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语文教师,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校园",教材包括《语文园地六》和《古诗二首》。
其中,《语文园地六》包括"读读背背"、"读读写写"和"想想做做"三个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背诵,增强语感和积累词汇。
《古诗二首》分别是《所见》和《夜书所见》,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校园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语文园地六》: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3. 学习《古诗二首》:让学生自读古诗,然后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练习:通过填空、连线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校园《语文园地六》《古诗二首》读读背背所见读读写写夜书所见想想做做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校园里的花____,非常美丽。
(2)古诗《所见》的作者是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题:读读背背所见读读写写夜书所见想想做做答案:1. (1)五颜六色(2)袁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还需要加强,因此在课后,我将针对这一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学设计口语交际指导方案“看图讲故事”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安排的是一次看图讲故事,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一则。
故事讲的是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却没有回来,妈妈只得让儿子再去叫爸爸。
漫画共有6格,最后一格留白,图意不言而喻——爸爸也被书的内容迷住了,读者看后不由得为童心未泯的爸爸忍俊不禁。
漫画内容依次如下:第一格,要开饭了却不见儿子,妈妈让爸爸去叫儿子;第二格,爸爸来到儿子房间,见儿子正在读书,于是叫儿子去吃饭;第三格,儿子离开房间,爸爸被书吸引;第四格,儿子和妈妈准备开饭,却不见爸爸回来;第五格,妈妈又让儿子去请爸爸来吃饭。
前5格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描述图意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为画面配上对话,使故事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一格画面留白,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可以此为话题展开交流,让学生想象“爸爸可能去了哪里?”这一格也是故事的兴趣点,讨论后教师揭晓,可出示原图,再让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按顺序讲清图意。
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先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借助漫画,清楚完整地讲述故事,通过猜测爸爸去了哪里,推荐最有趣、最合理的故事结局;二是通过合作表演,在故事情境中练习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目标1.能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故事,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按顺序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重点)2.能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表演,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父与子》漫画系列;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相关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事先观察、预习漫画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父与子》,欣赏漫画。
简介这本漫画书,初步了解作者。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五-大禹治水

《 15. 大禹治水》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毒、蛇”等 15 个生字,会写“洪、灾”等 8 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为民造福的英豪,感觉大禹制服洪水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为民造福的英豪,感觉大禹制服洪水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题设疑1.出示大禹图片,猜猜此人是谁。
2.指名回答,介绍大禹。
3.引入课题:大禹是如何治水的?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大禹治水》。
4.读完课题有何疑问?从治水因由( 为何治水 ) 、经过 ( 怎么治水 ) 、结果 ( 治水结果 ) 发问。
二、初读课文,疏导字词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1)指名读课文。
①相机出示生词,指名认读,提示“洪、耕”是后鼻韵母,“兽”是翘舌音。
“灾害”的“难”读“ nàn”,理解“灾害”:灾害造成的磨难。
齐读生词,开火车读。
②沟通巧记法,指名报告,相机点拨:“洪”:众多水汇聚在一同,左侧三点水,右侧“共”;“被”:先人将兽皮裹在身上取暖,叫“被” ,左侧衣字旁,“衣”竖提变竖,捺变点。
(2)把词语送进课文里再读有什么困难?轻声读课文,指名读句,指导停留和长句,齐读。
3.学生再读课文,注意简单读错的地方和长句断句。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论正音。
5.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自然段,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师生评论。
6.思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课文主要讲大禹为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治水成功的事。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表达出___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然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凶猛,了解___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___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___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词语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大禹治水》,请一起读题目。
2.组词语: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
3.请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等词语来概括本课的故事情节。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研究第一自然段1.请读完第一自然段,圈出表达洪水凶猛的词语。
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请指出表达洪水凶猛的词语。
(泛滥、淹没、冲毁)2)读出洪水凶猛的语气。
(读出“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3)请有同学来读一下。
3.请有同学来读一下。
过渡:___看到了这一切,感到了心痛,于是——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研究第二自然段板块一:体现治水决心出示:“___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请大家读一遍,表达出治水的决心。
(板书“治好它”)2.请有同学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
(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3.请大家一起读出“下决心”。
过渡:___下了决心,接下来他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___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二:感受___的无私___到处奔波,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但他认为治水更重要,从未走进家门。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6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6教案7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6教案1教学目标: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2、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以利于知识积累。
3、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重点难点:个性化朗读《小花鹿》教学准备: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教学“我的发现”1、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2、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3、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4、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5、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第二课时教学“日积月累”1、“我会接”──词语接龙(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
