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塑限自动计算

合集下载

液塑限自动计算绘图(双曲线)

液塑限自动计算绘图(双曲线)

素土, 路基填料 温度35℃,湿度40%
试验次数 1 试验项目 h1
入土深 度 (mm)
2 9.6 9.6 9.6
3 23
26.42 83.80 69.10 14.70 42.68 34.44
3 20.0 20.0 20.0
6 25
24.92 96.30 75.30 21.00 50.38 41.68
盒质量(g)
23.74 89.40 74.50 14.90 50.76 29.35
23.66 101.4 81.50 19.90 57.84 34.41
AB AC
4.451 -5.9 4.133 -5.39 c 0.581 0.1 <2 4.29
10.0
含 水 量 (%)
盒+湿土质量(g) 94.50 盒+干土质量(g) 78.90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W)关系图
4.5 4.6 4.6
21
24.85
100.0
A
B
1.5
C
1.6
D
1.446
h2
LogW (x) LogH (y)
锥入深度h(mm)
1.5
1 2
h1 h 28 B
1.30
0.581 a 0.66 b
26
23.94 93.70 73.20 20.50 49.26 41.62
15.60 54.05 28.86
Hp'= ▲x= AD
成功
-5.62
1.0 10.0 100.0 以上为液塑限计算过程,切勿删除!
含水量W%
29.1
34.4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自动计算表资料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自动计算表资料
XXXX建设项目 XX高速
ETG-05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
施工单位:
合 同 号:
监理单位:
试验单位
样品名称
取样地点
工程部位
试验 次数
入土深度(mm)
盒号
1
2 平均
试验编号:
试验日 期
取样日 期
用途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盒质量 (g)
检测依 据
盒+湿土质 盒+干土质 水分质 量(g) 量(g) 量(g)
84.92 85.04
78.50 78.68
6.42 6.36
61.17 61.75
10.5 10.3
10.4
5 3 19.9 19.9 19.9
6
16.59 93.31 80.42 12.89 17.03 96.13 82.84 13.29
锥入深度与含水率(h-w)关系图
63.83 65.81
20.2 20.2
JTG E40-2007
干土质 含水量 量(g) (%)
平均 含水量
(%)
1 16.84 81.55 78.23 3.32 61.39 5.4
1 5.0 4.9 5.0
5.5
2 17.12 79.76 76.44 3.32 59.32 5.6
3 2 12.3 12.0 12.1
4
Hale Waihona Puke 17.33 16.9320.2
锥入深度(mm)
100
60 40
20
108 6 4
2
1
1
2
4 6 8 10
20
40 60 100
含水率(%)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o,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4)其他: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一下,对于76g 锥应控制在2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

用76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 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h 1。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 2。

水稳集料带液塑限(带自动计算公式)

水稳集料带液塑限(带自动计算公式)

试验条件:室温 2013-11-13
试验项目 h1 h2 (h1+h2)/2 盒号 盒质量(g) 含 水 率 (%)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份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土样类型 塑限(%) 13 22.79 56.65 52.60 4.05 29.81 13.6
1 4.9 4.7 4.8 44 22.40 56.21 52.18 4.03 29.78 13.5 13.6 6 23.24 56.32 51.81 4.51 28.57 15.8
2 9.8 10.0 9.9 5 23.39 57.60 52.98 4.62 29.59 15.6 15.7 液限(%) 25 23.19 55.59 50.49 5.10 27.30 18.7
四川省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建设项目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 1 合同号: J2-2 编 号: SJL-06-20131115-001 共 页第 页 监理单位: 四川省亚通公路工程监理所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YPSJL-06-20131111-001 JTG E40-2007
试样描述 洁净无杂质 试验日期 试验次数
3 19.8 19.9 19.9 7 23.06 57.74 52.29 5.45 29.23 18.7 18.7 18.7 2.0
入土 深度 (mm)
16.7
塑性指数
5 ac wl
h-w关系图(第二次)
10 20 70 30 40 50
a ao ab
10
锥入深度h(mm)
设备信息: dYQ-26-1 200g/101-2干燥箱等
备注:
20 2 wp 试验人:

液塑限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

液塑限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

液塑限测定仪试验操作规程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液塑限测定仪:包括液塑限测定仪主机、电炉、天平等设备;-容器:包括液塑限杯、面板、刮板等。

3.实验步骤3.1准备工作3.1.1检查液塑限测定仪的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1.2接通液塑限测定仪的电源,确保电器设备正常工作。

3.1.3对液塑限测定仪进行调试和校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数据准确可靠。

3.2取样3.2.1从待测土壤样品中取约500g,注意避免取样过程中土壤颗粒的破碎和混杂,并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

3.3试验操作3.3.1将取样土壤放入容器内,并添加适量的水,使土壤与水均匀混合,将其调制成一定的土壤浆料。

3.3.2将调制好的土壤浆料倒入液塑限杯中,使其稍微超过液塑限杯的容量。

3.3.3将液塑限杯放在电炉中,通过控制电炉的温度,使土壤浆料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

3.3.4观察液塑限杯中土壤浆料的变化,当土壤浆料变得流动并且能够切割成形时,立即关闭电源,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并称重液塑限杯。

将称重的液塑限杯放入烘箱中,在约11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3.3.5将烘干后的液塑限杯取出,重新称重,记录下称重的液塑限杯质量。

