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观经济学课件07预期效用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 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现有财富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 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 或者说,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 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用MU表示。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 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 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在开始阶段可能是递增的,但当消费达 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用开始并一直是递减的。 这种消费的规律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传递性:如果在组合A与组合B之间,认为A的效用大于B ,在组合B和C之间,认为B的效用大于C,那么,在A和C 之间,一定是认为A的效用大于C的效用。(不矛盾)
• 无餍足:多比少好,即东西多的商品组合的效用,大于东 西少的商品组合的效用,也就是不考虑边际效用为负的商 品。(经济物品:边际效用大于零的物品。)
稀为贵)
• 边际替代率图示:MRSXY =-△Y/ △X Y
A
-△Y B
△X
U00Biblioteka X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的边 际效用之比。 即 MRSXY = MUX / MUY
• 公式 MRSXY = MUX / MUY 的推导:从点A到点B,X增加,
Y减少,所以是X替代Y。从A到B,因X的增加而增加的效用 是 △X MUX,因Y的减少而减少的效用(按正数算)是 -△Y MUY。 A、B两点的效用相等,所以有 △X MUX = -M△RSYXYM=UY-,△Y所/以△有X -,△所Y 以/△有XMR=SMXUYX=/MMUUYX。/又M根UY据定。义
第七讲
效用理论
一、效用与总效用
• 效用:从消费者的角度,即消费的主体看,效用是指消费 者在消费物品时所获得的满足感。从商品的角度,即消费 的客体看,效用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财富越多,效用满足越大。

——经济学假定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效用(Utility):人们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主观的。

效用的度量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是指用1,1.5,2,2.2,3等实数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是指用第1,第2,第3等序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没有精确的大小,只有顺序的比较。

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精确度量的;•效用是可比较的,可加减的。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e 的满足程度。

用TU表示。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变化最末一个单位时总效用的变化量。

具体地说就是,当消费者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

用MU表示。

MU很少会变成负值。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❽边际效用的表达式❽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0()lim Q TU Q MU Q∆→∆=∆《炸鸡翅膀》的故事:炸鸡翅膀(块)总效用边际效用0016211315418520621721820图示:总效用、边际效用变动规律62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增量不断递减的。

原因:生理或心理原因(☆)注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种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

(☆)想象一个问题未来科学的发展,“效用”(身心满足程度、幸福快乐和痛苦程度),能否可以量度?•在19世纪,一些哲学家相信,消费物品和劳务所获得的福利或效用确确实实是可以衡量的。

