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伪君子读后感1000字

伪君子读后感1000字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通过对人物伪君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这篇小说让我深受触动,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小说中的伪君子是一个典型的丑恶形象,他表面上装作正直和善良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的人。
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欺压和剥削弱势群体,对待下属更是残忍无情。
他虚伪地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表面上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实际上却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种人物形象让我深感愤慨,也让我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够遇到类似伪君子的人物。
他们表面上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得体,但实际上却心怀鬼胎,不择手段地追逐着自己的私利。
他们可能是一些权势人物,也可能是一些普通的社会人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虚伪和自私。
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地利用别人,甚至伤害别人。
他们的存在让社会充满了欺诈和虚伪,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鲁迅通过《伪君子》这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这种伪君子的丑恶本质,也让人们对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惕和防范这种伪君子的存在,不能被他们的表面所迷惑,要善于辨别善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地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为私利所诱惑,不为权势所迷惑,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通过阅读《伪君子》,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虚伪,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希望自己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做一个真正的君子,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篇小说,认识到伪君子的危害,警惕和防范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伪君子》达尔丢夫形象浅析

《伪君子》——达尔丢夫的形象浅析现代文秘Y131 李梦Y01113121一、前言《伪君子》又译为《答尔丢夫》或者《骗子》,代表了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顾名思义,《伪君子》一剧的中心人物就是达尔丢夫。
他是个利用宗教手段,打着上帝的旗号到处欺诈的骗子;他内心卑劣,心狠手辣,奸诈狡猾而又能言善辩。
他以伪善的手段,混进奥尔恭的家,妄图骗取人家的妻女财产;当其伪善面目被撕破后,他完全展露自身丑恶的本质,欲将奥尔恭一家置于死地。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地揭露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与贪婪,突出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达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伪君子”的代名词。
二、达尔丢夫形象(一)假仁假义的宗教伪善者达尔丢夫在教堂做祈祷,呼天抢地,引人注目。
口口声声说:“把世界上的一切看成粪土不如”实际上,却在奥尔恭家大吃大喝,肥的流油。
故意在奥尔恭面前装虔诚,装作捏死一只跳蚤都会忏悔流泪的教徒,骗取奥尔恭的信任和喜爱。
