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主要工序能耗指标

合集下载

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

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
源的利用状况及其效果的指标,它具有行业性和通用性。要保证技术经济指标的科学性必 须重视其特定的专业含义,钢铁行业在严格执行全国统计方法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行业 的特点,制定了大量适应钢铁工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性技术经济指标。
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工序指标和综合指标两大类,其中工序指标主要包括质量
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 人造块矿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人造块矿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
实物计量法 人造块矿日产量(吨)=当日计量原始记录(磅单)所列数之和(吨)。
理论推算法 人造块矿日产量(吨)=当日原料配料总量(干基)(t)×该配料比的出矿率(%) 该配料比的出矿率(%)=成品烧结矿量(t)/原料配料总量(干基)(t)
生产率指标。它反映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表明平均每一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 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是评价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生产效率水平可比性较强的指标。
工序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
工序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工序产品合格产出量(吨)/报告期工序从业人员 平均人数(人)。
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统计指标体系
(台时))
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统计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 人造块矿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经过破碎和选矿处理得到的一定品位的细精矿粉,由于力度过细,必须经过人 工造块,达到一定粒度后才能进行高炉冶炼,由此产生了人工造块。经过人工造 块并用于冶炼的矿料称为人造块矿。
人造块矿在造块过程中除了改变矿料的粒度组成、机械强度外,还可以去除一 部分对冶炼有害的元素,提高矿料质量,改善矿相结构和冶金性能,因而使用人 造块矿有利于强化高炉冶炼,获得良好的生产指标。
指标、物料消耗指标、能源消耗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设备效用情况指标、按期生 产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钢铁行业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钢铁行业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5)2007年8月,由全国能标委组织专家召开标准评审会, 根据征求意见研讨会与会代表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修改标准稿形成报批稿,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3、标准主要内容及分析
1. 能耗指标设定原则 2. 能耗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 3. 能耗限额指标取值
3.1 能耗指标设定原则
■ 指标项目
■ 限额值(淘汰落后)
■ 先进值(国际领先水平)
铁合金单位产品能耗的先进值依据目前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确定的。
3.2 能耗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
➢铁合金产品能耗统计范围
铁合金工序能耗应包括用于加热炉料、维持正常炉况耗用的冶炼 电力能源消耗,用于还原矿石所需的碳质还原剂(冶金焦丁或气煤半 焦焦粒)消耗,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准备、供应、冶炼、合金 浇注、精整和物料与合金运输的动力耗能,扣除工序回收并外供的能 源后的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
综合能耗限额准入值(以电等价 值0.404kgce/kWh计),kgce/t
1910 4440
入炉矿品位
/
备 注
入炉矿品位每升高降低1%, 电耗限额值可降低升高值,
/
kWh/t
2600 710 1500 Mn34% 60
4200 990
3200 焦炭1320 kg/t
810

2260
1780
1220
本标准中对铁合金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值的取值大致是按照淘汰现有产 能约2400万吨(2007年前未含工业硅和电解锰的产能)、3500万吨 (2010年前的产能)中30% 35%左右的落后产能考虑的 。
■ 准入值(新建设备准入门槛)
铁合金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准入值是根据较大容量(12.5MVA电炉) 装备规模、按照较好的水平来确定的。

国内外高炉炼铁系统的能耗分析

国内外高炉炼铁系统的能耗分析
从2006年开始我国电力折标准煤系数从0.404kgce/kWh调为0.1229kgce/kWh,是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值下降较多,与国外炼铁能耗水平的不可比性增加。2007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炼铁系统的能耗为555.03kgce/t。2007年1季度宝山钢铁股份公司炼铁系统的能耗为469.94kgce/t。2005年,韩国浦项和光阳炼铁公司炼铁系统的能耗为607.22kgce/t和
表12005年浦项制铁盒光阳厂炼铁有关能耗指标
项目工序能耗Kgce/t
烧结
66
57.4焦化
129.7
131.9炼铁
462.5
441.1入炉焦比Kgce/t炉料结构%
烧结比
76.4
70.9球团比
7.8
11.1块矿比
15.8
18.0xx
光阳494.7
492.1
表2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能耗对比(单位Kgce/t)
高热值煤气回收利用率低是非高炉炼铁能耗高的“瓶颈”
2007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烧结、炼铁工序能耗与2006年相比进一步降低,炼铁生产部分工序能耗指标见表2。
2007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炼铁燃料比是529kg/t,浦项FINEX燃料比是740kg/t~750kg/t,澳大利亚Hismelt的煤耗在900kg/t(尚需1200℃风温和350kWh/t的电力)。这说明目前非高炉炼铁的能耗高于高炉冶炼生产工艺。
国内外高炉炼铁系统的能耗分析
炼铁系统的能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70%,
吨铁产生1.5 tco2,3.08kgso2,50mg粉尘,95%的二恶英,约350kg/t的炉渣。
1、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7年发布的全国重点钢铁企业有关能耗数据来进行分析,有关人士总结了重点钢铁企业高炉每生产一吨铁的能耗状况:

