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遗传与继承

合集下载

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人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往往被归结为人性。

然而,人性很早就被人们提出了很多争议:它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一直被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

本文将浅析这个问题,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1. 先天的人性先天指出生时已经具备,不需要后天去感受与学习得来的特征。

人的基本天赋,包括美感、语言能力、情绪反应等,都是先天的因素决定的。

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的影响因素。

(1)基因决定的智商:基因是某个人在生命中的重要载体,是人身上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载体。

在智商方面,基因会影响人的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连接数目,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智商的遗传率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差距,但普遍认为,智商的遗传率约为50%。

(2)基因影响的其他因素:基因还会影响个体的身高、体型、面貌、爱好等等。

例如,身材瘦长、高挑的人通常有显著的遗传基础,而且往往有更好的运动天赋。

此外,基因对个体的创造力、个性和行为模式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

2. 后天的人性人性后天培养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环境因素,如社会氛围、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等。

后天因素可以帮助人改变不良于行的人性特征,让人变得更加优秀和成功。

(1)家庭教育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性特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家庭。

父母对子女的爱、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性特征。

例如,有些孩子会因为父母缺乏关注而变得软弱无力,有些孩子会因为家庭的压力而变得偏执。

(2)教育背景对人性的影响:教育背景可以对个人的人性特征进行塑造和重塑。

通过不同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可以改变人的素质和特征,使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世界各国的不同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便可以看出这一点。

结论:人性是在先天与后天之间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因素是人性的基础,但不能否认后天因素的重要性。

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性,并在对他人和自己施加影响时谨慎。

人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议论文200字

人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议论文200字

人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议论文200字人性的光辉在历史的繁星中,伟人比比皆是。

比如充满了大英绅士风度坦然赴死的斯科特,带着国人骨气誓死也不降元的文天祥,但我要说的是身边所见的小人物在我上时小学的时候,楼下存有一个买水果和果汁的小贩。

每天在闹市区的喧闹中东奔西走。

他约莫三四十岁的样子,连因为终日在太阳下工作扯掉胺化黑色,但却更突显了他那双光亮的小眼睛。

每天一早,就能够听到他那看板般的吆喝声,简直比闹钟还要按时。

每当我追到楼下,他总会平易近人的拦住我:“上学回去啊。

”我总是笑了笑。

每到中午,就会在学校门口见到他,每每用几块钱买一杯果汁喝,在夏日的骄阳下,在冬日的暖阳下,总是一种最大的享受。

存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和同学玩耍,一不小心就摔倒在了路上,摔倒了个大包,腿上也擦一个口子。

他见到我就像是往常一样跟我招呼,见到我走不动的,二话没说就把我抓到了医院,涂了紫药水,又买了创可贴,把我送来回家。

我妈妈专门何人他道谢:“都就是孩子的事,耽搁了你经商啊,真是麻烦你了。

他却豪爽的一苦笑:“都就是邻里之间的,这种大忙碌我还是能够梓蝠上的。

”从这以后,我们算是成了朋友,家里吃水果就从他那买一些,他也总是给我们实惠,就这样过了好长时间。

忽然有一天,我突然没听到他的吆喝了,连着几天都是如此,反倒是看到了他的儿子来摆摊了,我们从他儿子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就是在那天的晚上,已经至了深夜,他也搓了搓俏美的睡眼惺忪,想收工回家了。

这就是忽然存有一个人狂飙过来,后面存有一个筋疲力竭的男人在高喊:“他就是骗走我儿子的人,帮忙我冲啊”可以那时大半夜的,人们都早已回去了家,大街上一片静寂。

他听见了大喊,掏出自行车就冲了上去。

最后终于把歹徒逼入了死胡同里,歹徒被逼着急了,掏出刀去威胁他,他丝毫不为所动。

歹徒丧心病狂的用刀刺及了过来,打伤了他的大腿和胳膊。

这时那个父亲赶着了过来,他们一起把歹徒军服了,他也被送至了医院。

听了他的经历,我顿时觉得他常人的身躯却洋溢出了巨大的力量,后来他的事迹流传了出来,有记者专门去采访他,问他当时想了什么?他·还是憨厚的一笑,说:“当时真的没时间想,就觉得如果我不帮忙,那坏人还会祸害别人,就追了上去了。

