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9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9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我要的是葫芦)1、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才同学们说了小葫芦长得好,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勾下来。
2、抽生说后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课件出示语句)3、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
4、师范读后,5、生齐读: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
6、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
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
可是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了吗?(课件)你有什么感受?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4、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要想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就必须要能闯过这三关。
第一关、会读:第二关、会演:第三关、会说:2、第一关小组学习后交流。
(1)第一关:哪一组来读读“种葫芦的人” 所想所说的句子。
(2)勾对的举手。
(3)小组分角色读(4)不读叙述性语言之解读对话能行吗?(5)我有几个句子弄不明白,想请教一下大家。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时《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葫、芦"等11 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 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 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子和果实的关系,领悟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葫芦实物、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1. 教师神秘地拿出葫芦实物,举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孩子们,瞧,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什么?(葫芦)你们见过葫芦吗?在哪里见过?”邀请几位学生回答,分享他们对葫芦的印象。
2.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用彩色粉笔突出“葫芦”二字。
领读课题,强调“芦"要读轻声。
再次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脑袋里是不是冒出了好多小问号呀?谁来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是谁要的葫芦?"为什么只要葫芦?”“最后有没有得到葫芦?"等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读完后,提问:“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 个)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3.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感、怪、慢”,先指名认读,正音。
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如“藤”“盯”,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玩“摘葫芦”游戏:在黑板上画一棵葫芦藤,将生字词写在葫芦形状的卡片上,挂在藤上。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认识“葫、芦”等生字。
会写“言、每”等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及挂图。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葫芦,看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2、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齐读课题,指导“芦”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仔细看这棵葫芦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4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讨论:每幅图画指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5、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讲一个人种了棵葫芦,结了个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
)(三)学习本课生字1、读读下面的词语。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言每治棵挂哇怪慢3、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分类识字。
(1)相同结构的字有哪些,请你找一找?治、棵、挂、哇、怪、慢(2)相同偏旁的字有哪些?怪、慢(3)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挂、哇5、指导书写(1)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2)描红,仿写。
看谁写得好。
(四)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自言(yán)一棵(kē)自语每(měi)天治(zhì)一治挂(guà)哇(wā)奇怪(guài)慢(màn)慢地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
新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认我一会认认
葫• 芦藤 蚜 虫 花谢了 盯着 好啊 赛过 感 到 奇 怪 慢慢地
28/30
我会认
葫芦藤谢蚜 盯啊怪慢赛感
29/30
我会认
葫啊
怪谢
盯 芦赛感慢
30/30
22/30
叶子 茎
果实
根(营养和水分)
23/30
我明白了
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 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生长, 不能只重视结果。
做任何事都得注意 事物之间联络。
24/30
我会讲故事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葫芦,
过了一些日子,( )葫芦藤上又
长满了( )色叶子,开出了几朵
( )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
几个( )小葫芦。有一天,他发
11/30
那个人天天都 要去看几次。
这说明了 什么?
12/30
没过几天,叶子上蚜虫更多了。小
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3/30
14/30
小组合作
为何小葫 芦都落了
?
请儿童们当当侦察员,
在课文2—3自然段中找答
案,用横线画出来。
15/30
有一天,他看见 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心里想,有几个虫 子怕什么!他盯着小 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小葫芦,快长啊 ,快长啊!长得胜过 大南瓜才好呢!”
