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第7章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名词解释1.外间充质2.鳃弓3.咽囊4.口凹5.口咽膜6.融合7.联合8.原腭9.奇结节10.Meckel 软骨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参考答案第二章名词解释1.原发性上皮带2.牙板3.上皮隔4.上皮根鞘5.颈环6.釉结7.缩余釉上皮8.引导管问答(思考)题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何谓成釉器中间层?有哪些功能?4.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2.前期牙本质3.修复性牙本质4.继发性牙本质5.管间牙本质6.管周牙本质7.罩牙本质8.透明牙本质9.(牙本质)透明层10.托姆斯粒层11.死区问答(思考)题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4.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5.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7.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参考答案第四章名词解释1.点彩2.主纤维3.上皮剩余4.束骨5.(牙槽骨)穿通纤维问答(思考)题1.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2.何谓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如何?临床意义如何?3.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5.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参考答案问答(思考)题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口腔黏膜的功能。
3.口腔黏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4.试述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的不同点。
5.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6.口腔黏膜基底膜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第六章问答(思考)题1.比较三种大唾液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别;2.比较浆液细胞与黏液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特性的差别;3.比较闰管细胞与纹管细胞形态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4.涎腺上皮细胞再生的组织学表现。
07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一种发生于消化道黏膜的慢性复发性肉芽肿性炎症,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以淋巴组织最为丰富的末端回肠发病最多见
病因:不明;感染、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精神因素
病理:
组织水肿,淋巴管扩张,慢性炎症和散在分布的巨细胞,少数情况下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透壁性炎症波散导致淋巴水肿和肠壁增厚,最后引起广泛纤维化. 往往产生一种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
病变肠段与临近正常的肠段("跳跃区")有明显的界线-因此命名为节段性肠炎
临表:
年龄:好发于15—35岁
病程:起病缓慢,病情渐进性。
病程一般数年。
肠道症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及伴体重减轻。
肠道外征象:
口腔病损
全身症状(低热乏力等)
其它:(骶髂关节炎,脊椎炎,皮肤红斑结节等)
口腔病损
发生率:6%~10%
部位:颊、唇、腭、龈等部位均可
病损特点:
水肿性线状溃疡
条索状增生皱襞及颗粒,砂砾状结节增生
唇可发生弥漫性肿胀硬结
牙龈亦可表现为明显发红,表面呈颗粒状
复发性口腔溃疡
诊断:
临床表现
肠道
肠外(口腔)
X线
肠管狭窄,病变节段分布
治疗:
至今尚无治愈的方法,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对症、支持、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手术
口腔病损
消炎防腐促进愈合、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后
很少被治愈,相反具有周期性恶化的特征
大多数克罗恩病患者能很好地活动和成功地适应生活.
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很低。
口腔黏膜病

疣状白斑:上皮疣状增生,上皮表面高低不 平,表层过度角化,粒层明显。
上皮下结缔组织可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
上皮层内细胞发生恶变,但基底膜尚完整, 未侵犯结缔组织。
非均质型白斑常与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或 鳞状细胞癌相关
甲苯胺蓝染色---活检时确定取材部位
(十五)皲裂
黏膜或皮肤发生的线状裂口
(十六)假膜
伪膜,灰白色或黄白色,可以擦掉或撕掉 纤维素渗出+上皮细胞+炎细胞
