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课件

运用:
实验室用来制NH3、用于NH4+的检验
反应实质:
NH4++ OH-=△ NH3↑+H2O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课件 (共49 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课件 (共49 张PPT)
氮肥
种类 化学式 含氮量
性状
NH4HCO3
铵 态
NH4Cl
氮
NH4NO3
肥 (NH4)2SO4
消防车……
(一)氨的性质
1.氨气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易液化; ③极易溶于水(1:700)。
实 演验示4实—验8:----氨气的喷泉实验
科学视野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 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课件 (共49 张PPT)
想想看: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NH 3+H2O
NH 3·H 2O
NH 3·H 2O
NH4 ++OH-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NH 3·H 2O =NH3↑ +H2O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课件 (共49 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硝酸硫酸课件 (共49 张PPT)
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H2O, NH3·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
氮的固定
游离态
化合态
如:N2+O2 放电 2NO
N2+3H2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课件(共29张PPT)

NH3 + HCl == NH4Cl
思考3
• 固态NH4Cl受热变成气体,气体遇冷又变 为固态NH4Cl;固态碘受热变成蒸汽,蒸汽 遇冷又变成固态碘,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 否相同?
2、和碱的反应 --NH4+的检验方法 实验4-3、铵盐与碱反应 向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阅读信息.分析:
金陵啤酒厂内突发了一起氨气泄漏事 件。在场的人感觉冷,有很多人出现恶 心、呕吐现象。刺鼻的气味压迫得人睁 不开眼睛,有人甚至还流鼻血。
一、氨气分子的结构如何? 电子式:
结构式: H N H
H
NH3分子的构型:三角锥形 思考:
1、氨气易液化的原因? 2、 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 极性分子,在水中和液态时均存在氢键
用冰水浇注烧瓶,降低烧瓶内氨气的 温度,使气体压强减小,水上升与氨 气接触进一步减小压强形成喷泉。
小结:以上方法为减小烧瓶 内气体的压强而产生喷泉。
实验1 氨的喷泉实验 现象: 水会从低处喷往高处
溶液呈红色
• 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有哪些?
SO2 (H2O) HCl(H2O)
Cl2(NaOH) CO2(NaOH)
铵盐均为无色或白色的离子晶体 铵盐均可溶
铵盐的性质
1、不稳定性
Ø 实验4-1:加热碳酸氢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
NH4HCO3==NH3↑ + H2O ↑ + CO2 ↑
Ø 实验4-2:加热氯化铵的固体,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出现
△ NH4Cl == NH3↑ + HCl↑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氨 阅读材料: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 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 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 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 寒气逼人。
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 验4—8] 氨的性质,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 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 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保证 氨气纯度
④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⑥干燥方法: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小结: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 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吸水性、脱水性的比较
性质
吸水性
脱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游 吸收对 离水、水蒸气、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象 结晶水,直接与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水分子结合
本
质
与水发生水合作 用,放出热量
一、氨 阅读材料: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 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 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 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 寒气逼人。
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 验4—8] 氨的性质,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 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 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保证 氨气纯度
④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⑥干燥方法: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小结: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 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吸水性、脱水性的比较
性质
吸水性
脱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游 吸收对 离水、水蒸气、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象 结晶水,直接与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水分子结合
本
质
与水发生水合作 用,放出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_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 --氨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NH3 ·H2O == NH3↑ + H2O ②浓氨水加固体CaO
NH3 ·H2O + CaO = NH3↑ +Ca(OH)2
16
5.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 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 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17
四、氨气的用途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a.烧瓶要干燥;b.装置不漏气;c.气体应收满。 (2)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
由于氨气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定含有少 量空气。
除去氨气外你学过的什么气体也能作喷泉实验?
气体
HCl
水、 吸收剂
NaOH 溶液
NH3
CO2、Cl2、 NO2 和 H2S、SO2 O2
实验4-8
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1)打开_止__水__夹___, 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 玻璃管进入烧瓶, 形成_喷__泉__,瓶内滴 有酚酞溶液呈红___色
结论
氨_极__易__ 溶于水, 水溶液 呈_碱__性
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烧瓶内气体溶于水,压强减小,在外界 大气压作用下溶液进入喷泉。
2NH3+H2SO4==(NH4)2SO4 NH3+HNO3==NH4NO3
⑶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都会产生白烟吗?
