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合集下载

堤防工程测量技术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技术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技术方案一、引言堤防是一种人工或自然的垂直结构,用于抵御波浪和水流的侵蚀以及防止水污染。

在现代社会中,堤防的建设和维护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堤防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堤防工程测量的意义和目的堤防工程测量是指利用各种测量手段和方法对堤防进行实地观测、数据采集和分析,以保证堤防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堤防工程测量的主要目的包括:1.获取堤防的地形、形态和结构特征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基础资料;2.监测堤防的运行状况,发现和预防堤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对堤防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为堤防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三、堤防工程测量的常用技术手段和方法1.地面测量技术地面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激光测量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堤防的地形、高程、形态等基本信息,为堤防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2.水下测量技术水下测量技术是指在水下环境中进行测量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声纳测深、声纳测距、水下摄像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堤防水下部分的地形和状况,为堤防安全评估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3.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传感器对地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较大范围的堤防地理信息和环境变化情况,为堤防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依据。

4.无人机测量技术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测量技术已经成为堤防工程测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无人机,可以对堤防进行航拍、三维建模、红外热成像等操作,为堤防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四、堤防工程测量技术方案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堤防工程测量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明确测量的范围和要求;(2)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手段和方法,确定测量的具体方案;(3)进行现场勘测和摄影,了解堤防的地形、环境和周边情况;(4)编制测量任务书和测量方案,分配测量人员和设备。

堤防工程施工测量

堤防工程施工测量

堤防工程施工测量堤防工程是防治洪水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

施工测量是堤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将探讨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内容、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堤防工程施工测量是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通过测量仪器和工具,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测量和放样,以确定堤防工程的位置、高程和坡度等参数,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依据。

其基本原理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和数据处理等。

二、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堤防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测量:建立施工控制网,确定测站的位置和高程,为后续施工放样提供基础数据。

2.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将堤防工程的主轴线、轮廓线、高程等关键参数实地标示出来,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指导。

3.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堤防工程的关键部位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堤防工程施工测量方法主要包括:1. 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

2. 距离测量:利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3. 高程测量: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高程差。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高程和坡度等参数。

四、堤防工程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堤防工程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1.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堤防工程的主轴线、轮廓线、高程等关键参数实地标示出来,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指导。

2.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堤防工程的关键部位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竣工测量:工程竣工后,对堤防工程进行测量,验证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变形观测:在工程运行期间,对堤防工程进行定期观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变形和隐患。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终稿)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终稿)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终稿)
该测量方案主要用于堤防工程的施工测量,以确保堤防的
准确性和稳定性。

1. 测量目标:测量堤防的高程、平面布置和横断面形状。

2. 测量工具:
- GNSS测量仪:用于获取堤防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

-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堤防的高程。

- 光电测距仪:用于测量堤防的高程和横断面形状。

- 土壤取样器:用于采集堤防的土壤样本,以进行分析和评估。

3. 测量步骤:
-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设置控制点。

- 利用GNSS测量仪进行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测量,并记录数据。

- 使用激光测距仪在控制点和堤防表面之间进行测量,获取堤防的高程数据。

- 利用光电测距仪沿着堤防的横向线路进行高程测量,并记录数据。

- 设置测量剖面,并利用光电测距仪进行堤防横断面形状的测量,记录数据。

-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堤防的高程和横断面图。

4. 测量注意事项:
-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和稳定性。

- 在测量剖面时,要确保剖面的方向与设计要求一致。

- 在采集土壤样本时,要选择代表性的样本点,避免人为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 测量结束后,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对堤防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从而保证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利工程堤防测量施工方案

水利工程堤防测量施工方案

水利工程堤防测量施工方案一、前言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堤防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测量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堤防的测量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图纸评审: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评审,确认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后续测量施工的进行。

2. 测量器材准备:准备好各种必要的测量器材,如全站仪、水准仪、GPS测量仪等,并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器材的正常使用。

3. 测量人员培训:对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测量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三、测量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1)确定测量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设置的测量控制点,保证控制点的合理布设和精确测量。

