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习惯之我见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笔者曾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做过如下的探索与研究。
一、培养超前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始发站”这里所说的“超前”学习有别于常规的“课前”预习。
常规的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前跑马观花看一遍教材,了解一下教材内容,但这些内容,老师马上就要在课堂上详细地讲,预习与否,效果的差异性不大,所以,课前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而超前学习与它有着“质”的不同。
在内容上,一要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要自学课本知识,三还要做探究性、验证性的小实验或一定数量的达标检测题等。
在形式上,老师在前一课结束时就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知道下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查阅什么资料,懂得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意义和方法。
如“粗读”是了解本节课要学的数学概念、规律、定律、公式;“精读”是对全文仔细、反复的阅读,细心体会概念,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讲究“课堂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马前卒”在形式上,所谓“课堂问题”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载体,把问题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设问和释问”过程中把新旧知识融合、重组和内化,获得比超前学习更积极、更深层的体验。
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采用“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的设问、释问”原则,促进学生自主地把知识学全、学深、学透,而不是机械的将课本知识从头至尾的讲解一遍。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发动机”1. 改变教师课堂角色。
要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为“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因为,教学过程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展现师生个性化、丰富课程内容的创造过程,而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摘要:语文能力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课堂教学要优化结构,形成“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自觉预习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自觉练笔的习惯。
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发展受益终生。
因此,调整教学思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学生刚入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
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实施教学民主,给予自由,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
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需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到讲台上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完全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放松了学生的身心,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去发现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师应树立“教学活动”的观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教学、开放教学,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作为引入: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如果将它连续对折20次,会有多厚?请估算一下,如果将它连续对折30次,会有多厚?只要学好了今天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重视数学史知识教学,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表面上看,数学似乎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问,但如果把它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也可讲讲这样的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一种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象棋,为了对这位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粒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聪明的你认为国王能够满足这位大臣的要求吗?假设以100粒/克计算,结果应该是多少吨?这样用数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函数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砍掉一株直径为12 cm的树,可用4棵直径为3 cm或3棵直径为4 cm的树来替换;也可量直径算出横截面积,用作赔偿的树的相应横截面积(或面积之和)与被砍的树横截面积相等来替换”,问:(1)画出赔偿方案的图象并写出它们的表达式;(2)你能发现一些问题吗?能设计更佳的赔偿方案吗?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建议假设用作赔偿的树木的直径的范围在0~12 cm间。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摘要:所谓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增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其理论依据是:能力观: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即学生能够自学),有这个能力的存在,需要通过教育挖掘。
学生观:学生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有主观能动性和思想感情的个体;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尚不成熟。
视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要重启发引导,而不能只重灌输。
知识观:任何知识都是在活动中自我形成的产物,关于书本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终生借助它们而能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继续教育正是为了这个。
教学观:树立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统一活动,教与学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师的教,还应重视学生的学,教师教好是学好的前提,反之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也影响着教师教的效果。
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在积极进行改革教法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共同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教学相长”。
从学生主体原则来说:单就学生的主体性来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养和提高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其中包含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的特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的主要部分;二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能独立自主地发挥能动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与知识的积累一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个孩子从跨进学校第一天开始,他就翻开了“怎样做人””的第一章。
在这个时期里,他们长时间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和生活,老师给予的正面引导,将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扎下较深的根。
那么,我们在教育中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呢?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中最关键的是兴趣,它直接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而缺乏兴趣,就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
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去思考,去理解。
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有何区别?狼和羊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为题?一石激动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
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
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35ba0552ea551810a68732.png)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成为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
自主学习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勇于开拓、积极探索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外语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重视对听力和口语的考查,要降低对语法的要求等。
这就要求学生从单一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成为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
一、词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摸索自主学习的方法英语词汇很丰富,单词构成大多有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恰当记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常用方法有链锁法、发音法、单词构成法、一词多义法、前后缀法、词形比较法、巧译法,词义对比法等。
链锁法。
如coat hat help→cap;girl bus pen→gun;dress ride five water→driver.发音法。
根据重读开音节、闭音节规律记忆单词,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规律,读记并举,一气呵成。
构词法。
动词变名词,如read→reader,listen→listener, play →player;名词变形容词,如cloud→cloudy, sun→sunny;形容词变副词,如beautiful→ beautifully等。
多译法。
如with一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则不同。
run with it like this;a thousands miles starts with the first step;your words must agree with your doing;a cat with a black ear;i will go with you等,即归纳了with的用法,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一、创新设计预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预习题的设计是实现预习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
