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国画百年花鸟篇《六》

国画百年花鸟篇《六》

国画百年花鸟篇《六》。

《六》。

谢海燕先生(1910~2000),广东省揭阳人。

1929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次年赴日本留学。

归国后曾任职于上海美专、国立艺专、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

生前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天鹅湖谢海燕1982 纸本设色57.3×95cm家属藏。

蕉花群兔谢海燕1978 纸本设色133×67cm 广东汕头画院藏。

金鱼睡莲谢海燕1962 纸本设色97×482cm中国美术馆藏。

杨建侯先生(19100.5—1993.7)江苏无锡人。

擅长中国画、油画、美术教育。

1930年进中央大学艺术系。

四十年代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历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广西省立艺专、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生前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协江苏分会常务理事。

代表作品有巨幅国画《群雁东归》,油画《南京解放》,《家庭访问》等。

出版有《人物画基本作法》、《写意花鸟画法》、《素描选集》等。

群雁来归杨建侯1950 纸本设色283×146cm。

中国美术馆藏。

荷鸟杨建侯。

远瞩杨建侯。

萧淑芳先生(1911-2005)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著名画家吴作人的夫人。

1926-1928年入北平国立艺专学西画。

1929-1930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先生。

1930-1933年在北京随汪慎生、陈少鹿、汤定之、齐白石等学中国画。

1937年到瑞士和英国学习,并举行个人画展。

1940年回国后,在上海培成女中、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教。

1945年在上海青年会举办个人画展。

1946年参加上海美术家作家协会,任理事。

1947 -1949年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

1950-现在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会长。

展翅青云萧淑芳1973 纸本设色68×58cm自藏.春长好萧淑芳。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刘继卣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独特,艺术表现力极强,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本文主要探讨刘继卣绘画艺术的特色和创作风格,以期更好地理解他的绘画作品。

一、笔墨造诣高超刘继卣的绘画作品以线条流畅,墨色浓烈、深沉而著称,他的笔墨造诣在当代绘画领域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刘继卣的笔触凛冽干练,用笔精湛而有力度。

他在墨色运用上也十分讲究,掌握了墨色的渗透和悬垂,以及水墨的染、拓、溢等多种技法,将传统的水墨艺术与现代的创新融为一体,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二、内心丰富的艺术表达刘继卣的绘画作品,尤其是近年来的作品,呈现出他浓烈的诗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他将个人的境遇、感悟与时代的气氛融为一体,不断探索人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想象力丰富、饱含人文关怀的艺术语言。

如他的《梅开》系列画作,表现了梅花在冬天中的执着与坚韧,透露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使观者在视觉之外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力量和精神的充盈。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的综合运用刘继卣的绘画艺术兼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风格,他善于创新并兼收并蓄,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元素,同时也运用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手法和技法,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如梅花、竹子、羊、牛等,同时又大胆运用现代艺术语言设计和构图,使作品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综上所述,刘继卣的绘画艺术独具特色,体现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他倡导用自己的艺术力量为社会建设做出实际的贡献,致力于文化艺术的创新和推广,是一位具有艺术深度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刘懋:紫珠玉颜“刘葡萄”

刘懋:紫珠玉颜“刘葡萄”

刘懋:紫珠玉颜“刘葡萄”作者:***来源:《现代艺术》2020年第05期刘懋1932年生于重庆武隆,195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

师承苏葆祯、李际科、殿虚谷、梁白云等书画名家。

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做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四川诗书画家国际交流协会会员,成都锦水书画院荣誉院长,邓奂彰艺术研究会顾问。

擅长中国画花乌画以及年画、剪纸等艺术,尤以善画葡萄著称,人称“刘葡萄”。

作品在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比利时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展出。

曾四届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2005年被成都市授予“终身从艺荣誉奖”。

出版有《刘燃画集》等,不少作品被文博单位和个人收藏。

提起葡萄,无人不敬佩现代画坛巨匠苏葆祯。

他的学生刘懋在继承发展创新葡萄画上,辛勤耕耘七十载,成绩卓著,人们争相收藏他的葡萄画,素有“刘葡萄”之美誉。

我在近几年开展民间国防教育公益活动中,有幸认识这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著名国画家,感慨颇多。

