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间艺术—刻瓷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民间陶瓷丨赣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的基本知识,了解陶瓷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陶瓷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陶瓷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起源和发展2. 各类陶瓷的特点和欣赏3. 民间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4. 陶瓷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掌握陶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陶瓷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陶瓷样品、绘画工具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陶瓷样品,引发学生对陶瓷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陶瓷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类陶瓷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欣赏民间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陶瓷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创作:引导学生运用陶瓷元素进行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陶瓷的起源和发展2. 各类陶瓷的特点3. 民间陶瓷艺术的美4. 陶瓷创作的技巧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收集陶瓷样品,了解其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2. 让学生结合陶瓷元素,创作一幅民间陶瓷艺术作品。
八、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反思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瓷器刻字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瓷器刻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瓷器刻字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中、高中美术课程,以及美术爱好者和业余爱好者。
三、教学时间共分为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瓷器刻字的基本技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刻刀在瓷器上进行精细的刻划,保持字迹的流畅与美观。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瓷器刻字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介绍瓷器刻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基本技法讲解1. 介绍刻刀的种类、用途及特点。
2. 讲解瓷器刻字的基本步骤:起稿、雕刻、修整。
3. 强调雕刻时的注意事项,如力度、角度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块瓷器、刻刀、铅笔等工具。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瓷器上进行起稿、雕刻、修整等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互相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瓷器刻字的重要性。
2. 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瓷器刻字技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作品的完成度、雕刻技巧、字迹流畅度等。
3. 创新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设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综合实践_走进民间艺术——刻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民间艺术——刻瓷艺术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刻瓷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刻瓷的概念、刻瓷历史。
掌握构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熟练掌握刻瓷知识刻瓷手法刀法刻瓷技巧并且能独立操作完成自己满意的刻瓷作品。
二、教学理念:通过欣赏感受刻瓷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创作热情、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信念,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使学生受到美德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刻瓷的创作过程,包括构图的要求是布局合理,构图饱满,形式美讲究和谐、统一、对称、均衡;刻绘需要讲解工具的使用及刀法;上色的颜料选择丙烯颜料或者油彩等。
难点是刀法的教学,垂直用刀、若即若离、点到为止,学生很难理解和实践。
我会分小组给学生们做示范,甚至手把手指导,直到每个学生灵活掌握用到方法,方能进行刻绘制作。
五、教学方法:图示、示范、巡视指导、实物播放、展评等六、教学工具及材料刻刀(平口刻刀、尖口刻刀)、小铁锤、磁盘、油彩、沙袋、小毛笔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分组、讲解注意事项:安全:刻刀锋利,尖口朝向自己握在手心刻盘过程中刻掉的瓷沫不要用嘴吹用棉纱轻轻擦拭。
卫生:油彩用毛笔上色,不要沾到衣服上,不易清洗。
2、设问导入课题欣赏教室内刻瓷作品,提问:你了解刻瓷吗?什么是课题?3、教学内容(1)刻瓷的概念与历史: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绘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艺术。
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绘各种文字和图案,从而形成的雕刻工艺品。
刻瓷的历史:出现时间晚但艺术成就高(2)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刻瓷艺术大师、当代刻瓷代表人物:张明文、李梓源、刘永强、王一君都是淄川人。
(3)刻瓷题材: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
画有多美刻瓷就有多美。
(4)刻瓷种类:刻瓶刻盘刻板(5)刻瓷步骤:构图——刻绘——上色一、构图:刻瓷作品多以绘画书法为题材三者紧密联系,要想刻出绘画书法作品中的神韵,除掌握熟练刀法外还要有绘画书法的艺术修养。
陶艺教案(精选5篇

陶艺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中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章《陶瓷艺术》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习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陶艺的成型、修坯、上釉和烧制等工艺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发展,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2. 学习并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尊重,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陶艺的制作技巧,如成型、修坯、上釉等。
教学重点:陶艺的基本知识,制作过程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艺制作工具、陶艺作品范例、陶瓷材料、多媒体设备。
学具:陶艺制作工具、陶瓷材料、记号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陶艺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陶瓷制品,激发他们对陶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包括陶艺的起源、发展、分类和制作工艺等。
