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由固态变为固液共存态,再变为液态。
由固态变软、变稠、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有无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2)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1.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A.熔化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凝固放热2.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 A.汽化吸热B.升华吸热C.凝固放热D.凝华放热3.下列物质均为晶体的是()A.食盐、海波、铁B.汞、松香、钻石C.玻璃、塑料、铜D.金、沥青、石蜡4.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B.给物体加热,温度不一定会升高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5.如图所示图象,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6.(多选)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欣欣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 .石蜡是非晶体B .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CC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 .︒42C 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8C 时的海波是液态B .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用时6minC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D .海波在BC 段温度不变,不需要加热8.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6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在BC 段,该物质不吸热 C .该物质在CD 段是气态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C9.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1.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支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熔解C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2.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4. 下面表示晶体凝固的图像是()5.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B.第 25min 后,晶体开始熔化C.温度达到 80℃时,晶体开始熔化D.温度达到 50℃时,晶体开始熔化6.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在BC段是液态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第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7.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A.沸点低 B.密度小C.凝固点低 D.熔点高8.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可知A.冰的熔点是0 ℃ B.冰属于非晶体C.冰熔化过程需要15分钟 D.熔化过程冰要放热9.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60℃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C.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物质不吸收热量,D.第4min后物质处于液态11.“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实长江的水的水源是雪山上冰雪消融后的点点水滴。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一、填空题1、物体从叫做熔化,物质从叫做凝固.熔化热;凝固热。
2、水的凝固点是0℃,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可以是体,也可以是体。
3、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热量.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_,但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5、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___态.(填“固”或“液”)(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_min.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许多信息,请你写出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8、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水结成冰的条件是:()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10、用质量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品时:()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B、用冰效果好,因为冰温度低C、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D、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11、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A、酒精的熔点高B、酒精的沸点低C、酒精的凝固点低D、酒精可染成红色12、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13、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C.该晶体的熔点是48℃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14、在图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三、实验探究题1516、生活中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相同吗”?小明选择的固态物质是蜡和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1)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3.2 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和_____,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______。
写出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①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②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
【解析】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从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①春天,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冰熔化成水的过程;②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过程。
2.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两大类:例如海波、各种金属等,尽管不断_______,温度却_______,这类固体_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
而例如蜡、松香、玻璃等,只要不断地_______,温度就不断地_______,这类固体_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非晶体。
【答案】吸热,保持不变,有;吸热,升高,没有。
【解析】晶体要熔化,首先温度要达到熔点,达到熔点后还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地升高,这类固体没有固定的温度.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因素: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
若变化,则为非晶体,不变,则为晶体。
3. 根据下表,你认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是700℃的铝处于_______态,当温度为 - 220℃时,处于固态的是________,当温度为1 535℃时,可能处于液态的是________。
【答案】液;固态氧;铁。
【解析】铝的熔点是660℃,温度高于熔点时铝就要熔化成液态,因此温度为700℃时是液态。
当温度为-220℃时,低于固态氧的熔点-218℃,所以处于固态的是固态氧。
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1.如图所示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地内的人工造雪机。
造雪机在工作时,机器不断将水吸入,再用高压气泵将雾状水滴喷出,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