(2)测量基准的建立:在堤防附近选取一个适当位置建立测量基准点,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点,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测量网的布设:根据设计要求,建立一定数量的测量网,以便后续测量工作的进行。

2. 测量工作(1)堤防的水平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堤防的水平线进行测量,保证堤防的平整度和平行度。

(2)堤防的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对堤防的高程进行测量,保证堤防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3)堤防的边坡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堤防的边坡进行测量,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堤防的成果图绘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堤防的成果图,包括水平线图、高程图、边坡图等。

3. 施工监理与验收(1)测量数据的监理:由专业的测量监理人员对测量数据进行监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量成果的验收: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确认测量成果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四、安全措施在进行堤防测量施工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1.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程。

2.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器材,避免因器材不当使用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堤防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堤防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堤防工程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目的1、评估堤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2、检测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及时发现堤防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为堤防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内容1、堤防工程地质勘测;2、堤防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3、堤防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测;4、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5、堤防工程的变形和沉降监测;6、堤防工程的风险评估。

三、试验过程1、堤防工程的地质勘测(1)采用地面勘探、地下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测手段,对堤防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2)对地质构造、地层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分析,评估地质对堤防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2、堤防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1)对堤防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如土壤、石料、沙土等)进行采样分析,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

(2)对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进行试验,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3、堤防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测(1)对堤防工程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水文地质对堤防工程的稳定性的影响。

(2)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地下水化学性质等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地下水对堤防工程的影响程度。

4、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1)采用现场观测、地质勘测、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检测。

(2)对堤防工程的抗震性能、抗风性能、抗浪性能等进行评估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堤防工程的变形和沉降监测(1)对堤防工程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定点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变形和沉降情况。

(2)对变形和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6、堤防工程的风险评估(1)对堤防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地质灾害、气候灾害、人为灾害等。

(2)提出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试验设备1、地质勘测设备:包括地面勘探设备、地下勘探设备、水文地质勘探设备等。

堤防工程施工测量

堤防工程施工测量

堤防工程施工测量一、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意义1、保障工程质量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施工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存在的问题,确保堤防工程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障工程质量。

2、控制工程进度堤防工程通常是长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合理的施工测量可以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完成情况,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控制工程成本施工测量可以准确计算工程材料的用量和人工费用,避免浪费和超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二、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第一步,通过对工程建设地点的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掌握地形地貌的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桩基测量桩基是堤防工程中的重要支撑结构,桩基测量是指对桩基的位置、深度、质量等进行测量,确保桩基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3、压砂测量在堤防工程中,为了提高堤体的抗冲刷性能,需要进行压砂处理。

压砂测量是指对压砂的厚度、坡度等进行测量,确保压砂施工的质量。

4、防渗测量防渗是堤防工程中防止水渗透的重要环节,防渗测量是指对防渗材料的使用量、铺设质量等进行测量,确保防渗效果达标。

5、边坡测量堤防工程的边坡是直接受力的结构,边坡测量是指对边坡的坡度、高度、稳定性等进行测量,确保边坡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6、排水测量在堤防工程中,为了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降雨水,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测量是指对排水设施的位置、深度、流速等进行测量,确保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

7、监测测量堤防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监测。

监测测量是指对堤防工程各项指标的定期测量和监测,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三、堤防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1、传统测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实地测量,包括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测量自动化仪器等。

传统测量方法操作简单,但工作效率较低。

2、无人机测量无人机测量是指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测量,通过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获取地形地貌的数据信息。

堤防工程检测方案

堤防工程检测方案

堤防工程检测方案1.引言堤防是防洪的重要设施,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堤防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裂缝、渗水,甚至整体坍塌。

因此,对堤防的定期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完整的堤防工程检测方案,以确保堤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检测目标堤防工程检测的目标是确定堤防的工作状态、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堤防的表面状况,如是否有裂缝、渗水等;- 检测堤防的内部结构,如是否有土壤下沉、土质松动等;- 检测堤防的稳定性,如是否有坍塌迹象、滑坡迹象等。