在达米斯揭露其虚伪,指责他调戏欧米尔时,达尔丢夫装作很温顺的样子,以退为进,反咬一口,很好的离间了奥尔恭父子间的关系。
(二)贪财贪吃贪喝贪色的贪婪者奥尔恭在教堂遇见达尔丢夫时,他形容枯槁,穷的连双鞋都没有,而现在“他一个人吃下六个人吃的那么多东西”,“一顿饭虔诚地吃了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丁的羊腿”。
现在长得是“又肥又胖,红光满面,嘴唇红得都发紫”。
达尔丢夫表面上把自己伪装成清心寡欲的道德君子,看到访客对欧米尔抛媚眼就认为是大逆不道。
他一出场就碰见身着低胸衣裙的桃丽娜,连声惊叫拿出手帕让她遮住前胸,说什么,不便看见这种引起不洁的念头的东西,暴露了他欲盖弥彰的伪道学本相。
当欧米尔私下里找他商谈女儿婚事时,他立即色相毕露,动手动脚,口口声声“可爱的美人儿呀”,“甜美的宝贝呀”。
充分刻画了达尔丢夫色胆包天的卑劣内心。
(三)忘恩负义的狠毒残害者在奥尔恭面前,他装作十分感激,每天为其祷告,自动督责其家一切事务。
[复习]外国文学伪君子中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分析
![[复习]外国文学伪君子中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5de49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6.png)
《伪君子》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浅析09文秘2 徐栋梁 20091004241摘要:堕落的贵族和堕落的教士结合在一起,贵族与教徒的双重崇高身份,造就了达尔杜弗这一伪君子的总和。
这个形象是作者深刻观察和研究生活的结果,是对当时社会伪善本质的高度概括。
莫里哀匠心独运,使之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
关键词:伪善虚伪三一律一、《伪君子》中达尔杜弗的形象分析达尔杜弗是《伪君子》全剧的中心人物,也是文学史上伪君子的典型,是一个宗教骗子、无赖。
他伪善、狡黠、狠毒。
伪善是他的主导性格,作者用这个形象高度地概括了伪善行为的一切方面, 概括了伪善的手段、目的和危害。
首先,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他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
他本是外省的一个破落贵族,多年来在各个城市流浪,所以他了解当时社会上的真正的虔诚的教士是受人尊敬的。
于是他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宗教心理, 在教堂门前扮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士,做起了宗教骗子的勾当。
为了实现目的, 他一看到奥尔恭家便采取了一切伪善者惯用的两面派的手段。
他出场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仆人说:“倘使有人来找我, 你就说我去给囚犯分捐款去了。
”他的出场就是一个骗子的形象。
莫里哀把各种形式的教会伪教徒的精神特征都集中在达尔杜弗的身上,运用夸张的手法加以突出,创造出概括性很强的人物形象。
这个形象具有巨大的典型意义,是17世纪法国教会势力和贵族上流人物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假虔徒、伪信士的典型。
贪财、贪色、贪食是他的本性。
虚伪、伪善是达尔杜弗达到目的的手段。
这个形象的诞生是剧作家深刻观察和研究生活的结果,他高度概括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达尔杜弗是一切伪君子的总和,所以,他的问世就有许多宗权界和上流社会的人物疑神疑鬼地认为他写的就是自己,这就说明了达尔杜弗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二、《伪君子》的艺术特色伟大的歌德认为莫里哀“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可见莫里哀在艺术上的成就之高。
莫里哀的戏剧情节,场景的“三一律”的规范,舞台动作的精心设计,戏剧语言的潜在挖掘等,层层深入地剥去宗教伪善者的伪装,揭露他们的真实用意和对社会的危害,将莫里哀所要表达的主题书写得淋漓尽致。
《伪君子》的人物形象分析分析

《伪君子》的人物形象分析分析首先是陆启蒙这个角色,他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代表了伪君子中的一种类型。
他虽然文雅风度,善于言辞,但实际上相当虚伪而自私。
陆启蒙在别人面前装作谦逊、坦率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对别人的批评十分敏感,总是抱怨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不顺利。
