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9课学案

合集下载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学案

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问题时贯彻抓住主要矛盾的原则;2、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关系;解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及其关系;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1、矛盾的含义;2、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4、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三、知识清单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2、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及其方法?3、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5、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无关。

()说明:2、当务之急,急需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说明:3、主要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说明:4、坚持两点论就是抓全面,坚持重点论就是抓重点。

()说明:5、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说明:6、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湛江二模)33. 与“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轻者蓬之端,小者大之源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2、(2013广东韶关一调)35.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

上述材料体现了()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之分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3、(2013广东深圳二调)33.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

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案有答案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案有答案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一、知识梳理】(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作用的矛盾。

(2)辩证关系:二者、,并在一定条件下。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

(1)含义:在矛盾中处于地位,起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处于地位的一方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又,并在一定条件下。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的决定的。

3、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和相统一的方法论。

(1)含义: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又要看到;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又要看到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要抓住。

(2)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的两点论,而不是;重点论是看到的重点,而不是。

我们要坚持与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和。

(二)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

2、意义:(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地解决矛盾的。

【注意】判断主要矛盾的关键词:“抓重点、抓关键、首要(问题)、抓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第一(要务)、根本途径、主题、核心”此类语言哲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判断矛盾主次方面的关键词:“抓主流、占主体、辩方向、识大局、认清形势、大于、强于、总体上、总的、性质、利大于弊、本质”此类语言哲理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二、知识要点】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通用版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通用版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标要求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知识梳理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①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二者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试判断:主次矛盾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 )提示错误。

主次矛盾的转化同矛盾双方的转化一样,“条件”至关重要,没有条件或条件不具备,就不能实现主次矛盾的转化。

(3)方法论要求: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试判断: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 提示错误。

二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在特殊的情况下,要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试判断: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 )提示错误。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二者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案 新人教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案 新人教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课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习目标】——明确内容(新课开始前,仔细阅读本栏目,准确把握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做到学习的有的放矢)1.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准确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精彩回放】——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3—5分钟,认真背诵下列内容,同桌间相互检查)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导学菜单】——我来预习(带着菜单设置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1.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如何做?4.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如何全面理解矛盾的特殊性?5.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其重要性是什么?【感悟平台】——我来探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完成对问题的思考)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建立网络】——我来归纳(灵活采用括号框架或者知识树的形式将本课的知识以网络形式呈现)【过关窗口】——我来练习(独立完成,同位互批,发现问题,交流研讨)1、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A、运动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2、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9课 复活(节选)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9课 复活(节选)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复活(节选)课文导入素养任务“复活”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死了又活过来”,一般指的是肉身的复活,这种形式的复活我们在影视剧里数见不鲜。

而今天我们将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去认识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复活类型——精神的、灵魂的复活,并从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去感知美好人性的复归。

1.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

任务驱动一阅览资料·认识作者[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1847年退学后,回到故乡并在自己领地上做农奴制度改革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年11月病逝,享年82岁。

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他的作品反映了1861年到1905年俄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动,因此他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国”。

二、典型事迹托尔斯泰的苦恼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

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可是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

高三哲学常识复习教学案-9

高三哲学常识复习教学案-9

规律江苏省阜宁中学路明一、考纲规定的考点1、了解规律的含义2、懂得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3、理解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二、知识梳理(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素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规律的普遍性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3、认识和利用规律(1)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

4、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1)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

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失败。

(2)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

(3)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

全面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观,主要是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实践中不仅要尊重价值规律等社会规律,更要尊重气候变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某些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等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归要到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五个统筹”。

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新课标高中哲学必修二哲学生活教案

新课标高中哲学必修二哲学生活教案

新课标高中哲学必修二哲学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2.认识不同哲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
3.探究哲学思想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哲学概念、基本问题和学科体系
2.不同哲学思潮的发展及其思想内容
3.思辨、批判、创新与人生实践的关系
4.哲学智慧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
第一课时: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2课时)
第二课时:人生观与世界观(2课时)
第三课时:辩证唯物主义(2课时)
第四课时:唯心主义哲学(2课时)
第五课时:存在主义哲学(2课时)
第六课时:科学技术与哲学思维(2课时)
第七课时:哲学与人生(2课时)
第八课时:哲学智慧与人生实践(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讨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维
2.学生小组合作调研和汇报
五、研究性研究任务
1.收集整理不同哲学思潮的主要观点
2.对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异同点
3.探究存在主义哲学对现代青年人的启示
4.探究哲学思维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5.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哲学的实践价值
六、教材
1.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
2.《哲学家的沙发》
3.《哲♂学★葫芦》
七、参考网站
1.中国哲学网
2.国际哲学家协会网站。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习目标】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学习活动】活动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阅读书本P67-68页,在书本上划出下列基础知识,并在书上相应位置做好标注..1、引言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规律即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认识世界就是,改造世界就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3、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它有哪两方面的含义?4、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哲学上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是什么关系?5、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二)、合作探究1、判断: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②、矛盾的事物包含着两方面,一方面是统一,另一方面是对立。

③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什么?3、“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分别体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什么关系?4.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活动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阅读书本p69-72在书本上划出下列基础知识,并在书上相应位置做好标注..1、什么是矛盾普遍性?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2、什么是矛盾特殊性?有哪三种情形?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关系?包括哪几个方面?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历史地位?(二)、合作探究1.判断:⑴矛盾具有普遍性,就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⑵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启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⑸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矛盾普遍性包含着矛盾特殊性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2.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
【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及两者的辩证关系。

3.识记并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矛盾普遍性原理;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自学提要】通读教材找出如下问题: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4)矛盾特殊性原理
【基础知识】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__________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____________。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就是,简而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矛盾的统一属性是,他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 ______ 、______ 的属性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_____________,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未前提,双方共处于_________________;二是:矛盾双方相互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矛盾双方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立性与同一性的联系:
A.同一以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为前提,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_______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C.矛盾双方既________又________,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1.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事物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_________________的始终,即 _________ 。

3.方法论:坚持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求我们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矛盾特殊性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关系。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离不开_______________.
3、普遍性和特殊性在 ______ 可以相互转化的。

(时空变化)
4、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___________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_____ 。

5、方法论: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案
【学习目标】1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3、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
关系的原理
2. 矛盾分析方法
3. 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分
【自学提要】阅读教材找出
1、主次矛盾及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2、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
【基础知识】
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处于______________地位,对事物发展起___________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_____________地位、对事物发展_____________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________。

2.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处于__________地位,起着_______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_______,又相互_____,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____。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______矛盾,又要看到_________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看到______________方面,又要看到_______________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_____________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____________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___________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是___________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二、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___________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_________,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______。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_______和正确解决矛盾的______。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两者含义不同: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指在每一种矛盾的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并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2)两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相比较而言的中的一方面。

(3)两者内涵不同:主次矛盾研究的是同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的诸多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讲的是这些矛盾的不平衡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说的则是任何一个矛盾中两个方面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4)看关键词:主要矛盾:有“重点”“中心”“核心”“根本”“关键”“症结”“要害”“首要”“第一”“突破口”
主要方面:“抓根本”“抓主流”“顾大局”“识大体”“性质”“方向”“本质”“主体”“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