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功效是什么
手脚冰凉、暖不热,《伤寒论》里面的芍药甘草附子汤,简简单单的三味

手脚冰凉、暖不热,《伤寒论》里面的芍药甘草附子汤,简简
单单的三味
手脚冰凉、暖不热,《伤寒论》里面的芍药甘草附子汤,简简单单的三味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手足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如果经常手足冰凉就说明,我们的身体里寒邪较重,阳气受阻不能推动气血而导致瘀血内生,脉道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四肢不能得到很好的滋养,所以会经常手足冰凉。
芍药甘草附子汤
组成:芍药、甘草(炙)、附子。
方解
芍药行营血以载卫气,附子,温阳气以升木气,甘草培土补中,以升提阴阳。
汗泄阳气,水寒不能生木,则用附子温水以培木根,汗泄血中温气,血郁不行,则木气郁滞,用芍药行血以疏木。
甘草补中,交通阴阳。
看似简单的三味药若用之得当疗效相当令人满意,这就是经方的魅力,药简力宏。
要想用好经方就要看医者的功底了,医道非常道,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医学典著的透彻领悟,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甘芍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甘芍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甘芍附子汤。
【处方】
甘草、白芍、附子。
【功能主治】
汗出过多,阳虚营竭。
【摘录】
《医级》卷七
上文是对甘芍附子汤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甘芍附子汤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第1 页。
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功效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功效是什么
导语:古时候,还没有西医出现,所以凡是生病之后,都是去药店抓几副药回家熬成汤来治疗疾病,中药的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对于白芍甘草附子
古时候,还没有西医出现,所以凡是生病之后,都是去药店抓几副药回家熬成汤来治疗疾病,中药的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对于白芍甘草附子汤,大家都比较的陌生,芍药是一种有微微的酸味的药材,在古书中记载,白色的芍药有活血滋阴的效果,赤色的芍药有活血凉血的效果。
【组成】芍药甘草(炙)各三两(9克)附子一枚(3克)(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用水五升(今1升),煮取一升五合(今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病机】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临床拓展】多用于治疗阳虚外感汗多恶寒者,或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阳气虚之关节疼痛、周身恶寒汗出者,亦可用于汗后亡阳证、腰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等而见本方证者。
【用药禁忌】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小小的芍药花,做成汤药之后,居然有这么多的功效。
如果大家有以上所提示的病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中药门诊,买一些芍药。
白芍甘草附子汤功效显著,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85芍药甘草附子汤

8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芍药9g 炙甘草9g 制附子9g 上3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扶阳益阴,阴阳两调。
(主治)汗多,反恶寒,肢挛急,脉沉细或微细。
(临证加减)l.本方芍药、附子、甘草、再加桂枝、大枣治汗后亡阳。
2。
本方加乳香、鸡血藤没药治风寒腰痛。
3.本方加元胡、干姜、荜茇、白芍各用30g治肠痉挛。
4。
本方加太子参、桂枝治腓肠肌痉挛。
5.本方加鸡血藤、当归、透骨草、伸筋草,川断治风湿痛。
6.本方加大黄,治寒腹中拘急,恶寒甚,腰脚挛痛,睾丸胀痛,二便不利者,名芍药甘草附子大黄汤。
(九)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8)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疑非仲景方。
[提要] 汗后阴阳两虚的证治。
[释义] 本条以“发汗,病不解”冒首,则应分析始初之病情及不解之原因。
始初之病既宜发汗,自必有可汗之证,如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等。
若汗之得法,其病当解,即令未愈,亦应脉证不变,或有所减轻。
今发汗病不解,且“反恶寒”,是为学者提供辨证关键,盖以表证未解,则应发热恶寒并见,今日“反恶寒”是发热虽罢,而恶寒更重,知病不解者,非表证不解,而是造成变证。
变证如何?从“虚故也”及“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则辨析不难,盖汗后不发热,而恶寒为主证之一,知为发汗伤阳,阳虚不能温煦所致,因之曰“虚故也”。
又,芍药甘草附子汤,乃芍药甘草汤加附子而成,而芍药甘草汤,为治阴虚脚挛急之主方,因知其虚,除阳虚恶寒外,当有阴虚,经脉失养,而致脚挛急等证(参见29条)。
60条曰: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是汗下后阴阳俱虚之证,亦当与本条互参,即本条出现微细之脉,亦在情理之中。
[选注]成无己:发汗病解,则不恶寒。
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
白芍甘草附子汤案例

白芍甘草附子汤案例
白芍甘草附子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和气血、温经止痛的功效。
下
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了解一下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应用。
患者王先生,男,45岁,因寒冷天气下腹冷痛,伴有腹部胀满,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等症状来就诊。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诊断为寒湿凝滞型腹痛。
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决定采用白芍甘草附子汤进行治疗。
首先,我们使用白芍、甘草、附子等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药物。
然后,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每日服用白芍甘草附子汤,同时遵循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的腹痛症状明显缓解,大便也逐渐恢复正常,舌质苔色也有所改善。
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的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整体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白芍甘草附子汤在治疗寒湿凝滞型腹痛方面具
有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白芍甘草附子汤治疗腹痛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剂量和疗程,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白芍甘草附子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白芍甘草附子汤治疗疾病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治疗方案,患者也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大家对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应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膝关节、足跟痛