这种伪装使他在人前显得文质彬彬、和蔼可亲,但背后却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利益的本性。
他以风度翩翩的形象欺骗了自己和别人,是一个虚伪的伪君子。
其次是乔啸岑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年轻的作家,也是伪君子中的一种类型。
乔啸岑自诩为文学家,对文学有着执着追求,但实际上他只是懂得一些文学常识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才华。
他靠着一些浅薄的见解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试图给自己增加一些神秘感。
乔啸岑虚伪的一面在于他明明对自己的才华产生怀疑,却仍然故作深沉。
在宴会上,他善于运用口才追逐名利,并通过与卓兰建立暧昧关系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乔啸岑是一个虚伪而自我陶醉的伪君子。
还有卓兰这个角色,她是一个美丽妖娆的女人,代表了伪君子中的另一种类型。
卓兰通过自己的外貌和身体吸引了众多男性的注意,但实际上她没有真正的情感和道德观念。
她善于运用自己的魅力和智慧,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勾引男性。
卓兰是一个自私而虚伪的伪君子,她在情感上没有真正的投入,只是利用男性实现自己的目的。
通过对以上几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具有伪君子的共同特点:善于伪装、自私自利、虚伪欺骗等。
他们在公共场合上装出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但背地里却追求个人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
他们追逐名利,以虚伪的姿态迎合上层社会的需求,同时也继续着对自己的自我陶醉。
这些虚伪的伪君子形象让人感到疏离和愤懑,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中虚伪和功利的一面。
总的来说,通过对《伪君子》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几个重要人物都具备虚伪、自私和欺骗等特点,通过表面上的文雅和高尚来欺骗他人和自己。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呈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伪君子的普遍现象,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人性的弱点。
《伪君子》人物形象分析

表—禁欲:不近女色
答丢夫
伪善里—纵欲:贪恋女色6答丢夫:狡猾贪财
7
厚颜无耻 凶狠阴险
夺人之妻 置人死地
8
答丢夫是一个伪善、狡猾、凶狠的伪君 子,是“伪善者”的同义语。
莫里哀层层深入,剥下其伪善外衣,暴 露其凶恶本质,揭发其罪恶用心和严重危害。
9
答丢夫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揭露了教 会的虚伪性和危害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 教会的民主倾向;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恶。
《伪君子》人物形象分析
1
《伪君子》是一部五 幕喜剧,讲述的是宗 教骗子答丢夫行骗而 被国王绳之以法的故 事。
2
主要人物
欧米尔:奥尔恭之妻 达米斯:奥尔恭之子 玛丽亚娜:奥尔恭之女 桃丽娜:女仆
奥尔恭: 一家之主
柏奈尔夫人:奥尔恭之 母
3
表:
不念 尘世
答丢夫
伪善
里: 贪吃 贪财 贪色
4
耍手帕
10
11
剥笋法
列举伪善表现 揭发伪善实质
揭露伪善危害性
12 返回
论《伪君子》中人物分析与艺术特色2400字

论《伪君子》中人物分析与艺术特色2400字《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主要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并谋取其家财,最后在精明的欧米尔的设计下中了圈套,并锒铛入狱的故事。
在故事中作者莫里哀无情地揭下了达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人格面具,以否定的方式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因逐时尚而被伪善所骗,也不能因慕虚荣而被假象所蒙蔽,更不能因良好的动机而不自觉地纵容恶行。
一、主要人物分析1、答尔丢夫,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对他的伪善的追踪是戏剧的主要线索,他的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伪善。
