具,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4.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戏曲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5. 创新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性的戏曲作品;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给予鼓励和指导。
戏曲大舞台ppt

这样的好书记人人夸不够 (京剧《龙江颂》选段)
自从大坝筑成后,咱水英更加忙不休。 她带领群众苦战三千亩,废寝忘食抱病操劳夺丰收。 你整天自留地上来奔走,她日夜大田插秧热汗流。 你只知伸手要补救,她千方百计自力更争生上游。 你只怕江水淹到家门口,她为筑坝带头跳水截江流。 这样的好书记人人夸不够,你思一思,想一想, 你胡言乱语多荒谬,难道不害羞? (对比、排比、反问)
1.“生”是男性角色的统称。 2.“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错 对 对 错
3.以唱工为主的是“大花脸”。
4.“小花脸”是“净”的一种。
5.越剧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 错 6.京剧是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的。 对 7.梅兰芳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 错 8.张飞是红脸的,因为红脸代表忠勇。 错
(二)看戏听戏,积累戏曲常识
1.查一查,说一说。 (1)课前,你们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好 多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好多戏曲的常识吧。下面请大家 欣赏一个短片,说一说什么是戏曲?戏曲包含哪些因素?(播 放短片)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作总结: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 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 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说明】此环节重在让学生注意戏曲里的文学因素,通过课 下自主实践,查找资料并结合短片更直观得了解戏曲,培养学 生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为下一节的 抢答作准备.
戏曲大舞台
一、教材分析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而七年级学生由于思想和心理 还没有成熟,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戏曲大舞台》又是一项让学 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综合性活动。在流行音乐、街舞、劲 舞充塞大江南北的当今时代,学生对中国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陌生了,甚至闻所未闻。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我就 提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掌握一些戏曲知识, 有兴趣的还可以画画花脸谱或者学唱两段。 【说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戏曲知识而且大大提高 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了他们的 情操。
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
感 受 戏 曲 文 化
搭 建 戏 曲 舞 台
畅 想 戏 曲 未 来
戏曲知识竞答:必答题
生.旦.净.丑
戏曲的角色
生 老生 旦 正旦 净 丑
小生 武生 娃娃生 花旦 武旦 老旦 彩旦
大花脸 二花脸
小花脸
戏曲知识竞答:必答题
2.戏曲讲究哪四种艺术手段和 哪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粤剧介绍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 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 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 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 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 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 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 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 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 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 方一大剧种。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 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 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 代中叶。现在更是群星闪耀, 名伶辈出。
返回
越剧
江南佳韵——越剧
越剧,旧称绍兴戏,发源于清末 浙江绍兴府嵊县的农村一带, 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及山 歌小调发展而来。
越剧特点
越剧善于表现人物细腻的思想感 情,唱腔清丽、委婉而富有抒情 色彩,视觉与听觉结合,产生极 大的艺术感染力。 越剧演员一般以女演员为主。
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它包括 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 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 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 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目前,越剧有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徐 玉兰创立的“徐派”、戚雅仙创立的“戚 派”及王文娟创立的“王派” 等等,可以 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视频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唱词赏析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 元南戏
•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 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 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 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 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 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 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 故事。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 杂剧
比较典型的是六科 村的古戏台,建于清朝 乾隆8年,已经260年。 古戏台台面呈正方形, 长宽都是4.35米。用四 根柱子支撑着歇山式屋 顶,柱头拱斗作七踩双 下昂,施八角重斗式藻 井,其雕梁画柱美不胜 收。
湖岭六科村古戏台
我国元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
关汉卿。他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 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 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 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把他、达· 芬奇等同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
5、越剧
• 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6、川剧
•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 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 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 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 富于生活气息。 • 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 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 《死水微澜》、《变脸》、《金子》 等。
高则诚与《琵琶记》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中国出 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高则诚,他创作的《琵琶 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 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迄今依然是各地 方戏曲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 《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 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 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 (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座标。《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 的周密以及文辞的声情并茂,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 《琵琶记》全名《蔡 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四十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 本之冠。 《琵琶记》被后人称为“南曲之祖”,是当之无愧的。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市阁巷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详。 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中乡试,曾官处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椽 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幅建行省都事,不久隐居鄞县栎肚,以词曲自娱。他为 人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决定辞官还乡,途中卒于 宁海。原有《柔克斋集》二十卷,今仅存诗五十五首,词曲四首,文十二篇。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我们组织了一场名为“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们对戏曲的基本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包括戏曲的种类、特点、发展历程等;二是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三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在活动准备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
