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合集下载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探寻两种语言的魅力差异一、发音差异汉语发音讲究声调,四个声调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而英语则没有声调,但有丰富的轻重音和连读现象。

例如,汉语中的“妈”、“麻”、“马”、“骂”四个字,发音时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而在英语中,如“photograph”一词,重音放在“pho”上,若放在“to”上,则变成了另一个词“photography”。

二、语法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汉语句子通常遵循主谓宾的顺序,而英语句子则更为灵活,可以采用主谓宾、主系表等多种结构。

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是通过时间状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而英语动词则有丰富的时态变化,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三、词汇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汇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通过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词汇。

而英语词汇则以多音节词为主,且大量借用拉丁语、希腊语等词汇。

例如,汉语中的“手机”,由“手”和“机”两个单音节词组成,而英语中的“mobile phone”则是由两个多音节词组成。

四、表达方式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

汉语表达较为含蓄、委婉,注重意境和韵味。

而英语表达则更为直接、明确,注重逻辑和事实。

例如,在表达邀请时,汉语可能会说“有空一起吃饭”,而英语则直接说“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之处正是它们各自魅力的体现。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运用这两种语言,增进跨文化交流。

五、文化背景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也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

汉语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和谐、尊重和集体主义。

而英语则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自由。

这种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英语中的习语则更多地反映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的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五、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六、英语多抽象词,汉语多具体词七、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八、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九、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十一、英语好静,汉语好动十二、英语重物,汉语重人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 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 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 2】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himto order without delay.【译文】 (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 when 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 "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 (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 … 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 his 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 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 order 是名词,表示规“则” ,不能硬译为命“令”。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和英语在语音上有很多差别。

下面是一些主要差异的例子:
1. 发音方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结合发音,而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独立发音。

汉语的发音较为平坦,而英语的发音更具有音调。

2. 音节:汉语的音节结构通常是辅音+元音或者只有一个元音,而英语的音节结构更加复杂,可以包含发音较多的辅音组合。

3. 音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调的变化会改变词义,而英语的音
节重音更为强调,但并不改变词义。

4. 辅音差异:汉语中的辅音相对较少,只有大约20个,而英语有约24个辅音。

一些英语的辅音发音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音。

5. 元音差异:汉语和英语中元音的数量和发音方式也有差异。

例如,
汉语中只有单元音(如"i"、"a"、"u"等),而英语中有单元音和双元音(如"ee"、"ai"、"ou"等)。

6. 语音连读:英语中的语音连读较为常见,即单词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而在汉语中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异在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中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由于语音差异较大,因此汉语学习者通常需要特别强调发音练习。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1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

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

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

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

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

全日制零基础,系统化外语专家 /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不断的学习着外来语言来强化自己,俗话说最汉语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而这门语言我们都掌握了,英语又有何难呢?不过也不要太小瞧英语学习,虽然两者有相通之处,但是学习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下面珠海国际商务外国语学院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

1、长短句之分首先,汉语和英语学习的区别在于长短句的区别,在英语中,以长句居多,而汉语中则多以短句为主。

因为汉语简洁的特点可以在古代的诗词中体现出,而英语需要一个长句才能够表达出很多的语义。

所以在一些英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型,尤其是英译汉的题型,将英文翻译成汉语需要我们化零为整,尽量将零散表达的英文组合成一个整体。

2、从句与分句的区别在英语中,一句简单句可以轻松的变为长修饰句子,而其中加从句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所以很多的学生往往在看到一个非常长的英语长句就会觉得语法真难啊,其实这还是一个整体只是看起来比较花哨而已。

而汉语结构相对比较松散,在做一些翻译题型时可直接将英语从句翻译成汉语的分局的形式。

3、发音上的区别这是两者中最明显的区别,由于语言环境不同,说发音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汉语中存在声调的原因导致说起来像唱歌一样有明显的抑扬顿挫,汉语可以依靠单音节和声调可以做到表达多种意思,而英语要想表达出所有的意思还需要多音节的结合。

其中以汉语中的《施氏食狮史》。

4、被动语态的区别在英语中多用于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多主动语态,特别是在一些科技英语的表达中,因此在英译中时很多的被动语态往往被翻译成主动,例如:It must be pointed out……翻译成中文就是:必须指出……以上就是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当然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以上几点,两种语言多有各自的学习方法,有相通之处,找对了方法就能够学好第二语言,希望上述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语和英语的异同点

汉语和英语的异同点

汉语和英语的异同点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之一,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相似之处1. 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汉语和英语都采用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汉语和英语都采用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2. 词汇系统相似:尽管汉语和英语的词汇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有自己的词汇系统,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词汇系统相似:尽管汉语和英语的词汇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有自己的词汇系统,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3. 语言的目的和功能相似: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用来交流、表达思想和与他人沟通的工具。

它们都可以用于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

语言的目的和功能相似: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用来交流、表达思想和与他人沟通的工具。

