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_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59-61页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

前置基础: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后继地位: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以及更大数的加减法核心知识点: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算理算法教学目标:1.运用知识迁移,探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算理算法教学难点:连续退位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但是今天学习的又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呢?咱们先来计算这个题体会一下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1)独立计算,说说发现189+394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同位互相说说新的发现。

板演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学生之间交流质疑。

小结:今天的进位加和前面不同之处在于: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又要向百位进一。

(2)巩固练习:247+158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在计算连续进位加法中应该注意什么?(不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2、三位数连续退位减(1)独立计算,说说发现435—276学生独立计算,同位交流过程。

指名板演,板演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学生之间交流质疑。

重点交流:十位数的变化(2)巩固练习:276—18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竖式计算连续退位减要注意些什么?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难点巩固:不计算,说出连续退位之后,被减数的每一位变成了几?2、我是计算小能手192+58=412—153=3、我是推理小能手四、课堂总结:回顾前面三位数加、减法的学习历程: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一次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连续进位、退位这一类计算题目的计算算理和方法基本一致: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79
432
542
373
- 1 6 9 验算:+ 11 61 9
373
542
10
615
158
- 4 5 7 验算:+ 41 51 7
158
615
625
239
- 3 8 6 验算:+ 31 81 6
239
625
458
827
+ 31 61 9 验645
+ 21 61 7 验算:- 2 6 7
276 -1 8 9
87
哪一位上的数不 够减,从前一位退1。
8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从个位减起。
数位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 减,要从前一位退1……
9
三、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432-153 458+369
542-169 625-386
615-457 378+267
432
279
- 1 5 3 验算:+ 11 51 3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 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一、新课导入
身高体高是个个儿半一球身形青,,背金上黄背圆着脸七喜颗盈星盈,, 一天个上小一姑只蚜天娘鸟虫天,,见对生用了着在线最太水拉怕阳中着它笑央跑,,,蔬结身不菜的穿怕丰果粉大收实红风全数衫吹靠不,,它清坐就。。在怕绿细船雨上飘。。
2
二、你问我说
645
378
11
2.
望天树比 油棕多多少棵?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35-276=159(棵) 答:望天树比油棕多159棵。
12
3.找规律,填一填。
677
750
871
606
548 129
419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4块糖,他又买了56块糖,问他一共有多少块糖?2. 讲解例题:以234+56为例,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4+56的计算。

4. 讲解例题:以345126为例,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345126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践情景 | 笔算方法|234+56 |345126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进一步解释的细节。

学生们在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需要对这个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2.学会应用进退位方法解决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笔算技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三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2.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解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思维拓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黑板笔;2.学生准备笔、纸、教材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这道题可能看起来很难,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进位”和“退位”这两个概念,就能够轻松解决这道题。

2.教师出示课件:三位数加减法进退位.pptx3.向学生提问:在三位数加减法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进位或退位?(等待学生回答)讲解和练习1.引导学生通过进退位方法,学习三位数加减法。

2.给学生讲解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解法。

3.利用黑板示范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学习。

拓展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的ppt: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pptx2.学生在笔算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3.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检查答案。

4.整组或个别学生进行解题疑难。

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2.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

3.掌握进退位方法,可以解决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

4.准确掌握笔算技能,在解决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方面将更加得心应手。

课后练习1.练习册上的5.1练习题,需要掌握笔算的进退位方法。

2.可以在课时外参加网上练习,巩固笔算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三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以及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解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对笔算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进退位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题思路,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个别指导,答疑解难的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小学数学_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练习。

完成课件当中“找朋友”。

6.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1)估算:435≈440 276≈280435-276≈160(棵)(2)用学具摆一摆(3)笔算:435-276=159(棵)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7.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做法。

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展示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生活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

】活动三:反馈练习1.练习。

完成课件当中的“大展拳脚”。

2.完成自主练习1、3【简单有效的自主达标训练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活动四: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189+394= 435-276=189 435+394 -276583 159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菜园卫士第一课时学情分析本次“一师一优课”活动我展示的是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菜园卫士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本班学情进行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对本班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班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交经验缺乏,在阅读与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班的学生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上就会有较大的进步。

二、学习情况分析1.据了解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计算能力差,上课小动作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笔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笔算

问题3:
想:茄子总数-已检查的茄子数=没检查的茄子数
435-276=159(棵)
3 122 15
435
- 276
159
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 15减6等于9。
十位上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 12减7等于5。
百位上3减2等于1。
问题3: 435 -276 = 159(棵)
4· 3· 5 -2 7 6
问题1:
189+3945=83
(棵)1 8 9 验 3 91 14 算 583 :
答:一共有583棵白菜。
394 11 81 9
5 83
白菜地有158只瓢虫 茄子地有247只瓢虫
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问题2:
247+1584=05
(只) 2 4 7 11 51 8 4 05
答:地里共有405只瓢虫。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藤萝花
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时注意什么?
267
+ 4 015 76. 2762
-3 4 2 384
480 + 316 7
847 5. 3 8 -3 5 2 186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378 + 21 61 7
645 6. 1. 5 -4 5 7 158
2、解决问题
(1)一部电话比一部手机便宜多少元? 586 - 289 = 297(元)
答:一部电话比一部手机便宜297元。 (2)买一部手机和一个照相机一共花多少钱?
586 + 318 = 904(元) 答:买一部手机和一个照相机一共花904元。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第【1】篇〗第1节加法【第二课时】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三位数笔算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策略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树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加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计算纸。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读一读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45+298=)(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445+298得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298接近300,可以看做300来口算,445+300-2=743 预设2:列竖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比较今天学习的竖式和昨天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今天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在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2.加法的验算(1)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看出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743种。

