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育成期的限饲管理

合集下载

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

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

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育成鸡的饲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限时饲养、限量饲养、限质饲养等方法。

育成鸡一般从9周龄开始实行限制饲喂。

肉用种鸡从4周龄开始。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1.限量饲喂就是不限制采食时间,把配合好的日粮按限制量喂给育成鸡。

一般情况下,日粮的浓度为:能量为11.51兆焦仟克,粗蛋白质含量为15%。

限制饲喂量为正常采食量的80%,例如:1 000只育成鸡,正常饲喂量为100千克,限制饲喂量为80千克。

2.限时饲喂(1)隔日限制饲喂就是将2天的饲喂量集中在1天喂给。

给料日将饲料均匀地撤在料槽中,然后停喂1天,料槽中不留料,也不放其他食物,但是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尤其是热天不能断水。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于超重过多的蛋用青年鸡。

(2)每周限制饲喂即每周停喂1天或2天。

每周停喂1天可节约饲料5%,这种方法对蛋用育成鸡较为适用。

3.限质饲喂就是将日粮中的某中营养成分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造成日粮营养成分的不平衡。

例如有低代谢能日粮、有低蛋白质日粮、低赖氨酸日粮等。

从而使育成鸡的生长速度降低,性成熟延缓。

通常方法是把日粮蛋白质含量降到13%~14%左右,代谢能水平比雏鸡阶段降低10%以上,增加谷类和糠麸类饲料,使粗纤维含量达5%~7%。

但限质饲喂易造成鸡采食量过大,会给以后的产蛋期饲喂造成麻烦,所以本法多不采用。

育成鸡的限制饲养的注意事项1.限制饲养时要随时抽测体重只有当育成鸡的体重超过标准时,才能实行限制饲喂。

因此,要经常抽测体重,一般鸡群小的抽测数为15%,鸡群大的可抽测10%,但每群鸡最少不得少于50只。

要求限饲后的鸡群平均体重比正常饲喂的鸡群低10%~20%。

如果体重降低至30%以上,就应恢复正常饲喂,促使体重增加,以免将来产蛋量减少,产蛋期死亡率提高。

2.应有足够的采食空间由于限饲,使鸡群处于高度的饥饿状态。

因此,喂料后鸡群就疯狂地采食,如果采食的空间过小,就会造成弱肉强食现象,弱鸡采食少或采不上食,体重越来越小,而体壮的鸡抢食凶猛,又达不到限饲的目的。

肉种鸡育成期的管理要点

肉种鸡育成期的管理要点

度 来 讲 , 从 体 重 均 匀 度 、 架 均 匀 度 、 成 熟 均 匀 应 骨 性
度 三 个 方 而 来 谈 , 于 哪 一 方 而 , 论 是 就 其 对 提 对 不 高 种 鸡 生 产 性 能 的作 川 , 是 从 其 受 制 约 的 } 素来 还 夭 I 说 , 是 不 可 孤 立 存 在 的 , 方 面 既 相 互 关 联 又 相 都 三 互 制 约 。 们 不 仅 要 认 识 到 鸡 群 获 得 高 均 匀 度 的 重 我 要性 , 同样 应 该 了解 制 约 鸡 群 获得 良好 均匀 度 的 因 素 。 其 制 约 素 应 从 以下 儿 个 方 而 谈 起 , : 鸡 就 如 雏 的 质 量 、 喙 、 料 ^ 质 、 群 的健 康 、 病 、1 管 断 饲 ^ 鸡 疫 【常
物 品 、 员 的消 毒 及 I常 工 作 F 的 清 洁 等 。 人 l } l 22 雏 鸡 的 质 量 . 种 鸡 的均 匀 度 应 从 1 I 开 始 龄 抓起 , 常抓 不 懈 。 于 整 齐度 很 差 、 弱 多病 的种 雏 , 对 体 想 获得 良好 的均 匀 度 是 不容 易 的 ,甚 至也 可 以说 是 不 可 能 的 。引 进优 质 的雏 鸡 应圯 饲 养 成功 的关 键 。 23 饲 料 及 饮 水 . 提 供 优 质 仝 价 的饲 料 及 洁 净 适 于饮 用 的水 源 。 供 了优 质 的 饲 料 、 水 , 要 注 重 提 饮 还 饲 喂方 法 及 一 些 常 规 的操 作 。