它们都可以用于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

差异之处1. 语音系统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系统上存在很大差异。

汉语采用声调来区分词义,而英语则依靠重音和音位来区分词义。

语音系统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语音系统上存在很大差异。

汉语采用声调来区分词义,而英语则依靠重音和音位来区分词义。

2. 词序不同:汉语和英语的词序也有所不同。

汉语的词序比较自由,可以灵活调整,而英语的词序则较为固定。

词序不同:汉语和英语的词序也有所不同。

汉语的词序比较自由,可以灵活调整,而英语的词序则较为固定。

3. 句子结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也有一些差异。

汉语更注重上下文的建立,常采用省略和倒装等形式,而英语则更注重句子的顺序和完整性。

句子结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也有一些差异。

汉语更注重上下文的建立,常采用省略和倒装等形式,而英语则更注重句子的顺序和完整性。

4. 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汉语和英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汉语强调整体和细节之间的关系,而英语更注重逻辑和思维的线性发展。

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汉语和英语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差异了解英汉两门语言的差异是做好翻译的关键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英语重形合(句子间通过连接词,比如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介词等,进行有形连接),汉语重意合(不注重句子外在的有形连接,而是靠内在结构和语义来连接)
随手找一些例子我们来阐述一下。

爱情也罢,灾难也罢,无论影片会拍成何样,能触及到那样一场夹杂在家国情仇动荡年代的“旧事”,已经是对悲情历史的一次打捞与情绪,甚至是反省,就像那艘被命名为“太平”的轮船,永远承载着中国人对太平的巨大渴望。

这段话的句与句之间,除了“无论”以外,没有其他有形的外在连接,可以说相当松散,但其内在的语义仍然是清清楚楚的。

这就是典型的中文句式。

那我们来看看典型的英文句式是怎么写的:
The feeling of affinity, the participation in a common culture and traditions, the awareness of a common destiny, which are of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sentiment and patriotism, are transformed by nationalism into a political mysticism in which th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state become super human entities, apart from and superior to their individual members, entitled to absolute loyalty and, like the idols of old, deserving of the sacrifice of men and goods.
上面句子中出现了大量的连接词,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很难想象一句英文句子能够成立。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你很清楚地看到,这句中文没有一个连接词,如果要用英文来表达,应该这么说: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因为)黎叔很生气,(所以)后果很严重。

也就是说,用英文表达的话,要将“因为……所以”写出来,否则就不是地道的英文表达。

汉语不是不用连接词,而是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尽量不用。

“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个句式今年被用到爆棚,笑点就是在连接词“且”的使用给人陈腐、造作的感觉。

又如,苹果推出新品,其英文的广告词是bigger than bigger,大陆直译为“比大更大”,被狂吐槽,就是因为把than这个连接词生生地塞入中文表达中,而台湾的翻译“岂止于大”,就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

为了举一反三,我们再举几个中文表达,然后看看在“英文频道”里该怎么说。

让我们来看几道例句:
>> 别走快了,(如果)走快了,(就)会扯着蛋
>> 跑得了和尚,(但是)跑不了庙
>> 发展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
括号的内容是笔者加的,用英文表达的话,就要把括号内的连接词表达出来,否则就不是英文思维,而用中文表达,括号内的完全可以不要。

上次提到,因为老外没有中文频道,他们并不清楚中英文的这些差别,最多只能告诉你英文是这么说的,那么,由于受到中文思维的影响,你跟他们学了半天,最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过,如果先按照我的套路来,再找老外“熨平”,或许是个好主意。

结束这第一个差异前,我们再做一个小练习,试将下面这段话用英文表达出来:
我叫马走日,1913年生于上海,专业焊工,毕业于上海技工学校,1932年到1935年在项飞田公司工作,期间担任焊工组长。

1935年加入一家温州企业武七制药公司并担任采购经理。

1936年10月,我离开武七公司加入了武六物流公司担任质量经理至今……
菜鸟会这么写:
My name is Ma Zou-ri. I’m a Shanghainese. I was born in 1913 and I’m a welder. I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Apprentice School and worked for Xiang Fei-tian Co. from 1932-1935. I was a team leader of welder then. I joined Wu Qi Pharma as Procurement Manager in 1935. This company locates in Wen Zhou. I left Wu Qi in Oct 1936 and joined in Wu Liu Logistic as Quality Manager……
注意到菜鸟用了多少个I 开头以及多少个单句。

转到英文频道后会这么写:
My name is Ma Zou-ri. Born in Shanghai in 1913 and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Apprentice School, I’m a welder by training. While working for Xiang Fei-tian Co. from 1932-1935, I was a welder team leader. 1935 found me working as a Procurement Manager for Wu Qi, 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ocates in Wen Zhou. My stint in Wu Qi ended in Oct 1936 and since then I’ve been working with Wu Liu Logistic as a Quality Manag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