去年,积极推举《国防时报》为他做了一次四个版面的整版宣传,详细介绍了他的艺术人生和精美作品。

标题是:刘懋苦难的艺术绽放。

文章从苦与乐的交织,紅与黑的交响,艺与德的交融三个方面,介绍了他坎坷的艺术人生,真是可歌可泣。

刘懋在绘画上是个多面手,西画、民间艺术和国画都能创作,尤其擅长花鸟画,最为著名的是画葡萄。

他在绘画过程中,既注重运用传统写意的笔法,又大胆吸收西画的表现技法,寥寥几笔,就把葡萄藤蔓勾勒得活灵活现。

那娴熟的运笔,时而刚劲挺拔,时而弯转圆活,提按顿挫,轻重转折最见功夫,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快乐境界。

须臾之间,一颗颗,一串串晶莹剔透,圆润饱满的葡萄,一片片叶子和一枝枝挺拔曲折的藤蔓跃然在宣纸上。

或青或紫,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在光色微妙的变化中展示出透明感和生动感,整个画面刚柔方圆形成鲜明对比,栩栩如生,犹如一部有节奏,有韵律,有诗意的笔墨交响曲。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刘继卣是中国当代的著名绘画家,他的绘画艺术特色独具一格,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认可。

刘继卣的绘画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刘继卣的绘画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独具特色。

他的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画、花鸟画,也有人物画、写意画等,且不局限于传统题材,还大胆尝试了现代主题和抽象表现。

无论是描绘自然景物还是人物形象,他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赋予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他的作品鲜明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价值观念,同时也不断吸纳和融合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刘继卣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色。

他擅长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大胆的构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

他善于运用饱满的色彩表现出景物的生动和形象的立体感,使观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和艺术意境。

刘继卣的色彩运用既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又追求局部的变化和对比,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

刘继卣的绘画作品在笔墨的运用上独具风格。

他的笔墨干湿相间,苍劲有力,神韵流畅,能够表现出山水山秀、水流淌动的特点。

他运用笔墨的技法和表现手法独特,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空间感,并且能够抓住景物的灵动之处,使作品显得生气勃发。

刘继卣的笔墨运用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矩,更加注重表现个体的情感和思想。

刘继卣的绘画作品在意境的表达上独具特色。

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远的意境和诗意,能够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他的作品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使人感受到绘画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刘继卣通过绘画作品,传递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使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净化。

刘继卣的绘画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题材和内容的多样性、色彩运用的丰富性、笔墨运用的独特性以及意境表达的深情吸引。

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让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体验到艺术的美和思想的启迪。

刘继卣的绘画艺术特色不仅为中国绘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

当代大写意画家刘继红牡丹、紫藤及其它

当代大写意画家刘继红牡丹、紫藤及其它

当代大写意画家刘继红牡丹、紫藤及其它大写意画家刘继红牡丹、紫藤及其它牡丹之于刘继红,具有特殊意义,某种程度而言,牡丹,曾是早期刘继红的一个符号,浓缩了他在淮北平原的一段岁月,也承载了他艺术生命初始的光鲜和热烈,寄寓了他浓浓的亲情和乡愁。

那时魂系牡丹。

“牡丹怎得称王者,雨笔露笺匀彩画。

日炉风炭薰兰麝,天与多情丝一把。

”广袤的中原大地是牡丹生长的乐土,北温带的气候,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培育出了举世闻名、不分轩轾的洛阳牡丹和荷泽牡丹。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荷泽牡丹甲天下,阡陌盛开艳若霞。

”生长在中原南端、淮水之畔的刘继红,小时候听大人们述说两大牡丹产地的种种神奇时,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和牡丹结下深深情缘,并由此成名。