般在 l 8周 左 右 改 为 2 5法 ,O周 左 右 渐 改 为 每 / 2
闩饲 喂 。
种 鸡 具 有 良好 的 均 匀 度 , 种 鸡 获 得 高 生 产 性 是 能 、 供 优 质 雏 鸡 的必 要 条 件 。显 然 良好 均 匀 度 的 提 获 得 , 不 丌 育 成 期 卓 有 成 效 的 管 理 。 就 种 鸡 均 匀 离

肉种鸡育成期巧限饲

肉种鸡育成期巧限饲

肉种鸡育成期巧限饲1限制饲养的意义对育成鸡实行限饲,主要目的是控制生长速度,使鸡适于产蛋,提高种用价值;防止早熟,适时开产,减少初产期的小蛋和产蛋后期大蛋数量;防止因采食过多而致鸡体过肥,减少产蛋期的死淘率。

如果不限饲或限饲不合理,一方面饲料消耗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使鸡的体重过大、过肥,畸形蛋增多、公鸡受精能力差,直接影响肉种鸡的饲养效益。

2限制饲养的方法2.1限质法采取措施使鸡只日粮中某种营养成分低于正常水平,造成日粮营养不平衡,即从质量上控制饲料的营养水平。

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限制日粮中的能量、蛋白质或赖氨酸的供给量,同时增加体积大的饲料如糠麸、草粉等,使鸡只采食同样数量的饲料却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使生长速度变慢,性成熟延缓。

2.2限量法通过限制鸡的采食量来控制鸡的体重,一般把每只鸡每天料量减少到正常采食量的70%~80%。

目前世界各地普遍采用限质法控制鸡的体重,同时随鸡龄的增长适当降低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3限制饲养时的喂料方法3.1每日给料将规定的一天的饲料在早上一次投给。

3.2隔日给料把两天的饲料量合在一天一次喂给,第二天不喂。

即喂料一天停料一天。

这样一次投下的饲料量多,较弱的鸡也可吃到应得的分量,避免抢料,鸡群发育整齐,均匀度高。

3.3”五、二”限饲把7天的料量平均到5天投喂,即每周喂5天,停2天(星期日、三)。

五、二限饲对12~14周龄的鸡特别有效。

这种方法为鸡提供了较多的采食天数,减轻限饲给鸡带来的应激。

3.4综合限饲依据鸡的生长期不同,采取不同的限料方式。

例如0~3周任意采食,4~11周隔日给料,12~23周”五、二”限饲,使限饲程度随鸡龄的增长而逐步放宽,以利性成熟和产蛋。

4限制饲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1饲喂量限饲前应按照5%~10%比例抽样测体重,按体重分大、中、小三栏,根据体重决定饲喂量;限饲前应将体弱、过小的鸡挑出或淘汰。

4.2断喙限饲时易发生恶癖,特别是开放式有日光直射的鸡舍,应在限饲前断喙。

育成鸡为什么要限制饲养 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

育成鸡为什么要限制饲养 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

育成鸡为什么要限制饲养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限制饲养是家禽养殖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今天我们讲讲育成鸡为什么要限制饲养,以及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问题,供朋友们参考。

一、育成鸡为什么要限制饲养育成鸡限制饲养不但能节约饲料的开支,控制性成熟时间,而且能够防止母鸡过多沉积脂肪,从而能提高种鸡产蛋量和种蛋的合格率;在限制饲养期,对病、弱鸡、如果不能耐过的一般被自然淘汰,因此,可提高产蛋期种鸡的成活率。