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
”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轿、救、摩”等11个生字。
在识字中学词,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2.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
3.在复句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5.背诵一组励志名句,初步感受名句蕴含的道理。
6.自主阅读《大禹治水》,感受大禹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1.在复句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2.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3.背诵一组励志名句,初步感受名句蕴含的道理。
4.自主阅读《大禹治水》,感受大禹的智慧。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轿、救、摩”等11个生字。
认识4种机动车和4种船舶,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2.根据语境辨析多音字的读音。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猜谜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从谜语中,你知道消防车的用途是什么吗?(预设:扑灭火灾)今天,我们来学几个关于交通工具的词语。
课件出示:背负铁柜带水泵,身穿红袍响叮当,警报拉响快如飞,一马当先上火场。
(猜一交通工具)谜底:消防车。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两组词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读准生字的读音。
3.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认读。
4.读完后,你发现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交通工具分别属于水、陆交通工具。
5.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用途吗?(出示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学生交流)(1)救护车:运送伤病员并能在途中实施急救处置的专用车辆。
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20,医院就会派出救护车去救助病人。
(2)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指主要用来执行火灾应对任务的特殊车辆。
消防车外观为红色,顶部通常设有警笛、警灯和爆闪灯。
(3)油轮:设有装液体的货舱、专用于运输散装油类的轮船。
主要用来运输原油、原油的提炼成品(如动力油、燃料油)等石油化工液体产品,也可以用来运输其他液体。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的基本内容本单元一开始的单元提示:“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告诉了我们关爱他人是这一单元的专题。
识字课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是讲一个孩子怀着一颗善良的童心帮助弱者的愿望;《日记两则》是讲城里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事,写出了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反映的是真挚的乡情与友情。
“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谁好》)、“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展示台”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一定联系。
这是一组很好的培养学生爱心,获得美好人生体验的情感教育素材。
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见闻,感知教材,感悟社会,关心社会。
二、依据特点因材施教《识字6》本课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读起来和谐而又富有韵律感。
学生可以在识字的过程中,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一、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如,煤炭2、在词中认字3、形象意义识字如:饥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
(二)朗读感悟1、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事物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在学习第一部分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大家都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你觉得黑板上的哪些词语可以送给白雪公主?为什么?”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不仅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而且,他们的心里已经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三)写字指导本课有三个字是学生容易写错的,应该提醒学生学生注意:一个是“丑”,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一个是“暖”,右边不是“爱”字;还有一个是“贫”,上面是“分”不是“今”,下面是“贝”不是“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六单元课文(五)(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六单元课文(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课文(五)。
这一篇课文主要围绕“自然”的主题,通过讲述大自然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包含了对自然的描绘,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对自然产生热爱和崇敬之情。
3. 能够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窗外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的主题。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解析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逐段解析,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4. 练习写作: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课文2. 课文主要内容3.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4. 课文情感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给父母讲述课文的内容。
2. 请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把握,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并热爱自然。
同时,我也为学生拓展了一些关于自然的故事和诗歌,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1. 在解析课文的过程中,我会对生僻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同时,我会用这些生僻字词造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记忆这些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识字六备课人: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学过程:(一)生字教学1、生活引路。
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如,沙漠、富贵竹、煤炭。
2、在词中认字。
仇、恨、荒、漠、炭、火、贫、穷、富、裕、饥、饿、索道、奉献、永远。
学生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看谁记得快。
3、形象意义识字。
示例:漠,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
饥,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
富,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
4、巩固生字。
(1)在朗读课文中巩固识字。
(2)举行抢答赛: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5、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板书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发现每个字的书写特点。
(2)学生自主分析,发现生字的书写特点,并上台或在本子上试写,教师及时指导、纠正,并进行个别辅导。
本课有三个字是学生容易写错的,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一个是“丑”,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一个是“暖”,右边不是“爱”字;还有一个是“贫”,上面是分不是今,下面是贝不是见。
