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四章心理应激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应对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与应对

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应激的调节 作用
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互 作用
长期或过度的心理应激可能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应激还可能 影响个体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表现,进 一步加剧心理健康问题。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个体更好 地应对心理应激。具备较高的心理韧 性和应对能力的人,在面对应激时能 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减少应 激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互作 用的关系。一方面,应激可能导致心 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问 题也可能增加个体对应激的敏感性和 脆弱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评 估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个体 的应激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06
心理应激的干预与治疗
心理治疗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少应激反 应。
共同治疗
02
在治疗身体疾病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综合治
疗措施。
预防措施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降低患身体疾病的风险,如通过锻炼
、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积极应对压力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寻求社会支 持、调整心态等,以缓解心理应激。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充 足睡眠,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02
心理应激概述
心理应激的定义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 、挑战性或重大变化的环境时,所产 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包括焦虑、抑郁、愤怒 、恐惧等负面情绪,以及失眠、食欲 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紧张等生 理症状。
心理应激的来源
生活事件
如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等重 大生活事件,以及日常生活中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健康与幸福》单元第二章“身体健康”中的第四节“心理应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心理应激的概念、类型、成因和应对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心理应激的定义: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遇到生活事件或压力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2. 心理应激的类型: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心理应激可分为生物性应激、心理性应激和社会性应激。

3. 心理应激的成因:心理应激的成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个体素质因素和心理因素。

4.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包括心理调适、寻求支持、改变应对策略和培养抗压能力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心理应激。

2. 培养学生分析心理应激成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理应激的概念、类型、成因和应对方法。

难点:心理应激的成因分析,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应激的存在。

2. 知识讲解:讲解心理应激的概念、类型、成因和应对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的心理应激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心理应激概念:个体在遇到生活事件或压力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类型:1. 生物性应激2. 心理性应激3. 社会性应激成因:1. 外部环境因素2. 个体素质因素3. 心理因素应对方法:1. 心理调适2. 寻求支持3. 改变应对策略4. 培养抗压能力七、作业设计答案:生物性应激、心理性应激、社会性应激。

2.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可能导致心理应激的成因。

答案:外部环境因素(如考试压力)、个体素质因素(如性格特点)、心理因素(如自信心不足)。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概念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概念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概念心理应激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出现,针对这个问题,今天对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首先我们一起看这个题目!【单选题】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 )。

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B.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C.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答案】A。

本题考查心理应激概念,总结相关知识点如下。

1.心理应激:(1) 过程模型对心理应激的定义:个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2) 系统模型对心理应激的定义: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

2.生活事件:指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刺激,又称应激源。

3.认知评价:评价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是否会造成个体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4.应对方式:应对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5.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6. 应激易感模型: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如对生理指标的客观测量、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等)在人群中筛选出应激易感者(或者叫做脆弱的个体)并进行多种途径的干预。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
(三)应激的“过程”模型
二、应激的概念模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应激源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躯体性应激源 对人的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刺激物,如过高过低的温度、强烈的噪声、酸碱刺激、不良食物、微生物等。2. 心理性应激源 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主要指冲突、挫折和各种原因导致的自尊感降低。
2. 应激生理中介相关成分
二、应激的生理中介
(一)应激系统
医学心理学(第7版)
(5)性腺轴: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激活,来自这个轴系的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对性腺轴的功能产生影响,可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的减少,繁殖能力受损。(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应激时肾脏可分泌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血压升高,通过肾脏排泄水、钠减少。(7)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系统对不同应激的反应有所差别,如当暴露于不可控制的应激刺激时,一开始使人体免疫功能抑制,对疾病的易感性提高,而随后可能反应为免疫功能增强或紊乱。应激使大脑小胶质细胞激活致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二、应激源的研究
医学心理学(第7版)
1. 国外有研究显示,伴有心理上丧失感的生活事件,例如配偶的死亡,对健康的危害最大。有人对配偶死亡的903名男性作了6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居丧第一年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死亡率为对照组的12倍。2. 国内的研究发现,对疾病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是:①在较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中伴随不愉快的情绪;②工作中或家族中人际关系不协调;③亲人的意外死亡或者突然的意外事故。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目录•应激概述•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心理生理交互作用•应对策略与干预措施•总结与展望01应激概述应激定义及分类应激定义应激是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挑战性或重大变化的环境时,通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来应对的过程。

应激分类根据应激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根据应激的来源,可分为生理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关系应激源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包括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等。