3.检测方法堤防工程检测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非破坏检测和破坏性检测。

3.1 非破坏检测非破坏检测是指通过对堤防进行各种物理检测和监测,不对堤防本身进行破坏,以获取堤防的信息。

常见的非破坏检测方法包括:- 地面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堤防表面的三维扫描,获取堤防表面的形貌、裂缝和变形情况。

-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堤防的整体情况,包括变形、沉降等。

- 声波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声波探测仪测量堤防下方土体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以了解土质的情况。

- 平面测量技术,可以通过GPS等手段对堤防进行平面测量,以获取堤防的变形情况。

-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安装监测井和水位计等设备,监测堤防下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2 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是指通过对堤防进行破坏性试验,获取堤防结构和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常见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 钻孔取样,可以通过钻孔取样获取堤防下方土体的实际情况,如密度、含水量等。

- 实验室试验,可以通过对钻孔取样进行实验室试验,获取土体的强度、变形模量等参数。

- 岩土工程勘测,可以通过地质勘测的手段,获取堤防下方地质构造和地层情况。

4.检测内容堤防工程检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表面检测表面检测是指对堤防的表面状况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堤防的裂缝、渗水等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分类、测量和分析;- 对堤防的变形进行检测,包括水平和垂直变形。

堤防护坡测量方案

堤防护坡测量方案

堤防护坡测量方案1. 简介堤防护坡测量是一种测量与分析的过程,用于评估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测量堤防的高程、坡度和坡面变形等因素,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确定堤防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堤防护坡测量的方案,并提供相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测量工具在进行堤防护坡测量前,需要准备以下测量工具: - 全站仪:用于测量堤防各个点的高程和坡度; - 斜杆:用于在坡面上测量高程; - 支杆:用于插入土壤中以测量其湿度和密度; - GPS定位仪:用于测量堤防的位置坐标。

3. 测量步骤下面是进行堤防护坡测量的步骤:步骤一:确定测量范围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堤防的范围,并标记出测量点。

通常选择堤顶、堤脚、堤身和护坡的关键位置作为测量点。

步骤二:安装测量仪器使用全站仪在测量点上安装并校准测量仪器,确保准确测量高程和坡度。

步骤三:测量堤防高程使用全站仪在各个测量点上进行高程测量。

将全站仪对准目标点,记录目标点的高程值,并进行数据存储。

步骤四:测量堤防坡度在堤防坡面上使用斜杆进行坡度测量。

在每个测量点上,将斜杆放置在坡面上,记录仪器指示的坡度值,并进行数据存储。

步骤五:测量土壤湿度和密度在堤防的护坡部分,使用支杆插入土壤中,测量土壤的湿度和密度。

将支杆插入土壤中,记录土壤湿度和密度,并进行数据存储。

步骤六:测量堤防位置坐标使用GPS定位仪测量堤防关键位置的位置坐标。

将GPS定位仪对准目标位置,记录位置坐标,并进行数据存储。

4. 注意事项在进行堤防护坡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操作测量仪器时,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接近堤防边缘和坡面时,要注意防滑和防摔。

•在测量堤防时,要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避免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造成误差。

•在进行土壤湿度和密度测量时,要确保支杆插入土壤的深度一致,并尽量选择不同位置进行测量,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5. 结论堤防护坡测量是评估堤防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安吉段施工Ⅴ
标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一、概述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梅溪集镇区块,从梅溪镇马村至梅溪老大桥,沿途经过马村、华光村、梅溪村,河道中心线长7.85km,左岸堤防全长约6.70km,右岸堤防全长约3.06km,防洪标准:左岸梅溪新大桥下游为50年一遇,其余为20年一遇。

3座涵闸,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以及为实施上述工程所必须的措施及其他项目。

1.2 测量工作内容及特点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内容主要为平面控制网建立、工程碎部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工程沉降观测。

建设单位提供了五个坐标控制点。

我方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和校核。

各个控制点高差起伏大,地形复杂,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施工测量是本工程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二、技术依据
2.1工程依据
⑴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⑵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⑶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

2.2 相关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准备工作
3.1 人员配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开展,投入由一个作业组承担本工程测量任务,总测量人员4名,其中工程师1名,专职测工1名,组成本工程施工测量队。