人性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人性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人性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导言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同其他动物一样,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人性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在进化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来。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逐渐从原始社会的野蛮、愚昧、自私逐渐走向文明、智慧、仁爱。

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经历了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断地适应和改变环境,经历了身体和心智的进化。

本文将从人性的进化过程、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局限性以及人性的未来展望等方面对人性进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人性的进化过程1. 狩猎采集社会早期的人类是狩猎采集社会,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依靠打猎和采集各种植物来维持生活。

在这个阶段,人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于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生存竞争和对天然资源的争夺也推动着人类进行社会的组织和分工,逐渐形成了部落和家族等社会单位。

2. 农业社会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社会进入了农业社会。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的临时依赖,他们开始在固定的地点生活和种植粮食。

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进行其他活动,同时诸多发明也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3. 工业社会工业革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机械工业的兴起,农村向城市迁移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社会使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

4. 信息社会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竞争、文化的多样性等因素,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信息社会中,人类智力的发展、社会的交流和经济的繁荣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人性的特点1. 智慧和思维能力相对于其他动物,人类在智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人类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使其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通过语言、符号、数学等符号系统,人类可以进行复杂的思考和推理,可以超越感官的局限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2. 社会性和合作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和合作精神是人性的重要特征。

美剧《继承》:豪门夺产背后的晦暗人性

美剧《继承》:豪门夺产背后的晦暗人性

美剧《继承》:豪门夺产背后的晦暗人性大概没有哪部美剧能比《继承》更适合在6月播出致敬父亲节了。

这部以豪门父子关系为中心,揭露家族金钱与权利争夺的剧集,于6月3日在HBO 首播,迅速引起广泛回响。

虽为美剧,《继承》的整体风格却带有一丝英伦气息。

这与其编剧――曾入围奥斯卡奖及获得美国编剧工会奖提名的杰西?阿姆斯特朗有着很大关系。

作为一名英国喜剧编剧,杰西?阿姆斯特朗最知名的作品包括英国第四台情景喜剧《窥视秀》和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政治讽刺剧《幕后危机》。

在《继承》粗言烂语满天飞的台词和仿佛经过精心设计的人物细节中,能够明显感受到阿姆斯特朗在粗俗闹剧与莎士比亚悲剧之间不断游走又力求平衡的特征。

《继承》第一季共10集,故事围绕Roy家族的家庭丑闻展开。

剧中,年届80的洛根?罗伊掌控着自己一手创建的全球第五大传媒娱乐集团,原本考虑自己年事已高想要退居二线,奈何却找不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面对日渐衰弱的父亲,4个孩子开始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然而姜还是老的辣,老洛根也有了削弱子女控股权的想法。

再加上精明果断的后妈、情商堪忧的表侄,以及背景暂且不明但野心昭然若揭的女婿……在金钱和亲情面前,家族中的每个人都开始展现出人性的丑恶嘴脸。

相信对于美国观众而言,“豪门家庭丑闻与家产继承争夺战”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否则“只出精品”的HBO也不会专门推出一部这样的剧集,想必对于多数普通人而言,“豪门恩怨”就如同中国的后宫争斗戏一般,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尽管没有英剧的精致感,但该剧依然表现出特有的“美式贵族”气质。

不断晃动的镜头,呈现出纪录片式的严肃感,整部剧的视觉效果为独特的灰色基调。

从剧中主要人物的服装款式、颜色搭配以及妆容,可以明显感觉到导演的刻意为之――使之更加倾向于一个沉默、低调,且略显肮脏的调色板风格。

不同于Showtime《亿万》对政治、经济、金钱权谋较量的展示,《继承》期望观众能够对生活在金字塔顶端那10%的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表示同情,褪去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奢华表象,片中继承人其实很少有时间享受他们的富裕生活,虚伪的面孔以及刀光剑影的心理斗争充斥着他们的人生。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主要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是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做题的过程中,抓住内在需要和遗传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体现内发论的观点。

这是在考试中要重点掌握的理论。

代表人物:1.孟子,观点: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倡导“性善论”,认为人生来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并提出仁义礼智这些品质不是外界赋予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体现了自身的内在发展需要。

2.弗洛伊德,观点: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弗洛伊德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主张性欲论,在他的观点中提到的性本能指的是广义的性本能,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正是由于人的内在需要,才会推动着人产生相应的行为,故体现了内发论的观点。