应激反应指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等。

关系应激源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外部条件,而个体的内部因素(如遗传、性格、经验等)则会影响对应激源的感知和评价,从而决定应激反应的性质和程度。

医学心理学中对应激研究意义揭示应激与身心健康关系医学心理学研究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应激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促进心理健康了解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指导临床实践医学心理学对应激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2心理反应03愤怒应激源导致的挫折或攻击性行为可能引发愤怒情绪,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或暴躁。

01焦虑面对应激源时,人们常常会感到不安、担忧和紧张,表现为焦虑情绪。

02恐惧当应激源具有威胁性时,人们会产生恐惧感,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应激状态下,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记忆力减退应激可能导致大脑海马体等区域的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记忆力。

思维僵化应激使人们难以灵活思考,容易陷入思维定势或惯性思维。

逃避与回避面对应激源,人们可能会选择逃避或回避,以避免进一步的压力和不适。

攻击与侵犯当应激源被视为威胁时,人们可能会采取攻击或侵犯行为来保护自己。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医学心理学重点:应激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当个体经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与生理的变化。

这种反应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

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

可分两类:一是积极的心理反应;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反应。

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皮层唤醒水平和情绪唤起;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

这种反应有利于机体对传入信息的正确认知评价、应对策略的抉择和应对能力的发挥。

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唤醒(焦虑)、紧张;过分的情绪唤起(激动)或低落(抑郁);认知能力降低;自我要概念不清等。

这种反应妨碍个体正确的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和应常应对能力的发挥。

应源的心理反应可以分期。

进入时相的顺序及每一时相的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都有较大的变动性。

影响变动的因素有:事件发生前对应激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预期、个人经历及性格类型等。

一般的顺序是:惊叫、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否认与侵入两个时相,其余时相可以不出现或不明显,时相顺序也可以变换。

这种应激时相的划分在急性应激下较为明显,在慢性应激时则不太明显。

对应激的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异常,只是在反应过度时才属病理性的。

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Cannon从动物在紧急事例面前表现出的搏斗或逃跑反应中发现,这种机制涉及同化(副交感,胆碱能)功能的抑制和异化(交感、肾上腺能)功能的激活。

这两个过程的结合保证了动物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能量的需要,从而提出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付剧变时移缓济急的生理原则,与此有关的各种内脏及躯体活动变化都遵循这一原则。

目前认为,心理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后果是因人而异的(与所处情境、社会角色、群体中的地位相关),因害怕丧失控是产生的战斗-逃跑的起动与杏仁核有关;而受至与群体隔离或行动受挫而致抑郁时,可能与海马及肾上腺皮质机能有关。

心理应激 ppt课件

心理应激 ppt课件

心理应激
3
二、应激的分类
(一)根据对机体的影响程度 1. 生理性应激 2 .病理性应激 (二)根据应激源的性质 1. 躯体应激 2 .心理应激 (三)心理应激分类 1. 良性应激 2. 劣性应激
心理应激
4
三、心理学的应激观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 3、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
心理应激
23
三、应激反应与健康
(一)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1 .适度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适度应激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
必要条件
心理应激
24
(二) 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1. 影响的三个方面
(1) 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以症状和体征 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应激使以有的精神或躯体疾病复发,或加 重这些疾病。
(3) 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或 躯体疾病。
(2)免疫系统的变化 1.免疫功能增强 2.免疫功能抑制或紊乱
心理应激
20
(3)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出现心血管防御反应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坏死。 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4)消化系统的变化 应激性溃疡
(5)血液系统的变化 血细胞↑
(6)泌尿系统的变化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理应激
21
二、心理反应
心理应激
5
三、生理学的应激观
(一)生物应激观(GAS)观点
加拿大学者薛利(H. Selye)的“全身适 应综合征”
GAS 三阶段:
– 1 警戒反应阶段
–2 抵抗阶段 –3 衰竭阶段
心理应激
6
1.警觉期(alarm stage)
特点:
(1)机体防御机制加速动员;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应激在医疗卫生的考试中,心理应激是重点章节,针对这个问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先来看几道题目!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 )。

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B. 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C. 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D. 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1.【答案】A。

2.应激反应最妥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 ) 。

A.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B. 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C. 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D. 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2.【答案】A。

3.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 。

A.认知改变B. 情绪反应C. 个性改变D.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3.【答案]】B。