剂,能迅速消除膝关节骨质退行性,炎证性的病变,最适合年老体 弱,不营则痛之证。方中白芍养肝调肝之要药,肝不足者用之可补, 肝有余者用之可抑,总使肝之疏泄正常。张锡纯云:“白芍能补能 泻,能收能散,能柔能疏,能敛能利,能治坚积、血痹、久痛、大小 便不利”。然白芍临床应用虽范围甚广,但要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正确辨证用药是前提,剂量、配伍是取效关键。方中苓桂术甘汤和二 陈汤均为胃疾痰饮夹杂而加,乃化气行水扶正祛邪,降逆气,散结 气,除痰饮,安脾胃之方。苓桂二药,在伤寒金匮方中,各不下数十 方;茯苓能渗能补,能利水湿,能起阴气;桂枝性温煦,可内可外, 可上可下,可气可血,可通可补,运用尤广。合“二陈汤”可以理 气,可以除痰,气降痰自出,气化痰自豁。《本经》载山茱萸有逐寒 湿痹痛之功。羌活散肌表诸风邪,理周身百结之痛,且芳香雄烈,能 上行于头,下行于足,遍达肢体。更因患者胃有痰饮夹证,背部恶 寒,乃太阳经脉和任督不得温煦,羌活助桂枝宣通任督,温煦太阳经 脉,对痰饮背寒颇有效验。诸药组合,和而不烈,刚而不燥,乃治疗 老年下肢关节久痹,恰到好处之妙剂。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腰痛屡用屡效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腰痛屡用屡效患者,男,28岁,2016-11-16,首诊,腰痛伴腿痛2月。
患者缘于2月前受凉后出现腰痛,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胀痛,下肢冷凉,就近医院骨科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舌质淡,苔薄,脉沉细白芍30 炙甘草15 附子10 怀牛膝30杜仲30七剂水煎服2016-11-25,腰痛症状显减,舌脉如前白芍30 炙甘草15 附子10 怀牛膝30杜仲50七剂水煎服按: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常见疾病,三四十岁为高发年龄段,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笔者于2012年由于忙于应诊久坐,就出现严重的腰痛,卧床多日,被骨科建议手术,后经中药内服外用得愈。
笔者也有临床应用葛根汤治疗腰痛的经验,曾经在全国经方论坛进行交流。
《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为更好的理解此条,当与第29条互相参考。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通过以上两条原文的论述,可以明确,芍药甘草汤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而芍药甘草附子汤同样可以缓解肌肉的痉挛,且用于表现为虚寒证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成,是由于患者久坐失于锻炼而导致脊柱周围的肌肉失用而相对萎缩,包裹固定脊柱的力量不足,在脊柱负重时压迫椎间盘,突出的椎间盘和周围韧带对周围的组织形成物理刺激,以及渗出的关节液等成分对周围的肌肉组织形成化学刺激并形成水肿,造成周围的肌肉反应性的痉挛收缩,而这种痉挛收缩加重了对椎间盘的压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
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脱水剂减轻局部的水肿,以缓解刺激和压迫,同时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以改善局部血流。
针对这种恶性循环,如果可以打破其中的一个环节,其他环节会自然缓解,这也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认识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理所在。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腿脚挛急-静脉曲张-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腿脚挛急-静脉曲张-
《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联系第29条: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以方测证,可知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适应症中当有脚挛急(小腿挛急)和恶寒,与该条病机相符的病例我遇到过一例,而且效果很好。
那是一年前,这个病人是内陆到疆打工的,在石灰窑工作。
他来诊的时候说他的右侧小腿疼痛抽筋一年多了,并有轻度的静脉曲张,经过西医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条件有限,便没有再到上级医院继续检查治疗,听说中药经济实惠,便来看中医。
现在他已经不能干活了,不但小腿疼痛抽筋,而且还怕冷,受凉和劳累后症状就会加重。
根据他的脉证,我认为他小腿肌肉挛急就是阴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怕冷正是阳虚表阳不固、温煦失司的表现,疼痛和静脉曲张是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这应该是一个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我当时开了白芍60g、炙甘草15g、炙附子15g,加了些木瓜、威灵仙、伸筋草、怀牛膝、当归、红花等等,病人服了六天后来诊,说疼痛和抽筋都消失了,走路也比以前好多了。
于是又开了六天的,并告诉他吃完后可以继续把静脉曲张治疗治疗,可是病人一去再没来复诊。
前些日子遇上了这个病人,他说那次吃了药以后到现在都挺好的,也一直在干活,因为住所不定和经济条件所限他也没有再继续治疗静脉曲张,这也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白芍甘草附子汤的功效是什么
导语:古时候,还没有西医出现,所以凡是生病之后,都是去药店抓几副药回家熬成汤来治疗疾病,中药的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对于白芍甘草附子
古时候,还没有西医出现,所以凡是生病之后,都是去药店抓几副药回家熬成汤来治疗疾病,中药的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对于白芍甘草附子汤,大家都比较的陌生,芍药是一种有微微的酸味的药材,在古书中记载,白色的芍药有活血滋阴的效果,赤色的芍药有活血凉血的效果。
【组成】芍药甘草(炙)各三两(9克)附子一枚(3克)(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用水五升(今1升),煮取一升五合(今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病机】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临床拓展】多用于治疗阳虚外感汗多恶寒者,或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阳气虚之关节疼痛、周身恶寒汗出者,亦可用于汗后亡阳证、腰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等而见本方证者。
【用药禁忌】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小小的芍药花,做成汤药之后,居然有这么多的功效。
如果大家有以上所提示的病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中药门诊,买一些芍药。
白芍甘草附子汤功效显著,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