他披着虔诚的外衣,竭力掩饰自己真正的目标追求,掩饰充满狂热欲望的灵魂冲动,来迎合资产者处于虚荣的笃信宗教的时尚,赢得赏识,争取信任,从而去实现自己的真正的目标。
然而他苦苦追求的并不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不是以放弃世俗乐趣为代价,完成灵魂的净化与超越。
更不是出于崇高信仰,改变动荡的现实,而仅仅是追求世俗生活享受,追求简单需要的满足。
所以他的行为无法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无法获得原谅,反而让他成为了“伪君子”的代表,答尔丢夫也成为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奥尔贡,他是整部戏情节的中心。
他轻信固执,过分虔诚,好走极端。
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蠢和傻,他傻的可怜,傻的可笑,傻的可恼。
他刚愎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
对答尔丢夫的伪装虔诚深信不疑,竟把骗子当成“圣人”来膜拜。
当家人在他面前揭露答尔丢夫的虚伪时,他从不相信他们的说辞,反而夸张到要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送给答尔丢夫,简直比顽固派还要顽固。
2、桃丽娜,在剧中她虽然只是扮演一个侍女的角色,但是她却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她聪明能干,她身为陪伴小姐的佣人,身份却高于一般侍女;在主人家中她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她不畏强权,正直敢言,表现得“多嘴多舌”;她沉着大胆,是个丫鬟却敢于顶撞;她热心肠的同时也观察敏锐,从一开始就能看出答尔丢夫的叵测居心和虚伪。
《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这部作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里哀的才华和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这部作品中,莫里哀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伪君子的形象,他的名字就是“达尔丢夫”。
达尔丢夫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形象,他的外表看似高尚,实则内心充满了虚伪和贪婪。
他利用他的伪装,欺骗了许多人,包括他的朋友和家人。
然而,他的虚伪并没有逃过莫里哀的眼睛,他用他的笔,揭示了达尔丢夫的真实面目。
莫里哀的笔下,达尔丢夫的形象生动而鲜明。
他的虚伪和贪婪,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伪装,被揭示得无处可逃。
他的行为,被批评得毫不留情。
他的内心,被剖析得深入骨髓。
这样的描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里哀的才华和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同时,我也被莫里哀的勇气所震撼。
在那个时代,伪君子的形象是被社会接受的,甚至被一些人追捧的。
然而,莫里哀却敢于挑战这种社会现象,他用他的笔,揭示了伪君子的真实面目,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虚伪和贪婪。
这种勇气,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读完《伪君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里哀的才华和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伪君子的真实面目,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
同时,他的勇气,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我相信,莫里哀的作品将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思考人性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蔺云洁:谈谈莫里哀的《伪君子》及答尔丢夫形象

蔺云洁:谈谈莫⾥哀的《伪君⼦》及答尔丢夫形象莫⾥哀《伪君⼦》中的答尔丢夫是披着宗教良⼼导师的外⾐,打着上帝旗号进⾏欺骗和掠夺的伪君⼦形象。
虚伪就是他性格主要特征。