钢铁工艺流程废热利用分析

钢铁工艺流程废热利用分析

一、钢铁工艺流程废热的定义与分类钢铁工业是重点的耗能大户,其总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5%左右,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长、工序多,且主要以高温冶炼、加工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能源,详见下表所示。

各种余热资源约占全部生产能耗的68%,这说明在目前钢铁生产过程中,2/3以上的能量是以废气、废渣和产品余热形式被消耗。

钢铁流程中的余热按照余热资源的品种分类,如下表:钢铁各流程中均有不同品质的废热产生,各废热来源如下:二、钢铁工艺流程废热利用技术现状(一)常规废热利用方式钢铁流程的废热利用中,废热回收发电是经济性比较高的一种废热回收方式,因此钢铁行业的废热回收主要以废热回收发电方式为主,在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相比,我们钢铁行业的余热发电技术起步较晚。

目前,钢铁工业余热发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利用焦化、烧结工序烟气余热换热产生过热蒸汽发电;二是利用炼钢、轧钢工序烟气余热换热产生饱和蒸汽发电;第三种是煤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另外目前有人提出利用高炉的冲渣热水余热进行ORC发电,此技术目前尚在论证中,市场未有应用案例。

1、过热蒸汽发电(1)干熄焦余热发电炼焦生产中,高温红焦冷却有两种熄焦工艺:一种是传统的采用水熄灭炽热红焦的工艺,简称湿熄焦,另一种是采用循环惰性气体与红焦进行热交换冷却焦炭,简称干熄焦。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与红焦热交换产生的高温烟气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焦炉生产出来的约1000℃赤热焦炭运送入干熄炉,在冷却室内与循环风机鼓入的冷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

惰性气体吸收红焦的显热,温度上升至800℃左右,经余热锅炉生产中高压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同时汽轮机还可产生低压蒸汽用于供热。

随着干熄焦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和节能环保效益得到普遍认可,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也得到了国内钢铁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项发电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的发展趋势集中在进一步提高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上,正逐步由传统的小型中压参数系统向系列化、大型化、高参数发展。

工序单位能耗的计算方法、及企业吨钢可比能耗计算方法

工序单位能耗的计算方法、及企业吨钢可比能耗计算方法

一、各工序单位能耗计算方法:二、其它能耗计算方法的资料中国8个钢铁企业产量达千万吨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年产钢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已有8家,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共有1 7家,年产钢300万吨以上的有30多家。

2005年产钢1000万吨以上企业由2000年的1家(宝钢)上升到8家(宝钢、鞍钢、唐钢、武钢、首钢、沙钢、济钢、莱钢),合计产钢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

产钢大于500万吨小于1000万吨企业由2000年的3家(鞍钢、首钢、武钢)上升到2005年的9家(马钢、华菱钢铁、包钢、邯钢、攀钢、安阳钢铁、太钢、酒钢、建龙钢铁),合计产钢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17. 17%。

产钢300万吨以上企业共30家,合计产钢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

据介绍,中国钢产量已由2000年的亿吨上升到2005年的亿吨,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上升至2005年的%。

标准煤系数就是把某一能源品种的实物量折合成标准量时所采用的系数,换句话说,就是单位能源的实际发热值与7000千卡的比率:即:单位能源的实际发热值7000千卡=该能源品种折标准煤系数例如:1公斤焦炭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6800千卡,其折标准煤系数为:6800千卡÷7000千卡=。