(十七)斑
黏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 黑斑
(十八)丘疹 黏膜或皮肤上凸出的小疹, 基底椭圆形或圆形,顶端尖、扁平、圆 1-5mm 色灰或发红,消失后不留痕迹 麻疹:颊黏膜出现丘疹,早期特征 镜下:上皮增厚;浆液渗出;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20-50岁多见 好发于舌、软腭、咽部、颊、唇等黏膜 溃疡深而大,直径大于5mm,周围高起 深达黏膜下层,可波及腺体等 病程长 愈后留瘢痕
病理变化
病变较深,侵犯黏膜下层 腺泡组织被炎症破坏,腺管扩张 严重时,腺小叶结构消失,为淋巴细胞取代 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水肿、断裂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非均质型:白色病损中夹杂疣状、结节、溃疡、 红斑样成分 颗粒状、疣状、溃疡状
非均质型恶变率 高于 均质型
高危区:舌腹部及舌侧缘
病理变化
上皮增生,有过度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或混合角化。 上皮单纯增生为良性病变,表现为上皮的过度正角化,粒
层明显,棘层增生,没有非典型细胞。 上皮钉突可伸长且变粗,但仍整齐且基底膜清晰。固有层
1均质型:病变较软、鲜红色、边界清楚、表面 光滑 病理变化:上皮萎缩,有的可为上皮异常增生 或原位癌 2间杂型:红白间杂
口腔粘膜病主治考试考点笔记整理

口腔粘膜病主治考试考点笔记整理一、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1.口腔单纯疱疹P1-22.带状疱疹P33.手足口病P44.球菌性口炎P45.口腔念珠菌病P5二、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1.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P62.创伤性溃疡/血疱P73.白塞病P84.结核溃疡P8三、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1.白斑P92.扁平苔藓P103.盘状红斑狼疮P114.红斑P11四、唇、舌疾病1.慢性唇炎P122.口角炎P123.地图舌P134.沟纹舌P13五、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1.血管神经性水肿P142.药物过敏性口炎P153.多形性红斑P15六、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天疱疮P16七、艾滋病、梅毒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P17-18八、系统性疾病的口腔黏膜表现P19第一单元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第一节口腔单纯疱疹致病菌:单纯疱疹病毒临床特征:簇集性小水疱,有自限性,易复发考点一病因单纯疱疹病毒(HSV):脱氧核酸核糖(DNA)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引起口腔皮肤黏膜感染;(注意是“主要”不是“只”)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病损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和肛门考点二临床表现主要是HSV-I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急性发作时又称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以 6 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 个月至2 岁更多1)有前驱期:表现为感冒症状,发热,拒食,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等2)水疱期: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似针头大小的小水疱3)糜烂期:小水疱汇集成簇,溃破后可形成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4)愈合期:整个病程约需7~10 天,病后有抗体,但不能防止复发,一般不留瘢痕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唇疱疹)发病部位:口唇或接近口唇处病变特征:①常以多个成簇的疱开始;②损害复总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位置诱发因素:阳光、局部机械损伤,特别是轻度发热,如感冒临床表现:前驱阶段症状轻结痂开始愈合,开始到愈合约10天,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淀考点三鉴别诊断1.口炎型口疮,又疱疹样口疮,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多成人,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散在小溃疡(漫天星),无发疱期损害多发于口腔的无角化黏膜,无皮肤损害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②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不超过中线③损害愈合后在一段时期内(1 个月)仍有疼痛④愈合后多不再复发3.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16、A5、A10和肠道EV71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与斑疹,数量不等4.疱疹性咽峡炎①由柯萨奇病毒A4 所引起②前驱期症状和全身反应都较轻③病损的分布只限于口腔后部,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处5.多形性红斑皮损为常对称分布于手背、足背、前臂。
