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D11模具钢材的热处理工艺
cr12和skd11热处理硬度 -回复

cr12和skd11热处理硬度-回复热处理钢材的硬度是指通过对钢材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处理,以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在热处理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和材料十分关键。
cr12和skd11是常见的工具钢材料,在热处理后可以获得非常理想的硬度和韧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热处理过程及所达到的硬度。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cr12钢材。
cr12是一种高碳铬工具钢,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碳(C)1.45-1.70%,硅(Si)≤0.40%,锰(Mn)≤0.40%,磷(P)≤0.030%,硫(S)≤0.030%,铬(Cr)11.50-12.50%,钼(Mo)≤0.60%。
这种钢材具有高硬度、良好的切削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特点,在冷热模具、矩形刀具和冲压模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针对cr12钢材进行热处理,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温度一般选择在900-950摄氏度,并严格控制上下温度偏差,使得钢材均匀加热到所需温度。
接下来,进行保温工艺。
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对cr12的硬度产生明显影响,通常保温时间为1-2小时。
在保温过程中,钢材的内部组织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晶粒长大,同时产生相应的质量变化和力学性能。
完成保温后,即可进入冷却工艺。
冷却工艺的选择和控制对最终硬度的影响非常重要。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水淬(quenching)、油淬(oil quenching)和气淬(air quenching)等。
由于cr12属于高碳钢,具有较高的淬透性,一般采用油淬工艺较为适用。
经过油淬后,钢材会快速冷却,从而形成较高的硬度。
经过上述步骤,cr12钢材的硬度可以达到HRC58-62。
具体硬度值的确定和控制需要通过硬度试验和相关测量设备进行。
此硬度范围的cr12钢材适用于高强度的切削模具和冲压模具等应用环境,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塑性。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skd11钢材。
skd11是一种高碳高铬工具钢,其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碳(C)1.40-1.60%,硅(Si)≤0.60%,锰(Mn)≤0.60%,磷(P)≤0.030%,硫(S)≤0.030%,铬(Cr)11.0-13.0%,钼(Mo)0.5-1.0%。
skd11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

skd11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
摘要:
I.简介
- 介绍SKD11 钢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II.SKD11 的热处理工艺
- 退火处理
- 淬火处理
- 回火处理
III.SKD11 的硬度参数
- 硬度范围
- 影响硬度的因素
IV.热处理对SKD11 硬度的影响
- 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 热处理对硬度的影响
V.结论
- 总结SKD11 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的重要性
正文:
SKD11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冷作模具钢的高碳高铬合金钢,因其具有高耐磨性和高韧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SKD11 的热处理工艺及其硬度参数。
首先,SKD11 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处理、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
退火
处理是为了软化钢材,消除内部应力,提高加工性能;淬火处理是为了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强度;回火处理是为了调整硬度,强度和韧性之间的平衡。
其次,SKD11 的硬度参数主要包括硬度范围和影响硬度的因素。
硬度范围一般在50-60HRC 之间,但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调整硬度。
影响硬度的因素包括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冷却速度等。
最后,热处理对SKD11 硬度的影响是显著的。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其达到最佳的硬度范围,从而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高耐磨性和高韧性。
因此,对SKD11 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有深入了解,对于正确使用和发挥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SKD11 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性能。
模具钢的热处理

模具钢的热处理1.引言模具钢是一种用于制造模具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而模具钢的热处理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工艺之一。
本文将介绍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淬火、回火和预硬化等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2.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2.1 淬火淬火是模具钢热处理中最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
淬火能够使模具钢迅速冷却到室温以下,使其获得高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能。
淬火的条件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的选择。
加热温度决定了模具钢的组织和硬化深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则决定了淬火效果的好坏。
2.2 回火淬火后的模具钢通常会出现大量的残余应力和脆性,为了消除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可以改善模具钢的韧性和延展性,使其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是影响回火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回火温度越高,韧性越好,但硬度会相应降低。
2.3 预硬化预硬化是一种特殊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具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预硬化的目的是使模具钢在切削前达到一定的硬度,以提高切削效率和降低切削成本。
预硬化的温度通常较低,但时间较长,以保证钢材的组织细致均匀。
3.模具钢的热处理影响因素3.1 材料成分模具钢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热处理效果。
高碳含量的模具钢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韧性较差。
合理调整模具钢的成分可以使其具备理想的硬度和韧性。
3.2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影响模具钢热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导致组织异常粗大,从而影响硬度和韧性的平衡,而过低的加热温度又会导致淬火效果不佳。
3.3 冷却速度淬火的冷却速度直接影响了模具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冷却速度过慢时,钢材的组织细密度低,硬度不够;而冷却速度过快则容易产生裂纹和变形。
3.4 回火温度和时间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是影响模具钢回火效果的关键因素。
过高的回火温度和时间会导致模具钢变软,而过低则无法消除淬火时的残余应力和脆性。
4.结论模具钢的热处理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模具钢热处理工艺

