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股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二例

合集下载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曹汉滨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本文报告了1985年元月至1989年6月,应用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疗效满意.该手术方法安全、实用、覆盖面积大,较其他修复方法优越.【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曹汉滨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 4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2.3
【相关文献】
1.双侧臀大肌V-Y推进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 [J], 徐皓;符廷学;卢森桂
2.双侧臀大肌肌皮瓣V-Y推进修复骶部巨大褥疮1例 [J], 谢军;邓宁
3.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J], 曹汉滨
4.双侧滑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J], 茆振华;沈侠;沈建中;姜其为;胡清潭
5.双侧滑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J], 沈侠;沈建中;姜其为;胡清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侧反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双侧反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双侧反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摘要]目的:笔者设计了一种双侧反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v-y推进筋膜皮瓣,关闭巨大骶部溃疡,以增加皮瓣推进量,避免臀大肌功能性缺损。

方法:清创后v-y推进皮瓣标记于双侧臀部。

在缺损近侧掀起筋膜皮瓣,在远侧臀大肌肌肉附件里保留臀上动脉远侧穿支,直至获得足够的皮瓣前移。

结果:用此方法治疗15个直径7~15cm的骶部褥疮的患者,没有出现皮瓣坏死和溃疡复发,91%的皮瓣ⅰ期愈合。

结论:此技术使皮瓣推进量增加,皮瓣存活可靠,并保留了双侧臀部和臀大肌功能。

[关键词]骶部褥疮;穿支皮瓣;v-y筋膜皮瓣1008-6455(2012)05-0722-02reconstruction of large sacral pressure ulcers with the double-opposing distal perforating superior gluteal arteries-based fasciocutaneous v-y advancement flapzhang zhi-hong1,li wen-zhi1,ma yong-guang2(1.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and laser medcine,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cosmetic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peking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we designed a double-opposingdistal perforator-based fasciocutaneous v-y advancement flap method for closing a large sacral pressure ulcer. the purposes of our method were to obtain sufficient advancement and to avoid a functional deficit of the gluteus maximus muscle. methods after debriderment, the v-y advancement flap is marked on the bilateral buttock. a fasciocutaneous flap is elevated from the medial part, preserving the distal perforating superior gluteal arteries in the distal muscular attachment of the gluteus maximus muscle until sufficient advancement of the flap is obtained. results fifteen patients with sacral pressure defects between 7~15 cm in diameter were treated using this surgical procedure. the results showed no flap necrosis and recurrence in any patient,and 91% percent of the flaps healed primarily.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technique accomplishes remarkable excursion of the bilateral v-y fasciocutaneous flap, with high flap reliability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contralateral buttock as well as gluteus maximus muscle function.key words: sacral pressure ulcers; perforator-based flap; v-y fasciocutaneous flap褥疮常使整形医生面临重建难题,因为患者老龄化,全身状况差,常常卧床或瘫痪,重建后伤口愈合差。

双侧反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双侧反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B i g 1 0 2 , i ; .e at n f l t n s t ug r,h hr o ptl e i nv ri ,e i e i 0 0 9Chn 2D p r t a i a dCo mei S reyT eT i H s i , k g U i s yB i g j n a me o P s c c d aP n e t j n
[] 8余哲. 解剖学[ . 北京: 民卫生 出版社,9 82 72 9 M】 2版. 人 19 ,7 ・7 . [] si 可 9RoaJ 克曼外科 病理学( 下卷) . . 回允 中, [ 9版 / M】 / 主译.B : j京 北
京 大 学 医 学 出 版 社 , 0 :2 82 6 . 2 52 6 —2 9 0
me h d f rcosn r a r I r s ue uc rTh r o e fo r eh d we e t b ans fcin d a c me ta d to o l ig a I ge s c a e s r le . epu p s so u t o r o o t i uf e ta v n e n n a p m i
【 收稿 日期1O 1 —0 [ 2 l-23 修回 日期]0 20 —3 1 2 1—31 编辑 / 张惠娟
双侧反 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 V 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安 贞医院整形美容和激光 医学科 北京 1 0 2 ;2 北京 大学第三 医院成形外科 09 . 0 4, 1 京 1 09 ) 1 1 0
[ 摘要] 目的: 笔者设 计 了一种 双侧反 向臀上动脉远侧穿支 V Y — 推进 筋膜皮瓣 , 关闭 巨大骶部溃疡 , 以增加皮瓣推进量 , 避免臀 大 肌功能性缺损 。 方法 : 清创后 V Y推进皮瓣标记 于双侧臀部 。 - 在缺损 近侧掀起 筋膜皮瓣 , 在远侧臀 大肌肌 肉附件 里保 留臀上动脉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效果分析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效果分析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11-05T16:40:49.2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供稿作者:黄丽萍[导读] 汉中铁路中心医院骶尾部压疮是因为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骶尾部组织的表面受到压迫,同时在摩擦、营养不良。