思考与交流 从氧化还原角度来研究氨气
1、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什么? N H 3 N 2 N O 2 3
2、氨气具有什么性质?
(3)氨气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与氧气的反应
C、a为Cl2气体,b为饱和NaCl溶液
b
NH3 ·H2O == NH3↑ + H2O ②浓氨水加固体CaO
NH3 ·H2O + CaO = NH3↑ +Ca(OH)2
16
5.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 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 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17
四、氨气的用途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a.烧瓶要干燥;b.装置不漏气;c.气体应收满。 (2)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
由于氨气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定含有少 量空气。
除去氨气外你学过的什么气体也能作喷泉实验?
气体
HCl
水、 吸收剂
NaOH 溶液
NH3
CO2、Cl2、 NO2 和 H2S、SO2 O2
实验4-8
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1)打开_止__水__夹___, 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 玻璃管进入烧瓶, 形成_喷__泉__,瓶内滴 有酚酞溶液呈红___色
结论
氨_极__易__ 溶于水, 水溶液 呈_碱__性
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烧瓶内气体溶于水,压强减小,在外界 大气压作用下溶液进入喷泉。
2NH3+H2SO4==(NH4)2SO4 NH3+HNO3==NH4NO3
⑶浓氨水遇浓硫酸、浓硝酸也都会产生白烟吗?
思考与交流 从氧化还原角度来研究氨气
1、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什么? N H 3 N 2 N O 2 3
2、氨气具有什么性质?
(3)氨气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与氧气的反应
C、a为Cl2气体,b为饱和NaCl溶液
b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3)若V L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22.4
。mol/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NH4++OH-
关于氨水——氨的水溶液
① 氨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有:
分子:H2O、NH3、NH3•H2O 离子:NH4+、OH注意:计算氨水的质量分数时,以NH3为溶质。 ②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③ NH3•H2O不稳定
△
NH3•H2O == NH3+ H2O
氨水是一种不稳定、易挥发的一元弱碱
讨论1:在1L 1mol/L的氨水中( D ) A、含有1mol NH3 B、含NH3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C、含1mol NH3• H2O D、含NH3、 NH3• H2O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注意: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冷却又生成NH4Cl,
NH4HCO3 NH3↑+H2O+CO2↑
都产生NH3,
△
非氧化还原反应
(NH4)2CO3 = 2NH3 ↑ + H2O + CO2 ↑
2NH4NO3△= 4H2O + 2N2 ↑ +O2 ↑ 无NH3产生,是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保存:硝酸盛放于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
2、强氧化性
浓氨水 CaO
讨论2: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
干燥的是( B )
A、NH3、NO、HCl C、H2S、SO2、O2
B、N2、H2、O2 D、NO、NO2、O2
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氧族元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1
2
55
4
3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 = 2H+ + SO42-
1. H2SO4 + 2 NaOH = Na2SO4 + 2H2O 酸 + 碱 = 盐+水
2. H2SO4 + BaCl2 = 2HCl + BaSO4↓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3 .H2SO4 + Mg = MgSO4 + H2↑ 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4).浓硫酸有吸水性,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盐酸 易挥发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
沾 2、不慎在皮肤上 上了浓硫酸,应该怎么办?
正确操作:应该立刻用干布拭去溶液,然后再用大量的水 冲洗。
3、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在空白处: (1)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吸水性 (2)把CuSO4•5H2O 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变白色, 吸水性 (3)H2S+H2SO4=S↓+SO2↑+H2O, 氧化性
(4)把木屑放入浓硫酸中变黑, 脱水性
4、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
这体现浓硫酸的
(B )
A.脱水性和吸水性
B.吸水性和酸性
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D.不挥发性与酸性
5、用铜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时,可用下列 两种方法: 浓硫酸 (1)Cu ---→CuSO4 O2 硫酸 (2) Cu----→CuO-----→CuSO4 这两种方法 中,哪种较好?为什么?
出
(2)H2S 、 HBr 、 HI等
(还原性气体).
长
进
思考:
实验 2 向纸屑、 木滴浓硫屑 几酸、滴。解现份象释是:纤:都维纸变素屑成,、黑由棉碳色花、。、氢木这、屑叫氧的炭三主化种要现元成象
2
55
4
3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 = 2H+ + SO42-
1. H2SO4 + 2 NaOH = Na2SO4 + 2H2O 酸 + 碱 = 盐+水
2. H2SO4 + BaCl2 = 2HCl + BaSO4↓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3 .H2SO4 + Mg = MgSO4 + H2↑ 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4).浓硫酸有吸水性,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盐酸 易挥发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
沾 2、不慎在皮肤上 上了浓硫酸,应该怎么办?