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模具钢热处理工艺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模具钢啊,就好比是一位武林高手,而热处理工艺呢,那就是让这位高手武功更上一层楼的秘籍!通过热处理,模具钢就能变得更强、更硬、更耐用。
想象一下,模具钢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热处理就是那巧夺天工的雕琢过程。
把它放进热处理的“火炉”里,经过一番锤炼,出来的时候可就大不一样啦!这热处理工艺里啊,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等。
退火就像是让模具钢放松一下,消除它的内应力,让它变得温顺一些。
正火呢,则像是给模具钢来一场热身运动,让它精神抖擞。
淬火可就厉害了,那简直是给模具钢来了一次“淬火重生”,让它瞬间变得坚硬无比。
而回火呢,就像是给刚刚经过淬火的模具钢来个安抚,让它别太“硬过头”了。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步骤,每一步都得恰到好处才行。
就像做饭一样,火候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要是退火没做好,那模具钢可能就会有隐患;淬火过头了,说不定就容易开裂。
咱就说,这模具钢热处理工艺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魔术师一样,能把普通的模具钢变得神奇无比。
在实际操作中,可得小心谨慎。
温度要控制好,时间也要把握准。
就跟跳舞似的,节奏不能乱。
而且,不同的模具钢还有不同的脾气呢,得根据它们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
比如说,有些模具钢就像个急性子,淬火的时候温度就得高一些;有些则像个慢性子,得慢慢热处理。
你要是不了解它们的脾气,那可就容易出问题啦!还有啊,这热处理的设备也很重要。
就跟战士的武器一样,得精良才行。
要是设备不靠谱,那可就没法保证热处理的效果啦!总之啊,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认真对待,掌握好技巧,就能让模具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工艺,它可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呢!这不就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嘛,“慢工出细活”,咱得有耐心,有细心,才能把这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做好,让我们的模具更耐用,更可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skd11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

skd11的热处理工艺及硬度参数摘要:一、SKD11钢的基本特性二、SKD11钢的热处理工艺1.软性退火2.淬火处理3.回火处理4.深冷处理三、SKD11钢的硬度参数1.常规热处理硬度2.深冷处理后的硬度正文:SKD11是一种高耐磨性、高韧性的通用冷作模具钢,日本JIS标准钢号,日立金属Hitachi牌号(SLD)。
SKD11钢质纯净,具有淬透性好、淬火变形量小的良好淬硬性。
该钢经球化退火软化处理,可加工性良好,碳化物颗粒细小均匀。
因为有化元素钼、钒的特殊加入,无须担心淬火开裂。
SKD11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软性退火、淬火处理、回火处理和深冷处理。
1.软性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加工性能。
软性退火温度一般控制在Ac1以下,保温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2.淬火处理:将软化处理后的SKD11钢加热至淬火温度(一般为1020-1060℃),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至室温,以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
3.回火处理:淬火后,将SKD11钢重新加热至适当温度(一般为500-60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
回火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稳定尺寸,提高钢的韧性。
4.深冷处理:为了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模具在淬火后立即进行深冷处理,将温度降至-70至-80℃,保持3-4小时,然后再进行回火处理。
SKD11钢的热处理后硬度一般在50-60HRC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形状复杂和尺寸变化较大的零件,在深冷处理过程中有开裂的危险。
总之,SKD11钢经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制作高精度、长寿命的冷作模具和热固成型塑料模具。
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一、前处理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对热作模具钢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这包括去除表面的油污、锈迹和其他杂质,以确保热处理的均匀性和模具的寿命。
二、加热
将预处理后的模具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所需温度。
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以避免模具出现裂纹或变形。
三、保温
在加热后,将模具在炉中保温一段时间,以确保模具充分吸收热量。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模具的材质和厚度,以及所需的热处理效果。
四、淬火
在保温结束后,将模具迅速冷却至室温,完成淬火过程。
淬火是热处理的关键步骤,可以改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根据模具的材质和用途,可以选择不同的淬火方式,如油淬、水淬等。
五、回火
淬火后,将模具再次加热至一定温度,并进行回火处理。
回火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模具的韧性和耐久性。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取决于模具的材质和用途。
六、冷却
回火结束后,将模具自然冷却至室温。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冷却速度,以避免模具出现裂纹或变形。
七、后处理
冷却后,对模具进行后处理,包括打磨、抛光等,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其他杂质,提高模具的表面质量和精度。
以上是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强模具的韧性和耐久性,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
热作模具钢热处理