作者采取⽅法就是由表及⾥⼀层⼀层撕下他假的外⾐,揭露出他流氓恶棍的本质以及危害。
答尔丢夫表⾯上对⼀切珠宝⽆所谓,但是却尽情的享乐。
世界上⼀切事他看了都⽆所谓,财宝迷惑迷不住他的眼睛的。
但是他⼀顿饭就能吃两只鹌鹑,还有外加半个⽺腿。
舒服的床上安逸的睡觉。
醒来了和四⼤杯葡萄酒。
《伪君⼦》全剧分为五幕。
情节就是以揭穿答尔丢夫伪善⾯⽬的过程,地点就是在奥尔宫家,时间呢?就是不超过24个⼩时,从⽩天到晚上国王派⼠兵来抓⼈。
符合三⼀律要求。
《伪君⼦》的开创被歌德称为现存最伟⼤和最好的开场。
没开场是有两帮⼈在噢尔恭家门⼝说话。
⼀帮⼈就是认为说答尔丢夫是⼀个不好的⼈,另⼀派认为他是⼀个好⼈。
在全剧的每⼀幕之间和每⼀场之间衔接得就⾮常的紧密。
不会给⼈⼀种强烈空间不相容的感觉。
这就让观众感觉情节与看剧时本⾝的时间是⼀致的。
⽐如第⼀幕的第三场⼤家谈话中。
达⽶斯话还没说完,陶丽娜说道,他回来了。
紧接着就是⼆公的出场,构成了完美的衔接,减少时间的流逝感。
全场的开场标明了地点是在巴黎⼆公的家⾥,同样,这⼀地点也是全剧情节发⽣的地点。
⼜在这个现有的空间之中,然后通过⼈物的语⾔来扩⼤了全剧的空间。
⽐如第三场,欧⽶尔说我;“丈夫回来了,她可没看见我,我还是到楼上去等候它吧。
”第三幕第⼆场陶丽娜对答尔丢夫说:“太太,这就下楼到这⾥来请你,允许她和你谈⼏句话。
”⼤家多次谈到楼上观众知道欧⽶尔是住在楼上,给这个平⾯的地点增加⼀个复合的空间,随着剧情进展⾃然就⼈物有地⽅可去,不然就让⼈觉得⼈物全都是在同⼀个⼩地点中等待上场。
英国作家福斯特把⽂学作品的⼈物分为扁平⼈物和圆形⼈物两种。
扁平⼈物就是其特性被创造出来并被⽆限的放⼤,从⽽达到强烈的讽刺批判效果的⼈物。
答尔丢夫就是扁形⼈物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君子》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通过《伪君子》人物形象分析,莫里哀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与贪婪,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关键词:伪君子虚伪假虔诚能言善辩巧于应变灵魂肮脏手段狠毒愚蠢混淆是非急躁懦弱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又译《达尔丢夫》),是莫里哀喜剧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杰作。
它从法国现实生活中撷取题材,对剧中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进行了艺术概括,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天主教教会的伪善这也是作品《伪君子》成功的一大特点。
一.揭示《伪君子》中心人物达尔丢夫的虚伪形象。
《伪君子》共五幕,但中心人物达尔丢夫直到第三幕第二场才出场。
喜剧的前半部分达尔丢夫未不出场,但事事与他有关。
很多情节都是围绕他进行的。
作者运用种种方式,多侧面地勾画出达尔丢夫的基本轮廓,刻画了他的伪善,并初步揭示其危害性,达尔丢夫人未露面,性格却已突现观众面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达尔丢夫表面上清心寡欲,实际上拼命追求世俗享乐,要鲸吞奥尔恭的全部财产,而且心狠手黑,一旦被揭穿就凶相毕露,欲置主人于死地。
作家通过这一形象集中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和反动,指出了达尔丢夫作为一个"良心导师",打着上帝的旗号干坏事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刻画了表里不一伪善性格。
莫里哀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性,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在戏的头两幕,莫里哀通过奥尔恭一家老、少两派激烈的争吵,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他的经历和特点,达尔丢夫原是外省的一个贵族,后来破落了,穷得连一双鞋都没有。
流落到巴黎以后,他利用宗教来谋出路。
在教堂里,他装扮成一个虔诚的信士,用一些虚假得过火的虔诚动作骗取了奥尔恭的信任。
到了奥尔恭家里,他仍然以矫揉造作的一套骗取信任,“一点点小事他也要扣在自己身上认为罪孽深重”。
这种虚伪的外衣和他的实际情况是根本配不上的。
从外貌上看,他“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嘴红红的”,没有一点苦行者的样子。
桃丽娜早就指出:他是一个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