3.2 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和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

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见一览表。

注:仪器均在计量局检验规定周期内检定。

3.3 内业计算
室内采用南方测绘CASS6.1成图系统,南方测绘平差易2006、CAD2006,现场计算采用卡西欧CASIO fx-4800p计算器.该计算器己输入有关计算程序来进行数据处理,以求高效、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四、工程平面控制网
4.1 控制点建立
根据本工程包括堤防工程的特点,经现场踏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高级控制点,建立附合导线平面控制网作为加密控制点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量。

根据堤防工程的外形以及视线情况,在结构外设置控制网点。

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控制点埋设至少7天后方可进行施测。

4.2 平面导线控制测设
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主要建筑物为线性,结合业主单位所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沿线布设附合导线。

⑵点位布设要求:平面控制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位置,视线与障碍物之间距离不小于 1.5m。

加密控制点则应按方便放样,便于保护的原则进行布置。

⑶观测仪器使用KF5-442全站仪,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6个测回,边长观测3次测距,取平均数作为最后结果。

角度及边长的观测的各项限差均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在观测边长时,输入温度、气压改正系数,由仪器自动改正。

4.2 水准测量测设
本工程主要包括堤防和建筑物等施工项目,对高程要求比较严格。

为满足施工需要及工程测量精度,在堤坝沿线、建筑物布设四等水准点。

水准测量采用DS3自动安平水准观测,观测方法严格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观测结束后对往返测量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限时取两次结果的平均数。

内业计算采用两人单独对观测数据进行直接平差,确认结果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

4.4 测量及改正
测量拟采用附合导线测定。

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

采用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南方测绘平差易2006进行平差。

改正后的主控制桩点,进行矩形网角度及边长检测。

检查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

五、地形复测及碎部测量
5.1 测量方法
⑴堤防工程采用设计单位交底的五个混凝土地标作为主控制点,用全站仪测设基础平面位置和高程以满足堤坝基础开挖。

堤坝填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全站仪配合高精度水准仪测设出精确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满足堤防工程施工精度要求。

⑵堤坝采用沿线加密点测设,以满足土石方开挖及道路平面位置和标高空控制要求。

⑶原始地形复测应在监理、业主单位监督下联合测量。

地形复测应按照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方法测量,以满足工程量结算。

5.2 测量允许误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

六、资料整理与归档
⑴外业观测记录手薄字体书写工整,日期时间及放样部位准确并注明天气情况。

观测数据经专人复核检查无误后均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归档,并附必要检查的文字说明。

⑵测量报验单按照业主单位规定的格式书写后方可报验。

⑶内业成图采用统一图幅,图面整齐大方,部位明确。

方便竣工资料的整理
七、施工注意事项
⑴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由专人复核。

⑵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⑶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均应打伞,以防损坏仪器。

⑷非专业人员不准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⑸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⑹由于工期紧,施工工序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

八、施工测量管理
8.1 技术复核
⑴各施工段轴线及开挖线放出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轴线的相对尺寸、控制点位置等的复核检查,主要复核:
控制轴线的间距、各轴线间的间距、堤防开挖回填边线、每层填筑标高控制点的高程、堤防轴线有无偏移等。

⑵测量人员协助监理对建筑物的主要控制轴线及建筑主点进行复测认证。

⑶测量标准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有关规定执行。

⑷复测监控过程记录应作为技术资料入档。

⑸经现场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代表复核无误后,并办理有关签字手续,再进行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

8.2 测量管理制度
⑴各级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施工。

⑵参施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⑶严格遵循自检的作业程序,复核合格后方可报验。

⑷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真实,数值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及时填写,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应保持记录的原始性。

⑸草图、点之记图等,应当当场勾绘,有关数据和方位等一并标注清楚。

测量记录多有保密性,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上缴有关部门保存。

⑹测量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⑺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⑻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的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附属品,钢尺,水准标尺等)。

⑼严禁使用未经检测或超过检测期的测量仪器,作好测量仪器的登记、标示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