也就是说,1公斤焦炭相当于0.9714公斤标准煤,1000吨焦炭相当于吨标准煤。

在企业内部同一能源品种,由于到货时间、供货单位的不同,其实际发热值也不一样。

在此情况下,确定企业标准煤系数,一般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反映次数结构影响的算术平均数,它的计算方法是总体各标志值(变量值)乘以相应的次数(权数)之和与总次数(总权数)的比。

例如:某企业2002年5月份先后从枣庄、肥城、山西、兖州等地购入原煤的实际数量分别为150吨、175吨、250吨、250吨,每次到货后实测发热值分别为4910千卡/公斤、4509千卡/公斤、5101千卡/公斤、5250千卡/公斤,这些原煤在本月全部消耗,那么该企业5月份消耗煤炭折标准煤吨,折标准煤系数为。

(能源化工行业)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化工行业)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化工行业)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1、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指标目标(表9) 表9主要耗能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目标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计算根据, 单位换算系数, , 指标, 子项, 母项, 子项, 母项,煤炭开采和洗选(06)0600, 吨原煤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总能耗, 原煤产量, 10000601, 吨原煤企业综合耗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综合用电量, 原煤产量, 100000602, 吨原煤生产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原煤生产耗电, 矿井产量+露天产量, 100000603, 选煤电力单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选煤生产过程耗电量, 入选原煤量, 100000604, 精煤产出率, %, 吨, 吨, 精煤产量, 入选原煤量, 1000605, 洗煤洗耗率, %, 吨, 吨, 洗耗量, 入选原煤量, 100黑色金属矿采选(08)0801, 铁矿采矿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铁矿采矿工序净耗能量, 采剥(掘)总量或采出原矿量, 1000 0802, 铁矿选矿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铁矿选矿工序净耗能量, 处理原矿量, 1000化学纤维(28)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计算根据, 单位换算系数, , 指标, 子项, 母项, 子项, 母项,2801, 每吨粘胶纤维用电量(短纤),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粘胶纤维产量(短纤), 100002802, 每吨粘胶纤维用标准煤量(短纤),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粘胶纤维产量(短纤), 10002803, 每吨粘胶纤维用电量(长丝),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粘胶纤维产量(长丝), 100002804, 每吨粘胶纤维用标准煤量(长丝),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粘胶纤维产量(长丝), 10002805, 每吨锦纶用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锦纶产量, 100002806, 每吨锦纶用标准煤量,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锦纶产量, 10002807, 每吨涤纶用电量(短纤),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涤纶产量, 100002808, 每吨涤纶用标准煤量(短纤),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涤纶产量, 10002809, 每吨涤纶用电量(长丝),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涤纶产量, 100002810, 每吨涤纶用标准煤量(长丝),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涤纶产量, 10002811, 每吨腈纶用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腈纶产量, 100002812, 每吨腈纶用标准煤量,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腈纶产量, 10002813, 每吨维伦用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维伦产量, 100002814, 每吨维伦用标准煤量,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维伦产量, 1000纺织(17)1715, 每吨纱(线)混合数全厂生产用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纱(线)混合数产量, 10000 1716, 每百米布混合数全厂生产用电量, 千瓦时/百米, 万千瓦时, 百米, 企业生产用电量, 布混合数产量, 100001717, 每百米印染布用标准煤量, 千克标准煤/百米, 吨标准煤, 百米,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印染布产量, 1000 1718, 每百千克桑蚕丝用标准煤量, 千克标准煤/百千克, 吨标准煤, 百千克,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桑蚕丝产量, 10001719, 每百米丝织品用电量, 千瓦时/百米, 万千瓦时, 百米, 企业生产用电量, 丝织品产量, 100001720, 每百米丝织品用标准煤量, 千克标准煤/百米, 吨标准煤, 百米, 企业生产用标准煤量, 丝织品产量, 1000造纸及纸制品(22)2201, 机制纸及纸板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机制纸及纸板产量, 10000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计算根据, 单位换算系数, , 指标, 子项, 母项, 子项, 母项,2202, 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综合能耗, 机制纸及纸板产量, 10002203, 每吨机制纸浆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企业生产用电量, 机制纸浆产量, 100002204, 每吨机制纸浆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生产综合能耗, 机制纸浆产量, 1000炼焦(25)2501, 炼焦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炼焦工序净耗能量, 全部焦炭合格产出量, 1000原油加工(25)2502, 原油(原料油)加工单位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炼油系统电消耗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油加工量, 100002503, 原油(原料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油/吨, 吨标准油, 吨, 综合能耗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油加工量, 