在奥尔恭家,他一个人能吃够六个人吃的东西,每天大嚼松鸡和羊腿,酒足饭饱之后,在睡意缠绵之中走到自己房间,猛孤丁地躺在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达尔丢夫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宗教的虚伪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形象,莫里哀揭露了宗教伪善对于社会的危害性。
达尔丢夫披上宗教信士的外衣混到奥尔恭家中,其目的是为了破坏别人的家庭,满足自己的兽欲,霸占别人的财产,以伪善的手段来达到掠夺的目的。
所以剧本从第三幕开始就逐步深入地揭露达尔丢夫伪善的本质,让达尔丢夫以自己的行动剥下他虚伪的外衣,暴露出他的罪恶目的和凶狠面目。
达尔丢夫一出场就非常精彩。
他看了侍女桃丽娜,故意加大声量对他的仆人说:“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衣和鞭子藏起来,求上帝永远赐给你光明。
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这两名话,一是要向人说明他是个禁欲主义者,而且是鞭身教那样的禁欲主义者,身上穿着鬃毛紧身衣,用鞭子抽打自已,进行苦修,是决不近女色的,二是要向人说明他是真正的慈善家,决不贪财好利。
其实,这都是骗人的假话。
这两句话的重要性不止于暴露达尔丢夫的虚伪,还在于他们是莫里哀在后三幕讽刺,揭露达尔丢夫的两个重点。
在第三幕莫里哀为达尔丢夫所选的中心动作是对美色,肉欲的强烈追求。
达尔丢夫盯着穿法国敞胸衣的女仆桃丽娜,他未等说话就掏出手帕,要桃丽娜把袒露的胸脯遮起来,说什么“看了灵魂就受伤”,俨然正人君子。
仿佛他是一个断绝一切欲念的圣徒,就突出地表现了人物虚伪透顶的性格特征。
达尔丢夫出场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勾引欧米尔,还恬不知耻地打着上帝的幌子来掩盖自己的用心,并且扬言这是“敬爱上帝”的表现。
他的丑行被达米斯揭发后,他又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被诬告者,耍弄假虔诚的手法,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既洗清了自己又嫁祸于别人,结果使愚蠢的奥尔恭受了骗,反把自己的儿子赶出家门。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看到了达尔丢夫的伪善,也看到了他能言善辩,巧于应变,灵魂肮脏而手段狠毒。
达尔丢夫追求的目标不是桃丽娜,也不是奥尔恭的女儿玛丽亚娜,而是光艳照人的欧米尔,达尔丢夫再次向欧米尔求欢,一见到欧米尔就垂涎欲滴,色相毕露,说什么“如果你抬出上帝来反对我的愿望,那么索性拔去这样一个障碍吧,这在我是算不了一回事的”,“一件坏事只是在被人嚷嚷得满城风雨的时候才成其为坏事”。
这就彻底暴露了他是个亵渎上帝、否认任何道德准则,以伪善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无耻之徒,连糊涂的奥尔恭也看清了他的真实面目。
最后,当虚伪骗不了人,恶行败露的时候,他就抛掉画皮,露出凶相。
他串通法院,以执行“契约”为名,要赶走奥尔恭,又借奥尔恭交给他的自己朋友的文件匣子,向国王控告奥尔恭是政治犯,妄图把他置于死地,达到永远霸占他的财产的目的。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与贪婪,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天主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当时的法国,它又成了反动势力的代表,而伪善正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17世纪初期,教会势力和贵族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组织了反动谍报机构“圣体会”,打着宗教慈善事业的幌子,派人混进“良心导师”的行列,监视人们的言行,陷害进步人士,更露骨地体现了宗教的虚伪性。
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有着明显的针对性,他把讽刺的锋芒对准了这种宗教伪善,揭露它的罪恶本质。
伪善的风气还流行于整个上流社会,莫里哀在他的一些剧本中就曾揭露过当时法国社会的这一特征,《伪君子》里的克雷央特说:有许多人“以假虔诚来配合他们的恶习”,从事罪恶活动。
莫里哀的剧本切中时弊,触到了反动势力的痛处,抨击了庞大的反动集团,正如他自己在剧本的序言中所说:“这出喜剧,哄传一时,长久受到迫害;戏里那些人,有本事叫人明白:他们在法国,比起到目前为止我演过的任何人,势力全大。
”几百年来。
这一形象始终保持了它的生命力。
到现在,由于答丢失的形象的高度的典型性,他已经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