“牡丹之爱宜于众矣。

”历经严寒,不畏艰难,开也绚烂,凋也轰然。

一开倾其所有,尽情舒展,千姿百态,流光溢彩,凋谢时,不衰不减,直接归于泥土。

牡丹怒放的生命,恰似刘继红成长的过程。

也曾历经严寒,也曾啮雪餐毡。

出生于一个普通职工之家,兄妹众多,生活困顿,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众多底层家庭一样,继红忍受过饥饿、品偿过贫寒,而随母亲下放农村,更给他留下许多辛酸的回忆。

在苦难中,他学会了坚强,就像一颗羸弱的幼苗,虽然缺少雨露和阳光,却努力地向上增长,他从临摹年画中找到快乐,在美术教师粉笔勾画的花卉中嗅到芬芳,用稙嫩的画笔,驱逐阴暗,给苍白的日子添上一层光亮。

如果说少时贫穷,激发他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涂抹在富丽的牡丹上的话,那么,当他高中毕业凭着良好的美术功底被征兵部队相中,从军入伍走上南疆战场后,他对牡丹的认知,真正地得到了升华。

硝烟弥漫,炮火震天,浴血奋战,命悬一线……有什么比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的人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祥和安宁、期盼花好月圆呢!牡丹是富足、是安然,叫我如何不爱恋!退伍返乡后,他像当年在战场上一样,发起新的冲锋,着魔似地画起了牡丹。

镞砺括羽,雪天萤席。

真真为伊消得人憔悴。

考入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笃学不倦。

花沁幽馥——刘继瑛花鸟画精品展

花沁幽馥——刘继瑛花鸟画精品展

花沁幽馥——刘继瑛花鸟画精品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美术》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花沁幽馥——刘继瑛花鸟画精品展”干2011年1月13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汇集了刘继瑛备个时期的花鸟画艺术精品
60余幅,力图全面呈现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整体风貌。

展出作品队轻松明快的笔
调和生机盎然的天趣为观众提供一场亲近艺术和自然的心灵之旅。

【总页数】4页(P66-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114
【相关文献】
1.醇馥幽郁黄酒香 [J], 霍中南;
2.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云南省民委办公室主任刘继红模范事迹 [J],
3.《刘继卣连环画全集》编中有感——纪念新中国连环画创业人蔡若虹、刘继卣[J], 齐林
4.疏痕幽鸣——当代浙江小幅花鸟画精品展 [J], 陈樱樱
5.醇馥幽郁醉在其中——楚酒文化之旅 [J], 本刊编辑部;李良荃;吴阿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

刘继卣绘画艺术特色研究刘继卣(1903-1983),原名中山,字独秀,号蓂庐,浙江绍兴人,著名画家,以花鸟画著称。

其代表作品有《杜鹃花》,《百合花》等,被誉为花鸟画的“玫瑰大师”。

刘继卣的绘画艺术特色独具一格,深受中外艺术界的喜爱和认可。

本文将围绕刘继卣的绘画艺术特色展开研究,从线条、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刘继卣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一、线条刘继卣的线条饱满流畅,准确而不失生动感。

他擅长运用干笔勾勒,线条线脉自然流畅,勾勒得体,富有生命力。

在花叶的描绘上,刘继卣常常利用变化多端的线条,把握形态与神态的变化,将花朵、叶子各自的特性描绘得淋漓尽致,富有动感。

刘继卣的线条在传统花鸟画派别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他的皴法,在表现花瓣、叶片、树干等细部时,皴法线条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绘花鸟画作品中的纹理与光影变化时,更加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二、色彩刘继卣的色彩鲜明艳丽,清新明快,构图和谐,整体感强烈,体现出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在画面的色彩运用上,刘继卣善于运用淡雅的水彩颜料,造型与色彩的运用协调一致,使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他擅长运用透视的原理来表现景深,通过浅中深层次的色彩过渡,使画面产生丰富的空间感。

刘继卣对色彩的运用也较为丰富和灵活,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花叶的质感与光影的变化。

三、构图刘继卣在构图上善于运用透视法则,画面的造型感强烈。

他能够恰如其分地掌握画面的整体结构,平衡和谐,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在画面的布局上,他善于利用对比与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刘继卣在构图上更加注重画面的空间感,将花叶的生机与环境融为一体,构成清新雅致的画面。