1000无机碱(26)2601,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30%),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02,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离子膜法30%),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交流电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02603, 单位烧碱生产耗蒸汽(离子膜法30%), 千克/吨, 吨, 吨, 烧碱生产耗蒸汽总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04,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98.5%),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05,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离子膜法98.5%),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交流电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02606, 单位烧碱生产耗蒸汽(离子膜法98.5%), 千克/吨, 吨, 吨, 烧碱生产耗蒸汽总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07,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隔膜法30%),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08,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隔膜法30%),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交流电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02609, 单位烧碱生产耗蒸汽(隔膜法30%), 千克/吨, 吨, 吨, 烧碱生产耗蒸汽总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10,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隔膜法42%),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11,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隔膜法42%),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交流电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02612, 单位烧碱生产耗蒸汽(隔膜法42%), 千克/吨, 吨, 吨, 烧碱生产耗蒸汽总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13, 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隔膜法96%),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烧碱综合能源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2614, 单位烧碱生产耗交流电(隔膜法96%),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交流电消耗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02615, 单位烧碱生产耗蒸汽(隔膜法96%), 千克/吨, 吨, 吨, 烧碱生产耗蒸汽总量, 烧碱产量(折100%), 1000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计算根据, 单位换算系数, , 指标, 子项, 母项, 子项, 母项,2616, 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纯碱综合能源消耗量, 纯碱产量, 1000 2617, 单位纯碱生产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纯碱生产耗电总量, 纯碱产量, 100002618, 单位纯碱(氨碱法)生产耗蒸汽, 千克/吨, 吨, 吨, 纯碱生产耗蒸汽总量, 纯碱产量(折100%), 1000无机盐(26)2619, 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电石综合能源消耗总量, 折标准电石产量(300升/千克), 10002620, 单位电石生产电力消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电石生产耗电总量, 折标准电石产量(300升/千克), 10000有机化学原料(26)2621, 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乙烯综合能源消耗总量, 乙烯产量, 1000 2622, 单位乙烯生产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乙烯生产耗电总量, 乙烯产量, 10000氮肥(26)2623, 单位合成氨成产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综合能耗, 合成氨产量, 10002624, 每吨合成氨消耗天然气, 立方米/吨, 万立方米, 吨, 合成氨消耗天然气总量, 合成氨产量, 10000 2625, 每吨合成氨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合成氨耗电总量, 合成氨产量, 100002626, 每吨合成氨耗标准原料煤(7000千卡发热量), 千克/吨, 吨, 吨, 合成氨耗标准原料煤总量(7000千卡发热量), 合成氨产量, 1000 2627, 每吨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7000千卡发热量), 千克/吨, 吨, 吨, 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总量(7000千卡发热量), 合成氨产量, 1000 水泥(31)3101, 每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生产水泥熟料综合能源消费量, 水泥熟料产量, 10003102, 每吨水泥熟料实物综合煤耗, 千克/吨, 吨, 吨, 实物煤综合消费量, 水泥熟料产量, 10003103, 每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标准煤消费量, 水泥熟料产量, 1000 3104, 每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熟料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 水泥熟料产量, 100003105, 每吨水泥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生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 水泥产量, 10003106, 每吨水泥实物煤综合消耗量, 千克/吨, 吨, 吨, 水泥生产实物煤综合消费量, 水泥产量, 10003107, 每吨水泥综合电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水泥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 水泥产量, 10000平板玻璃(31)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计算根据, 单位换算系数, , 指标, 子项, 母项, 子项, 母项,3108,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吨标准煤, 重量箱, 平板玻璃综合能源消耗量, 平板玻璃产量, 10003109,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重油或煤焦油或燃料油, 千克/重量箱, 吨, 重量箱, 平板玻璃燃料油消耗, 平板玻璃产量, 10003110,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 千瓦时/重量箱, 万千瓦时, 重量箱, 平板玻璃电力消费量, 平板玻璃产量, 100003111, 