孔孟之徒早有明训:仁有假仁,义有假义。
行假仁义者,即为伪君子。
古今人皆云:“不怕真小人,只畏伪君子。
”如若误交真小人为害还较浅,要是误交了伪君子祸害便严重了。
他要言不烦论及伪君子的可怕,就在于他们的心肠个个都不一样,且极难测,防不胜防。
有固执乖谬的,有偏颇不正的,有心黑如漆的,有心曲如钩的,有心如荆棘的,有心如刀剑的,有狠毒如蝎的,有如狼似虎的,有一心想升官的,有一心想发财的……在现实生活中,真小人干坏事明刀明枪,一看便明明白白,防之不难。
伪君子形似忠厚,满口仁义道德,岸然道貌扮好人,心里却尽是阴谋诡计。
他们内心想什么你永远猜不透,给他害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而且,这些外表看上去是个好人却心怀鬼胎的人,为达到其丑恶目的,又最喜欢与人交朋友。
现代社会比古时复杂,伪君子的坏心肠更多,他们内心的图谋,任你做梦也想不到。
结交朋友的确要“带眼识人”。
倘若遇人不淑误入歧途就晚了。
二.分析奥尔恭、瓦赖尔、爱米尔、桃丽娜、克雷央特等人物形象。
奥尔恭的形象也富有典型意义。
这个巴黎富商是王权的支持者,在国内几次变乱中,他都帮助过国王,表现得十分英勇,但是对于宗教虔诚却表现得异常地狂热,以至于受到达尔丢夫的欺骗而变得十分愚蠢。
他的思想比较保守,害怕自由思想,惟恐因此会惹出什么灾祸。
另外,此人还有专制家长的作风,刚愎自用,顽固暴躁,为了维护“一家之主”的地位,总想“煞一煞全家人的狂妄气焰”。
这些都是17世纪法国上层资产阶级的特征。
在文章中,奥尔恭几乎被达尔丢夫害得家破人亡,莫里哀对他有讽刺也有同情。
莫里哀的基本态度是希望资产阶级能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不再受害。
作品中的奥尔恭是个善良的老实人,热心肠,但轻信固执。
有一天,他去教堂做弥撒,注意到一个跪在他旁边的信士。
那人虔城祷告上天、狂热亲吻地面的模样,真叫他感动,奥尔恭走出教堂时,他赶到门口献上圣水;奥尔恭送他钱,他当面散给穷人。
奥尔恭认定这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把他接到家中,奉为良心导师。
奥尔恭的内兄克雷昂特对此很不理解,要他提防受骗,奥尔恭驳斥说:“这个达尔丢夫先生会是个骗子?有一天做祷告时,他弄死了一个跳蚤,还直怪自己不应该。
”克雷昂特心想,奥尔恭是疯啦。
奥尔恭本来已答应把女儿玛丽亚娜嫁给一个小伙子瓦赖尔,现在他改变主意,决定选达尔丢夫做她的丈夫,借女儿的亲事,让达尔丢夫成为他家里的人。
玛丽亚娜一心一意爱瓦赖尔,可又不敢违抗父命,幸亏奶妈桃丽娜给她打气,要她赶快去向她哥哥达米斯和继母爱米尔求助。
奥尔恭的续弦夫人爱尔斯十分贤慧,要桃丽娜去约达尔丢夫过来谈谈,想叫他放弃这件婚事。
达米斯不顾劝阻,躲到套间内准备偷听。
达尔丢夫来了,面对美貌的少妇心荡神驰,看四下无人,便情不自禁向她百般调情,要她放心同他“谈情说爱”。
爱米尔明确拒绝,劝达尔丢夫检点些,老老实实促成玛丽娜和瓦赖尔的婚事,只有这样她才不把他卑鄙的企图说给她丈夫知道。
这时,达米斯从藏身的套间里冲出来。
他像往常一样既暴躁又轻率,认为这事就该声张出去才是。
正好奥尔恭来了,达米斯使把一切都告诉父亲,揭露这个骗子的面目。
爱米尔料想她丈夫不会信服,于是走开了。
达尔丢夫在奥尔恭面前装出一副甘心受到羞辱的殉教徒样子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一个可恨的败类,自古以来最大的无赖。
上天有意惩罚他,才借这个机会考验他一番。
当奥尔恭责骂儿子造谣生事时,达尔丢夫跪下来求奥尔恭饶恕达米斯。
奥尔恭宣布取消达米斯的继承权。
奥尔恭撵走儿子后,要达尔丢夫今后公开亲近自己的妻子,气死家中那些看不惯的人。
这还不算,他还要找一个公证人来,进一步把全部财产都送给达尔丢夫。
奥尔恭带来一份婚约,对玛丽亚娜的哀求,不作让步。
于是爱米尔选择了唯一可能的办法,她保证要让奥尔恭亲眼看他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
爱米尔要桃丽娜去把达尔丢夫找来,别人都走开,叫奥尔恭藏在铺着一张大毯子的桌子底下,并预先声明,为了说服奥尔恭,她不得不暂时向达尔丢夫献媚,让这伪君子放胆胡作非为。
等到奥尔恭一明白过来,她就不演下去了。
达尔丢夫来到爱米尔身边,有点疑神疑鬼。
爱米尔施展她全部的魅力,说她丈夫为了跟谣言斗一斗,要他俩时时刻刻守在一起,她才敢向他表白衷肠。
达尔丢夫终于动了心,要求爱米尔给他一点儿实惠,并说奥尔恭是个可以牵着鼻子拉着走的傻瓜,要他相信什么他就相信什么。
奥尔恭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他看清了事实真相,尤其是受到了侮辱,他要撵走达尔丢夫。
但达尔丢夫却显得异常慎静,反击道:“现在房子已属于我了,该出去的是你。
”他走时还威胁要“为受害的上天报仇”。
奥尔恭垂头丧气,懊悔不及。
最使他着慌的是他把一只装有政治文件的小箱子也交给了达尔丢夫,他担心会连累寄存这只箱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