口腔科疾病诊疗规范目录

口腔科疾病诊疗规范目录第一章牙体牙髓病第一节龋病一、浅龋二、中龋三、深龋第二节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一、畸形中夹尖二、牙内陷三、四环素着色牙四、氟牙症五、先天性梅毒牙六、磨损七、楔状缺损八、牙本质过敏症九、牙隐裂十、牙根纵裂十一、牙震荡十二、牙脱位十三、牙折第三节牙髓病第四节根尖周病第二章牙周病第一节牙龈疾病第二节牙周炎第三章儿童口腔病第一节牙的发育异常一、萌出异常(一)萌出过早(二)萌出过迟(三)异位萌出二、形态结构异常(一)畸形结节(二)融合牙(三)过小牙(四)过大牙(五)弯曲牙三、数目异常(一)多生牙(二)先天性缺牙第二节龋病一、乳牙龋病二、年轻恒牙龋病第三节牙髄病一、乳牙牙髓病(一)急性牙髓炎(二)慢性牙髓炎(三)牙髓坏死与坏疽二、年轻恒牙牙髓病(一)可复性牙髓炎(二)不可复性牙髓炎(三)牙髓坏死与坏疽第四节根尖周病一、乳牙根尖周病(一)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二、年轻恒牙根尖周病(一)年轻恒牙急性根尖周炎(二)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第五节牙外伤一、乳牙外二、年轻恒牙外伤第六节牙周组织疾病一、牙龈炎(一)萌出性龈炎(二)(三)口呼吸引起的增生性龈炎(四)牙列拥挤性龈炎第七节粘膜病一、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二、口角炎三、婴幼儿创伤性溃疡四、疱疹性口炎五、地图舌第八节牙列异常一、乳牙列异常(一)乳前牙反牙合(二)后牙反牙合(三)深覆牙合二、混合牙列异常(一)第一恒磨牙前移导致间隙不足(二)正中间隙(三)开牙合(四)前牙反牙合(五)牙列拥挤(六)前牙深覆盖第四章口腔黏膜病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二、创伤性溃疡三、白塞病四、口腔单纯疱疹五、带状疱疹六、口腔念珠菌病七、药物过敏性口炎八多形性红斑九、天疱疮十、良性黏膜类天疱疮十一、口腔扁平苔藓十二、盘状红斑狼疮十三、口腔白斑十四、口腔红斑十五、口腔黑斑十六、肉芽肿性唇炎十七、舌乳头炎十八、地图舌十九、口角炎二十、梅毒二十一、艾滋病在口腔的表现第五章口腔颌面外科第一节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一、根尖脓肿二、干槽症三、拔牙后感染四、智牙冠周炎五、颏下间隙感染六、眶下间隙感染七、颊间隙感染八、颞间隙感染九、颞下间隙感染十、咬肌间隙感染十一、翼下颌间隙感染十二、舌下间隙感染十三、咽旁间隙感染十四、下颌下间隙感染十五、口底多间隙感染十六、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十七、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十八、新生儿颌面骨骨髓炎十九、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二十、面颈部淋巴结炎二十一、面颈部淋巴结核二十二、颌面骨结核二十三、面部疖、痈(一)疖(二)痈二十四、颌面部放线菌病二十五、坏疽性口炎(走马疳)第二节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类肿瘤疾病一、色素痣二、皮脂腺囊肿三、皮样、表皮样囊肿四、甲状舌管囊肿(瘘)五、鳃裂囊肿(瘘)六、牙源性颌骨囊胂七、非牙源性发育性囊肿八、非牙源性颌骨囊胂九、动脉瘤样骨囊肿十、乳头状瘤十一、角化棘皮瘤十二、角化棘皮瘤十三、牙龈瘤十四、纤维瘤十五、纤维组织细胞瘤十六、脂肪瘤十七、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十八、假性动脉瘤及损伤性动静脉痿十九、淋巴管畸形二十、神经鞘瘤二十一、神经纤维瘤二十二、损伤性神经瘤二十二、损伤性神经瘤二十四、肌母细胞瘤二十五、牙瘤二十六、二十七、牙骨质瘤二十八、成牙骨质细胞瘤二十九、化牙骨质纤维瘤三十、成釉细胞瘤三十一、成釉细胞纤维瘤三十二、牙源性腺样瘤三十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三十四、牙源性钙化囊肿三十五、牙源性黏液瘤三十六、外生骨疣三十七、骨瘤三十八、软骨瘤三十九、骨化性纤维瘤四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四十一、畸形性骨炎四十二、家族性颌骨肥大四十三、巨细胞瘤四十四、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四十五、畸胎瘤及错构瘤(一)畸胎瘤(二)错构瘤四十六、颈动脉体瘤四十七、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四十八、牙龈癌四十九、舌癌五十、口底癌五十一、唇癌五十二、颊黏膜癌五十三、腭癌五十四、上颌窦癌五十五、口咽癌五十六、皮肤及附件癌五十七、中心性颌骨癌五十八、转移癌五十九、恶性黑色素瘤六十、骨肉瘤六十一、软骨肉瘤六十二、软组织肉瘤六十三、浆细胞肉瘤六十四、恶性淋巴瘤六十五、朗格汉斯细胞病六十六、翼腭窝及颞下窝恶性胂瘤第三节口腔颌面部创伤一、颜面部软组织创伤(一)擦伤(二)挫伤(三)刺伤(四)裂伤(五)咬伤二、牙槽突骨折三、下领骨骨折四、上颌骨骨折五、颧骨、颧弓骨折六、鼻骨骨折七、面中2/3多发性骨折八、口腔颌面部火器伤九、口腔颌面部烧伤十、异物第四节颞下颌关节病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二、颞下颌关节脱位(一)急性前脱位(二)复发性脱位(三)陈旧性脱位三、颞下颌关节强直(一)关节内强直(二)关节外强直四、急性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第五节唾液腺疾病一、涎石病二、急性化脓性唾液腺炎三、流行性腮腺炎四、假性腮腺炎五、