他们的想法是,创造一种机器。

☆偏好与效用满足•偏好的基本假设完全性(必居其一)传递性所有商品都是“好”的,“负商品”的比较罕见偏好与效用满足是一回事吗?(后者是根源,但二者并不完全同一)121212,,X X X X X X 122313,X X X X X X思考•是基数效用论合理一些,还是序数效用论更合理一些,为什么?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品组合所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无差异曲线图xy I 1I 3I 2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凸性(凸向原点)•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xyI1I3 I2第三节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MRS)(RCS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Why ?)-y MRSxy x ∆=∆xy I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品:边际替代率是常数•完全互补品(非连续、零或无穷大边际替代率)第四节消费者预算约束•购买所有商品的总支出小于等于总收入(一般都取等号)1122P X +P X I预算线的特征•绘制一条预算线•预算线斜率的含义X2X11122I=P X +P X预算线的变动•收入变化(下降)•价格变化(上升)•所有价格非规则变化的影响X2X11122I=P X +P X X2X11122I=P X +P X 2P第五节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均衡:——指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微观经济学 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 效用论
• c 、效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之一,即 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客观属性。而效用是人在消
费商品时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 • 用效用的大小表示商品的价值量,就是所谓的效用价值论, 它起源于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批判。 • 虽然学术观点上是对立的,但在方法意义上却是对后者的 补充和发展。
《家中的经济学》----王玉霞
• 一次女友来访,谈及某日亲自下厨为其先生 操办生日,此番举动令她的先生好生感动,并 由此对她倍加怜惜。相形之下,我不由得哀叹 上天如此不公。 • 冷静下来究其原因,是我忽略了一条基本的 经济学规律——边际收益递减。 • 女友难得下厨,奉献行为稀缺,边际收益很高, 而我的奉献如江水滔滔,长年累月托负着家务 之舟,自然淹没了感觉。先生由赞叹到麻木直 至挑剔,精确地描述了这泛滥的奉献带来的边 际收益递减。 • 边际收益递减律提醒女性:贤妻良母难做。在 为家庭做奉献时是否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
2.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 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 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表示。
如一个面包和一张光碟的效用 , 如果某人先选择面包后
选光碟,则面包对某人效用更大,光碟次之。 • 基数效用因效用单位概念的抽象化,序数效用论是经济 学常见的分析方法分析法。
一、效用(Utility)的概念
1、商品和效用(Goods and Utility) 1)、商品(Goods):商品是为满足人们需要而生产,
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换的物品与劳务。
• 2)效用: 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指消费者从消费
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 效用在经济学中被用来表示从消费中所得到的主观上的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
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30元,则
边际收入130元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 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 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罗斯福在连任第四任美国总统成功时, 有记者问他是怎样的感觉。罗斯福递给 记者一块面包,记者受宠若惊,三口两 口地吃了,说味道很好。罗斯福让记者 一连吃了四块,然后看着记者微笑说: “你现在知道我的感觉了”。这个故事 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使是总统这样的职 位,积时既久,也会因事务的重复和繁 杂而失去趣味。
2、定义:表示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又称“等效用曲线” 或“效用等高线”。
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偏好条件下, 对商品组合进行选择时,对不同 组合商品满足程度没有差别的点 的轨迹。
某消费者无差异表
组合 A B C D
猪肉(公斤) 鸡蛋(公斤)
1
6
2
3
32Leabharlann 41.5鸡 蛋 公 斤
()
I 猪肉(公斤)
特别强调
由于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所以经济学家认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自于“内省”。例如,把 一个人的眼睛蒙住,请他伸臂膀,然后向他手 上加重物,开始他会感到重物的增加,但当重 物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尽管所加重物相同,他 的感觉是增加的(即边际的)重物越来越小。 韦伯-费克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也证明了声音、 光线和其他感觉都存在这种现象递减。边际效 用递减与这些现象类似。
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新航线,每 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那么,当每次飞 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13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 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 全部成本是26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给航空公 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 一下,便会发现,行!因为我们此时做决策不能依 据全部成本(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施和 地勤人员的费用等等),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 机维修费以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不论是否搭载 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飞机上的就餐费和 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均衡的变动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变动,这种变 动可能由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
03
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
01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程度。
02
效用函数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
评价的函数。
03
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
02
需求与供给
需求分析
定义与分类
对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的描述。
决定因素
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需求曲线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绘制,反映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分析
01
定义与分类
对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 并能够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的描述。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总结词:不同国家在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通过比较和借 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微观经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详细描述
1. 不同国家的政策比较:不同国家在 微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 经验,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德国的 社会市场经济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 比较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理念和 文化传统。
决定因素
02
03
供给曲线
价格、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预 期等。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绘 制,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正 相关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市场均衡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 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价格机制
通过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实现市场供求平衡的机 制。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经济因素
心理因素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就业率等经济因素,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 购买能力和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如需求、动机、认知 、情感等,也会影响其决策过程。