3. 实践操作(1)示范陶艺制作过程,讲解制作要点。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4. 例题讲解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陶瓷杯子为例,讲解陶艺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一个陶瓷杯子。
六、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2. 内容:(1)陶艺的基本知识(2)陶艺制作方法(3)陶瓷杯子的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陶瓷杯子2. 答案:(1)陶瓷杯子的制作步骤(2)陶瓷杯子的设计要点(3)陶瓷杯子作品的展示和评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1)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2)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3)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陶瓷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
(2)开展陶艺创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走进民间艺术—刻瓷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走进民间艺术—刻瓷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走进民间艺术一一刻瓷艺术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刻瓷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刻瓷的概念、刻瓷历史。
掌握构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熟练掌握刻瓷知识刻瓷手法刀法刻瓷技巧并且能独立操作完成自己满意的刻瓷作品。
二、教学理念:通过欣赏感受刻瓷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创作热情、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信念,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使学生受到美德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刻瓷的创作过程,包括构图的要求是布局合理,构图饱满,形式美讲究和谐、统一、对称、均衡;刻绘需要讲解工具的使用及刀法;上色的颜料选择丙烯颜料或者油彩等。
难点是刀法的教学,垂直用刀、若即若离、点到为止,学生很难理解和实践。
我会分小组给学生们做示范,甚至手把手指导,直到每个学生灵活掌握用到方法,方能进行刻绘制作。
五、教学方法:图示、示范、巡视指导、实物播放、展评等六、教学工具及材料刻刀(平口刻刀、尖口刻刀)、小铁锤、磁盘、油彩、沙袋、小毛笔七、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分组、讲解注意事项:安全:刻刀锋利,尖口朝向自己握在手心刻盘过程中刻掉的瓷沫不要用嘴吹用棉纱轻轻擦拭。
卫生:油彩用毛笔上色,不要沾到衣服上,不易清洗。
2、设问导入课题欣赏教室内刻瓷作品,提问:你了解刻瓷吗什么是课题3、教学内容刻瓷的概念与历史: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绘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艺术。
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绘各种文字和图案,从而形成的雕刻工艺品。
刻瓷的历史:出现时间晚但艺术成就高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刻瓷艺术大师、当代刻瓷代表人物:张XX、李XX、刘XX、王XX都是淄川人。
刻瓷题材: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
画有多美刻瓷就有多美。
刻瓷种类:刻瓶刻盘刻板刻瓷步骤:构图刻绘上色一、构图:刻瓷作品多以绘画书法为题材三者紧密联系,要想刻出绘画书法作品中的神韵,除掌握熟练刀法外还要有绘画书法的艺术修养。
赣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民间陶瓷》教案 (7)

民间陶瓷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2:通过赏析,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掌握制作方法,釉色、图案、器形等美术知识,探究青花瓷的艺术价值,简短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逐渐掌握陶瓷欣赏的方法。
3.通过学习,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自豪情结,在青花瓷中体会“艺术品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教学重点:瓷器的造型、色彩、装饰及艺术特点教学难点: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中国的英文名是什么?(china)2:那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二:新授,了解陶瓷1: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古代的陶瓷世界。
看看我们的艺术瑰宝。
出示课题《民间陶瓷》(青花瓷)2:说到陶瓷,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并且每家都有(碗、花瓶、坛子),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陶瓷可分为什么?(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3:他们有什么关系?(1)烧制原材料不同(2)烧制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的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4:虽然我们祖国的陶瓷种类很多,各具特色,但是唯独有一种瓷器被称为瓷器中霸主。
5:出示《鬼谷下山》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瓷器。
(青花瓷)在2005年英国伦敦拍卖会上拍出一个世界纪录的天价,看视频知道最后成交价:2.3亿6:那我们来看看青花瓷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世人为它着迷呢?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学会如何去欣赏一个青花瓷器,我收集了一些古代青花瓷的精品,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青花瓷它美在哪里?它哪个地方最吸引你?(课件欣赏图片)师:青花瓷美吗?美在哪里?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生:图案精美、很逼真、有龙的图案、形状奇特、颜色只有两种等师总结:颜色:它在瓷器里面它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称呼叫釉色。
形状:在瓷器里称它为器形图案:也就是瓷器上面的花纹我们欣赏瓷器主要是从这三方面欣赏三:分组探究青花瓷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青花瓷的美,我们来进行分组学习,从青花瓷的釉色、器形、纹饰三方面来探究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师设问题在卡片上并附带资料让小组查看此料讨论回答问题)1:青花瓷出土于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处于鼎盛时期?生:回答各抒己见师总结:出土于唐宋。
五年级赣美版《民间陶瓷》教学设计

五年级赣美版《民间陶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民间陶瓷的历史发展、地域特色和制作工艺。
掌握民间陶瓷在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学会欣赏民间陶瓷作品的艺术价值。
能够运用民间陶瓷的元素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民间陶瓷作品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在讨论和分析民间陶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创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陶瓷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民间陶瓷的艺术特色,包括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装饰图案和鲜明的色彩运用。