四、表现手法刘继卣在表现手法上非常丰富多样,擅长以"微、缐、轻、淡"为主要手法,轻盈娴雅,给人以一种清新利落的感觉。

他运用变化多端的皴法,使得画面的纹理变化丰富多样,富有层次感。

刘继卣在表现花叶的立体感上也非常出色,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使得画面在光影变化上更显得立体饱满。

画坛全才|刘继卣作品集锦(130张)

画坛全才|刘继卣作品集锦(130张)

画坛全才|刘继卣作品集锦(130张)导读:他是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

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

他的艺术风格充满崭新的时代精神。

他生前自称是一位人民美术工作者,他的高尚品德和艺术结晶深深值得学习研究,立为楷模。

刘继卣(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刘继卣1918年出生于天津一个丹青世家,其父刘奎龄,当时已是沽上以画飞禽、鸟兽、花卉、树木知名的画家,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诲,刘继卣先生很早就掌握了中国花草禽鸟动物画法。

他不仅继承了刘奎龄的绘画风格,还把这种风格做了全面的创新与发展。

刘继卣先生涉及中国画工笔重彩、写意,人物、走兽、山水,翎毛花卉,草虫蔬果,为天下万物传神写真,尤其以他的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走兽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1936年(16岁)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在油画家刘凤虎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素描、速写、水彩、油画,并从刘子久学习山水画技法,从陈少梅学习山水画和人物。

当时这个天津唯一的美术教育园地,设在河北中山路中山公园里。

他朝朝夕夕出入其间,对于花园内的花草树木的成长、鸟兽虫鱼的生活,都深入观察,作为写生题材,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次年,即十八岁开始卖画生活。

刘继卣由于探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养成随时观察事物的习惯。

一次他带小孩逛动物园,因为集中精神观察老虎,竟将带着的小孩丢了,最后由动物园工作人员替他找到。

还有一次,他很自信地去北京站接一位身穿绿军大衣,手提黑皮包的远方来客,结果没接着。

回来说:没想到北京站有那么多穿绿大衣提黑色的人,我接谁好? 参加农村'四清'时,工作队长让他去粮库查帐,他认真地把所有的帐本翻了一遍,却没弄清要查的是什么。

让老刘去查'四不清'帐,也实在是够难为他的。

另一方面,他也不是一个古板乏味的人,他有很丰富的文学知识,爱好音乐,唱得一口好京剧,老生小生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7-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8-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9-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0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1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刘继红,法名觉宏,1955 年生,安徽阜阳市人,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97-2000 年就读于中 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客座教授。
作品曾入选 1977 年建军 50 周年全军美展,1993 年作品参加“韩国中国水墨艺术展”(首尔),1995 年在日 本举办的“现代中国著名花鸟名家展”(奈良)、“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展”(北京),2003 年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 展序列展?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2004 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在法国举办的中国风情展,2005 年第 18 届新人新作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美展、全国首届写意画大展、全国中国画大展(获优 秀奖)、“菜乡情”中国画提名展(获铜奖),2006 年纪念著名美术大师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获 优秀奖)、第 3 届中国美协会员作品精品展,2007 年第 4 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2009 年入选庆祝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第 5 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纪念改革改革开放 30 周年全国中国画展(获金奖), 2009 入选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1992 年在台湾举办了“冬之韵”刘继红花鸟画展,2005 年 7 月在广东东莞博物馆 举办“水墨年华”刘继红花鸟画展,2005 年赴韩参加中韩文化节举办画展(首尔),2006 年赴日本参加中日文化 年?当代中国画展(东京)。
出版有《一线经典?刘继红卷》(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花香鸟语——从战火中走出的画家刘继红》(延 边出版社出版)、《风范——刘继红写意花鸟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精品萃编?刘继红写 意花鸟》、《当代实力派画家精品丛书?刘继红卷》等以及《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上下册 VCD 光盘。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1-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2-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3-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4-刘继红 Nhomakorabea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5-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6-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 12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3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4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5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6 -
刘继红花鸟作品欣赏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