黄丽萍(汉中铁路中心医院陕西汉中 724300)【摘要】目的:分析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2014 年11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均行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与创面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较低,创面愈合情况更优、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给予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能够防止术后皮瓣受压,保证患者伤口引流畅通,进而有效避免压疮再次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骶尾部巨大压疮;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99-02骶尾部压疮是因为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骶尾部组织的表面受到压迫,同时在摩擦、营养不良、潮湿与感染等各种因素下使得局部血液的运行不顺畅,进而致使组织坏死,最后形成溃疡的创面。

本文主要对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患者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要点及方法进行研究,现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11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均经骶尾部巨大压疮诊断相关标准确诊;其中,男48 例,女32 例,年龄27-80 岁,平均年龄(45±5.4)岁。

其中:多发骨折23例、脊髓损伤27 例、脑中风偏瘫15 例、糖尿病6 例、心脏病9 例。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舒适护理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舒适护理
2 舒 适 护 理
2 . 6 . 1 皮瓣颜色 的观察
一般术 后 l~2 d内皮瓣颜色相 比植
皮前 稍苍 白, 以后逐渐恢 复正常 。如在 术后 出现 皮瓣颜 色发绀 则为静脉回流 障碍 , 应及时汇报医生 , 再次手术 。若皮瓣变得 明 显苍 白, 萎缩 , 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 考虑为血栓形成或血管痉 挛 , 可通过提供室温 , 应用抗凝药物及解痉药物来改善。如仍无 效 , 则手术探 查。如术后 3~ 5 d后 出现肿胀增加 、 出脓 、 皮瓣 颜色转 紫, 变黑或灰 白脱落 , 则为感染致血流 障碍 。毛细血管充盈试验
2周 。
生活能力 , 减少并发症 。这类 患者往往 由于病 程长 , 伤情较 重 、
思想顾 虑大 、 害怕疼痛 等 , 不能 主动配合治疗 , 给 术 后 护 理 带 来 困难 。本 科 以护 理 程 序 为 框 架 , 对 6例 臀 大 肌 肌 皮 瓣 修 复 骶 尾 部 褥 疮 术 的患 者 实 施 舒 适 护 理 , 收 到 了 满 意 的 临 床效 果 , 现 总 结
缺 损 区进 行 修 复 … 。术 后 综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 使 患 者 恢 复 一 定 的
足引起血 管代偿性 收缩痉挛 。
2 . 4 基 础 护 理 向 患 者 及 家 属 说 明创 伤 及 手 术 后 需 要 大 量 的 蛋 白质 促 进 伤 口的 愈 合 。鼓 励 多 吃 肉 蛋 及 豆 制 品 等 高 蛋 白 食 物, 注意补充 维 生素 、 铁、 钙, 纠 正贫 血 , 增 强 抵 抗 力 。尽 量 采
现“ 以人为本” 的舒适护理理念 与整体护理相 结合 , 可以有效提 高护理质量 , 改善护患关 系。
关键词 : 舒适护理 ; 臀 大肌 ; 肌皮瓣 ; 修 复; 骶尾部 ; 褥 疮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6 4 0 0 ( 2 0 1 3 ) 0 3— 0 0 4 0— 0 2 他 事 情 。做 好 患 者 的病 情 解 释 , 心理安慰 , 解 释病 理解 剖及 手 术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摘要骶尾部压疮是老年人和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采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成功修复骶尾部压疮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巧,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研究旨在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质量。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后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内容。