正确操作:应该立刻用干布拭去溶液,然后再用大量的水 冲洗。
3、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在空白处: (1)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吸水性 (2)把CuSO4•5H2O 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变白色, 吸水性 (3)H2S+H2SO4=S↓+SO2↑+H2O, 氧化性
(4)把木屑放入浓硫酸中变黑, 脱水性
4、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
这体现浓硫酸的
(B )
A.脱水性和吸水性
B.吸水性和酸性
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D.不挥发性与酸性
5、用铜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时,可用下列 两种方法: 浓硫酸 (1)Cu ---→CuSO4 O2 硫酸 (2) Cu----→CuO-----→CuSO4 这两种方法 中,哪种较好?为什么?
出
(2)H2S 、 HBr 、 HI等
(还原性气体).
长
进
思考:
实验 2 向纸屑、 木滴浓硫屑 几酸、滴。解现份象释是:纤:都维纸变素屑成,、黑由棉碳色花、。、氢木这、屑叫氧的炭三主化种要现元成象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氨》课件(共24张PPT).ppt

化合生成固体小颗粒NH4Cl的缘故。
NH3 + HCl == NH4Cl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思考:如何检验某气体是氨气?
方法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 口,试纸变蓝,说明气体为氨气。
方法2: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管口, 产生白烟,说明气体为氨气。
(2)氨与酸反应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NH3 + H2O + CO2 = NH4HCO3
【思考与交流】提示: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 生物体内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 域。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一种元素,在大气中约占79%。氮 在空气中含量虽高,却不能为多数生物体所直接利用,必须通 过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通过闪电等高能 固氮,形成的氨和硝酸盐,随降水落到地面;二是生物固氮, 如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使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植物从土 壤中吸收铵离子(铵肥)和硝酸盐,并经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 种氨基酸,然后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 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质。动植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 物分解成铵离子(NH4+)、硝酸根离子(NO3-)和氨(NH3)又回到 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检验: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 产生白烟
思考: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好吗? 氢氧化钠易吸水,易结块,不易产生NH3; 热的氢氧化钠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NH3 + HCl == NH4Cl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NH3 + HCl == NH4Cl
思考:如何检验某气体是氨气?
方法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 口,试纸变蓝,说明气体为氨气。
方法2: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管口, 产生白烟,说明气体为氨气。
(2)氨与酸反应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NH3 + H2O + CO2 = NH4HCO3
【思考与交流】提示: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所有 生物体内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 域。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一种元素,在大气中约占79%。氮 在空气中含量虽高,却不能为多数生物体所直接利用,必须通 过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通过闪电等高能 固氮,形成的氨和硝酸盐,随降水落到地面;二是生物固氮, 如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使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植物从土 壤中吸收铵离子(铵肥)和硝酸盐,并经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 种氨基酸,然后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 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质。动植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 物分解成铵离子(NH4+)、硝酸根离子(NO3-)和氨(NH3)又回到 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检验: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 产生白烟
思考: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好吗? 氢氧化钠易吸水,易结块,不易产生NH3; 热的氢氧化钠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氨 硝酸 硫酸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氨 硝酸 硫酸
第四节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氨 第二课时 硫酸的性质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氨
氨的性质
氨气的性质
1.提出问题:氨气是否易溶于水?如何设 计一个装置进行实验证明?并预计可能产生的 现象及分析原理。
氨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如:HCl、H2SO4、HNO3
NH3 + H+= NH4+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NH4)2SO4
氨的性质
4、NH3与氧气的反应(还原性)
4NH3 + 5O2
催化剂
△
4NO + 6H2O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氨的用途