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升华D.凝固2.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0C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0C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0C B.300C C.470C D.700C3.海波的熔点为480C,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0C,则海波处于()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4.将一盆冰水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现冰的质量越来越少,则该过程中混合物温度()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无法确定5.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A.铁、食盐、松香B.铝、冰、海波C.金、海波、石蜡D.冰、石英、玻璃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C.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7.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B.在-2650C时氮呈固态C.铜球掉在铁水中不会熔化D.-400C的气温可以用汞温度计测量8.下列现象能够说明熔化吸热的是()A.夏天吃冰棒解热 B.热蒸汽烫伤比热水烫伤更严重C.冬天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D.往手上哈气,手会湿润并感到暖和9.为探究固体熔化的规律,小舟观察海波受热时状态的变化过程,并将记录的温度与时间绘制成图像(如图),图中表示熔化过程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ad段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凝固点低于450C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11.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海波熔化特点的是()1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答案】B【解析】解: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D、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答案】B【解析】解: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通过观察发现降温时水缸中的水( )A.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 B.是从中央开始凝固的C.是从缸底开始凝固的 D.是同时开始凝固的【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水结成冰后,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ρ=m可知,体积会V变大,水缸的容积不变,所以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
故选:A。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熔化和凝固经典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经典练习题第2节熔化和凝固练题一、选择题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固液共存,因为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晶体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2.在将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中加热的过程中,试管中的冰会逐渐熔化,直到全部熔化为止。
3.向保温瓶中放入10 g-2 ℃的冰块后,冰会逐渐熔化成水,因此有少量冰会熔化成水。
5.在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后,冰会逐渐减少,而水的体积会增加。
7.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均可。
8.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也会溶化一半。
9.在钨的熔点3410℃时,它处于固态。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会降低。
11.在将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的过程中,冰的质量不断增加,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降低。
12.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但是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像铁一样出现明显的熔化过程。
13.将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会低于0℃。
14.在将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后,有些冰会熔化成水使水增多,有些水会凝固成冰使冰增多,因此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液态,在-120℃时是固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加热;水结成冰时,水要放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凝固时会放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5.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晶体纯冰加热至0℃时熔化吸热非晶体蜡加热时软化不吸热32.冰在温度为0℃的房间里不能继续熔化,因为0℃是冰的凝固点,此时冰和水的存在量达到平衡,不会再有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发生。
33.在大苏打熔化实验中,大苏打开始熔化时尽管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升反降,直到大苏打完全熔化之后,温度才继续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
3、在玻璃、松香、萘、蜂蜡中, 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________, 它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____________.
A.玻璃
B.萘
C.不变
D.改变
4、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 冰的熔点为_______.
A. 0℃
B. 0℃以下
C. 0℃以上
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6、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7、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
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
·
8、水杯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冰熔化后, 杯中的水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9、保温瓶中放有1500克0℃的水,将一小块-1℃的冰放入其中,盖好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小块冰将化成0℃的水
B.有少量的水会结成冰
C.冰水质量没有变化
D.冰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10、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0℃以上
《
二、填空题:
11、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
12、铁矿石在炼铁炉里变成铁水,这是________现象.
13、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_______.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可见玻璃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16、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固态液态是________的.
1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一定要________热量.
#
18、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5℃的房间里,冰________继续熔化(填能、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
19、图中是萘的熔化图象,图BC段表示________过程.在这过程中,萘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还可以知道萘的熔点是________℃.
20、如图是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冰从20℃升温到0℃用了________秒;从0℃冰变成0℃水用了________秒;从0℃的冰变成100℃的水用了________秒;沸腾持续了________秒.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研究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熔化”的实验中,为了使试管中的硫代硫酸钠的各部分受热均匀,在用酒精灯给烧杯缓缓加热的同时,还要用________搅动硫代硫酸钠.当硫代硫酸钠的温度达到25℃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直到它全部熔化完为止.
四、简答论证题:
<
22、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测室外物体的温度,是用酒精温度计,还是用水银温度计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B
分析:由于温度相同,冰和水间无热传递,冰不吸热不能熔化,水不放热不能结冰,因而水和冰的数量都不可能发生变化.周围气温也是0℃,水与周围空气间也没有热传递(也不能放热),不会结冰,冰也不会增加.
2、D
3、B;C
4、A;A
5、B
.
6、B
7、B
8、C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解: 分析: 冰浮在水面上, 受重力和浮力平衡
F=G冰,
ρ水gV排=ρ冰gV冰.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所以G冰=G水
|
ρ水gV排=ρ水gV水
V排=V水
从以上分析可知, 冰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冰化水后水的体积, 所以水面不变.
9、B
10、B
1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12、熔化
13、0℃的冰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所以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
:
14、相同,非晶体
15、吸收,不变
16、熔化,共存
17、不变,吸收
18、能,有温差发生热传递(向冰)
19、熔化,吸收,80
20、60,180,360,180
21、搅拌棒,温度,状态
22、提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具有较低的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