教师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了各种与戏曲相关的书籍、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同时,还邀请了当地戏曲团的专业演员来校进行指导和讲座。
学生们也被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戏曲种类,如京剧、昆曲、越剧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准备。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戏曲知识讲座”。
专业演员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戏曲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表演特点等。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做着笔记,还积极地提问与演员进行互动。
通过这个讲座,学生们对戏曲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是“戏曲展览”环节。
我们在学校的展厅布置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戏曲展览。
展览中展示了各种戏曲服装、道具、脸谱以及著名戏曲演员的剧照和介绍。
每个小组还制作了精美的展板,介绍他们所负责研究的戏曲种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学生们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不仅对戏曲的外在形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戏曲表演欣赏”是活动的重头戏。
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一场专业的戏曲演出。
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学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演员的唱腔、动作、表情等表演技巧,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欣赏戏曲艺术的魅力。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体验戏曲艺术,我们还安排了“戏曲模仿秀”环节。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戏曲片段进行模仿表演。
在准备过程中,专业演员对学生们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唱腔和动作的要领。
《戏曲大舞台》 教案

《戏曲大舞台》教案《戏曲大舞台》教案1学习目标:1、初步识记并积累戏曲文化知识,如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
2、利用多媒体欣赏戏曲名段,说一说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一点传统文化的熏陶。
3、探讨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态度,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学生课前活动:1.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络等渠道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
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
3.调查青少年对戏曲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
课堂教学过程:一. 导语课堂调查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程度,引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历史悠久的戏曲文化。
我们可以欣赏河南豫剧的淳朴厚实,此外,在戏曲上,还有京剧的雍容典雅,越剧的轻柔婉转,梆子戏的高亢悲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二、在这节课上,我们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是(见上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赛一赛,积累戏曲常识1、赛一赛(1)课前,你们在前几天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很多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戏曲的一些常识吧。
下面我们就检测一下,检测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分组进行,抢答题谁最先举手作答并回答正确,就可为本组挣分,最后评出评出优胜组,给予小小的奖励;每题10分,现在大题开始。
(大屏幕显示)必答题有两轮,抢答题有两轮:必答题(每题10分):第一轮第一组题1.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剧种是哪个剧种?(昆剧)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3.与希腊的悲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第二组题v 1.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360多种)v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京剧)v 3.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必答题:第二轮(连线题)第一组题昆剧芬芳的泥土气息京剧浓浓的河南特色黄梅戏中国戏曲之母豫剧东方歌剧第三组题梅派 A.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程派 B.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风格荀派 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尚派 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抢答题(每题10分)第一轮判断正误1、中国戏曲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第四单元 戏曲大舞台

一.全国现有的戏曲:评书、相声、双黄、数来宝、十不闲莲花落、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含灯大鼓、五音联弹、岔曲、单弦、联珠快书、北京琴书、奉调大鼓、京东大鼓、子弟书、天津时调、天津快板、快板书、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竹板书、河北渔鼓道情、山西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沁县三弦调、襄垣鼓书、潞安鼓书、河津评书、内蒙古道情、笑格、乌力格尔、好来宝、东北大鼓、二人转、昆高笛曲、说话、漫谈、鼓打铃、三老人、判捎里、太平鼓、乌钦、依玛坎、上海说唱、独脚戏、钹子书、苏州评话、扬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徐州琴书、淮海锣鼓、无锡评曲、常州道情、小热昏、南京白局、浙江道情、杭州评话、杭州评词、杭州滩簧、杭曲、温州鼓词、四明南词、台州词调、绍兴平胡调、绍兴莲花落、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安徽大鼓、四弦书、安徽琴书、凤阳花鼓、四句推子、门歌、福州评话、福州伬艺、俚歌、竹板歌、闽东莲花落、福建南词、锦歌、芗曲、建瓯鼓词、答嘴鼓、赣州南北词、江西道情、江西莲花落、江西清音、南昌清音、九江清音、永新小鼓、萍乡春锣、昌江大鼓、于都古文、南丰香钹、瑞昌船鼓、宜春评话、山东快书、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八角鼓、山东琴书、山东柳琴、山东渔鼓、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子、鼓儿词、河洛大鼓、槐书、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襄阳小曲、利川小曲、长阳南曲、湖北渔鼓、宜都梆鼓、说鼓子、三棒鼓、跳三鼓、东山蕃邦鼓、郧西三弦、恩施扬琴、歌腔、善书、湖南渔鼓、长沙弹词、湖南丝弦、祁阳小调、对子花鼓、单人锣鼓说唱、莲花闹、打土地、围鼓子、傩愿、粤曲、粤讴、木鱼歌、南音、龙舟、潮州歌册、五句落板、粤东渔歌、广西文场、广西渔鼓、广西零零落、末伦、琵琶歌、蜂鼓、果哈、铃鼓、四川评书、四川相书、四川竹琴、金钱板、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车灯、四川荷叶、四川盘子、阿苏巴底、贵州琴书、贵州灯词、牛腿琴说唱、嘎百福、布依弹唱、云南扬琴、姚安莲花落、大本曲、章哈、甲苏、芦笙词、哈巴、勒嘎、折嘎、喇嘛玛尼、格萨尔仲、陕北说书、曲子、洛南静板书、榆林小曲、陕西快书、陕西独角戏、商雒花鼓、兰州鼓子、青海平弦、贤孝、越弦、倒浆水、打搅儿、撒拉曲、宁夏坐唱、念说、达斯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戏曲知识
二、戏曲的角色
小生
花旦
老 旦
武
旦
正 净
武 净
丑
三、我国戏曲讲究的四 种艺术手段
唱
念
做
打
戏曲知多少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 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 什么? 答: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剧之母”雅称 的剧种是: (C) A、京剧 B、黄梅戏 C、昆剧 D、二人转
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京
剧
京
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 于北京而得名。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 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 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此 后,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 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 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 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因 为它是一种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 文学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所以被誉为 “东方歌剧”
17、一出戏曲救活了一个剧种。 指那一出戏曲? D 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兰》D、《十五贯》
18、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指 哪一种戏曲: A、黄梅戏
B、秦腔 C、豫剧 D、东北二人转
A
19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 术,它综合了哪几种艺术形式?.
