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知识讲解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探寻两种语言的魅力差异一、发音差异汉语发音讲究声调,四个声调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而英语则没有声调,但有丰富的轻重音和连读现象。
例如,汉语中的“妈”、“麻”、“马”、“骂”四个字,发音时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而在英语中,如“photograph”一词,重音放在“pho”上,若放在“to”上,则变成了另一个词“photography”。
二、语法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汉语句子通常遵循主谓宾的顺序,而英语句子则更为灵活,可以采用主谓宾、主系表等多种结构。
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是通过时间状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而英语动词则有丰富的时态变化,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三、词汇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词汇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通过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词汇。
而英语词汇则以多音节词为主,且大量借用拉丁语、希腊语等词汇。
例如,汉语中的“手机”,由“手”和“机”两个单音节词组成,而英语中的“mobile phone”则是由两个多音节词组成。
四、表达方式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
汉语表达较为含蓄、委婉,注重意境和韵味。
而英语表达则更为直接、明确,注重逻辑和事实。
例如,在表达邀请时,汉语可能会说“有空一起吃饭”,而英语则直接说“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之处正是它们各自魅力的体现。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运用这两种语言,增进跨文化交流。
五、文化背景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也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
汉语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和谐、尊重和集体主义。
而英语则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自由。
这种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英语中的习语则更多地反映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汉语与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对比

汉语与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对比汉语与英语是两种发达的语言,地域差异极其明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负迁移现象。
负迁移现象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各个方面。
在此,我着重研究汉语与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对比,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分析汉语与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对比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趋利避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地促进汉语教学。
我粗略的将我搜集到的语料分为六类,便于更好地解释与研究。
1.适用范围。
有时,一个汉语单词往往包含很多种含义,然而,英语却是将几种用法分得很详细。
例如:在英语有“fit”、“suit”、“match”三个单词,而在汉语中“适合”这一个单词就可以包含这三个单词的全部含义,它可以指在尺寸、颜色、性格、喜好,味道等方面的适合。
英语却将它分为三类:“fit”更多的用于在“尺寸、形状”方面的适合;但如果你想表达在“质量、颜色、设计”方面的适合。
你需要用“suit”这个单词;“match”常用于在“需要、味道、条件”方面的适合。
可见,英语有时将单词的用法分得很细致,而汉语只用简单的一个单词就可以概括了。
2.不合理搭配。
汉语与英语有时虽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根据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所用的词语搭配是不同的。
例如:“strong tea”,当然不可能会翻译为“强壮的茶”,它应译为“浓茶”;“at a stone’s throw”可能会被译为“一个石头的距离”,但是在汉语中同样有一个成语与之对应“一箭之遥”;“as deaf as a post”的正确译法是“聋得像石头”;“no smoke without fire”与汉语对应的俗语是“无风不起浪”;“the apple of one’s eyes”对应的汉语成语是“掌上明珠”。
同样的比喻,但是汉语与英语用的本体和喻体却不相同。
3.语序。
同样的表达含义但是汉语与英语表达时的语序却不相同。
例如:“ups and downs”、“back and forth”可能会被翻译为“浮沉”、“后前”,但是根据汉语语法,这两个词的语序与英语正好是相反的。
中英词汇对比浅析

中英词汇对比浅析摘要:本文将对比中英文的词汇,使用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手段来检验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预计研究结果将指出,中英文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从而反映出两种语言的特点。
关键词: 中英文, 词汇, 对比分析, 数据统计正文:本文将就中文与英文词汇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式来识别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首先,我们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探讨两种词汇的使用情况,比如中文使用的词汇个数相较英文增加了多少,以及词汇个数对句子的影响情况;然后,我们从语义层面、语法层面衡量中英文之间的区别,着重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方式;最后,根据实际案例,从文化层面衡量中英文之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中英文语言在词汇、语法、文化和语义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而反映出两种语言的特点。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可以进一步研究中英文在其他方面的区别,比如在口头传播上的差异。
研究中英文语言差异可以有多种应用。
首先,对教育活动而言,对比中英文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学习。
此外,研究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也有助于翻译效果的提高,因为翻译者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从而将正确的词汇进行翻译,从而实现流畅的交流。