二、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时间蛋鸡多从8周龄开始限饲,8周龄以前最好自由采食;8周龄根据体重及品种确定每日的喂料量;17-18周龄根据品种标准要求给予正常饲喂量。

三、育成鸡限制饲养的方法鸡的限制饲养,有限质和限量两种方法。

1、限制喂料量这种方法饲料质量良好,必须是全价饲料。

将鸡的采食量减少为自由来食量的90%、80%或70%(肉用种鸡采用),具体喂量要根据鸡的品种、鸡群状况而定。

一般轻型鸡、体况差的鸡可轻度限饲,而中型鸡、体况好的鸡可少喂些。

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每日限饲:是将每天限定的饲料量1次投喂,即1天喂1次。

隔日限饲:将限定的2天饲料合在第一天喂给,第二天不喂料只供水。

这样,一天投下的饲料量多,软弱的鸡可以吃饱,鸡群饥饱一致,发育整齐。

每周饥饿2天:一般周三、周日两天只供水,不喂料,将l周的限定饲料量在其余5天内供给。

2、饲料质量限制即对日粮中某些营养物质进行限制,而喂料量不限制,采用白由采食的方法。

生产上常用的是低能量饲料、低蛋白质饲料和低赖氨酸饲料等。

例如,育成鸡饲喂代谢能11.7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的日粮,对鸡群及以后的产蛋无影响。

或将赖氨酸的含量降为0.39%、或能量降为9.2兆焦/千克,这样的饲料对鸡都无影响。

一般在生产上多采用限制饲料量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保证鸡食人的日粮营养平衡。

四、育成鸡限制饲养注意事项1、是否采取限制饲养及采取什么限制方法,要根据本场条件而定。

当饲养条件差、育成鸡体重较标准体重低时,切不可进行限制饲养,相反要加强饲养。

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或 直 接从 育 成 料换 成 产 蛋料 。只有 体 重 没有 适 宜达 到 增重 标 准 的 程度 的性 成 熟 。 为 维持 高 受精 率 的持 续 性 ,每 一个 种鸡 群 都 需要 配 给最 佳数 鸡 群从 1 8 周 龄 开始使 用 预产 料 。 有 关 非 正 常生 长发 育 的 问题 :如果 周 增 重没 有 达 到饲 喂程 序 量性活力优秀 的种公鸡。每周都应评估公母 比例 ,计算要淘汰种 所 期 望 的结 果 ,种 鸡 性 成熟 发 育就 会 受 到影 响 。如 果 1 7 周 之 后体 公 鸡 的数 量 。实 际 比例 应根 据 当地 的情 况 和鸡 群 的性 能 表现 进行 重 生 长受 到 抑 制 ,未 来 的产 蛋性 能 会 由于较 差 的性 成 熟均 匀 度而 适 当调 整 。最 基 本 的要 求是 不 合格 的或交 配 活力 差 的种 公鸡 应该
率 增加 ;体 重 均匀 度 和性 成 熟均 匀 度低 下 等 。这 个 阶段 种鸡 群 喂 量过 多 或 公母 比例过 大 的现 象 。如 果种 母鸡 在 设 备下 和产 蛋 箱 内
料 量过 多 ,导致 体 重超 过 标 准 ,常 见 的 问题有 :早产 ;蛋 重 大且 “ 躲 避 ”种 公 鸡 ,或 拒绝 从 棚架 下 到地 面上 则 说 明种公 鸡 数 量过 双 黄蛋 比例 增 加 ;种鸡 产 蛋 数量 降 低 ;整 个 产蛋 期饲 料 需 求量 加 多 。如果 出现 此类 现象 ,应 加速 淘 汰种公 鸡 ,按 照每2 0 0 只母 鸡淘 只公鸡 的比例 淘汰 ,直 至 问题 解决 。 大 ;产 蛋 高 峰 降低 、总产 蛋 数 降低 ;整 个 生 产周 期受 精 率 降低 ; 汰1
有 所下 降 。 l 9 周龄 后 体重 没 有达 到 所要 求 的 周增 重 是生 产 性 能低 淘汰 。 下 常见 的原 因 。体 重 增长 不 理想 和 卵 巢发 育 不 良将会 导 致 :推迟 种 公 鸡 与 种 母 鸡 相 比 ,其 性 成 熟 发 育 对 光 照 刺 激 应 答 程 度 开产 ;初产蛋小;不合格种蛋比例增加 ;受精率低下 ;抱窝发生 更 为敏 感 。从 2 5 周龄 开 始应 每 周两 次 检查 鸡群 中是 否有 种公 鸡数