3.威尔逊,观点:“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威尔逊提倡基因复制,主要认为基因应该是复制父母、复制上一代的,所以认为遗传能够决定人的发展。

在威尔逊的观点中,主要抓住“基因复制”这个关键词即可。

4.格赛尔,观点: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机制能够决定人的发展。

在此实验中,格赛尔选取了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胞胎A和B,每天对A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而B不做任何训练。

6周后,A的速度明显快于B。

从第7周开始,连续对B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B反超A,此实验证明了B在短时间内成长的更快,据此提出成熟机制决定人的发展。

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于格赛尔抓住关键词成熟机制即可。

5.霍尔,观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认为极少的遗传就能超过极多教育的作用,遗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能够决定人的发展,故属于遗传决定论。

6.高尔登,观点:“优生学”的代表人。

人要想优秀,那么生来就得是优秀的,说明遗传素质要好,体现了遗传决定论。

如:龙生龙,凤生凤。

内发论中我们主要掌握以上六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口诀记忆来方便掌握,即:孟德的四儿子。

遗传学 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特征

遗传学 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特征

遗传学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特征遗传学: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科学。

它涉及到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通过研究遗传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是如何继承和传递各种特征的。

1. 遗传物质的发现与特征传递遗传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格里戈尔·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单位,并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一段DNA序列,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并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特征的传递是通过基因的不同组合来实现的,它决定着后代的表型。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自交和杂交实验,总结出了三个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优势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每个个体的两个基因组成的因式在生殖时分离,随后在合子中以随机的方式重新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不同基因对的组合是独立的,互相之间并不影响。

优势定律阐述了当一个个体在某个特征上具有不同形态的两个基因时,只有一种形态会表现出来,而另一种形态则被隐性。

3. 遗传物质的结构遗传物质DNA由四种核苷酸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这些核苷酸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了基因。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集合,它们决定了一个生物体的整体特征。

4. 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在遗传过程中,基因会发生突变,从而导致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影响到基因的功能。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有益的,或者是无害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种的遗传特征。

5. 父母亲特征的继承父母亲特征的继承是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来实现的。

在有性生殖中,个体的特征是由父母双方的一部分基因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父母双方都会将各自一半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具备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

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继承到父母的一些特征,如眼睛的颜色、身高等。

6. 多基因特征传递除了单基因特征,还有许多特征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

这些特征被称为多基因性状,如肤色、智力等。

基因与人性

基因与人性

基因与人性——生命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孔宪铎【专题名称】社会学【专题号】C4【复印期号】2004年10期【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04年04期第6,14页【作者简介】孔宪铎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系主任、文理学院副院长、农业生物工程中心主任、代理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及学术副校长等职。

【内容提要】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发现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它也使得我们能够对人性作进一步的认识与阐释。

基因可以说是主宰人性的原动力,其特性具有本性(自私和复制)以及习性(与环境的合作交流)两个层面。

这些特性也表现在人类身上:人类的本性即动物性是由天赋决定,通过遗传代代相继;习性即文化性则可随环境改变,为个体后天学习得来。

孟子的“性善的观点,则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各执其一端,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更为合理地概括了人性之双重性的善恶两面。

【关键词】基因/人性/动物性/文化性/性善论/性恶论就人性而言,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人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人之坏也是举世无双。

我们一面高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面又高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些话语,一直都在两个极端动荡。

在这里,我想说我体会的人性是什么,我也想说我认为启动人性的主宰是什么。

我所体会的人性具有双重标准,而主宰人性的原动力则是基因。

执笔之前,我反复地想过,写基因与生命的文章,是我的本行,容易得多,因为基因决定人的生理、生机、生活和生命,何况又有实验结果为证。

可是要写基因与人性的文章,因属哲学范畴而难处较多,没有实验证明基因直接决定人性,有的都是哲理的推敲、演绎与引证。

然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还是大胆地写了,留待日后大家小心求证。

一、基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世人皆知,但是对其遗传定律的揭晓则是19世纪末叶的事。

遗传的因子叫基因,构成基因的分子是DNA。

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使得生物学的进展一步登天,进入基因时代。

人性的复杂知识点总结

人性的复杂知识点总结

人性的复杂知识点总结一、人性的定义人性是指人类的本质和特质,是人类所共有的特征和行为方式,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人性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在心理学领域,人性被定义为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包括情感、认知、意志、动机等方面。