指导学生掌握民间陶瓷制作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并能在创作中体现民间陶瓷的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民间陶瓷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理解其与当地人民生活、信仰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创新地运用民间陶瓷元素,使作品既保留民间艺术韵味又展现现代审美观念。
三、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民间陶瓷的历史资料、不同地域民间陶瓷(如景德镇青花瓷、宜兴紫砂壶、石湾公仔等)的作品图片和制作过程视频、民俗文化相关资料。
2.陶泥、彩泥、颜料、画笔、雕刻工具(如竹签、小勺等)、废旧陶瓷碎片(可选)等制作材料和工具。
3.展示作品的展板或展示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民间陶瓷制作工坊的视频,展示工匠们制作陶瓷的过程,从揉泥、拉坯到装饰、烧制等环节。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民间陶瓷的制作过程,这些精美的陶瓷作品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陶瓷制品呢?”引导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民间陶瓷”。
(二)讲授新课(15分钟)1.民间陶瓷的历史与地域特色(3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民间陶瓷的悠久历史。
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学设计

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民间陶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间陶瓷》是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陶瓷艺术的特点、形式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民间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民间陶瓷作品图片,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便于学生观察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他们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民间陶瓷艺术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民间陶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间陶瓷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民间陶瓷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民间陶瓷艺术特点的把握。
2.民间陶瓷制作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民间陶瓷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演示法:教师示范民间陶瓷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民间陶瓷,提高动手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制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民间陶瓷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制作陶瓷的原料、工具(如陶土、泥板、画笔等)。
3.准备展示用的实物陶瓷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民间陶瓷作品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了解民间陶瓷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物陶瓷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间陶瓷的美。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民间陶瓷的制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民间陶瓷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的处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互相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民间陶瓷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民间艺术——刻瓷艺术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刻瓷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刻瓷的概念、刻瓷历史。
掌握构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熟练掌握刻瓷知识刻瓷手法刀法刻瓷技巧并且能独立操作完成自己
满意的刻瓷作品。
二、教学理念:
通过欣赏感受刻瓷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创作热情、创作欲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信念,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使学生受到美德熏陶,
提高学生素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刻瓷的创作过程,包括构图的要求是布局合理,
构图饱满,形式美讲究和谐、统一、对称、均衡;刻绘需要讲解工具的使
用及刀法;上色的颜料选择丙烯颜料或者油彩等。
难点是刀法的教学,垂直用刀、若即若离、点到为止,学生很难理解
和实践。
我会分小组给学生们做示范,甚至手把手指导,直到每个学生灵活掌握用到方法,方能进行刻绘制作。
五、教学方法:
图示、示范、巡视指导、实物播放、展评等
六、教学工具及材料
刻刀(平口刻刀、尖口刻刀)、小铁锤、磁盘、油彩、沙袋、小毛笔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分组、讲解注意事项:
安全:刻刀锋利,尖口朝向自己握在手心
刻盘过程中刻掉的瓷沫不要用嘴吹用棉纱轻轻擦拭。
卫生:油彩用毛笔上色,不要沾到衣服上,不易清洗。
2、设问导入课题
欣赏教室内刻瓷作品,提问:你了解刻瓷吗?什么是课题?
3、教学内容
(1)刻瓷的概念与历史:
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绘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中国传
统艺术。
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绘各种文字和图案,从而形成的雕刻工艺品。
刻瓷的历史:出现时间晚但艺术成就高
(2)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刻瓷艺术大师、当代刻瓷代表人物:张明文、李梓源、刘永强、王一君都是淄川人。
(3)刻瓷题材: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
画有多美刻瓷就有多美。
(4)刻瓷种类:刻瓶刻盘刻板
(5)刻瓷步骤:构图——刻绘——上色
一、构图:刻瓷作品多以绘画书法为题材三者紧密联系,要想刻出绘画书法作品中的神韵,除掌握熟练刀法外还要有绘画书法的艺术修养。
分析构图的一般规律:形式美法则涉及到一个概念是黄金分割率(0.6180399…..)这个的长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使人感到悦目。
比
如我们的刻盘:
横竖直径的三分之一划线井的中间位置就是我们的视觉中心这个地方应该是画面的主体或中心。
是容易诱导人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形式美讲究和谐、统一、对称、均衡等
构图的简便方法:临摹模板(山水花鸟)复写纸铅笔
二、刻绘:1 刀法:尖口连点成线,平口连线成面
2 手法:拇指食指中指位于刻刀中间位置执刀,用力均匀。
3 要领(1)两垂直一距离:即刀口与盘面垂直,铁锤与刻刀垂直。
刀口与盘面的距离有若即若离的感觉。
(2)用力程度:用力适度刻掉釉面露出糙面即可
(3)顺序:先轮廓——再内涵
三、上色:1 小毛刷、油彩。
2 作品颜色深浅与点的疏密短线的连接程度及
糙面面积有关。
3 染色台须知:用A4 打印粘在染色台的上方
4、学生刻制作品。
5、作品展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品,谈感受,评
价同学作品
6、总结:(1)、这就是刻瓷,耐心、细心、信心,加上灵魂深处的一点异动,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潜心钻研,持之以恒,也许下一个刻瓷艺术大师就是你。
7、课后拓展:以寿为题材,刻制一件刻瓷作品。
(互联网搜索百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