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七、唾液腺结核八、唾液腺良性肥大九、舍格伦综合征十、涎痿十一、黏液腺囊肿十二、舌下腺囊肿十三、腮腺囊肿十四、多形性腺瘤及肌上皮瘤十五、Warthin瘤(腺淋巴瘤)十六、其他唾液腺良性肿瘤十七、腺样囊性癌十八、黏液表皮样癌十九、其他唾液腺恶性胂瘤第六节口腔颌面部畸形及缺损一、唇裂二、腭裂三、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四、牙槽突裂五、面横裂六、正中裂七、面斜裂八、先天性唇窦九、双唇十、唇、舌系带畸形十一、宽面综合征(下颌角、咬肌肥大)十二、下颌前突十三、下颌后缩十四、颏部后缩十五、上颌前突十六、上颌后缩十七、单侧颌骨肥大畸形十八、单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十九、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征二十、长面综合征二十一、短面综合征二十二、斜颈二十三、鞍鼻二十四、鼻缺损二十五、唇、颊缺损二十六、耳缺损二十七、颌骨缺损二十八、颧、眶骨缺损第七节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一、面瘫二、面肌痉挛三、三叉神经痛四、舌咽神经痛五、非典型性面痛六、味觉性出汗综合征七、流涎症第八节口腔颌面部其他疾病一、着色性干皮病二、石骨症三、溶骨症四、异位甲状腺五、淀粉样变性六、结节病七、颈推横突肥大八、茎突舌骨综合征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六章口腔修复第一节牙体缺损第二节牙列缺损第三节牙列缺失一、全口义齿二、即刻全口义齿第四节颌面缺损的修复一、获得性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二、获得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一)耳修复(二)鼻修复(三)眼球缺失的修复(四)眼眶缺损的修复第五节牙周炎(牙周夹板治疗)第六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第一章牙体牙髓病第一节龋病一、浅龋【诊断要点】1、龋损部位色泽变棕黑,或表现为龋白斑,呈白垩色改变。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名词解释1.外间充质2.鳃弓3.咽囊4.口凹5.口咽膜6.融合7.联合8.原腭9.奇结节10.Meckel 软骨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参考答案第二章名词解释1.原发性上皮带2.牙板3.上皮隔4.上皮根鞘5.颈环6.釉结7.缩余釉上皮8.引导管问答(思考)题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何谓成釉器中间层?有哪些功能?4.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 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第三章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2.前期牙本质3.修复性牙本质4.继发性牙本质5.管间牙本质6.管周牙本质7.罩牙本质8.透明牙本质9.(牙本质)透明层10.托姆斯粒层11.死区问答(思考)题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4.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5.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7.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参考答案第四章名词解释1.点彩2.主纤维3.上皮剩余4.束骨5.(牙槽骨)穿通纤维问答(思考)题1.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2.何谓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如何?临床意义如何? 3.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5.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参考答案第五章问答(思考)题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口腔黏膜的功能。
3.口腔黏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4.试述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的不同点。
5.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6.口腔黏膜基底膜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第六章问答(思考)题1.比较三种大唾液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别;2.比较浆液细胞与黏液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3.比较闰管细胞与纹管细胞形态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4.涎腺上皮细胞再生的组织学表现。
口腔粘膜病教学大纲