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开展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1. 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科进行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

2. 方法:对8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对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

结果1. 术后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排液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局部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定时清洗伤口,防止伤口长时间积液。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营养支持:术后及时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4. 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被动功能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骶尾部压疮是床位限制、缺氧、营养不良、长时间处于深坑位而形成的一种皮肤病损。

其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

一、围手术期处理1. 术前准备依据医嘱及患者病情安排床位,保证患者舒适,及时进行营养支持,解决患者胃肠道等相关问题。

患者需进行皮肤消毒,避免皮肤感染。

手术部位需要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感染。

2. 术中护理全程跟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术中意外发生。

手术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术后感染。

手术完成后要包扎紧密,避免渗血。

3. 术后处理术后患者需要在特别护理病房内接受密切观察,并对伤口进行定时更换敷料和检查。

二、术后护理1. 伤口处理(1)术后24小时内,尽量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2)全面检查伤口,包括是否有出血、渗液、渗血等情况,并及时处理;(3)定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4)如出现发热或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

2.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应该尽快进食,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

可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3. 康复锻炼术后合理锻炼可以促进循环,增加身体抵抗力,加速恢复。

但锻炼时需要注意体位,避免对伤口造成牵引和压力。

4. 疼痛处理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可以应用止痛药物进行缓解,但要避免滥用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1. 定期复查出院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出院后患者需要逐渐适应正常饮食,并注意控制饮食,避免对伤口造成影响。

3. 生活方式调整出院后患者需要合理安排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坐卧,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

结论:通过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有效防止感染,保证伤口愈合,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因此,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关键,需要医护人员共同积极配合,全程跟踪监测,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

联合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复杂褥疮

联合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复杂褥疮

受力
7


本例 患 者 手 术 时
1 0 /L


L H b 9 4 g/


RBC 3

5
×
10

/L

WBC
器械
根 据创 面 缺损 范 围选 择 双 侧 上 半 臀 大 肌 阔 筋 膜 张 肌

21
×
L L 血 清 总 蛋 白 6 7 g/ 血 清 白 蛋 白 3 6 g/ 无 胸

及 股 二 头 肌 长头 肌 皮瓣 制 作 带 蒂旋 转 肌 皮 瓣
节 股 骨 大粗 隆 及 骶 尾 部 多发 巨 大褥 疮
1
1
例 报 告如 下
2

e m
0 J

分 泌 物 恶 臭 肉芽 苍 白 水 肿
, 、

骶 尾 部 见 褥疮
L g/
, ,
5
e m
4

病例 介绍 患者女


达 Ⅳ度


实验 室检查



Hb 6 5
RBC 2

9
×
10

/L
29


Ll
椎 体爆裂 骨折并 双 下 肢截瘫
1
年 双

WBC 4
34
×
1 0 /L
血 清总 蛋 白
5 7 g/ L

血 清 白蛋 白
3 0 g/ L

侧 坐 骨 结 节 大粗 隆 部 及 骶 尾 部 褥 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后残留死腔,选择肌皮瓣为佳。手掌区、足跟及前足底等部位的创面,应切取带感觉神经的皮瓣,增加耐磨力,确保术后功能。手部创面合并骨骼或肌腱缺损时,可同时切取骨骼与肌腱的复合皮瓣,以重建骨支架及手指的伸、屈功能。本组创面感染发生时间不长,在受区寻找已损伤动脉的断端,切除病变段,均可用作供血血管[1]。创面位于肢体任何部位,肢体残留一条主要血管且沿血管走行周围无瘢痕、无炎性反应,皮瓣血供可通过此动脉供给,并行血管吻合,本组应用4例。由于外伤后水肿、组织瘢痕化及炎性刺激,血管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故应用此方法时应慎重;对受区找不到供血血管,且创面位于小腿上1󰃗3时,应采用带血管蒂皮瓣,本组应用2例,血管蒂分别长18cm和20cm;术后创面󰂪期愈合。对于合并较深和广泛的复合组织缺损,受区无可吻合的血管,应用桥式交叉背阔肌游离皮瓣的方法[2],本组应用2例,6周后断蒂,肌皮瓣成活。由于手、足的特殊功能,修复手、足等部位的感染创面时,皮瓣必须带有感觉神经[3]。本组手部创面游离皮瓣移植17例,皮瓣中皮神经均与桡神经浅支吻合;足部创面游离移植12例,皮瓣中皮神经与足部腓肠神经或腓深神经、腓浅神经的皮支吻合;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上述创面时,应尽量找出创面皮神经与皮瓣所带神经相吻合。
为确保创面愈合,术前应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
试验,全身或局部选用敏感抗生素,直至创面四周无浸
润性炎症及脓性分泌物;术中彻底扩创,切除失活组
织及炎性组织,再以洗必泰溶液反复冲洗、浸泡创面。
本组有2例术后动脉栓塞是由于切除有病理改变的血
管不彻底所致;游离皮瓣移植时,应保证血管吻合质
量,并多吻合静脉;岛状皮瓣移位时,血管蒂切勿扭转
,