每重量箱浮法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吨标准煤, 重量箱, 浮法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浮法平板玻璃产量, 10003112, 每重量箱浮法平板玻璃燃料油消耗, 千克/重量箱, 吨, 重量箱, 浮法平板玻璃燃料油消耗, 浮法平板玻璃产量, 10003113, 每重量箱浮法平板玻璃耗电, 千瓦时/重量箱, 万千瓦时, 重量箱, 浮法平板玻璃耗电, 浮法平板玻璃产量, 1000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32)3201, 吨钢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企业自耗能源量, 粗钢合格产出量, 10003202, 吨钢耗电,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钢铁生产自耗电量, 粗钢合格产出量, 100003203, 吨钢可比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 吨, , 算可比能耗的钢产量,3204, 炼铁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炼铁工序净耗能量, 生铁合格产出量, 1000 3205, 人造块矿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人造块矿工序净耗能量, 人造块矿合格产出量, 10003206, 转炉炼钢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转炉炼钢工序净耗能量, 转炉钢合格产出量, 10003207, 电炉炼钢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电炉炼钢工序净耗能量, 电炉钢合格产出量, 10003208, 电炉炼钢综合电力消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电炉综合电力耗用量, 电炉钢合格产出量, 100003209, 电炉铁合金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标准吨, 吨标准煤, 标准吨, 电炉铁合金工序净耗能量, 电炉铁合金合格产出量, 10003210, 电炉铁合金单位电耗, 千瓦时/标准吨, 万千瓦时, 标准吨, 电炉铁合金产品总耗电量, 电炉铁合金合格产出量, 100003211, 轧钢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轧钢工序净耗能量, 钢材产品合格产出量, 1000 3212, 轧钢工序电力消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钢加工工序电力消耗, 钢材产品合格产出量, 10000 3213, 吨钢耗新水, 吨/吨, 吨, 吨, 企业耗用新水量, 企业粗钢合格产出量, 1铜冶炼(33)3301, 单位粗铜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粗铜综合能源消费量, 粗铜产量, 1000 3302, 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铜冶炼各工序综合能源消费量, 阴极铜产量, 10003303, 铜电解直流电单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阴极铜消耗的直流电量, 合格阴极铜产量, 10000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计算根据, 单位换算系数, , 指标, 子项, 母项, 子项, 母项,铝冶炼(33)3304, 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氧化铝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 实产氧化铝产量, 10003305, 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全厂综合能源消费量, 合格交库铝锭产量, 10003306, 单位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铝锭交流电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铝锭产量, 10000铅锌冶炼(33)3307, 单位粗铅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粗铅综合能耗消费量, 合格交库粗铅产出量, 10003308, 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铅产品能源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铅产量, 1000 3309, 析出铅直流电单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直流电消耗总量, 实际析出铅产量, 100003310, 蒸馏锌综合标准煤耗单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蒸馏锌综合标准煤消耗总量, 合格蒸馏锌产量, 10003311, 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精锌(电锌)品能源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精锌(电锌)产量, 10003312, 析出锌(湿法)直流电单耗,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直流电消耗总量, 实际析出锌产量, 10000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33)3313, 吨铜加工材消耗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铜加工材用电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铜材产量, 100003314, 吨铜加工材消耗能源量,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铜加工材能源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铜材产量,10003315, 吨铝加工材消耗电量, 千瓦时/吨, 万千瓦时, 吨, 铝加工材用电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铝材产量, 100003316, 吨铝加工材消耗能源量, 千克标准煤/吨, 吨标准煤, 吨, 铝加工材能源消耗总量, 合格交库铝材产量, 1000火力发电(44)4401, 火力发电标准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吨标准煤, 万千瓦时,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不含试运行期间发生的燃料消耗), 火力发电量(不含试运行电量), 1004402, 火力发电供电标准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吨标准煤, 万千瓦时,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不含试运行期间发生的燃料消耗), 火力发电量—厂用电量(不含试运行期间电量), 1004403, 发电厂用电率, %, 万千瓦时, 万千瓦时, 发电厂厂用电量(不含试运行期间电量), 发电量(不含试运行期间电量), 1004404,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小时, 万千瓦时, 万千瓦, 发电量(不含试运行期间电量),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12、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指标解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吨煤综合能耗(0600):吨煤综合能耗(吨标准煤/吨)=总能耗(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吨)子项:总能耗(原煤生产能耗+非原煤生产能耗)—(煤矸石、油页岩、煤泥、瓦斯资源利用量)。