父母代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饲技术

父母代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饲技术

1 . 分群 限 饲 前 应按 体 重 大 小 和 体格 强 弱 进 行 分群 .将 体重 过小 和体 格软 弱 的鸡移 出或 淘汰

2 . 断喙 限 饲 时 易 发生 啄 癖 .特别 是 有 日光 照 1 . 控 制生 长 速度 .使 种鸡 的体 重符 合 标准 要求 。 射 的开 放式 鸡舍 .更 易 发 生 因此 .6 — 8日龄时 应 2 . 限 制 饲 养 可 以 使 鸡 群 取 得 合 理 的养 料 .以维 对 肉 用 雏 鸡 进 行 断 喙 持 营养 平衡 3 . 增加 运 动 .有利 于 骨骼 脏器 的发 育 3 . 定期 称 重 限饲 的基 本 依 据 是体 重 .种 鸡 从 4 . 使鸡 群 在 最 适 当 时期 性 成 熟 .并 与 体 成 熟 同 限饲 之 日起 .每周 随 机 抽样 称 重 】次 .并 计 算 出 平 均 体 重 ,作 为 限 饲 的依 据 ,开 产 后 每 月 称 重 1次 步 .控 制母 鸡 适时 开产 —1 0 % .产 蛋 期 抽 测 2 — 5 . 降低 鸡 体 内腹脂 沉 积 .减少 产蛋 期 的死 亡率 育 成 期 称 重 每 栏 应 抽 取 5 5 % ,称 重 的 时 间 应 固 定 在 每 周 同 一 天 的 同 一 时 间 。 6 . 减 少饲 料 消耗 .降低 饲 养成 本 。 7 . 提 高鸡 群 的整齐 度
父母代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限饲技术
限制 饲 养 f 简称 限饲 )是 肉用 种 鸡 饲 养 管 理 中 的核 心 技 术 .是 指对 肉用 种 鸡 的饲 料 在 量 或 质 的方 面采取某 种程 度 的限制 采用 限制 饲养 的方 法 .不但 保 证 了肉用 种 鸡 优 异 的 肉用 性 能 ,还 提 高 了种 鸡 的 繁 殖能 力和种 用价 值 .而且 又 降低 了饲 料成 本 。肉用 种 鸡 在育 雏期 的前 2 —3周 .一 般 让 其充 分 采食 ,从 第 4周 开始一 直到产 蛋结束 都要 实行 限制饲 养 限 饲 的 目 的