此外,也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资源,例如,中国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研究中英文的差异来向英语国家推广,从而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另外,研究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也可以改善人机交互的效率。
例如,在信息检索中,中英文之间的词汇差异会影响搜索引擎的准确度,因此研究中英文之间的词汇差异可以帮助信息检索更快更准确地完成。
此外,对于机器人而言,理解中英文之间的差异也可以提高机器人对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
最后,研究中英文之间的语言差异也有用于技术方面。
例如,在文本挖掘中,中英文之间的差异会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因此研究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技术人员精准识别和处理相关数据,从而进一步发掘文本的内涵。
浅谈英汉词汇语义差别

浅谈英汉词汇语义差别[摘要]词的语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语义差别较大,对比两种语言的词汇语义对英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词汇语义对比对应差别英汉词汇语义对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英汉词汇语义完全对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知和人类的思维结构也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也必然有相似之处,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语义相符关系,即它们的意义在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符,所指意义也完全一样,不会引起歧义。
这主要包括一些专有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名称。
例:Asia 亚洲:hydrogen 氢;table 桌子;moon 月亮;vegetable 蔬菜;hover craft 气垫船;The U.S.State Department 美国国务院;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这类词汇在语义是完全对应的,一般不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困难。
二、英汉词汇语义假对应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词或词组从形式上看,它们相同或相象,但具体的涵义并不相同,即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对应。
1.如有些懂点英语的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喜欢用lover一词,这使得英国人很吃惊,因为lover的涵义是情夫或情妇,而汉语中的爱人指的是丈夫(husband)或妻子(wife)。
2.如rest room并不是汉语中的休息室。
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是厕所的委婉说法。
汉语中的休息室应译为英语中的lounge或lobby。
3.另如Labour Day 在我国指“五·一”国际劳动节,而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指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的劳动节。
4.Drug Store并不是汉语中的药店,而是小杂货店。
三、英汉词汇语义部分对应英汉词汇语义大部分属于部分对应,这种对应仅谈以下二种情况:1.汉语词汇语义>英语词汇语义即汉语中的一个概念相当于英语中的两个或更多概念。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语言结构、词汇选择、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下面本人将就英汉语言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
一、语言结构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
英语是一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具有词序比较固定,语法逻辑的特点。
主语、谓语、宾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通过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可以明显地判断句子的含义。
而汉语则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语言结构比较自由,汉语的语序较为灵活。
汉语的句子结构中并没有固定的主谓宾的顺序,而是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言的语气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二、语法特点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语的语法比汉语的语法要严格很多。
英语的语法是非常固定的,而且语法规则也非常复杂。
英语有几百种时态、语态、语气和句型,同时有不少的语法问题依赖于音韵规则,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规则。
而汉语则比英语要简单很多,因为汉语语法比较自由,主要是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气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三、词汇差异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差异也比较明显。
英语是一种词汇量较大,并且词义非常丰富的语言。
英语的词汇来源广泛,包括拉丁语、希腊语、日耳曼语等多种语言,因此英语具有很高的词汇量。
另外,英语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也非常复杂。
而汉语词汇则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随着中文的不断发展,现代汉语词汇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汉字构成的词汇,而是新增了拼音、外来词等元素,使得汉语的词汇量不断扩大。
四、文化差异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
英语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包括英美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和语法都反映了这种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而汉语则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阴阳五行、道家思想、儒家理论等在汉语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总之,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和英语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