(3)把字写美观的指导,可以把重点放在食字旁的书写上。
写好食字旁要注意两点:一是横钩的横不能长;二是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
(二)朗读感悟1、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2、示范朗读或指名让读得好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模仿、体会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律感。
3、让学生说说从本课中体会到什么,或者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冷漠、热忱、雪中送炭、饥寒、温饱”等较难懂的词语,可适当做点解释。
4、诵读积累。
(1)鼓励学生把本课背下来。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并写一写会写的词语。
(三)实践活动1、学生与教师课前共同准备对对子的材料,包括上学期学的句子,从长辈那儿听来的对子,以及关于对子的资料。
2、教师简要介绍对对子的有关知识。
(参见资料袋)3、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4、以课文为例练习对对子。
5、用本学期所学的字词练习对对子。
如,硬对软、浅对深、反对正、容易对困难、危险对安全。
自主学习,形成习惯,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作业设计:1、把学过(含上学期)的对子背给父母或其他长辈听。
也可以请长辈再教你几个对子。
2、找一些由意思相反、相对的字构成的词语,如,冷暖、开关、多少、出入。
22、窗前的气球备课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2、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们看,老师画了什么?(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红气球)2、喜欢气球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喜欢气球的颜色、形状、拴气球的绳子、气球能飘得很高很高等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师:是啊,气球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还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和气球有关的文章,学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更加喜欢气球的。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窗前的气球》。
(课件出示课题)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
)师:小朋友读书的表情和声音告诉我,你们很喜欢这篇课文,对吗?2、把你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好吗?(大家推荐一个,觉得班上读书最棒的小朋友来读;你最想听哪一节呢?你叫一个小朋友来读吧!你最想听谁读?你们都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读,把这一节留给我好吗?)三、细读感悟(一)1、师:老师读得怎么样?读得好就把掌声送给我吧!下面老师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小朋友,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1、2两节,然后用一个词语告诉老师科利亚当时的心情。
2、交流你说得真好,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板书:孤单、难过)3、科利亚为什么会孤单、难过啊?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1、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理解“传染病”,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不能到病房外面去,不能去上学,还不能干什么呢?师:那么多小朋友能做的事他都不能去做,他是多么无可奈何啊,你能把科利亚的无奈读出来吗?2、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可是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他觉得真没意思。
师: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户,他多想看见……?师:是啊,科利亚是多么想看到些什么呀,可是却什么也看不见。
那是多么忧伤啊!你能读出来吗?谁能读得更忧伤更孤单些吗?3、我们把科利亚的伤心、难过发泄出来。
(配乐朗读1、2两节。
)(二)1、一天,寂寞孤独的科利亚偶尔往窗外一看,这时一个气球出现在窗前,看看画中科利亚的表情,说说他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板书:高兴、开心) 2、课文是怎样写科利亚开心、高兴的呢?找出描写科利亚心情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指名读)3、科利亚的心情为什么会一下子好了许多呢?课件出示:因为科利亚知道,所以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4、这红气球是哪来的呢?真的是放上来的吗?会不会是偶然出现的呢?请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课文,找找根据。
(四人小组合作)5、交流(学生可能找到的根据:①突然,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房间的窗户前停住了。
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气球是偶然飘来的,就不一定会在科利亚房间的窗户前停住,更不会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些都是为了引起科利亚的注意。
]②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这张笑脸是画上去的,就说明是有人刻意准备的。
如果是一只普通的气球,那上面的笑脸有可能是刻上去或印上去,不可能是画上去的。
]③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这是科利亚想的,他会这样想,就说明他平时也是这样做的。
同学们叽叽喳喳会说些什么呢?]④这下他猜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
[一起读读,注意哪个词该读重音?(准是)为什么?你能换个词读读吗?由此,我们知道他和米沙的关系怎么样?他们平时是怎样互相帮助的呢?此时此刻,科利亚看到窗前这只画着小脸的气球,就好像看到什么?]6、只气球代表大家对他的问候、祝福,也代表着同学之间浓浓的友情,正因为这样,科利亚原本孤单、伤心的心才会一下子高兴、开心起来。
我们也和科利亚一块儿来开心、高兴(齐读课文3-5节)相信有了同学们的祝福、问候,还有浓浓的友情,科利亚很快就会恢复健康,肯定能早日回到大家的中间。
(三)拓展练习1、老师很想把这篇优美的文章改编成一首小诗,你想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病房有个--------,谁也不能----------。
--------躺,---------望,---------想回家。
科利亚,----------,你的同学有办法。
---------,飘来啦,祝你----------------!老师也写了一首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能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一起来读读,托风儿带去我们的祝福。
2、结束语:小朋友,送人鲜花,手留余香,在我们把美好的祝愿送给科利亚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对吗?老师祝愿每个小朋友天天快乐!教学反思:23、假如备课人: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本课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感悟,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合作意识,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人格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
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3、板书课题: 23、《假如》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利用不同形式认读)4、巩固学生识字。
(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
(接龙式读)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4、评议学生的写字。
五、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
(接龙读)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
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课件出示句子)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
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六、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七、扩展活动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
回家再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八、板书设计:小树画太阳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给小鸟谷粒西西一双好腿教学反思:24、日记两则备课人:课前预习1、拼读生字。
2、仔细看图,试读课文,圈出生字。
3、给生字注拼音。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团结互助的意识学习重、难点:1、识字2、书写美观学习准备:生字卡片学习过程:(一)激趣学习日记格式1、导语: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