在哲学领域,人性则是指人类的本质和价值观,探讨人类的理性、道德、自由等方面。

在社会学领域,人性则被理解为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包括社会角色、社会化、社会交往等方面。

综合来看,人性的定义是一个具有多重性和多样性的概念,它凝结了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点,又受到文化、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性的本质人性的本质是人们对人类特质的最基本的认知。

人性的本质有着多重的维度,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

生物学上,人性的本质表现为人类的生殖和遗传特征,包括性别、种族、遗传疾病等方面。

心理学上,人性的本质则表现为人类的情感、认知、意志、动机等心理特征,包括爱、恨、喜怒哀乐、自我意识、理性思维等方面。

社会学上,人性的本质则表现为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点和社会角色,包括社会化、合作、竞争、道德规范等方面。

这些不同维度的人性本质相互交织、互为关联,共同塑造了人类复杂多样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使人性显得更为丰富和多变。

三、人性的起源人性的起源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源自于人类生活和意识的根源。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和其他动物一起共同的起源,包括基因突变、进化过程、适应环境等方面。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婴儿阶段的发展,包括感知、认知、情感等方面。

从文化学角度看,人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包括语言、符号、信仰、价值观等方面。

这些不同层面的起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丰富了人性的内涵和外延。

四、人性的发展人性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不断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

从生物学上看,人性的发展包括从胚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等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体、大脑、生理机能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的遗传与继承3岁:6岁:11岁:14岁:父亲L或R与母亲的L结合人的性格构成目录第一章性格的传递过程 (1)1.1性格由两部分构成: (3)1.2性格的传递成长过程 (3)1.2.1 L的遗传 (4)1.2.2 R的遗传 (6)1.2.3 性格受精体的发育(LL,LR) (8)1.2.4 完整人格的人的诞生 (10)第二章性格的传递与其生理形成基础 (13)2.1来自母亲的情绪L的遗传与继承 (13)2.1.1 母亲的L的传递 (14)2.1.2 L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5)2.1.3 L的传递主要反映在树突和轴突 (16)2.1.4 催产素在L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16)2.1.5 关于自闭 (17)2.2来自父亲的情绪的遗传(L/R) (18)2.2.1 男孩对父亲的R的继承 (19)⑴神一样的父亲 (19)⑵男孩的R的记录 (20)2.2.2 女孩对父亲的L的继承 (21)⑴父亲也同样是女孩的神 (21)⑵女孩对父亲L的记录一样是在左脑 (22)2.2.3 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性兴奋的转换 (23)2.2.4 关于神一样的父亲 (23)2.2.5 多巴胺和血清素是如何在传递中发生作用 (25)2.2.6 从父亲继承的L/R将捍卫来自母亲的L (26)2.2.7 在神经细胞微观层面的假设 (26)2.3来自母亲的L和来自父亲的L/R的关系 (27)2.4关于同性恋 (29)2.5L是不稳定传递R是稳定继承 (30)第三章来自母亲和父亲的L/R的关系的分析 (32)3.1我们首先来看男孩 (35)3.1.1 0~2岁来自母亲的ML (36)⑴来自母亲的诱惑较多的L:ML1 (36)⑵来自母亲的安详的L:ML2 (38)⑶来自母亲的冷漠的L:ML3 (38)3.1.2 2~5岁来自父亲的R的三种情形: (39)⑴来自父亲的攻击性的R:FR1 (39)⑵来自父亲的安全的关系的R:FR2 (39)⑶来自父亲的无力的无原则的R:FR3 (40)3.1.3 来自母亲的L与来自父亲的R的组合情形 (40)⑴ML1和FR3 的组合: (40)⑵ML2 和FR2 的组合: (41)⑶ML3和FR1 的组合: (42)⑷偶然和意外的组合: (42)3.2下面我们来看看女孩 (43)3.2.1 0~2岁来自母亲的ML (44)3.2.2 自父亲的FL1(A/B),FL2,FL3 (44)⑴来自父亲的L:FL1(A/B) (45)⑵来自父亲的L:FL2 (46)⑶来自父亲的L:FL3 (46)3.3小结 (47)第四章排行的相互影响 (48)4.1首先兄弟之间排行的相互影响 (48)4.2其次姐妹间排行相互影响的分析 (50)4.3多个连续姐姐或哥哥下面的弟弟或妹妹 (51)4.4小结 (52)第五章关于宗教 (53)5.1宗教是怎样的 (53)5.2三大文明 (54)5.3关于一神教 (55)5.4美国的党派 (56)5.5小结 (57)第六章关于出生率的降低 (58)6.1全球面临着低出生率 (58)6.2三种情况下的生育率 (59)6.3文化改变对出生率的影响 (60)第七章几个关于的分析 (61)7.1关于更年期 (61)7.2关于体育比赛 (62)7.3关于自杀和杀人 (63)7.4关于疾病 (64)7.5关于斯大林,希特勒 (66)第八章关于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68)8.1人与动物的的区别 (68)8.2性格是性的格调 (69)8.3人类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69)第一章 性格的传递过程3岁:6岁:11岁:14岁:1.1 性格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生:存在,个体完整性,情感完整性,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我们用生L:Live来表示。