03 效用最大化理论
效用的定义
01
02
03
效用
表示消费者从消费一种或 多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 的满足程度。
效用函数
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 服务组合的偏好程度,将 商品或服务组合转化为效 用值。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消费者决策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理论 • 消费者选择理论 • 价格变动与消费者行为 •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消费者决策理论
探讨消费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 况下,根据个人偏好和价格变化 做出最优选择。
微观经济学视角
对未来的展望
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
随着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发展,未来对消费者决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到消费者心理 层面。
技术创新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将呈现出更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 全球化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的商品交易数量,是市场供求双方都 能接受的交易量。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的关系
消费者决策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根据个人偏好和预算约束选择最优的 商品组合。
市场均衡
在消费者决策和生产者决策的相互作用下,市场达到的一种相对稳 定状态。
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效用理论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效用理论ppt课件
p
(4.9)
p0
p f q
o
q0
q
精选编辑ppt
27
在函数是离散变量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表示为
n
Rq0 pi qi qi1 np0
(4.10)
i1
其中 q i表示消费者所欲购买的第 i 个单位商品, p i表示为 购买第 单i 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为p 消0 费者购
买商品时所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
• 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 出偏好顺序。
•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 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 B大于C,则A大于C。
•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 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精选编辑ppt
32
•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异同
• 区别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
4.效用理论分为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和序数效 用(ordinal utility)。
精选编辑ppt
17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 (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 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基数的 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效用之间的差 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的)。序数效用与它 相反,它只是在序数的层面上才有意义。
精选编辑ppt
13
• 4.不饱和性
精选编辑ppt
14
• 这三、四个假定构成了消费者理论的基础。它们并 没有阐明消费者的偏好,但它们的确使得这些偏好 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在这些假定的基础之上, 我们现在就可以探讨消费者的行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的情况下,彩票集合 X 为:
[0,1]3
X { p [0 ,1 ]n: in 1p i 1 }
抽彩行为准则:面对不同的彩
1
票,抽彩人依照彩票的预期效
用大小来作判断彩票的优劣。 1
6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一) 抽彩选择
3. 复合彩票
通过随机事件A,可从两种彩票 p 和 q 设计出另一种彩票 t : 若 A发生,则购买彩票 p;若A没有发生,则购买彩票 q。可 见,t是一种以概率a获得彩票 p,以概率1- a 获得彩票q的新 型彩票(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 p与 q的复合彩票。
彩票集合 X 是 Rn的有界凸闭子集,特别是任何两种彩票的加 权平均都还是彩票——复合彩票。这就解释了彩票集合的凸 性的意义。
7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二) 赌博行为
➢ 实际问题:甲、乙在争执“巴西-法国”足球比赛胜负:甲认 为巴西队赢,乙认为法国队赢。有人建议他们打赌,赌金50 元。如果不接受这个赌博,谁都不赢不输。如果接受,赢者 得50元,收入变为 100 元;输者付50元,收入变为 0 元。甲 和乙是否会进行这场赌博呢?
不同但相联系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无常。 ➢ 风险(risk):不能确定某种行为一定会产生某种结果,但能客
观地确定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即存在客观概率。 ➢ 无常(uncertainty):既不能确定一定会产生某种结果,又不能
客观地确定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Topics to be discussed:本讲研究不确定环境中,经济人的 行为准则与目标函数,内容包括:
任何形式的抽彩行动(彩票)都可用其中奖概率分布来表示。
彩票 p = ( p1, p2, , pn)
奖品类别 中奖概率 中奖效用 预期效用
1等奖 2等奖
p1
p2
U1
U2
EU( p) = p1U1 + p2U2 +
n等奖(无奖) pn Un
+ pnUn
➢ 奖品不同的彩票的统一表示:奖励合类,分布向量齐维。 ➢例:彩票 A 的奖励有 a, b, c,彩票B的奖励有 x, y, z,则可视 A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一) 抽彩选择
➢ 两种彩票:福彩和足彩。奖品相同,中奖即得汽车一辆。 a) 福利彩票:中奖概率为p,不中奖的概率为1-p。 b)足球彩票:中奖概率为q,不中奖的概率为1-q。
➢ 抽彩者:中奖,获U1单位效用;不中奖,获U2单位效用。
问题:抽彩者会购买哪一种彩票?
➢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计算这两种彩票的预期效用——效用 的数学期望。用 EU、EV 分别表示福彩、足彩的预期效用: EU = pU1 + (1- p)U2 EV = qU1 + (1- q)U2
风险选择理论——预期效用;
无常选择理论——主观概率。
2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我们从三个不确定性选择的经典事例,来开始我们的讨论。
例1 彩票(lottery) 发行彩票是一种常见的低成本筹资手段。购买彩票可能获得 奖品,甚至可能获得大奖。彩票的品种很多,面对众多的彩 票,消费者究竟依据怎样的行为准则进行选择?这是我们关 心的问题。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二) 赌博行为
1. 预期效用
➢ 设甲和乙的货币收入效用函数为u和v。 ➢ 甲和乙各自根据自己的概率判断,计算赌博的预期效用: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一) 抽彩选择
2. 彩票集合
抽彩行动:一张彩票 = 一次抽彩行动 例:购买一张福利彩票,是一次抽彩,可用 p 表示;购买50 张福利彩票,也是一次抽彩,可用 q 表示。p与q的中奖概率 不同,因而是不同的彩票。
彩票集合:所有可能的彩票的
1
全体,也即一切可能的抽彩行
动的全体。在共有 n 个奖励等
例2 赌博(gamble) 赌博是一种典型的靠随机因素决定收入的现象,用它可区别 一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当消费者面对 一种赌博的时候,他是依据什么准则来决定是参加还是拒绝 赌博的?
例3 择业(job-choice) 职业各种各样,有些职业收入稳定,而有些职业的收入不稳 定,与绩效挂钩。因此,择业也是一种不确定选择问题。 3
➢抽彩人究竟会购买哪一种彩票,取决于 EU 与 EV 的比较: a)如果 EU > EV,则因福彩的预期效用更大而选择购买福彩; b)如果 EU < EV,则因足彩的预期效用更大而选择购买足彩; c)如果 EU = EV,则因预期效用相同而购买哪种都可以。 4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一) 抽彩选择
1. 彩票的表示
➢ 问题分析:甲和乙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各有各的信息,各有 各的判断。甲说巴西队赢,是因为甲认为巴西队赢的概率 p 大于法国队:p > 1 p。乙说法国队赢,是因为乙认为巴西队 赢的概率 q 小于法国队:q < 1 q。
➢ 注意:这里的概率与彩票中奖的概率意义不同。彩票中奖的 概率是客观存在的,叫做客观概率;而这里的概率是由赌博 的双方各自主观确定的,叫做主观概率。
Expected Utility
Lecture 7
预期效用理论
不确定性概念
前面的讨论是在确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涉及的价格、收入 等变量都不带不确定性。然而经济活动并非总是确定性的,带 有不确定性的消费选择可能更为常见,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不确定性:不能确定某种经济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
经济学对不确定性从概念上作了严格区分,提出了两种含义
和B的奖励同为 a, b, c, x, y, z,只不过彩票A获得奖励 x, y, z 的 概率是0,彩票B获得奖励 a, b, c 的概率是 0。这样, A和B的 中奖概率分布向量同维,可以比较。
➢ 统一奖励等级:把各种不同种类彩票以这种方式统一后,奖 励等级便得到了统一,从而可假定共有 n 个奖励等级。 5
➢购买复合彩票 t,获得 i 等奖的概率为 api +(1- a)qi。即 t = (t1, t2, , tn),ti = api +(1- a)qi (i = 1,2, ,n)
➢复合彩票 t 的中奖概率分布为ap + (1- a)q,即 t = ap + (1- a)q = (ap1+ (1- a) q1, ap2+(1- a) q2, , apn + (1- a) q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