3.3.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土壤的液塑性指数。

4.数据处理4.1计算液塑限杯中土壤浆料的质量:浆土的质量=含水质量-液塑限杯质量。

4.2计算土壤的液塑性指数:液塑性指数=(液塑限杯中土壤浆料质量/液塑限杯质量)×100。

5.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土壤的液塑性指数,并进行分析。

根据液塑性指数的大小,判断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工程用途。

6.实验注意事项6.1实验操作应准确无误,防止人为误操作导致结果不准确。

6.2液塑限测定仪设备应保持干净,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6.3取样过程中应注意取样点的选择和取样方法,避免混杂杂质导致数据错误。

6.4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电热设备过热或发生其他危险事故。

6.5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仪器设备,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数据保存。

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

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

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
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
摘要: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利用EXCEL对解析法确定的液塑限表达式进行编程,较人工作图法处理液塑限试验数据更方便、快捷、准确,故而是细粒土液塑限试验中成果确定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细粒土液塑限解析法EXCEL
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划分(细粒)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标,供公路设计和施工使用。

为此,准确测定粘性土的液塑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规范中联合测定法[1]
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确定液限和塑限时,同一土试样的圆锥仪入土深度与其含水率之间在双对数坐标上近似为一直线关系,根据其直线关系可求得入土深度为20 mm和2 mm的含水率,它们即为土试样的液限和塑限。

规范中求取液塑限的方法是采用作图法,即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应在一直线上。

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和入土深度关系图上查得入土深度,以此再在的两条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

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

液塑限自动计算表和图学习和教练版

液塑限自动计算表和图学习和教练版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本图坐0.832534820.341945930.983685840.431132550.055109140.87855227123456789101123.419.414.715.613.519.817.613.614.819.220.4 0.1305340.4148350.9871920.1210210.5711460.4778440.3222370.6836110.4452290.680400160.2331410711145826391215253040450.12692221.331803864.711063370.750861312.39297259 2.82703421砂土塑限入土深度粘土塑限入土深度盒号及重量含水量的范围1230.918978602辅助公式系数标准公式系数0.5766645750.680015402顺便给我讲一下如何用VBA将趋势线的公式取出来存在某一个单元格之中,想解决以上问题都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在哪里可以查到。

请指教。

图表外的好多数据都是编程序用的辅助数据,不用管他。

两点连成的线用的面的红色数据第一个注意点后面的批注第三个注意点在上面批注中102030405060708011088101809011099101901001101010101100102020101103030101:本图坐标是用双对数函数做的X 注意点在批注中101104040101419.910505010113.344.5106060101410.219.910707010113.327.044.510909010110100100101INDEX 引有EXP 返回e的n次方LN返回给定数值的自然对数LINEST 返回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POWER 返回某数的乘幂线用的是后面的红色数据。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o(3)天平:称量200g,感量0. 01g o(4)其他:筛(孔径0. 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 •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 5mm的土粒或杂物时9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馆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g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 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 ±0. 2mm,对于76g 应为17mm o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 一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o用76g 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o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山。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lcm),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2o hi、th允许平行误差为0. 5mm,否则,应重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3.9 4.0 41 16.44 36.49 33.67 2.82 17.23 16.4 16.4 27 15.55 37.18 33.62 3.56 18.07 19.7
入土深度 (mm)
h2 h =1/2×(h 1+h 2)
盒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含 水 量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ω (%) 平均含水率(%)
中铁三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取样深度: 使用部位: 仪器使用情况 及环境条件 名称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 型号 FG-Ⅲ型 编号 — 试 试验次数 验 结 \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试验日期: 报告日期: 示值范围 — 果 分辨力 — 温度 23℃ 相对湿度 65℃
lgw=(lgh-B)/A 100.0 W=10(lgh-B)/A
试验意见: .
1 2 1
试验:
复核:
技术负责人:
单7.4 16 15.99 38.19 35.06 3.13 19.07 16.4
#### 19.5 #### 16.4 #### 13.9
3 16.2 16.2 16.2 30 15.70 38.24 34.59 3.65 18.89 19.3 15 16.10 42.74 37.61 5.13 21.51 23.8 23.8 39 16.20 41.00 36.23 4.77 20.03 23.8
B= -4.1 13.9
17 1 10 17.0 24.1 10.0 21.0 2.0 13.9 1 24.1 1 21 1 13.9
17mm对应的含水量: 24.1 1.0 公式推导 1.0 该公式是以10为底的对数 10.0
含水率W(%)
检测评定依据: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19.5
直线1-2 100.0 直线1-3 中线
曲线方程 锥入深度h(mm) 直线1-2
16.2 ## 16.2 ## 16.2 ##
lgh=A*lgw+B A= (lgh1-lgh2)/(lgw1-lgw2)= 3.966 B= -4.3
2mm对应的含水量: 14
17mm液限WL= 24.1 % 10mm液限WL= 21.0 % 2mm塑限WP= 13.9 % 塑性指数IP= 7.1
直线1-3 A=(lgh1-lgh3)/(lgw1-lgw3)=3.7897 10.0 2mm对应的含水量: 13.7
2mm对应的含水量平均值: 13.9
B=
-4
差值= 0.3
中线
A=(lgh1-lg2)/(lgw1-lgE30)=3.8638
2mm对应的含水量: 13.9 10mm对应的含水量: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