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会运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3.使学生明白得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相应的验算。

使学生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适应。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发觉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运算前养成先估算的适应,增强估算意识,进展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合作交流和学习的意识。

3.通过了解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激发学生热爱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了解云南相关资料,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购物的情形,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运确实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需要退位的加法。

四、教材分析本单元分成三部分,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教材编排特点如下:1.教学运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1)加法:结合运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

(2)减法:结合云南旅行的路途问题。

(3)加减法验算:结合购物中的问题。

2.加强估算。

加法和减法差不多上先估算再精确运算。

3.表达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1)运算500-185时表达算法多样化。

(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

(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显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运算。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显现例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形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显现。

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运算方法自己完成。

五、教与学的建议1.加法:教学这部分内容时:(1)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爱护野生动物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熟练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能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能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1.部分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不深。

2.连续进位或连续退位的情况下数字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橡皮、钢尺。

2.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相关例题。

3.学生练习的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当我们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时,如何处理进位和退位呢?请同学们尝试回答。

2.讲解(1)连续进位加法首先,对于连续进位加法,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进位,进位指的是一个数位上的数值超过了这个数位的最大数值,进位的数量是1,也就是说,如果某个数的个位数是9,那么在进行加1的操作时,它就会进位,成为10,而这里的1就是进位的数量。

我们再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例如:549+375=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把两个数的每一个数位相加,首先是个位,4+5=9,这里没有进位,就可以直接写下来,接着是十位,4+7=11,这里有进位,我们就要先把1进位,然后再跟5加起来,得到12,于是我们就可以写下数字2,接着是百位,5+3=8,没有进位,就能写下数字8,于是我们得到551+375=926。

(2)连续退位减法接着,我们来学习一下连续退位减法,当进行减法计算时,如果求减数大于被减数,我们需要借位。

而连续退位指的是,多位数字都需要借位的情况下,数字应该如何变化。

这里,我们同样用一个例子来说明:853-267=首先我们需要把两个数的各个数位相减,开始是个位,3-7不够减,需要借位,于是个位变成了13-7=6,接着是十位,5-6也不够减,这里又要借位,于是十位变成14-6=8,接着是百位,8-2=6,这一步没问题,依次,就能得到答案:853-267=586。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八5、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激情导课导入课题: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38+91=329659+306=965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在笔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1、探究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验算。

预期效果:生活要有目标有方向,学习也一样,要有目标。

你们有信心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吗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最出色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探究计算方法任务呈现: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板书:445+298=自主学习:1、估算结果并交流展示:(1)445最接近450,298最接近300,因此,445+298≈750也就是说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大约共有750种。

(2)把445看成400,把298看成300,所以445+298≈700。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大约共有700种自主学习:2、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展示交流:小组汇报方法:(1)列竖式计算。

445+298733学生介绍计算过程: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5+8=13,在个位上写3,并向十位进1;十位上4+9+1=14,在十位上写4,并向进位进1,;百位上4+2+1=7,在百位上写7。

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2)简便运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_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59-61页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

前置基础: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后继地位: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以及更大数的加减法核心知识点: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算理算法教学目标:1.运用知识迁移,探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算理算法教学难点:连续退位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但是今天学习的又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呢?咱们先来计算这个题体会一下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1)独立计算,说说发现189+394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同位互相说说新的发现。

板演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学生之间交流质疑。

小结:今天的进位加和前面不同之处在于: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又要向百位进一。

(2)巩固练习:247+158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在计算连续进位加法中应该注意什么?(不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2、三位数连续退位减(1)独立计算,说说发现435—276学生独立计算,同位交流过程。

指名板演,板演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学生之间交流质疑。

重点交流:十位数的变化(2)巩固练习:276—18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竖式计算连续退位减要注意些什么?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难点巩固:不计算,说出连续退位之后,被减数的每一位变成了几?2、我是计算小能手192+58=412—153=3、我是推理小能手四、课堂总结:回顾前面三位数加、减法的学习历程: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一次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连续进位、退位这一类计算题目的计算算理和方法基本一致: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79
432
542
373
- 1 6 9 验算:+ 11 61 9
373
542
10
615
158
- 4 5 7 验算:+ 41 51 7
158
615
625
239
- 3 8 6 验算:+ 31 81 6
239
625
458
827
+ 31 61 9 验645
+ 21 61 7 验算:- 2 6 7
276 -1 8 9
87
哪一位上的数不 够减,从前一位退1。
8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从个位减起。
数位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 减,要从前一位退1……
9
三、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432-153 458+369
542-169 625-386
615-457 378+267
432
279
- 1 5 3 验算:+ 11 51 3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 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一、新课导入
身高体高是个个儿半一球身形青,,背金上黄背圆着脸七喜颗盈星盈,, 一天个上小一姑只蚜天娘鸟虫天,,见对生用了着在线最太水拉怕阳中着它笑央跑,,,蔬结身不菜的穿怕丰果粉大收实红风全数衫吹靠不,,它清坐就。。在怕绿细船雨上飘。。
2
二、你问我说
645
378
11
2.
望天树比 油棕多多少棵?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35-276=159(棵) 答:望天树比油棕多159棵。
12
3.找规律,填一填。
677
750
871
606
548 129
419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4块糖,他又买了56块糖,问他一共有多少块糖?2. 讲解例题:以234+56为例,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4+56的计算。

