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5篇

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5篇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我校以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宣传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开展多样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工作:(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
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指导老师: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张艳云一.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日常会话,报纸杂志,通知告示,竞聘演讲等方方面面都与语文息息相关,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
以前,我们总习惯于将学习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习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课本。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这一课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我试图实行开放式教学,把学生引导到社会的大课堂,鼓励他们走进生活的阅览室,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学语文,用语文。
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二、认知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活动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本次活动在六年级(一)班开展,全班同学都参加活动,指导老师是六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张艳云,从201年11月14日到12月28日,共需要17课时,其中课内8课时,课外9课时,主要在学校和家里进行活动。
单元与课型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由这些活动内容组成: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资料整理,成果展示活动.第一阶段:开题活动.课堂1课时,是开题课,组织学生定好活动计划,课余1课时,完善计划。
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四 语文大课堂: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S版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分类
A误读 B 错别字 C语病 D使用不规范
内容分类 总结调查 分析研究 改进措施
小组将调查: 1.分类(误读 错别字 语病 使用不规范) 2.总结(方法 内容) 3.分析(人群 场合 原因) 4.建议(改进措施)
倾听 发言 补充 记录
说:
1.分工明确。
2.表达清楚。 3.大方得体。
听:
1.专心 2.记录 3.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 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 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Jìng yì mán mò qī qiāo shàn jué 靓妆 翌日 埋怨 蓦地 蹊跷 禅让 角力
zhì
shì
chù hòng
脍炙人口 有恃无恐 相形见绌 一哄而散
shè
yì chēng
shuì
拾级而上 自怨自艾 瞠目结舌 鬼鬼祟祟
组名 资料来源: 报告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分析与研究 1.调查
1.把调查报告写详细。 2.上网浏览: 《语言文字报》 《语文报刊网》 《中国语言文字网》
2.分析与研究
三、改进措施
调查时间
任选一题: 1.写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改进措施) 2.分工合作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千年,我中华,汉文化,世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讲语言,极精深,论文字,甚博大。 繁体字,难学习,繁化简,大势趋。 人性化,简体字,好记忆,又省力。 标准化,要贯彻,我虽小,负重责。 恒学习,苦功课,承前志,启后者!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指导老师: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张艳云一.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日常会话,报纸杂志,通知告示,竞聘演讲等方方面面都与语文息息相关,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
以前,我们总习惯于将学习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习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课本。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这一课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我试图实行开放式教学,把学生引导到社会的大课堂,鼓励他们走进生活的阅览室,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学语文,用语文。
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二、认知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活动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本次活动在六年级(一)班开展,全班同学都参加活动,指导老师是六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张艳云,从201年11月14日到12月28日,共需要17课时,其中课内8课时,课外9课时,主要在学校和家里进行活动。
单元与课型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由这些活动内容组成: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资料整理,成果展示活动.第一阶段:开题活动.课堂1课时,是开题课,组织学生定好活动计划,课余1课时,完善计划。
二(1)《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1)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提高对普通话的认识。
2、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
3、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活动准备:
制作PPT、下载视频、搜集资料
活动内容:
一、介绍班会主题
“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了解普通话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
(二)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三、观看《第19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视频
四、绕口令比赛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
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
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
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
小三山上大声喊,“离天只有三尺三”
五、朗诵比赛
六、布置活动任务
(一)进行“我寻找、我发现、我纠正”行动并完成联系单。
(二)完成“我寻找、我发现、我纠正”行动表
2017年9月15日。
正确使用祖国汉语言文字

四、使用不规范
1.兄弟
2.林浩电 3.金鹏 店
馆
1.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2.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3.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4.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板书设计
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认真细致,书写规范 每有迷惑,常查字典 甘当卫士,定期清除 加大力度,政府监管
研究报告
姓名
调查时间
资料来源(书籍、报刊、辞典、影视、或网站等) 1. 2. 3. …..
二、错别字
自已(己)
再接再励(厉) 迫不急待(及)
蜿蜓(蜒)
相形见拙(绌) 口干舌躁(燥)
自立更生(力)Βιβλιοθήκη 悬梁刺骨(股)三、病句
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 康。(成分残缺) 2.数学对我不感兴趣。(词序不当) 3.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搭配不当) 目光 4.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 了大家。 (重复啰嗦) 5.张亮和李明约定一起在他家复习功课。( 指代不明)
报告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分析与研究 三、改进的措施
说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 2.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3. 准备不够充分,分组调查阶段的安排 布置有些手忙脚乱。指导学生所获得实例 还不够全面。
谢谢指导
1.调查活动视频1
2.调查活动视频2
停
潢
药 驾
慨 陈 震 赌 藏 寞
赢
既 涸
一、误读的
kèhán kě hàn 可汗 xiá ’ aì juéjiáng juè qiáng xiá yì 倔强 狭隘
qì fēn qì fèn 气氛
初中语言文字活动教案模板

初中语言文字活动教案模板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为主题,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个人展示、集体讨论等。
3. 活动内容:a.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语言文字方面的话题,如成语、谚语、诗词等,进行研究和讨论。
b. 个人展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关于语言文字的节目,如演讲、讲故事、朗诵等,进行展示。
c. 集体讨论:针对个人展示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收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感受。
Step 2:小组活动(15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语言文字的话题,如成语、谚语、诗词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并准备进行展示。
Step 3:个人展示(10分钟)1.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个人展示,展示内容包括话题的选择、语言文字的表达等。
2.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展示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Step 4:集体讨论(10分钟)1. 针对个人展示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个人展示和集体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学生收获:通过学生的反思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感悟。
语言文字教案

语言文字教案教案-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语言文字的定义与特点,语言文字的作用与功能。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有效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2. 引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语言文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请学生发表观点。
二、讲授(20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字的定义与特点。
2. 借助多媒体展示实例,引导学生探讨语言文字的作用与功能。
三、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相互分享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语言文字运用的活动,如写作、演讲等。
四、激励(5分钟)1.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热情。
2.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语言文字实例,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2. 学生回答总结问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2分钟)1. 布置适当的语言文字练习作业,如写一篇小短文或准备一次口头报告。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好下次课的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讲授知识、学生互动、激励激励等环节,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概念、作用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实际练习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2、写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2、写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做一项社会调查,调查错字与病句。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汇报。
二、新课。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汇总问题。
先在小组内汇报发现的问题。
小组内进行整理、分类。
(读错音、错别字、病句、不规范)
初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小组汇报交流。
每个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分析及建议。
同学们可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每个同学写一份关于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报告。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传承祖国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有什么好方法,让大家都知道,都提高认识呢?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项撰写研究报告比赛。
怎么写呢?
展示研究报告,讲清楚研究报告上各项内容的填写规则。
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进行解疑。
书写研究报告。
汇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