8/30
填一填
(细 长 )葫芦藤 (碧 绿 )叶子 (雪 白 )小花 (可 爱 )小葫芦
9/30
从前,有个人,种 了一棵葫芦。春天到了 葫芦抽出了( ),过 了几天,长出了( ), 又过了几天开出了 ( ),再过了几天挂 起了( )。
10/30
细长葫芦藤上长满 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 白小花。花谢以后,藤 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 么可爱小葫芦啊!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植物伙伴礼,出示葫芦。
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我要的葫芦》2、课题中藏着两个生字伙伴(指出偏旁)它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木植物,所以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芦”是lu ,但在词中要读成轻声。
3、齐读课题4、这种草本植物结的果实,也叫葫芦,你们见过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感知1、让我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去读读这个有关葫芦的故事。
2、“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是谁的?什么意思?带圆点的词要重读,强调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
小结: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其中的含义,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读。
三、教学第一自然1、跟着老师一起来到园子里的葫芦架下,(指名读第一自然)看看这棵葫芦开始长得什么样?(画图)出示句子、生字“藤、哇”(认读生字、读句子)师:葫芦先长出又细又长的藤,(这种不能直立,细长的茎干就是藤)接着介绍藤上长满了绿叶(老师画多一些,还是少一些,从哪里看出?)然后开出几朵雪白的小花最后,花谢了,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
2、课文介绍这棵葫芦时,按照藤、叶、花、果的顺序来介绍,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规律,每一个环节影响着下一个环节。
3、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板书:叶子葫芦满、绿可爱4、你喜欢这棵葫芦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过渡:同学们这么喜欢这棵葫芦,种葫芦的人也非常喜欢,从哪看出来?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你能读出他对葫芦的喜爱吗?那么结果怎样呢?四、教学第四段1、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2、齐读最后一段指导朗读(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真可惜呀!3、这一段中有本课笔画最多的一个字,“慢”,怎样才能写好呢?学生读帖,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共同评价。
4、出示课件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蚜虫黄、落5、看了这两幅图,同学们心中一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过渡:让我们再读课文,从二、三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智能交互平板、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生字词)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上节课咱们已经学过了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玩一玩摘苹果的游戏吧!小组竞赛,看哪组完成得最出色,给予奖励。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件展示“课文插图”部分。
师: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生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生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生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观察得十分仔细。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图文)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喜欢这段话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葫芦的生长过程。
生1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4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9个生字“葫、芦、藤、谢、蚜、盯、啊、赛、怪",会写6个生字“棵、谢、想、盯、邻、治”。
解释“赛过、盯着、花谢"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梳理主人公一心只要大葫芦的心情。
3.能说出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与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帖、葫芦叶、葫芦花等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聚焦葫芦。
1.单元导入。
2.请大家猜个谜语。
出示谜语。
3.出示字卡。
学习葫芦的芦是轻声。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喜爱葫芦。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
思考:我要的是怎样的葫芦?2.学习生字“赛"。
理解“赛过”。
根据理解再读课题,体会那个人想要大葫芦的心情。
3.借助简笔画,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1)葫芦长什么样啊?生找句子。
师:那我们一起跟着课文种一棵葫芦。
师画简笔画。
师:首先在泥土里种下一粒种子,种子生根发芽。
接着长出什么样的葫芦藤?生:细长的。
师画葫芦藤。
一起读好“藤",师补充:藤是草本植物的茎。
生活中哪些植物也有又细又长的藤?生:西瓜藤,丝瓜藤。
师:他们都是藤植物,所以藤这个字的部首是草字头。
字帖“藤”师:葫芦继续长啊长,又长出了什么?生:绿叶。
师;对呀,长满了绿叶,真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葫芦。
师贴叶子。
师:接着又长出了什么?什么样的小花?生:雪白的小花。
师贴小花。
4.学习“谢",理解谢的意思并学习“谢”的写法。
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复习一自然段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
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
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二、学习四自然段(多媒体)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
齐读。
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板书你知道主要原因是: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
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
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
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
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
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
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
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他怎么说的?个读。
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篇一《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朱胜丹教学目标: 1 、认识 6 个生字。
会写 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 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重点、难点: 1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2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 、亲爱的同学们,一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很有趣的课文——《棉花姑娘》,谁还记得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生大体复述课文大意。
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好!我们知道了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捉走了叶子上的蚜虫,棉花姑娘露出了笑脸,可是,假如那天没有七星瓢虫的帮助,那么棉花姑娘会怎么样呢?今天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观察课本课题和认字表里的“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 , 我们就读轻声。
齐读词语:葫芦。
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2、字词识记。
1 .词语过关,开火车认读,齐读。
3、合作交流。
1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指生说。
4、品读领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故事的主人公那么喜欢葫芦却没有得到葫芦,我们一起去仔细看看怎么回事好不好? 2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思考:小葫芦长得怎么样?你喜欢吗?请你找出相关语句。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3 .指名读。
4 .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