第二部分性:捍卫,存在的捍卫,保护与延续,个体完整性,情感完整性的捍卫,保护与延续,处理L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我们用关系R:Relationship 来表示。

其中,女性的构成是LL, 男性的构成是LR。

这其中的前面第一部分的L:来自母亲,主要是基于催产素来遗传,通过和母亲的共鸣,复制母亲的L。

后面的第二部分女孩的L,男孩的R:来自父亲,基于睾丸酮,血清素和多巴胺来遗传,男孩继承来自父亲的R,而女孩继承来自父亲的L。

1.2 性格的传递成长过程1.2.1 L的遗传L的遗传,即是存在,生,个体,情感完整性的遗传。

(0岁到2~3岁)L:Live。

我们亦可以称之为性格卵子的诞生。

性格卵细胞这个阶段母亲给孩子传递的是这样的情感:完整的,安全的,真诚的。

这个阶段决定着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这影响着他一生的态度,正面的或负面的,外向的或内向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开放的或封闭的,合作的或排斥的,共生的或征服的。

这期间主要是母亲和孩子的互动。

母亲和孩子的催产素水平都达到非常高的高度,孩子深刻的感受着母亲的情绪,从而复制母亲的L,母亲对孩子的反馈直接决定了孩子对自己的L的形成。

从孩子出生,到2~3岁,这个阶段结束,一个复制了母亲的L的个体产生了,就如同一个携带母亲L的一个卵细胞产生了。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性格卵子的诞生。

一个卵子形成要2周,而一个复制母亲L的个体产生需要2年左右,这个阶段结束,母亲对孩子L的传递结束,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学习结束。

这就像孩子继承复制了母亲的X染色体一样,他复制了母亲的L,无论这个L是什么样的,他就是这样复制过来了。

当然这里还包含了许多偶然性,会影响这个L,比如,当时母亲的心情,当时环境,是否有突发事件,等等,但是最主要的,或者说最根本的还是母亲本身的L,这个L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基础,是乐观,还是悲观,是正,还是负。

我们知道出生后头2年是小儿脑生长最快的时期,出生时脑的重量为370克,6个月时约增长1倍,1岁时为900克,已为成人脑重量的60%而其体重仅约为成人的15%。

人脑中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则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这是为了后面的轴突和突触做准备。

这也就是说,在2岁左右,大脑的主要神经细胞,以及它的主要的突起(比如树突)已经发育结束。

所以我们认为,记载L的主要是树突和轴突的主要突起。

1.2.2 R的遗传与外部世界相处方式的遗传,关系与原则的遗传。

(2~3岁到5~6岁)R:Relationship。

对于男孩就是来自父亲的R的遗传,对于女孩就是来自父亲的L的遗传。

如果我们把前面2~3岁前,母亲的L的遗传的结果叫做性格卵子的话,那么这个阶段就是性格卵子的受精。

这个阶段,性格卵子接触到父亲的“交往”精子,如果是男孩,则会选择父亲的R“交往”精子,如果是女孩,则会选择父亲的L“交往”精子。

(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体内睾酮的水平不同决定的,也就是说由男女的性别决定的)。