中文和英语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中文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广泛的两种语言,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虽然中文和英语都有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但是二者在这些方面的不同往往是令人迷惑的。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文和英语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
一、语法方面的区别中文和英语的语法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文中,语法通常是由词序和语气来表达的,而在英语中,语法通常是由词形变化和词序来表达的。
中文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主谓宾补定语的语言。
这种语法上的区别导致了许多中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出现了诸如“把”“了”之类的语法错误,因为这些语法结构在英语中并不存在。
1. 中文的词序和语气中文通常是通过调整词序和语气来表达语法。
例如,中文中有很多不同的语气,包括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等。
这些语气的使用可以改变句子的含义。
此外,中文通常是通过句子中的动词和名词来表达时态和语态。
在中文中,动词一般是不变的,而名词是可数或不可数的。
中文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更加注重句子的整体感。
2. 英语的词形变化和词序英语通常是通过词形变化和词序来表达语法。
例如,英语中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动词也有词形变化。
此外,英语中名词和形容词也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
这些语法结构在英语中更加丰富和复杂,需要深入学习才能掌握。
二、词汇方面的区别中文和英语的词汇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文的词汇通常比英语的词汇更加简短、生动。
相对来说,英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更容易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情感。
1. 中文的简短词汇中文的词汇通常比英语的词汇更简洁、生动,不同的读音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例如,“好”和“不好”就是两个相对的词汇。
中文中的词汇常常具有象征性和想象力。
而英语的词汇有时是通过词根形成的,需要清晰地考虑词意和用法。
2. 英语的丰富词汇英语的词汇比中文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可以表达更多不同的含义和情感,更容易表达抽象和具体的概念。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在不同时态和语态下有不同的用法,这需要学习者考虑如何使用正确的单词。
英语单词和汉语的差异

英语单词和汉语的差异学生初学英语,几乎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汉对比。
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从词义和词性两个方面入手1.比较词义英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词义很难等同,而学生往往把与汉语字词与相应的英语单词机械地套用,出现“see a book”(看书)、“kick football”(踢足球)这样的错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词义的不同,可使学生正确理解单词本意,尽快摆脱母语的干扰。
2.比较词性英汉词性格有异同,有时用法差异很大。
如汉语动词可直接用作名词充当主语,而英语中必须用其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再如汉语中常成对地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连词,而英语中because和so、though 和but则不可连用,必须去掉其中一个。
通过对比可使学生分清其中的从属连词、并列连词、副词的区别、避免类似错误。
当然,单词的英汉对比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句子中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英语单词之间的对比英语单词之间的对比主要涉及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词性、词形等内容。
1.比较词义主要是利用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进行比较。
词义完全相同的词极为少见,单词意义上的相似,相近而不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有必要进行比较。
如:⑴我向窗外(看)去,(看)到他进了教室。
⑵他仔细(听),但什么也(听)不到。
两句中分别出现了两个“看”和“听”,但前者需分别使用look或listen表示有意识的动作,后者分别用see或hear,表示无意识的结果。
一些易被误认为是同义而实为汉义的词更需通过比较指出区别。
如:我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今天早晨(借)给小李了。
前一个“借”用brrow,表示“借人”,后一个则用lend,表示“借出”。
词义对比还需注意单词在句中的搭配。
如:我做作业(用)了两小时。
“用”时间可用take或spend,但前者主语是“做作业”,需用it形式主语,而后者主语是“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而语调群分为调头、调体和调尾组成。
英语中语调的特点如下:一般地说,低调冠,高调头,调身用平调且依次渐变滑动降低。
语调核心接受句子语调,有调的变化,或升调或降调。
由此,汉、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对比,主要是音高变化的对比。
二、语汇是语言中语词的总汇。
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
语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汇,指的地语言中的语和词(简称语词)的总汇;狭义的语汇,指的是语言中的语的总汇。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汇,其含义是广义的,即指的是语言中语和词的总汇,与传统的包括语和词的内容在内的“词汇”的含义相当。
而作为语言的构成材料,语汇则同时存在于现代汉语和英语之中,不禁让我们把两种语言联系起来,看一看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具有三大基本特征:1. 结构固定或基本固定。
一般而言,语汇中词的这一部分,结构上都比较固定,而语汇中语的这一部分,结构上则有的固定,有的基本固定:如:“一山难容二虎”“一山不藏二虎”“一山不能存二虎”则显现了部分俗语结构模式上基本固定的特征。
2. 内涵具有社会性。
语汇中的语词,是涵义已经社会化的语词,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本身具有共同的社会化内涵的语词,而不是单纯“语言”意义上的内涵。
3. 可以独立运用。
即语汇中的语词一般都能独立单说(作为一个句子)或单用(作为一个句子成分或分句等)。