口腔粘膜病学教学大纲(供5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粘膜病学(Or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6 学分:1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口腔粘膜病学是研究口腔粘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 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临床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系统科学地阐述口腔粘膜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灵活、创新的钻研精神并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粘膜病临床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
学生通过听课、电教图像观摩、临床见习、自学、临床病案讨论、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有下划线的内容为须掌握的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一)理论部分第一章口腔黏膜病概论第一节概述一、学科介绍:学科研究领域,发展史简介二、口腔粘膜病的涵盖范围三、口腔粘膜病临床特点:性别、部位、病损、治疗、转归。
四、疾病分类:以临床特征为主干,兼顾病因及病理学特征。
第二节口腔粘膜的结构与功能一、口腔粘膜的结构1. 上皮层: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角化层2. 组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3. 固有层、粘膜下层二、口腔粘膜的功能:保护、感觉、其他第三节口腔粘膜的代谢与更新*一、上皮细胞的分化二、细胞循环周期:G1期, G2期, M期三、口腔上皮更新时间第四节口腔粘膜的增龄性变化第六节口腔粘膜临床病损特点第二章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一、病因:单纯疱疹病毒的结构特点;单纯疱疹病毒两个亚型的差异。
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好发年龄及原因;病程及病损特点(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特征;诱因四、病理五、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了解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六、鉴别诊断:与口炎型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多形红斑鉴别*。
口腔黏膜病

单纯疱疹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疱疹性口炎 herpetic stomatitis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 急性发作 全身反应重 口腔黏膜成簇小水疱 浅溃疡 痂壳(口周皮肤) 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 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 涂片查找包涵体 电镜检查受损细胞 抗原抗体检测 局部用药 免疫调节剂 对症和支持治疗
第六章 口腔黏膜病
一、概念:
口 腔 黏 膜 病 ( oral mucosal diseases ) 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不同、 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有复 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口腔 白斑病、口腔扁平苔癣等。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粘膜 oral mucosa
覆盖在口腔表面,前与唇部皮肤相连,后与咽部粘膜相连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病因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
真菌—念珠菌属感染
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 慢性肥厚型 (增殖型念珠菌口炎)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病因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iasis
真菌—念珠菌属感染
念珠菌性口炎(candidal stomatitis) 慢性红斑型 (义齿性口炎)
(四)疱(vesicle)
定义:黏膜内贮存液体形成,圆形,突起,
直径2∼5mm,表面半球形。 上皮内疱(棘层内疱):壁薄而柔软 上皮下疱(基层下疱):疱壁较厚
见于病毒性感染、药物反应、烫伤和疱性皮肤病
(五)大疱(bulla)
定义:大的水疱性病损,直径5mm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化脓性肉芽肿
– 定义
• 组织对创伤及感染的一种反应性病变, 为良性疾病
– 病因 – 慢性机械刺激(局部刺激或外伤史)
• 机体内分泌变化
– 病理 – 血管增生性肉芽组织
– 临床表现 – 牙龈区深红色肿块 大约为1cm左右 – 表面光滑或稍有分叶 有蒂或无蒂 – 中等硬度 扪时不变白 易出血
熟 – 有浆细胞退化的鲁塞尔小体
– 临床表现 – 起病较急,有时病程迁延
• 牙龈肿大 触较硬 红色 易出血
– 诊断 – 临床+病理
• 注意与良性或恶性浆细胞瘤鉴别
– 治疗 – 去除牙石、牙垢、保持口腔卫生
治疗 局部病变抗感染 严重者手术切除但易复发
第五节嗜酸性肉芽肿
– 定义