这样,在这个阶段结束的时候,就形成了性格受精卵,男孩形成了LR,女孩形成了LL。

其中,前面的L是对世界的认识来自母亲,后面的L或R是与世界的相处,来自父亲。

父亲L或R与母亲的L结合这个时期也即是弗洛伊德的所指的性蕾期,性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睾酮水平逐渐高涨的被母亲爱过的而形成的性格卵子L,开始寻找自己的性方向,强度,和力量。

于是,这个性激素(主要是睾丸酮)越来越高涨的L 和同样是睾丸酮水平是母亲20倍的父亲的L或R发生反应,共鸣,(主要是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作用下),最终,男孩复制接纳了父亲的R,女孩复制接纳了父亲的L。

这样,到了5~6岁,相较于一个成功受精的受精卵,经过2年孕育的来自母亲的L,紧跟着经过了3年,结合了来自父亲的L或R,从而成为了一个充分的性格受精体(男孩LR;女孩LL)。

当然就如同一个受精卵要发育一样,这时的孩子,这时的性格受精体,还要成长发育,一直到性成熟,可以繁衍。

孩子的大脑从出生起开始迅速成长,到孩子6岁的时候,基本完成。

也即是性格受精体基本完成。

而后面的5到12岁的成长,则是神经末梢的生长,是知识的积累,是性格受精体的发育。

1.2.3 性格受精体的发育(LL,LR)遗传了父母的性格的性格受精体这时候开始生长发育。

(5~6岁到11~12岁)就如同受精卵在母亲子宫里发育一样,一旦有了具有来自母亲的L和父亲的L或R ,这个类似受精卵的,性格受精体,就开始进入发育期。

不同于受精卵是在母亲的子宫里发育,这个性格受精体是在父母的照看下成长的,当然他也是有保护的,除了父母的保护之外,他的保护就是他这时候身体的睾酮的水平。

体内相对较低的睾酮水平,使得他不宜成为恶意攻击对象,(当然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他也没有太多攻击他人的动因),从而在一种相对安全的,而非竞争,攻击性的环境中成长,一直到11岁。

这时,他从母亲继承的L和从父亲继承的R或L,开始成长,发育,并且他开始学习各种技能,知识,这些都为他的以后走入社会做准备,当然这些知识技能,都是以他5~6岁之前的形成的性格受精体为基础,以从父母那继承的LL,LR为基础。

由于这个时期,睾酮的水平较低,所以这个时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基于第一个L,是在这个L的驱动下。

然而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睾酮的上升,则对知识,以及其他东西的学习则受到第一个L以及第二个来着父亲的L或R的严重影响,青春期后学习的驱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所以也会导致学习情形发生极大的变化。

这里有一个来着媒体需要证实的一个例子,野人张四一,五岁丢失,13岁寻回,正常生活,结婚生子,表明5岁即已性格基本成型,他5到13岁的丢失并不会对人格发生关键影响。

这个例子仍需要前往核实考证。

1.2.4 完整人格的人的诞生青春期,一个真正的可以繁衍的人,有成熟人格的人诞生。

(11岁到13岁)完成人的性格构成图就如同十月怀胎,经过了11年左右的来自父母的性格的结合与孕育,一个真正的人,可以繁衍的人,有成熟人格的人就要诞生了。

但就如同分娩的痛苦一样,一旦到了11岁,他的体内的睾酮也开始迅速上升到高水平,这不但使得他的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而且促进着他开始真正的与人的交往,使得他要接受各种挑战,在这个兴奋的时刻,一个真正的人就要诞生了。

分娩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青春期的成人礼同样也是有痛有乐的。

这是个痛并快乐的人格分娩期。

一个11岁的“人”在体内睾丸酮的作用下,他也开始学习各种与人交往的技能,这一切都是基于睾酮,但睾酮只是把他之前从父母那学到的LL 或LR,唤醒出来,他如何行事,完全是基于他从父母那继承的LL,LR,而且主要是5~6之前从父母那继承的LL,LR。

他将用这些本事用来和人们磨合,但这只是磨合,而不是改变,如果父母给他的LL,LR是适应社会的LL,LR,那么他就会比较容易,顺利的适应(更年期的适应有同样的特点),如果父母给他的LL,LR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那么他的问题就在此刻爆发,并不是说青春期之前没有问题,只不过在低睾酮水平下没有爆发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