作为语言的语汇有如上的特征,那么现代汉语的语汇特点如何?就总体上来看,现代汉语的语汇主要具有词以双音节组合为主,语以多个音节组合为主,以及词和语的内部构造大体一致等特点。
1、词以双音节组合为主,语以多个音节组合为主现代汉语语汇中,除了词中的一部分是由单音节词构成的以外(如天,地,人等),大部分的词都是由两个音节组合而成的,如“光荣”“雄伟”“学校”“人民”等。
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在使用频度较高的前9000个词中,由两个音节组合成的词就有6285个,而单章节构成的词只有2400个,由多音节构成的词只有315个。
现代汉语语汇中词的这种双音节化的趋向,主要源于以下几种情况:1. 古汉语语汇中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代汉语语汇时,不少已被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所替代。
如:眉-----眉毛;目------眼睛;师-----老师。
2.一些多音节词的常用词由于语言使用中的“经济规律”而被缩简为双音节词,如:彩色电视机-----彩电;沈阳师范大学----沈师;超级女生----超女等。
3. 一些新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的,如:双规;网民;闪婚;博客等。
而现代汉语语汇中的语,除了个别情况有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外,基本上都是由三个以上的音节组合而成的,如愚公移山,时势造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等。
二、词和语的构造大体上一致。
词中的合成词,其内部构造与语的内部构造大体上是一致的,即二者都主要是由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等方式而构成的。
如:主谓式:霜降,愚公移山;述宾式:提纲,炒鱿鱼;偏正式:密植,马后炮;述补式:扩大,逍遥法外;联合式:语言,五湖四海等。
那么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在词汇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以下就是简单的看法。
英语是受外来语影响很大的语言,在谈起词汇中多夸大外来语的作用,但从词的实际运用上看,本族语是十分重要的,是英语语言的核心部分,是现代英语词汇的基础,而这些基本词汇具有以下特征:1.基本词汇包括所有的基本词根,它们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由于词缀而使词义有了很大的扩展。
如:child—childhood, childlike, childbed , unchildlike , childbirth, etc.2.词义的转变即多意性。
属于基本词汇的词通常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动词fall 可用来表示以下意义:落下,跌倒;沉下,下降;衰退,减弱;失足,瓦解;战死;静息,平静等。
而作为名词还有多种词意,如:跌倒,下降;秋天;瀑布;(物价)跌落;衰退,没落; (森林)采伐等。
3. 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是许多成语,俗语,谚语的组成部分:如:hand in hand , by hand , in hand , to set one’s hands to 等英语基本词汇表达的是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季节名称,人体各部分名称,动物名称,树木、水果、颜色的名称,及表示人类活动和行为的词。
并且相对于现代汉语(大部分为双音节词),英语基本词汇大部分上都是单音节词。
4.外来语进入英语,丰富了英语词汇,增加了它的表达方式和同义词。
外来词通过民族间的个人交流和文学作品对英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英语中具有大量的同义词。
1)意义相同,但有雅(文学和演讲中使用的词)俗(日常会话中的词)之分。
2)意义相同,但含义和用法有所区别。
Angry(生气)—irate(表恕形于色)-- enraged(狂怒)—indignant(义愤)—wrathful(盛怒)—incensed(激怒)3)性质相同,但具体表现方式不同。
Walk(走,步行)--stroll (散步)—trudge(步履艰难地走)—plod(沉重缓慢地走)—strike march(行军)—trot(快步地走)—strut(大摇大摆地走)–stalk (蹑手蹑脚地走近)– shuffle(拖着脚走)三、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是着眼于同印欧语系比较得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吕叔湘)。
在印欧语里,语法意义主要是靠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的。
这种形态变化在我国语言学界称之为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或称之为狭义形态。
如英名词有单复数的区别,这些区别通过在词后加上一些附加成分来表示。
汉语中表明名词复数的“们”跟英语中表示名词复数的“s”有不同的规则。
英语中的“s”一定附在名词后面,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
而汉语的“们”不但可以加在名词后面,还可以附在名词短语的后面,有些词本身也可以表示复数意义,但“们”字表名词多数的范围有限制,一般只能加在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的后边。
2.在汉语中语序相对比较固定而英语语序相对地比较自由。
汉语和英语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为: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语序基本一致,主+谓+宾(表)。
而英语的后置和倒装现象比较多,位置比较灵活。
英语可以借助关系词或其它链接手段,可以把定语进行后置或前置,但是汉语的定语只能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并且不可更改。
如:一个有用的人英语则可以说:a very useful person ; a person of great use ; a person who is useful; 另外,英语会把复杂的表达结构放在句子的后半部分,以免头重脚轻,而汉语则按照时间或逻辑关系由先到后,由假设到结论,由因到果。
3.在汉语中虚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中虚词数量非常丰富,有一千个左右,远超过英语中的虚词。
4.汉语量词丰富。
汉语在说明事物数量时,数词不能直接与名词结合,必须在数词之后加个量词,即“数+量+名”的结构。
且不同事物需要不同量词去匹配,因此,汉语量词非常丰富。
但缺少集合量词(如“个”等)而英语中的量词则不像汉语那么丰富。
5.汉语中词法和句法具有一致性,即构造原则基本一致。
(主谓式,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联合式)。
由此可以看出,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缺少形态变化,词序也比较固定,而英语则是综合分析语,形态变化丰富,词序比较灵活。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和英语在交际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了解两种语言语汇的区别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这里只是浅显地比较,还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英语:王忠文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