种鸡的饲养管理

种鸡的饲养管理

(五)蛋种鸡生产标准
三、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一)小公鸡的选择与培育
1.小公鸡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6—8周龄时选留个体发育良 好、冠髯大而鲜红者,淘汰外貌有缺陷,如 胸骨、腿部和喙弯曲、嗉囊大向下垂,胸部 有囊肿者。对体重过轻和雌雄鉴别误差的公 鸡亦应淘汰。选留比例1:10(公:母)。
第二次选择17—18周龄开始(肉用种可推 迟1周 ) 。选留体重符合品系标准(包括体重 在群平均重)。根据发育良好,腹部柔软, 按摩时有性反应,如翻肛、交配器勃起和排 精,这类公鸡可望以后有较好的生活力和繁 殖力。选留比例公:母为1:15—20。
种鸡的饲养管理
本章重点:
1、蛋种鸡、肉种鸡的饲养方式。 2、蛋公鸡的饲养管理要求。 3、繁殖期公鸡为什么不能添加太高蛋白。 4、蛋公鸡的日常管理。
5、肉种鸡的饲养方式。
6、肉种鸡的光照管理。 7、肉种鸡的限制饲养技术。
8、肉种鸡产蛋期的管理。
第十一章
种鸡的饲养管理
饲养种鸡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受精率和孵化率较高的合格种 蛋,以便由每只种母鸡提供更多的健壮初生雏鸡。
第一节
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 1.饲养方式 根据实践经验,建议采用离地网上平养和笼养。 2.饲养密度 种鸡的饲养密度比商品鸡小15%—20%,育雏育成期饲养密度合适, 有利于雏鸡正常发育,也有利于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和成活率。(以下
为蛋种鸡的饲养密度)
蛋鸡 类型 轻型 蛋鸡 中型
(三)笼养 每笼养两只种母鸡的单笼,采用人工授 精。肉用种母鸡每只占笼底面积720—800CM2, 一般笼架上只装两层鸡笼,便于抓鸡与输精、 喂料与拣蛋。 肉种鸡采用笼养方式与垫料地面平养时 胸囊肿和腿病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1.育雏笼具:4层重叠式。 2.育成笼具:3层全阶梯式。 3.产蛋笼具:2层全阶梯式。 4.种公鸡笼:2层半架全阶梯式。

育成蛋鸡为什么要限饲?限饲时间及方法介绍

育成蛋鸡为什么要限饲?限饲时间及方法介绍

育成蛋鸡为什么要限饲?限饲时间及方法介绍蛋鸡养殖过程中,7-18周龄称为育成期,这个时期蛋鸡生长速度快,鸡肉和骨骼发育快速,体重幅度增加大,更是进入产蛋期的重要养殖时期。

而在这个时期养鸡户要控制饲料供给,就是限饲。

为什么要限饲?如何进行?一起来了解下。

一、育成蛋鸡限饲原因育成蛋鸡进行限饲,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它们长得太快,造成体型超标等,维持鸡群正常健康的生长速度,避免它过于早熟,要是不控制的话,对于蛋鸡后期产蛋率会有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限饲,可以有助于提高产蛋率,还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二、蛋鸡限饲的方法限饲不仅仅要减少饲料的攻击,还要注意饲料的配比,尤其是要限制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

具体的限饲方法,有如下几种:1.按周限饲:一般是一周停喂一天到两天。

2.按时限饲:一般是把两天的饲料在一天内饲喂完。

3.按量限饲:一般可以将采食量下降到原来水平的9成,但要注意每周的增重不能低于标准体重。

4.按质限饲:饲喂能量低、蛋白质含量低和氨基酸含量低的饲料。

一般可以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降低到每千克9.2兆焦,粗蛋白降低到10%到11%,同时提升粗纤维含量到7%-8%。

上述方法,第3种和第4种在养鸡场中使用的比较多,各位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限饲方法。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限饲只针对体重超标的育成鸡,以及分群后体重超标的大鸡,以及体重超标的中型品种鸡等。

三、限饲起始时间及注意事项限饲的时间一般从8-10周龄开始,至17-18周龄结束。

养鸡户从分群之后开始限饲,且需要在限饲期间提供充足的料槽和水槽,如果有疫苗接种或者疾病因素产生,限饲应当及时停止。

在限饲期间,最好是能坚持每周抽测鸡群的体重,以监测限饲结果。

以上就是推荐阅读:蛋鸡养殖常常出现畸形蛋,都有哪些常见种类及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肉种鸡育成期的限饲管理
肉种鸡品种具有采食能力强、易沉积脂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各系统发育不一致等特点。