心理应激总结知识点如下。

1、应激源: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一般适应综合征( GAS )指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2、心理应激与健康:⑴积极影响:适度的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⑵消极影响: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是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或使之复发;是机体磨损、慢性疲劳、适应性减弱,导致劳动力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是事故、车祸、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导致物质烂用及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3、应激致病的心身中介机制:应激的免疫调节机制、应激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应激的神经调节机制;4、应激对机体的影响:①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忧郁等。

②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

③生理反应,可以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途径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

5、心理应激的干预:药物控制;心理治疗;寻求社会帮助;适当运动;改善个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20
一、应激反应概念
1.应激反应与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 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2.应激反应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应激的心身反应→心身障碍的心身症状→心身疾病
如恐吓后的紧张(血压、心率↑↑)--焦虑(血压、心 率↑↑ )--高血压
LCU/年<150,→基本健康/来年 LCU/年→150~300,→50%可能生病/来年
LCU/年>300,70%可能生病/来年
与生活事件明显相关的疾病:心肌梗死、猝死、中风、 糖尿病、MS等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8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9
第三节 应激反应
17
2.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Holmes和Rehe(1967)开创定量研究方法。
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LCU)--按对情绪的 影响程度划分等级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
LCU与疾病:Holmes等人调查了5000人
要求≠能力 不平衡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状 态
通过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9
应激过程
应激源… .应激中间变量…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心理反应 健康
生活事件等...应对方式…… 行为反应 ..
社会支持…. .生理反应 疾病
个性特征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心理上的分离(isolation)和丧失(loss)(悲伤) 过度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伴不愉快情绪
人际关系不协调
亲人意外死亡或事故
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接连不断的生活事件会造成叠加 经常性的生活事件又可以锻炼人的应对能力 许多人最为困扰的是---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3
2.生活事件分类
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生物性:天灾、人祸、生病等 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
工作问题 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经济问题 个人健康问题 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问题 喜庆事件
按对人体的影响分类
正性生活事件(positive events):对个体的心身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的事件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的统称。
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 = 冷、热、缺氧、长期情绪矛盾、水 及电解质平衡失衡…= 应激源(stressor).
{ 应激刺激→应激反应 →
病理、生理症状、治疗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6
一般适应症候群
阶段一:警戒阶段 阶段二:阻抗阶段 阶段三:耗竭阶段
内容简介
总论 生活事件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个性与应激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重点内容:应激反应的生理反应;生活事件、应激反
应、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防御机制的 概念
3
第一节 总 论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4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理论
10
二、心理应激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1.应激理论-为心理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
心理应激因素与不良行为方式和社会压力不良反应 等有关
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已成为临床疾病的重要原因
2.应激理论为临床工作提供应激干预策略
控制和回避应激源 改变认知评价 提供和寻求社会支持 应对指导 松弛训练或药物,阻断心身反应的恶性循环
3.应激反应的量化
应激的生理反应:血压… 应激的情绪反应—SCL-90、SAS、SDS 应激的行为反应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21
二、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1. 情绪反应
负性生活事件(negative events):对个体产生消极作用的生活事 件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4
例如:工作问题
工作负荷
工作条件
角色冲突和模糊
压力源
职业生涯发展
人际关系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工作和其他角色间的冲突
15
二、生活事件的研究
1.生活事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 因素之一。
生活事件可以引起个体的应激反应→疾病→死 亡。
当代研究进一步阐明生活事件的质和量与健康 和疾病的关系。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6
对健康影响最大的生活事件(质)
亲人死亡后造成的丧失感--心理失落,权力、地位的丧 失,经济的丧失。
应激---病因? 应激---结果(应激反应)? 应激---过程? 应激---系统反应?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5
1. 医学所关注的应激
20世纪30年代(塞里 Selye)
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 →机体→兴奋腺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非特异性反应=
特殊症状群(一般适应症候群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1
第二节 生活事件(life events)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12
一、生活事件概念
1.生活事件与应激源
就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 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 物即应激源(stressor).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机体为了应对有 如果有害刺激持续 如果继续处于有
害环境刺激而唤起 存在,机体通过提高 害刺激之下或有害
的体内的整体防御 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 刺激过于严重,机
能力,又称动员阶 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 体会丧失所获得的

抵抗程度
抵抗能力而转入衰
竭阶段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7
2.心理学界关注的应激
zarus,20世纪60年代 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
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 作出的适应和应对 的过程。
事件、认知、个性、发展}应激刺激→应
激反应
08-09学年第1学期-2008.9
8
3.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当环境刺激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其 应对能力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 生理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