钢铁工业重要能源消耗指标参考表(行业平均值、国际先进值)

钢铁工业重要能源消耗指标参考表(行业平均值、国际先进值)

钢加工 热轧 冷轧 镀涂 钢丝 铁合金 耐材 工序能耗(kgce/t) 90.07 81.30 120.10 71.79 101.1 1703.16 164.32 电耗(千瓦时/吨) 99.32 82.80 165.30 115.61 310.1 4514.4 123.07 工序水耗 20.33 17.60 27.46 12.3 48.18 46.22 11.66 耗新水 2.02 1.81 1.53 0.5 12.28 4.78 8.80 备注:数据来源于2005年钢铁工业统计年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
吨刚综合能耗:741kgce/t 吨刚可比能耗:714kgce/t 2005年全国重点归钢铁企业工序能耗、水耗 采矿 工序能耗(kgce/t) 电耗(千瓦时/吨) 工序水耗 耗新水 露天 1.11 1.39 地下 7.59 14.89 选矿 14.59 29.61 6.97 1.02 焦化 142.21 33.5 58.0 3.0 烧结 65.09 36.64 0.54 0.26 球团 39.62 34.62 1.44 0.48 炼铁 440.6 66.65 34.48 1.19
2005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及国际各工序能耗情况(等价值) 吨钢综 合能耗 吨钢可比 能耗 烧结 球团 焦化 炼铁 转炉
Kgce/t Kgce/t
行业平均值 韩国光阳 德国蒂森 国际先进 747.05 714.12 711.9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Kgce/t
64.83 57.4 58 51 40.5 142.21 131.9 75.1 95 456.79 441.1 426 438 36.34 -2.3 -4.5 -8.8
655
炼钢 49.43 76.93 15.35 1.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gce/t
56
29
马钢(合肥)
29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马钢(合肥)
3
吨材电耗
kWh/t
110
58
马钢(合肥)
65
4
吨材新水耗量
m3/t
/
莱钢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10
马钢(合肥)
12

线材轧机
/
1
工序能耗
kgce/t
57
邯钢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邯钢
3
吨材电耗
kWh/t
125
102
邯钢
62
GJ/t
莱钢
3
吨材电力消耗
kWh/t
70
59
莱钢
60
4
吨材新水耗量
m3/t
/
莱钢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21
25

中型轧机
/
1
工序能耗
kgce/t
福建三明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莱钢
3
吨材电耗
kWh/t
90
58
52
4
吨材新水耗量
m3/t
/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10
12

小型轧机
/
1
工序能耗
kgce/t
/
/
/

冷轧宽带钢
/
1
工序能耗
kgce/t
71
包钢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包钢
3
吨材电耗
kWh/t
130
80
包钢
80
4
吨材新水耗量
m3/t
/
包钢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2
包钢
2

冷轧涂层
/
1
工序能耗
kgce/t
144
昆钢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3
吨材电耗
kWh/t
250
100
100
4
吨材新水耗量
近年行业先进值
标杆指标
备注
指标
企业名称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115
承德
105
包括焦炉及化产
2
吨焦炭电耗
kWh/t
35
本钢
35
含干熄焦装置用电
3
吨焦炭新水消耗
m3/t
莱钢
4
吨焦炭蒸汽消耗
t/t
三钢
5
吨焦炭燃料消耗
GJ/t
/
宝钢

物耗指标
1
洗精煤单耗(干)
t/t
承德等

能源回收指标
1
吨焦余热回收量(折蒸汽)
18
VOD精炼炉吨钢水电耗
kWh/t
19
VOD炉吨钢水氧气消耗
Nm3/t
20
VOD炉吨钢水氩气消耗
Nm3/t
21
VOD炉吨钢水蒸汽消耗
kg/t
45
22
AOD精炼炉工序能耗
kgce/t
23
AOD精炼炉吨钢水电耗
kWh/t
15
24
AOD炉吨钢水氩气消耗
Nm3/t
10
25
AOD炉吨钢水氧气消耗
Nm3/t
32
kgce/t
60
66
宝钢
70
该指标只有7.63m焦炉,采用高温高压干熄焦装置才能达到。
2
煤调湿吨焦节能量
kgce/t
/
5
宝钢、济钢
6
只有采用烟道气预热技术才能达到。