氨的性质
+
△ +OH == △ △
H2O+ NH3 ↑
【应用】 a.实验室用于制NH3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b.用于NH4+的检验: 加热时,能与碱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铵盐
△
(五) NH3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 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 、铵盐、纯碱的原料。 作为冷冻机和制冰机中的致冷剂。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碱 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氨的制法。 重点要掌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 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收集方法、如何检 和验满。
氨的性质
氨 硝酸 硫酸
第四节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氨 第二课时 硫酸的性质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一课时 氨
氨的性质
氨气的性质
1.提出问题:氨气是否易溶于水?如何设 计一个装置进行实验证明?并预计可能产生的 现象及分析原理。
氨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如:HCl、H2SO4、HNO3
NH3 + H+= NH4+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NH4)2SO4
氨的性质
4、NH3与氧气的反应(还原性)
4NH3 + 5O2
催化剂
△
4NO + 6H2O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氨的用途
氨的性质
+
△ +OH == △ △
H2O+ NH3 ↑
【应用】 a.实验室用于制NH3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b.用于NH4+的检验: 加热时,能与碱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铵盐
△
(五) NH3的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 有机合成工业、制硝酸 、铵盐、纯碱的原料。 作为冷冻机和制冰机中的致冷剂。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氨的化学性质:碱 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氨的制法。 重点要掌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 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收集方法、如何检 和验满。
氨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搅倒拌入
里。
水
浓H2SO4
(2)特性
①吸水性
浓硫酸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还可以吸 收混在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水、 结晶水合物中的部分结晶水。
利用这一性质,在实验室里浓硫酸常用来作 干燥剂 。
Ⅰ.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主要有:H2、O2、 CO2、SO2、Cl2、HCl、HF等。
Ⅱ.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
4.NO-3 的氧化性 (1)常温下,NO-3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几 乎能与所有离子大量共存,如 I-、S2-、Fe2+等。 (2)在酸性条件下,NO-3 和 H+形成 HNO3 而表现强氧化 性,不能与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大量共存。
5.NO-3 的检验 方法:晶体或浓溶液与浓硫酸、Cu 共热时,若产生红 棕色气体则含 NO3-;若为稀溶液则先浓缩,再检验。
应用:常用于NH4+的检验。加热时,能与碱液 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 物质一定是铵盐 若上述两个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 为:
③加热分解 写出NH4Cl、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1)纯硝酸为 无色、有 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 硝酸一般为黄色。
是 铁、铝表面被氧化为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行
,
故可用铁、铝容器运输冷的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H2,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
一般被还原为NO,极稀的硝酸可被还原成NH3,生成NH4NO3。 (2)足量金属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时,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产物也发
m(Cu)=M(Cu)×n(Cu)=64g·mol-1×0.05mol =3.2g。
[答案]C
四、硫酸
1.稀硫酸
(1)酸的通性
硫酸是强电解质,其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实质 是H+的性质),电离方程式为: 。
①正确的检验操作为:取被检溶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说明被检验的
溶液中含有SO 。
②要注意排除 CO32-、PO43-、SO32-的干扰。当溶液中 可能存在 SO32-时,应选用 HCl 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当 溶液中可能存在 Ag+时,应选用 HNO3 酸化的硝酸钡溶
HNO3 占34,生成硝酸盐。
2.硝酸与非金属反应的规律 (1)浓硝酸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一
般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氮 和水。
(2)与非金属反应:HNO3表现强氧化性,不表现酸 性。
3.硝酸与化合物的反应
硝酸遇还原性物质时显氧化性,遇非还原性物质时 可显酸性,如HNO3遇FeO先发生复分解反应 (HNO3显酸性)生成Fe(NO3)2,Fe2+再被HNO3氧 化为Fe3+(HNO3显氧化性)。
硝酸和NO2均能氧化腐蚀橡胶,故保存硝酸 时不能用橡皮塞,且使属与HNO3的反应运用“守恒法”计算,一 般类型有 (1)电子守恒 金属失电子数=生成气体时HNO3得电子数。
(2)物料守恒
耗 HNO3 的量=盐中 NO-3 的量(表现酸性的 HNO3)+ 气体中的 N 原子(被还原的 HNO3)的量。
(5)验满: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 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
(6)尾气吸收:
棉花的作用:吸收氨气和防止
空气倒流 多余的氨气——浓硫酸吸收.