热作模具钢热处理
热作模具钢的热处理主要包括预热处理、球化退火、淬火和回火等步骤。
1. 预热处理:为了使工件在加热过程中均匀地膨胀和收缩,减少开裂,通常需要将工件预热至700~800℃。
2. 球化退火:通过将工件加热至略高于钢的AC1点,使其完全奥氏体化,然后以缓慢冷却速度(通常是随炉冷却)冷却,可使其组织转变成均匀的球状珠光体,以消除加工应力、提高模具韧性及抗蚀性,适用于以减小零件变形及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主要目的退火工艺。
3. 淬火:目的是为了使热作模具钢的钢的显微组织转变为马氏体,并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
淬火温度通常选择在钢的AC3或略高于AC3的某一温度。
然后将模具缓慢冷却至200℃左右出炉,可使模具表面上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其硬度及耐磨性。
4.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模具加热到低于AC1的温度,以消除或减少淬火引起的内应力,并使钢的组织趋于稳定。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和时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一体化压铸模具钢热处理

一体化压铸模具钢热处理一、预热处理预热处理是压铸模具钢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预防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和裂纹。
预热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退火:退火是一种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消除内应力,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
2. 回火:回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回火可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压铸模具钢热处理的第二步,其目的是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方法:1. 渗碳:渗碳是将钢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使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形成一层高碳层,从而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2. 氮化:氮化是将钢在氮化介质中加热,使氮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形成一层高氮层,从而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3. 镀铬:镀铬是在钢表面电镀一层铬层,以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镀铬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腐蚀性,可以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三、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是压铸模具钢热处理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模具的整体硬度和耐磨性,优化模具的性能。
最终热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高温回火:高温回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高温回火可以消除内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韧性,优化模具的性能。
2. 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显著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优化模具的性能。
淬火过程中应控制好淬火温度和时间,以避免产生裂纹和变形。
3. 回火:淬火后的模具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稳定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优化模具的性能。
回火温度和时间应根据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KD11热处理工艺
成分标准:GB/T1299-2000
化学成份:% C碳Si硅Mn锰Cr铬V钒Mo钼P磷S硫磺
1.50 0.25 0.45 1
2.0 0.35 1.00 ≤0.025 ≤0.010
特点:高碳高铬钢,高淬透性,高硬度、耐磨性及韧性极高。
用途:各种冷模,成形轧辊,剪刀,形状繁杂之冷压工具,塑胶模等。
硬度:出厂状态:HB≤255,最终热处理后HRC60°左右;
A.预热处理:调质(获得稳定材料金相组织)
调质:淬火,940℃油或水冷(材料深度较大时油冷),640℃回火,硬度HRC29-33;
上海荔锋模具钢材有限公司
B.最终热处理内容如下:
1.淬火:先预热700-750℃(宜二次预热~500℃~850℃),再加热至1000-1040℃,在静止空气中冷却,如钢具尺寸在6寸以上则加热至980-1030℃在油中淬硬更佳。
2.回火:加热至150~200℃,在此温度中停留保温≥2小时,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及HRC硬度变化(见以下参考图)。
C、采用试验比较的方法积累经验值:
SKD11 /productinfo/detail_4_51_109.html
热处理工艺试验内容:
1.准备试棒,按以下规格数量备各零件(采用原P620-01-m01料单有误的两件坯料,棒料则按仓库现有的Cr12MoV或Cr12,但必须注明其材料牌号);
2.在零件上作出序号标识:(1,2,3,4等);
3.工艺路线:
A、件号如(1,2)(温度调整异同各1件):按预热处理精加工(铣或磨削)最终热处理;
B、件号如(3,4)(温度调整异同各1件):加工后最终热处理;(热处理及加工后应尽量平放,细长件应及时垂直吊放);
4.各工序完成时请及时在附表中填写各加工后、热处理后的实际尺寸及平行度,直线度实际值等形位尺寸实际值,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各起始时间及详细操作过程和时间,实际硬度值,操作者姓名等内容。
附注:a、SKD11:200*20*20 4件;
b、SKD11:55*55*55 4件;
c、SKD11:55*55*55 4件(按图加工形状);
d、Cr12或Cr12MoV φ20*200 2件;
e、Cr12或Cr12MoV 库房中现有较小规格材料2件;
资料来源:/articleinfo/detail_5_10_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