歌唱、舞蹈、音乐、 美术、文学等
14、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于哪一时期? B
A 、原始社会; B、 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15、“雍容华贵”指哪一种戏 曲特有的艺术特点: D A、黄梅戏
B、秦腔 C、川剧 D、京剧
16、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河流 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 演员可凭借什么来使观众产生身 临其境的感觉?
答:虚拟的表演。
C、荀慧生 D、尚小云
7、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 手段来表现人物? 唱 念 做 打
8、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 是哪一剧种? A
A、京剧 B、豫剧
C、昆剧
D、越剧
9、中国戏曲大约有多少种?
•A •B •C •D
C
40 350 360 35
10、、戏曲的角色分为 哪四大行当? 答:生、旦、净、丑。
11、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四大行当,大多扮演性格品质 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 哪一行当: C
A、旦 B、生 C、净 D、丑
12、下列哪一个不是1790年进京 献艺的安徽四大戏班之一? A
A、三喜班
C、春台班
B、四喜班
D、和春班
13、我国戏曲讲究哪五种 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手” “眼” “身” “法” “步”
蓝 脸
绿 脸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
白 脸
脸
黄脸和 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
代 表 神 妖 如:牛 魔王、 白骨精
银 脸
金 脸
猜 猜 这 是 谁
曹 操
猜 猜 这 是 谁
孙 悟 空
猜 猜 这 是 谁
包 拯
•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 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 ______ 爱喝酒 示意此人_________ 闻仲,杨 戬画有三眼,来源于 神话传说 _________ 杨七郎额头有一繁 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 真龙天子 _________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 神机妙算 图,表示_______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豫 剧
豫
剧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是 在河南地方小曲的基础上,吸收秦腔、蒲州 梆子等形成的新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 流行于河南和邻近各省。声腔分豫东调、豫 西调两大流派。豫东调以开封、商丘为中心, 男声高亢,女声活泼,擅长表演喜剧。豫西 调以洛阳为中心,男声苍凉悲壮,女声委婉 缠绵,擅长表演悲剧。代表曲目有:《穆桂 英挂帅》、《花木兰》等。
戏 曲 大 舞 台
继承民族文化精粹 弘扬民族传统精神
一 ﹑戏曲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 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 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 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 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 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
24、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是
B
• A 百花奖 • C 金鸡奖 B 梅花奖 D 金马奖
25、戏剧表现生活的 基本手法是什么?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动作模仿
动 作 模 仿
更多>>
红 脸
含 有 褒 义 , 代 表 忠 勇 。 如 关 公 。
黑 脸
为 中 性 , 代 表 猛 智 。 如 张 飞 。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北京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 简直OK顶呱呱
唱脸谱
1、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2、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 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绿色的精灵笑哈哈 3、一副副鲜明的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噢啊……
20、京剧是由哪些剧种发展而来 的? 徽调 汉调 秦腔 昆曲
21、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
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22、包公、秦香莲各属于戏曲表演的 四大行当中的哪一行当?
包 公:净
秦香莲:旦
23、
(连线题)
第一组题
昆剧 芬芳的泥土气息
京剧
黄梅戏
浓浓的河南特色
中国戏曲之母
豫剧
东方歌剧
精彩唱段欣赏
唱段三:豫剧《花木兰》选段
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 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请往咱身上看,咱们的鞋和 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 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黄梅戏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 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由民间山歌小调发 展而成的,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 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 喜爱。代表曲目有:《天仙配》、《女驸 马》等。
精彩唱段欣赏
唱段一: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合作讨论
•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 获得新生?
3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
A、湖北黄梅县
B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4、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
答:民间歌舞、说唱、 滑稽戏。
5、昆剧到现在已有多少年历史? A、二百多年
B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6、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古
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名旦中 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