其它重要指标
1
干熄焦配备率
%
100
100
宝钢
100
表1-3烧结工序标杆值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国家标准先进值[2]
近年行业先进值
标杆指标
备注
4
吨材水耗
m3/t
/
邯钢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10
邯钢
12

中厚板轧机
(不包括热处理)
/
1
工序能耗
kgce/t
53
46
福建三明
46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福建三明
3
吨材电耗
kWh/t
70
61
福建三明
61
4
吨材水耗
m3/t
/
福建三明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6
福建三明
8

热轧带钢
/
1
工序能耗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国家标准先进值[2]
行业先进值
标杆指标
备注
指标
企业名称

大型、轨梁轧机
/
1
工序能耗
kgce/t
河北津西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莱钢
3
吨材电耗
kWh/t
290
42
莱钢
42
4
吨材新水耗量
m3/t
/
莱钢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23
30

H型钢
/
1
工序能耗
kgce/t
54
莱钢
2
吨材燃料消耗
6
全厂吨钢二次能源利用量
kgce/t
370
460
7
全厂二次能源利用率
%
84%
92%
8
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的自发电比例
%
30
50
9
能源管理(控)中心配建的节能量
kgce/t
企业自耗总用能量的2%
5%
10
企业吨钢新水耗量
联合企业
m3/t
电炉钢企业
m3/t
表1-2焦化工序标杆值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国家标准先进值[1]
1
工序能耗
kgce/t
马钢
2
吨坯电耗
kWh/t
/
20
马钢
12/11
有/电磁搅拌
3
吨坯新水消耗
t/t
/
宝钢
4
吨坯氧气消耗
Nm3/t
/
宝钢
5
吨坯氩气消耗
Nm3/t
/
宝钢
6
吨坯燃料消耗
GJ/t
/
宝钢
表1-7电炉炼钢工序标杆值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国家标准先进值[2]
近年行业先进值
标杆指标
备注
指标
企业名称
1
电炉工序能耗
kgce/t
47
广西柳钢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广西柳钢
3
吨材电耗
kWh/t
80
64
广西柳钢
64
4
吨材水耗
m3/t
/
广西柳钢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kgce/t
/
12
广西柳钢
12

连铸连轧
/
1
工序能耗
kgce/t
42
包钢
29
2
吨材燃料消耗
GJ/t
包钢
3
吨材电耗
kWh/t
90
60
包钢
58
4
吨材水耗
m3/t
/
5
吨材余热回收量

其它重要指标
1
烧结机漏风率
%
/
28
估计
20
国内技术已可达到。
表1-4球团工序标杆值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国家标准先进值[2]
近年行业先进值
标杆指标
备注
指标
企业名称

能耗指标
1
工序能耗
kgce/t
/
首钢
2
吨球团矿燃料消耗(折成吉焦)
GJ/t
/
莱钢
3
吨球团矿电耗
kWh/t
/
首钢
4
吨球团矿新水消耗
m3/t
/
首钢
附件1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指标标杆值
表1-1 粗钢综合性指标标杆值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国内先进水平
标杆指标
备注
1
全厂高炉煤气放散率
%
“0”
2
全厂焦炉煤气放散率
%
0
0
3
转炉煤气放散率
%
“0”
4
全厂回收余热蒸汽放散率
%
0
5
全厂吨钢二次能源回收量
kgce/t
440
500
包括:回收的各种煤气、煤化工产品、各种余热(包括TRT)等。
汽动鼓风/电动鼓风
6
吨铁新水耗
m3/t
南昌钢厂
7
吨铁蒸汽消耗
kg/t
/
莱钢
8
高炉热风炉吨铁燃料消耗
GJ/t
/
1. 89
宝钢

能源回收指标
1
吨铁TRT发电量
湿法除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