皮下通道要宽敞,防止蒂部受压;术中血压下降,应大
量输液、输血纠正,严禁使用麻黄素等升压药物;发生
血管危象后,要准确判断是否血管痉挛或血管栓塞,经
常规处理后,血管危象仍不能及时解除者,应果断进行
探查。

3
 参考文献
1徐永清,李主一,李其训,等.
吻合胫前或胫后远端血管逆行供血的
胸脐皮瓣修复小腿创面.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7,20(1):42
6.

2曾炳芳,眭述平,姜佩珠,等.游离皮瓣在组合移植中的应用.
中国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7):5082
510.

3罗盛康,罗力生,陈林峰,等.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感
染性创面.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2,15(3):1622
163.

(收稿:2005205213 修回:2005211230)
(本文编辑:周淑英 李古波)

臀股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二例
苏丽繁 袁育虎 田宇 曹辉
【关键词】 臀股皮瓣 褥疮 骶部
中图分类号:R632.1 R622 文献标识码
:
B

骶部巨大褥疮的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2001年10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2例骶部巨大褥疮,行臀股皮瓣移位修复创面,术后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 男,39岁。因中毒性休克,经抢救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发现骶部皮肤发黑,2周后骶部皮肤液化感染入院。检查:眼睑苍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骶尾作者单位:辽源市中心医院手外科(吉林辽源,136200)通讯作者:曹辉,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病,E2mail:caohui@126.com部皮肤发黑,范围18cm×10cm,周边红肿,部分已破
溃流脓。行扩创切痂,创面深达骶骨,下缘至臀大肌上
缘。扩创后,创面敞开充分引流,同时给予抗炎和营养
支持,每日换药。1周后,创面新鲜,肉芽生长,分泌物
明显减少。切取20cm×13cm臀股皮瓣,旋转覆盖至
骶部,供区直接缝合。采用侧卧或俯卧位,术后皮瓣成
活,2周后拆线,伤口󰂪期愈合。3周后恢复行走。术后
2个月随访,
皮瓣外观良好。
例2 男,28岁。因煤气中毒、昏迷经抢救24h,患
者生命体征平稳,但意识仍未恢复,1周后发现骶部皮
肤发黑,范围16cm×14cm,诊断为󰂬度褥疮而转入我
院。手术切除坏死皮肤和皮下组织,1周后创面清洁
,