装置:倒扣漏斗
⑺干燥装置
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
不能用无水CaCl2、浓硫 酸、P2O5 防止生成铵盐 或形成CaCl2· 8NH3)
(3)电荷守恒 HNO3 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 OH-)有:c(NO3-)= 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
1.38.4 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 作用后,共收集气体22.4 mL(标准状况), 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1.0×10-3mol
②存放:HNO3应盛放在 棕色 细口瓶里,并 贮存在黑暗或温度低的地方。
③浓硝酸常呈黄色是因为硝酸分解生成的 NO2
溶于HNO3中,去掉硝酸中黄色的方法是通入
少量 O2 (或空气)
,发生的反应为:
4NO2+O2+2H2O ===4HNO3
。另外,工业盐酸因
含 Fe3+ 而呈黄色;KI溶液久置变黄是因为I-
4、氨的用途 ①工业制化肥
②有机合成的重要化工原料
③作制冷剂 5、氨的制备 氨的工业制备
高温高压
N2 +3 H2 催化剂 2NH3
二、铵盐
1、概念
由
和
于水白色的晶体。
酸根离子
组成的易溶
2、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
②铵盐与碱的反应 铵盐与碱共热都能产生氨气,这是铵盐的 共同性质 NH4NO3 + NaOH = NaNO3 +H2O +NH3 ↑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
浓H2SO4中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其氧 化性主要表现在H2SO4分子中 上。例如:
• 2.浓H2SO4与稀H2SO4的鉴别 • 根据浓、稀硫酸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一、氨气
1.物理性质 氨气是 无 色、有刺激性 气味,密度比空气
小的气体, 极易 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中能溶解约 700 体积的氨。
氨气易被液化。液氨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 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常 用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叫做 ,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Cu与浓硝酸反应时,随着硝酸浓度的下降, 会产生NO2、NO两种气体,另一生成物为 Cu(NO3)2。即硝酸反应后转化为NOx和Cu(NO3)2, 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n(HNO3)= n(NOx)+2n[Cu(NO3)2]=
(2)硝酸低沸点(83℃) 易 挥发,在空气中 遇水蒸气呈 白雾 。
(3)98%的硝酸称为“ 发烟硝酸 ”,69%的硝 酸称为浓硝酸。
2.化学性质 (1)强酸性 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色,浓硝酸
能使石蕊试液先变 红 ,后褪色。
(2)不稳定性 ①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反应方
程式为:
。
,能发生氧化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
4NO+6H2O
该反应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为 放 热反应。
3.氨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氯化铵晶体、消石灰固体
(2)原理: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3)装置:固+固加热型 (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4)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浓H2SO4除表现强氧化性外还表现 酸性 。
b.氧化非金属单质
热的浓H2SO4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
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取决于含氧酸的稳定性),。
非金属+H2SO4 =高价含氧酸(或高价氧化物) + SO2↑+H2O
如C被浓H2SO4氧化成 CO2 (H2CO3易分解), 而P被浓H2SO4氧化成 H3PO4 (H3PO4不易分解)
NH3
HCl
NH4Cl
沾有浓盐酸的玻棒
沾有浓氨水的玻棒
NH3+HCl=NH4Cl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NH3+ HNO3=NH4NO3 2NH3+ H2SO4=(NH4)2SO4 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难 挥发性酸H2SO4、H3PO4无此现象。
(3)还原性 NH3中的N的价态为-3价,故NH3具有还原性
2HI+H2SO4===I2+SO2↑+2H2O。
1.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 (1)酸的氧化性是指酸的水溶液电离出 H+呈现的氧 化性,是 H+得到电子的性质。例如:稀 H2SO4 溶液中 只存在 H+和 SO42-,不存在 H2SO4 分子,所含 H+具有氧 化性。例如:
(2)氧化性酸应具有显著的氧化性,一般指含 氧酸根中处于正价态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电 子的性质,常见的氧化性酸有浓H2SO4、 HNO3和HClO等。例如:
③强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是硫酸分子中+6 价 硫SO元2 。素表现的,浓H2SO4的还原产物一般为
a.与金属反应 Ⅰ.常温下,浓硫酸能使 Fe、Al 等金属钝化。 Ⅱ所.加有热金时属,反浓应H,2S生O4成可高以价与金除属金硫、酸铂盐之.外的
金属+H2SO4 =高价金属硫酸盐+ SO2↑+H2O 如Cu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 a.氨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性。
实验成败关键:a.装置的气密性好 b.气体纯度高; c.烧瓶必续干燥
: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液氨
氨水
物质种类 粒子种类
纯净物
混合物
NH3
分子:NH3、 H2O 、
NH3·H2O(主要)
离子:NH4+、OH-、 微量H+
(2)氨气与HCl、H2SO4反应:
C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浓H2SO4只
表现 强氧化
性不表现酸性。
c.氧化一些还原性物质。如S2-、I-、H2S、 Fe2+等。H2S、HI分别与浓H2SO4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H2S+H2SO4(浓)===S↓+S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