4. 讲解例题:以345126为例,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345126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践情景 | 笔算方法|234+56 |345126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进一步解释的细节。

学生们在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需要对这个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A、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猜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

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学生回答。

七星瓢虫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屏幕)看,这是它们在茄子地和白菜地热热闹闹工作的场面。

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1、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需要用哪些信息来解决?怎样列式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89+394=为什么用加法?说说你的理由。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

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1)估算2) 用计数器拨3)列竖式计算哪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预设1:我是估算的。

追问:你是怎么估算的?师随机板书:189≈200 394 ≈400 200+400=600追问: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的结果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 (偏大)谈话:除了估算的结果谁还有别的方法?预设2:我是竖式计算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1 8 9+ 31 91 45 8 3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2.学会应用进退位方法解决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笔算技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三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2.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解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思维拓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黑板笔;2.学生准备笔、纸、教材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这道题可能看起来很难,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进位”和“退位”这两个概念,就能够轻松解决这道题。

2.教师出示课件:三位数加减法进退位.pptx3.向学生提问:在三位数加减法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进位或退位?(等待学生回答)讲解和练习1.引导学生通过进退位方法,学习三位数加减法。

2.给学生讲解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解法。

3.利用黑板示范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学习。

拓展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的ppt: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pptx2.学生在笔算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3.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检查答案。

4.整组或个别学生进行解题疑难。

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2.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

3.掌握进退位方法,可以解决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

4.准确掌握笔算技能,在解决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方面将更加得心应手。

课后练习1.练习册上的5.1练习题,需要掌握笔算的进退位方法。

2.可以在课时外参加网上练习,巩固笔算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三位数加减法的进退位方法,以及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解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对笔算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进退位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题思路,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个别指导,答疑解难的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第55-56页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第四单元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也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情境图呈现的是瓢虫在菜园里捉蚜虫的情境,图中提供了正在捉蚜虫的瓢虫的只数和茄子、白菜的数量及“已经检查”的棵数等丰富的数学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根据瓢虫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大家认识七星瓢虫吗?七星瓢虫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屏幕)这是它们在茄子地和白菜地热热闹闹工作的场面。

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有条理的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需要用哪些信息来解决?
怎样列式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89+394= 为什么用加法?说说你的理由。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

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估算
2)用计数器拨
3)列竖式计算
师:哪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估算的
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师随机板书:189≈200 394 ≈400 200+400=600 师: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的结果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
生:偏大
师:除了估算的结果谁还有别的方法?
生:我是竖式计算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1 8 9
+ 31 91 4
5 8 3
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把竖式整理在黑板上(板书)
1 8 9
+ 31 91 4
5 8 3
先算什么?你能用一个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吗?
再算什么?你能用一个算式也表示出来吗?
8个十+9个十+1个十=18个十
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你看竖式上只有8个十,9个十,怎么这里有加了一个十,这一个十是怎么回事?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的一个十
再算什么?你能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1个百+3个百+1个百=5个百,
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竖式上是只有1个百,3个百,怎么这里有加了一个百,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来想一想竖式中的这两个1(师指着板书)一样吗?
2、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

引导:试着用刚才计算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好吗?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3、对比观察,分析比较。

引导:刚才做的这两道题跟以前我们学习的三位数加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观察比较,进行发现。

预设:以前只进了一次位,现在要进两次位。

小结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揭题)
追问: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4、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师: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呢?435-276=
你能像加法那样用竖式计算,并把你的想法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请同学们把它写在老师发给你的作业纸上。

找生展示:笔算竖式
4• 3• 5
- 2 7 6
1 5 9
个位:5+10-6=9
十位:3个十-1个十+10个十-7个十=5个十
百位:4个百-1个百-2个百=1个百
生说算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同学是怎么想的?
个位:5+10-6=9 这个 10是怎么来的?
十位:3个十-1个十+10个十-7个十=5个十
追问:为什么减1个十,怎么又加了10个十,这10个十是哪来的?
百位:4个百-1个百-2个百=1个百追问:怎么这里还减1个百?
5、已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探究的方法解决“已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吗?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全班交流,将自己的算法进行展示。

6、对比观察,分析比较。

(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引导:这道题跟以前学习的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
预设:以前学习的只退了一次位,今天学习的要退两次。

小结揭题: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板书揭题)
追问: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层次进行教学,采用“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等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之间的异同,促进发展。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星星下面藏着数字几?
考一考:下面藏着数字几?
2 7 6 + 4 5 8
4
6 2 4 _ 9 2 8 5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整理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