・068・
ChineseJournalofReparativeandReconstructiveSurgery,2006,Vol
20(8
)
创缘边界清晰。行臀股皮瓣移位修复,皮瓣18cm×16cm,供区直接缝合。术后皮瓣成活,2周拆线,创面󰂪期愈合,3周恢复行走。术后5个月随访,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供区功能无障碍。2 手术方法先用龙胆紫标记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以该点至 窝中点作一连线,在该线两侧5cm范围内设计舌状皮瓣,皮瓣远端达 窝上15cm。创面的左右径为皮瓣的宽度,创面上下径为皮瓣的旋转点至皮瓣远端的距离,皮瓣长度均较创面大2cm[1]。先行皮瓣远侧切口,在深筋膜下,由远而近逆行掀起皮瓣。至臀大肌下缘时,应在肌肉深面向上解剖,使臀大肌下部包含在皮瓣内,术中不必暴露臀下动脉,但切取时应避免损伤于臀大肌下缘浅出的股后臀下皮支血管和皮神经[2]。部分臀大肌由内、外侧切口处切断,皮瓣的近侧应在肌膜下游离,以免损伤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形成含血管神经束岛状肌皮瓣。局部旋转180°修复骶部创面,注意蒂部旋转时勿将血管扭曲折叠、牵拉过紧及受压[3]。供皮区缺损部分的皮肤,稍作皮下分离后直接缝合。创面下置胶片引流24~48h。根据创面的渗出情况,引流胶片也可至渗出完全消失时拔出。3 讨论臀股部肌皮瓣适用于骶尾部及大粗隆部褥疮的修复,杨立民等(1983)首先采用该皮瓣移位修复骶部褥疮创面。侍德(1984)亦有类似报道。根据杨立民从臀下动脉灌注墨汁显示,墨染范围上至臀中上1󰃗3交界处,下至 窝上缘,长达40cm,宽约20cm,呈上宽下窄舌形状,术时可按褥疮大小在上述范围内用龙胆紫标出需要切取肌皮瓣的范围。手术由皮瓣远端开始解剖,深达筋膜下,外侧在髂胫束后缘切开筋膜,内侧在深筋膜分离,并保护肌皮瓣的血管神经束,由远端向近端解
剖,直至臀大肌下缘[4]。切断部分臀大肌,在臀大肌下
分离出血管神经束,确认有血管为皮瓣供血后再将肌
皮瓣上端皮肤切开,即可旋转肌皮瓣修复创面。供区创
面宽度不超过9~10cm,常可直接缝合,若缝合有困难
可行皮片移植覆盖。
褥疮常发生于老年体弱、长期卧床、昏迷、创伤截
瘫及护理不当者等。本组2例,均为中毒性休克患者
,

发病之初,仅注意生命体征,忽略体位护理,未翻身,导
致骶尾部巨大褥疮。褥疮一旦确诊边界清晰者,多主张
早期切痂;创底供血较好、组织新鲜者,可用中厚或全
厚皮片移植,但󰂬度褥疮患者切痂后创底常不新鲜,或
组织活力判别不清,组织继续坏死,导致植皮皮片坏
死。若作局部皮瓣移位或褥疮双侧桥式皮瓣移位覆盖
,

常因󰂬度褥疮周围伴发󰂪~󰂫度褥疮,皮肤供血不良
而导致移位皮瓣失败。采用臀股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
创面,皮瓣健康,血供充足,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
强[5]。受区可获得󰂪期愈合,且供区宽度不超过
10
cm

时多可直接缝合,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

4
 参考文献
1王崇锐,王庆蓉.臀大肌皮瓣修复臀骶部褥疮12例.
中国修复重建
外科杂志
,2001,15(1):28.

2吴伯瑜,黄逢元,杨际慧,等.双侧臀部皮瓣修复骶臀部巨大褥疮.

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0,16(5):318.

3海恒林,戴海华,李华涛,等.
治愈骶尾部并双侧坐骨结节巨大褥疮
一例.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3):1912
192.

4匡勇,侯春林.以股动静脉为蒂的腓肠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1):592
60.

5董书雄,陈仁春,殷圣银,等.应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部褥疮.
中华
显微外科杂志,2002,25(4):592
60.

(收稿:2005206207 修回:2005210209)
(本文编辑:周淑英 李古波)

锁骨钩钢板结合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2例
李林 李松哲 李成福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锚钉 肩锁关节脱位 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4.7 R687.32 文献标识码
:
B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院骨科(吉林延吉,133000)通讯作者:李林,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及髋关节外科,E2mail:lsz1351@sina.com 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较为常见,是肩部受到暴力之后支持关节的关节囊及相应韧带损伤所致。导致喙锁
韧带断裂应手术治疗,而喙锁韧带的撕裂、特别是韧带

・168・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第20卷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