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5. 指导读。
6 .比我们更喜欢小葫芦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 。
7 . 8 .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全班齐读)(2)学习第四自然段。
1 .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
如果你也有这么可爱的小葫芦 , 你希望它秋后长成什么样啊?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找一找课文中这棵可爱的小葫芦到底怎么样了 ?2 .生答(小葫芦都落了),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出示句子:★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 .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们有什么问题?( 1 )“我会读”:认真读 2 、 3 自然段,用“—”画出“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句子;用“﹏”画出“邻居”所说的话,认真地读一读。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2)“我会说”:老师分角色范读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习。
“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细细体会。
( 3 )“我会演”:同桌分角色表演。
(同桌排练)其余的同学都来当评委,注意哪个角色演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什么地方演得不够出色,你怎样改进?(提示: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气。
)生表演。
(两组表演)他生评议,用掌声祝贺他们!(4)这两个人的看法一样吗?“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
“邻居”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
文中的“主人”错了吗?你们知道葫芦与叶子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____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续讲故事。
第二年 , 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 过了一些日子, ( ) 的葫芦藤上又长满了 ( ) 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 ( ) 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 ( ) 的小葫芦。
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这时他想起(),赶快(),后来小葫芦慢慢(),一个个都长得()。
篇二【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 14 课,本组选编了 5 篇富含寓意的文章,旨在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一些道理:如要有开阔的眼界,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等。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文章语言优美,富含哲理,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可在葫芦长蚜虫后不听取邻居的建议,最后葫芦都掉落的故事。
通过这篇寓言,主要告诉了学生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并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自然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简单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
基于此,我会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从插图中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发言积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他们对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体会这句话的情感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的交流和朗读中加以点拨。
【教学目标】1 、会认“葫”、“芦”等 6 个生字,会写“言”、“每”等 8 个生字,能够区分“挂”和“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4 、结合生活,明白事情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难点结合生活,明白事情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这个道理。
【教学过程】一、猜图激趣1 、出示一张葫芦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预设:葫芦2 、纠音。
注意:葫芦的“芦”是第二声,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指生读,开火车读。
二、揭题导入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
怪不得有个人就大喊: _____________ 。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三、教师小结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最后他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生字词检查1 、指生读( 2-3 名学生)2 、提醒学生加点字要注意读准字音,“邻”是前鼻音,“盯”和“藤”都是后鼻音。
3 、什么叫“盯着”,谁能做做“盯”的动作。
4 、全班齐读两次。
1 、指生读,开火车读2 、注意加点字的字形(左右结构),提示写字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 、全班齐读。
三、生字书写指导1 、区分两个生字,让学生区别为什么一个是口字旁,一个是提手旁。
2 、你还能给它换一个别的偏旁吗?预设:娃、蛙、洼……3 、师范写,生在写字本上描一写一。
四、内容梳理1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中,除了葫芦,还提到了谁?预设:那个人、邻居、蚜虫2 、谁能用这几个词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抓住了故事中的几个事物就把故事概括出来了。
那么,以后当我们读到一篇长长的故事时,也可以学着这个样子,把故事简短地和你的小伙伴来说一说。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那让我们先去看看这课葫芦吧?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好葫芦的架子)2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不能把葫芦画下来呢?(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让学生注意画葫芦的顺序:先是绿叶 --- 小花 --- 葫芦)学生器读,老师画。
3 、你最喜欢哪句话?( 1 )、指生读,谈喜欢的理由。
( 2 )、强调朗读时读出“满”、“雪白”。
(板书)( 3 )、学生齐读。
( 1 )、指生读,谈喜欢的理由。
( 2 )、指出作者用“可爱”一词描述葫芦。
( 3 )、小组赛读,读出喜爱感情。
4 、配乐朗诵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最后却因为这个人没有及时治疗,掉落了,让我们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一看。
1 、生齐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黄叶子,擦掉葫芦)2 、你想对这个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吗?三、教师小结同学们,正是因为这个人只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是葫芦,却忽略了在葫芦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葫芦,还有其他的事物。
那么,随着葫芦的掉落,你读懂了什么吗?一、提炼寓意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预设: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应将事情都联系起来考虑……二、小练笔这个人看到葫芦都掉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明年春天,他决定再种葫芦,这次会发生什么呢?展开你们的想象,请给这篇寓言写一个续集吧!三、教师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应将事情都联系起来考虑。
其实呀,在那个人种葫芦的过程中,一位热心的邻居曾提醒他要及时治一治蚜虫,可为什么葫芦最后还是落地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篇三我要的是葫芦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等 6 个生字,会写“言、每”等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激趣导入:1 、师:小朋友,你们坐得真精神!瞧,刘老师给你们带了很漂亮的图片,喜欢吗?认识的话,你们还可以叫叫它们。
(课件出示茄子、丝瓜等,最后出示葫芦图,并随机学习。
)⑴学习“葫芦”。
①在词语葫芦中“芦”要读轻声。
②识记:仔细看看这两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引导识记。
( 2 )学习描写“葫芦生长”的句子①知道葫芦是怎么生长的吗?(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读读这句话就能明白了。
——学生自读句子。
②明白了什么?③看来,小葫芦长得很好呢。
能读好句子吗?自由读——指名——齐读。
④听了大家的朗读,我忍不住想说:(出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指名读——齐读。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学有关葫芦的故事。
(课件出示课题)2 、小朋友这么喜欢葫芦,也一定爱读它的故事。
接下来,老师就请能干的你们打开课文,带着“学习提示”,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二、初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