如果在育成期任其自由采食,一方面会使饲料消耗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使鸡的体重过大、过肥,造成运动系统、生殖系统与整体发育不协调,使其育成率降低、死淘率增加、母鸡产蛋量减少、畸形蛋增多、公鸡受精能力差。

因此,为防止鸡的体重过大、过肥,减少饲料的浪费,协调性成熟与体成熟的一致性,有效控制鸡群平均体重,保持良好的体况和均匀度,必须实行限制饲养(即限饲)。

1 限饲方法
限饲一般多采用量的限制,即饲喂营养全价的平衡日粮,在数量上加以限制。

而饲料量限制的程度主要依据鸡群的平均体重、健康状况、饲料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等条件,按周调整饲料供给量,以满足父母代种鸡本周增重的营养需要。

量的限制主要有3种饲法。

1.1 每日限饲法即每天按本周体重增长所需1 d的饲料量一次性给料,适用于4~7周龄和20周龄以后的鸡群。

1.2 隔日限饲法即每2 d给料1次,按本周体重增长所需2 d的饲料量一次性给料,适用于7~12周龄鸡群。

1.3 “二、五”限饲法即在每周内给料5 d,停料2 d,饲料量为本周体重增长所需总饲料量的1/5,在给料日一次性给料,适用于15~19周龄的鸡群。

限饲方法要依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死搬硬套,限饲时间一般从第2~3
周龄开始,开始时饲喂次数要由多次逐渐过渡到1次,不能过急,但也不能拖的时间太长,一般在l~2周内完成。

2 限饲的常规技术管理工作
2.1 分群及密度一般在2O周龄前按公母、大小、强弱等分成若干小群,小群以400-500只为宜,密度为:7~15周龄8~l0只/m ,16周龄后3.6~4.8只/m2。

随时将个别体重过大或过小的鸡只挑出,转群或淘汰处理,以免影响该群鸡的均匀度。

现在也有采取笼上饲养,提前进行装笼育成。

2.2 定期称重精确计算平均体重及均匀度,每周末空腹时进行称重,随机抽取全群数量5%~10%的鸡,然后再逐只称重,计算平均体重以便确定下周饲料供给量,并计算鸡群体重在(平均体重±15%)范围内数量占抽样总数的百分比,即均匀度,育成后期达80%以上为合格鸡群。

2.3 提供充足的料位 7~15周龄为料槽式10 em/只,l6周龄后为料桶9个/100只。

2.4 计算饲料供给量以群为单位,根据饲养指南及上周末称重情况,确定本周给料量,一般每周增料以3~5 g/只为宜,体重超标应少增料或不增料,但不能减料;对体重低于标准要适量多增料,但不应超10 g/只。

3 限饲的体会
通过对肉种鸡的饲养观察认为,肉种鸡在育成期的限饲应主要抓好两项技术指标,即鸡群的平均体重和鸡群发育的均匀度,而有效控制这两项技术指标主要由下列措施来实现。

3.1 平均体重衡量增重情况的主要指标。

影响体重除日龄外,还有饲料投给量,鸡群数量的准确性,称重的准确性及抽样的代表性等因素。

因此育成期称重是限饲的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它是衡量限饲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称重可为计算投料量提供可靠的依据,称重不准或粗糙所得结果不能真实代表该鸡群的实际平均体重,也会造成投料误差。

3.2 鸡群均匀度衡量鸡群内个体之间体重差异的重要指标。

影响均匀度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因素有吃料的位置、上料速度、给料日上料次数,鸡群强弱能否及时分群等。

总之,要实现肉种鸡育成期的工作目标,就应抓好鸡群平均体重和均匀度两项工作。

正确的称重、准确的计算、标准的投料、充足的料位和快速上料,是完成限饲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做才能正确协调性成熟和体成熟的一致性,保持鸡群良好的体况和均匀度,培育健康合格的后备鸡群,为更好在产蛋期发挥生产性能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