• 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口腔粘 膜上形成肉芽肿性溃疡,有大量嗜酸性 粒细胞侵润并有大量组织细胞增生 病因
– 全身用激素 40-60mg/日 以后减量 5-10mg/
日
一年
– 免疫抑制剂 氯喹 500-750mg/日 250500mg/日
第四节浆细胞肉芽肿
– 定义
• 一种炎症性肉芽肿性病变,为良性病
– 病因
• 不明, 可能与感染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 有关
– 病理 – 肉芽组织 – 有大量密集得浆细胞浸润,形态正常,成
– 病因 – 感染结核、慢病毒 – 遗传 HLA – 免疫 T淋巴细胞功能受抑制 – 外、内源性刺激(单核细胞前体病变上皮细胞
小)
– 病理
• 结节: • 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 单核细胞 • 中心有小血管无干酪化
• 周围为网状纤维
– 临床表现 – 女性多于男性 20 – 40岁 – 肺受损: 咳嗽
– 临床表现
– 肾小球基底膜部位存在免疫复合物
– 血清c3,IgA,IgM ↑ 出现
抗平滑肌抗体
– 病理 – 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 + 血管炎
– 血管壁炎细胞浸润 血管炎以坏死为主 管腔中血栓形成
• 大片坏死组织存在
类纤维蛋白变
形
肌层及弹性纤维破坏
– 临床表现
– 任何年龄都会发病 女性
中年人多 男性 多于
– 临床表现 – 上下呼吸道及肺病变 – 肾小球肾炎 – 皮肤病变
– 病因 – 病原微生物 – 食物过敏或自身免疫反应 – 遗传因素 有HLA——B8抗原
– 病因 – 腹部损伤
• 精神因素
– 病理 – 粘膜下层有肉芽肿增生 – 淋巴组织水肿及增生 – 有类似结核结节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但无
干酪坏死
– 临床表现 – 发病缓慢,但病变渐近 症状反复出现 – 反复发作性腹痛 腹胀 腹部出现肿块 – 口腔粘膜组织增生 肥厚 颜色发红 溃疡形
• x线检查 • 肺门淋巴结肿大
– 肺纤维化、肺功能衰竭
• 骨: • 手指足趾肉芽肿破坏
– x线海绵状空间 – 神经肌肉
– 临床表现 – 神经肌肉
• 淋巴结病变
– 唾腺、泪腺肿大 80%颈颌下淋巴肿大 – 口腔唇部肿大 可触及硬结 皲裂 口周围皮
肤紫红或暗红
– 颊、舌、腭粘膜增厚 牙龈增长肿胀 – 皮肤 暗红色丘疹 结节或结节性红斑
了解各种肉芽肿性疾病的病因、 发Βιβλιοθήκη 机 制、病理表现及治疗和 预防原则
• 口腔粘膜肉芽肿疾病 • 病理学概念
– 临床表现 – 结节或肿胀 – 粘膜下浸润块 – 深溃疡
– 病因与预后
– 单纯刺激及一般感染——单纯性肉芽肿,预后 好
– 特殊感染 – 感染因子或其他物质作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 – 原因不明恶性疾病 预后差
• 口腔软腭及咽部持久性坏死性肉芽肿性溃疡 草莓龈
– 诊断 – 根据临床表现
– 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结核,结节病霉菌感染相鉴 别
– 治疗 – 局部病变用放射性治疗 – 口腔用消炎药物含漱 消炎药膏涂抹 – 全身用免疫抑制剂
成
– 骨骶髂关节炎 脊椎炎 色素层炎 – 皮肤结节性红斑
– 诊断 – 主要根据肠道发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 x线钡餐检查病变肠曲分段分布
– 治疗 – 外科手术 – 保守治疗 休息 – 抗菌素控制继发感染 首选磺胺药 – 激素治疗 – 口腔局部含漱,注射地塞米松或强的松龙
第三节结节病
– 定义
• 病因不明 全身多个系统及组织发生非干酪 化上皮样细胞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口腔科表 现为巨唇 颊粘膜增厚 腭部出现结节
第7章 口腔黏膜肉芽肿 性疾病
•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化脓性肉芽肿 • 第二节 局限性口面部肉芽肿病 • 第三节 结节病 • 第四节 克罗恩病 • 第五节 嗜酸性肉芽肿和浆细胞肉芽肿 • 第六节 韦格纳肉芽肿病
• 掌握本章6 种肉芽肿性疾病的概 念及临床 表现
熟悉各种肉芽肿性疾病的诊断及 鉴别诊 断标准
– 检验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 ↓
• 血沉 ↑ 嗜酸性粘细胞 ↑ 5-8% 患 者死亡
– 诊断
• 主要根据临床特点 • 一个或一个以上器官病变 • 肺门淋巴结大 • 巨唇 粘膜或皮下硬结
– 诊断
• 主要根据临床特点 • 活检 • 化验
• Kveim试验
– 治疗
– 唇部肿胀同局限性口面部肉芽肿病
• 注意与韦格纳肉芽肿相鉴别
– 治疗 – 局部对症治疗, 预防继发感染 – 局部小剂量放疗有效
第六节韦格纳肉芽肿
– 定义
• 1936年 由韦格纳报告的一种特发性慢性血管 炎性病变,典型的侵犯上、下呼吸道,肺及肾, 其口腔病变表现为形成坏死性肉芽肿性溃疡
– 病因
– 不明, 可能为变态反应疾病或自身免疫
• 破溃后成较深溃疡
– 诊断: – 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病理切片
鉴别诊断
周缘性巨细胞肉芽肿 紫红色 硬 周缘性骨化纤维瘤 白色 硬
治疗
去除刺激因素 消炎 对症
手术切除
• 第二节克罗恩病
– 定义
• 是一种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由 Crohn 1932年首先报告。又名节段性或局 限性肠炎。以淋巴组织最丰富的末端回肠 最常见 5-10%以上病人消化道的病变
– 不明 – 某些物质,如微生物、药物或食物作为刺
激因素 – 细胞免疫障碍
– 病理 – 大量嗜酸性粘细胞浸润
• 大量组织细胞增生 —— 病变后期充满 脂肪 泡沫样细胞
– 临床表现 – 舌、龈、唇、腭粘膜较大面积的溃疡
深
– 及时抗感染治疗迅速痊愈,易复发 – 伴牙槽突 颌骨破坏 齿松动
– 诊断 – 临床 +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