那你们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呢?独立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小组讨论: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么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展示交流: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验算方法介绍给大家?预设1:估算检验方法。

445接近450,298接近300,结果大约是750,都多估了,所以结果应该比750小。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方案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方案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设计临胸县辛寨镇辛寨小学陈洪霞(一)教案内容教科书® 55-56页,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二)教案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徳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能熟练地笔算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四)教案过程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1的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

在纸上画出相关主题,如七星飘虫。

2、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画面可能发现:七星瓢虫正在田园里捉害虫呢。

七星瓢虫正在田园里给口菜、茄子捉害虫呢。

画出相关植物,如茄子、口菜。

二、导入新知。

1、提出问题。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田园里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棵大白菜?还剩多少棵茄子没检查?儿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没检查的口菜比茄子多多少棵?根据手抄报的版式,在相应位置写出问题。

2、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师: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利用已有的加法经验,想一想、算一算。

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儿种算法:①估算②列竖式计算③用计数器拨当出现竖式计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1 8 9+ 34 45 8 3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59~60页,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课标要求知识技能: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数学思考: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情境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课标解读“具体情境”要求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素材,本课给学生提供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田园小卫士情境,让学生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提问题、解决问题。

行为动词“体会”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探索计算道理,获得一些计算方法。

核心词“四则运算的意义”在这里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或退位的算理。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去研究,通过充分的交流,掌握算理。

第二个层次就是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第三个层次是运用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进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计算课又比较枯燥,而弄清有关连续进位(退位)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所以教材由学生感兴趣的田园小卫士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进位或退位的笔算,这样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知识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为了整体把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目前的认知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以下了前测:1、计算并回答问题。

2 7 4 ①个位上4加5算出的9表示9个()。

+ 3 5②十位上7加3算出的10表示10个(),也就是1个()。

5 86 ③个位上6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个1表示1个(),也就是10个()。

- 3 82、竖式计算。

④586+159= ⑤785-236=通过检测发现,有了之前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75%的学生能够根据迁移规律正确进行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但对算理理解地不透彻。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尝试解决的过程。

2、掌握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会用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导航、课堂检测题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创设情境和探索新知的活动一检测目标1、4的达成。

2、通过学习新知的活动二中的第二环节和分层练习中的第2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学习新知的活动二和课堂检测的第二关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田园的小卫士——七星瓢虫要到菜园里去捉害虫!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4。

二、学习新知活动一:发现问题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关于白菜的信息?关于七星瓢虫的有哪些?关于茄子的呢?(学生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个在大屏幕出示)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预设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两块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课件中将问题补充完整)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到问题口袋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利用从情境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体会这些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一、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自己先将题完整地读一遍。

谁会列算式?(学生交流,板书算式189+394=)得数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导学案根据要思考的问题试着算一算,做完之后准备小组交流。

(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试着计算)小组交流想法。

全班交流,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一问或请教展示的同学。

(如果学生不提,老师提问:十位的8是怎么来的?百位的5是怎么来的?)就像大家刚才说的,我们看!(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我们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

(教师边说边板演竖式)【设计意图】在学生有计算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师大胆放手,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根据迁移规律进行计算。

课件演示算理及梳理计算过程达到进一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2、4。

2、生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关于七星瓢虫的问题(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

(生独立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抽生展示一下做法,全班交流。

3、小结并揭示课题说说这两道题和以前学的有何不同?生可能答: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又满10向百位进1;出现了连续进位的加法。

师揭示并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两块菜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强化计算方法。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3。

4、总结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法则你能不能说说在计算这类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生可能会回答:别忘了进位;数位对齐……)课件出示加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加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二、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关于茄子的问题刚才的学习咱们同学确实发扬了七星瓢虫积极肯干的精神。

下面我们来看关于茄子的问题,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抽生读)请你根据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

(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的问题自己试着把答案写在作业单上)小组交流想法和做法。

全班交流算理和做法。

(重点交流:个位5个一减6个一不够怎么办?十位用几个十减7个十,又不够怎么办?百位上用几百减去2个百?)(课件用小棒演示算理)根据刚才电脑的演示我们再一起梳理一遍刚才的计算过程。

(师边说边板演竖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板书:退位)【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大胆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通过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弄清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

2、观察展示学生的验算算式,交流验算的方法(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将差和减数合起来,看能不能等于被减数;用被减数减去差,看能不能得减数。

)小结:看来,验算是帮助我们检查的好方法!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验算的意义,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2。

3、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生独立解决,并交流做法)4、师生总结计算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生可能总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不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

)(课件出示减法法则,生读。

)【设计意图】观察总结,找出笔算减法的共同特点,体会“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加10再减”的算理。

三、拓展应用1、判断对错(帮七星瓢虫检查蔬菜)菜园里还有许多蔬菜没检查呢,我们去帮助七星瓢虫好吗?仔细观察,这几棵蔬菜有病吗?哪里生病了?你能帮它医治吗?2、巩固练习(帮七星瓢虫找家)大家看,辛苦了一天的七星瓢虫正准备回家呢,它们实在是太累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来,动笔算算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3、拓展练习(接受七星瓢虫的挑战)这么快就帮七星瓢虫找到家了,最后他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好!请看大屏幕,想一想:□里填几合适?【设计意图】判断对错是对计算易错之处进行针对性练习。

巩固练习,既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拓展练习,在思考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和坡度,通过本环节达成和检测目标2、3、4。

四、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

不仅有知识上的积累,还有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退位减189 435 435+394 -276 验算:-159583 159 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