不少教师在预习题的设计中流于形式或应付了事,仅仅把它当成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只按课本知识点布置几个问题。
不少学生本来就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这样就更不能引起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足够重视,他们最多只在课本随便划一下应付教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如何设计预习题是教师能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
政治课预习题的布置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设计的题目一定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课,课标要求: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就可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便设计如下预习题:李某一家三口人,夫妻俩都是公务员,儿子在上高中,家庭月收入6000元左右,目前家中有15万元积蓄暂时不用,想把这些闲置的钱用于投资理财。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他家的实际帮他设计以下两种方案:1、把这15万元都用于储蓄存款。
(1)你认为什么类型的储蓄收益更高一些?(2)李家可将钱存到哪些银行?(3)按照你提供的储蓄方式,若存一年,李家可得到多少利息?2、假如李某想把这15万元不用于储蓄而用于其他投资。
(1)请帮他设计一套最中意的投资方案。
(2)在投资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设计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预习方法,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才能“悟其渔识”,学生学会了预习方法,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政治学科的预习方法要根据课标要求和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
下面仅从教材中的部分辅助材料作一简要探析:1、利用好教材中的.导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论文(1)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摘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就教师而言要转换角色,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教学的整个过程要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使他们逐步由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变为能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行为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应该主动去掌握知识,积极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自觉评价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一、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性是教育主体哲学思想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它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三个原则:(1)自主性: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能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独立地去试验、操作、表达和交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变为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
(2)参与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
(3)实践性:要给学生提供观察、调查、表达的机会,提供思考,表现的机会。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媒体激趣。
如教学古诗《题西林壁》时,学生提出“横看,侧看是怎样看的?”“岭和峰又是什么样子?”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的样子,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横看、侧看是横着看、侧着看,岭是连绵起伏的山岭,峰是很高很陡峭的山峰。
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的特点,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庐山的样子,具体感受到诗人用词的准确、精炼,又激发了同学们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3)评价激趣。
教师的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交流,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自主能力培养
吴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具体作法。
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就会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主动的反应。
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吸取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里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及一点感受。
一、关爱生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
教师要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要能够把微笑、鼓励、趣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允许学生想,哪怕是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说,哪怕是不着边际;允许学生做,哪怕是不合老师的要求。
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体验学生的感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尝试,自己探索;不代替学生去说出他们自己经过努力能得到的答案;不代替学
生去思考,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提供思考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代替学生去动手操作。
而这里所说的不代替是指教师只需适当鼓励,适当引导和适当点拨。
这样,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迅速增强,就会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开辟时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完全能够参与教育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2到1/3的时间独立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对“教”的参与。
时间上的要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师生间形成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
要创建新型的学习组织,不断发展人的潜能,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活动的空间,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精神活力。
具体形式有:个人学习、同桌协作、四人小组活动、大组竞赛等。
如教学每课的Read and act 版块时,先让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对话内容;接着跟磁带读、跟老师读通对话;然后分角色朗读;再然后由笔者和学生一起表演对话;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改编、表演对话,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循序渐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本人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自主能力越早形成,学生的学习收益越大。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的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1、课前预习的自主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能力,是培养学生从小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
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辅导。
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就下一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在上一节课结束时留出五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然后布置在家和父母反复听录音磁带的任务,以此来培养其预习的意识。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使学生预习。
布置的预习内容要细,就语音,词汇及有关课文内容都要有相关的具体要求。
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如自己查字典解决词汇方面的问题)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能力给予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教师要在下节课检查预习作业,这样既督促了学生,又可使教师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已显露出来,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分层次进行预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让其明白课文的大致含义,告诉他们通过询问其他同学或其他渠道,学会几个新词汇,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对于中等学生,能通读课文;对于优等学生,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自编对话的练习。
2、课堂活动的自主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尽量用全英文授课,创造英语学习氛围,扩大英语输入量,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可能体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开口,用英语做事情。
我在游戏教学时,
先告之规则,然后由学生自己组织游戏,学生调动学生,教师监控,体现自主性。
在教学对话类课文时,对于优等生,可让其根据课文改编对话,进行创造性即兴表演;对于中等生,模仿课文表演;对于学困生,让其理解对话内容,根据所给材料做出相应反映。
另外,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每天课前几分钟安排一组学生或表演或朗诵,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促进。
课快结束时,教师留1 到 2 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自由发问,学生问,学生答,学生答不出时,教师才解答。
在发问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在课上的各个环节实施了自主,少了一些无用的帮助,多了一些自主的引导。
3、课外作业的自主
首先,布置的课外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布置把所学的说给父母听。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让其自制英语手抄报,自编英语小故事。
其次,作业要分层次布置,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
提倡学生建立摘抄本,摘抄课外自己所学的知识(如从家长或亲戚朋友处学了一句话, 学会了一首英语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 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自主学习,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
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我们的学生定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