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语用要素分析4
第02讲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知识点“讲与练”(上海专用)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知识精要一.分析词语在文中的作用:1.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①内涵丰富的词语体现文章的思想和感情。
②联接性词语(包括关联词、序数词)对文章内容和要点有提示作用。
③指代性词语能确定相关内容的位置和范围。
2.在文章构思上的作用:①作为文章的线索。
②提示写作手法。
3.在艺术效果上的作用:①记叙性文字中的动词、形容词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
②议论性、说明性文字中的副词、介词和关联词强化文章的逻辑性。
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揭示文章的要点、大意、主旨。
这类句子包括:①揭示文章中心、情感的句子。
②内涵丰富、有言外之意、耐人寻味的句子。
③结构复杂(比如长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句子。
④表现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⑤文中的统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有特殊连接作用的句子。
⑥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象征的句子。
2.在文中起辅助作用,对中心句起证明、解释、补充、强化等作用。
这类句子包括:①引起话题的句子。
②议论性文章中描写、抒情的句子。
③“总分关系”句群中“分写”的句子,“举例说明”句群中的例句。
④类比、对比、反衬等手法中非核心话题的句子。
⑤形象化解释中心句的比喻、比拟性句子。
⑥因果、转折、条件、递进、假设关系复句中非强调性的分句。
3.在表达内容、显现结构、强化效果上起作用。
这类句子包括:①总起、总结、过渡性的句子。
②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
独立成段的句子在文章发挥“段”的作用,此时“句意”即段意。
④句子在文中起线索的作用,此时“句意”即线索的意义。
⑤文与段的中心句,揭示文章的主旨、要点、段落大意或句群主干。
三.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
【段落和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结合词语的基本意义和语法特征,以此为立足点结合如下几个角度展开思考:1.注重语境,联系上下文。
因为语境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所以首先需要明确词语与上下句、上下文之间的关联。
语用学之指示语

(16)“The capture of this man was crucial to the rise of a free Iraq,”said Mr. Bush.” It marks the end of the road for him and for all who bullied and killed in his name.” “You will not have to fear the rule of Saddam Hussein ever again, ” he said. “All Iraqis who take the side of freedom have taken the winning side.” (“‘Dark and Painful Era’Over for Iraq , says Bush ”,VOA, 15 Dec.2003)
“我们”、“咱们”与“we”表示第 一人称复指关系,交际中存在三种用法: A.包括交际的双方或多方,对方可以 在场,也可以不在场或根本不存在 B.不包括交际的对方 C.仅指交际的对方或听话人一方,不 包括说话人一方
(22)主持人:你管片的居民都怕不怕你? 观众二:我没把自己当成一个警察就老去管 人家,愿意跟老百姓处在一块儿。 主持人:(对观众三)民警的工作很辛苦, 咱们实话实说,你有没有怕他们的时候?
指示词语用例
(1)我一个小时后回来。 假设你在某教室看到这样一张没有落 款和时间的纸条,你会选择等待还是离开? 我们不能确定那个“我”究竟是谁,不知 道“一个小时后”是什么时候,因为“我” 和“一个小时后”都是指示语,要确定其 具体意义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 ——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留下了这张纸 条。当这些基本的语境信息缺失时,我们 无法断定这句话中指示语的意义。
《戴炜栋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第2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4.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5章 语义学
5.2 课后习题详 解
5.1 复习笔记
5.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6章 语用学
6.2 课后习题详 解
6.1 复习笔记
6.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7章 语言变化
7.2 课后习题详 解
7.1 复习笔记
7.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8章 语言与社会
《 戴 炜 栋 新 编 简 明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英语语言学教程
第2版 笔记和课后 习题 含》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第1章 导 言
目录
02 第2章 音位学
03 第3章 形态学
04 第4章 句法学
05 第5章 语义学
06 第6章 语用学
目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7 第7章 语言变化
08 第8章 语言与社会
8.2 课后习题详 解
8.1 复习笔记
8.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9章 语言与文化
9.2 课后习题详 解
9.1 复习笔记
9.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语言习得
10.2 课后习题 详解
10.1 复习笔记
10.3 考研真题 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第二语言习得
11.2 课后习题 详解
11.1 复习笔记
11.3 考研真题 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语言与大脑
12.2 课后习题 详解
12.1 复习笔记
12.3 考研真题 与典型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第1章 导 言
1.2 课后习题详 解
1.1 复习笔记
1.3 考研真题与 典型题详解
语言学概论初等教育第二章语言的本质

实验语音学方法
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功能主义语言学方法
认知语言学方法
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进行语言现象的统计分析和规律探究。
关注语言的功能和交际属性,探究语言在人类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从认知角度出发,探究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认知过程。
现代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运用的技巧
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是进行有效语言表达的基础,包括词法、句法等方面。
选择恰当、准确的词汇是表达意思的关键,需要不断积累和运用。
理解语境是正确使用语言的重要因素,能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口语表达需要流利、清晰,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同时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语法规则
词汇选择
语境理解
创造性
语言具有传承性,它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传承性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包括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方面的变化。
变化性
语言的特性
文字是语言的辅助工具
文字可以辅助语言表达,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清晰和易于理解。
文字对语言的影响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书面化。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服务于社会,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信息的主要工具。
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和沟通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语言具有创造性,人们可以通过有限的语言元素(如词汇和语法规则)组合出无限多的表达方式,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06
第02章谓词逻辑

然而,(P∧Q)R并不是永真式,故上述 推理形式又是错误的。一个推理,得出矛盾的 结论
问题在哪里呢? ? ?
问题就在于这类推理中,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不是体现在原子命题之间,而是体现在构成原子命题 的内部成分之间,即体现在命题结构的更深层次上。
对此,命题逻辑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在研究某些推理时,有必要对原子命题作
③符号!称为存在唯一量词符,用来表达 “恰有一个”、“存在唯一”等词语;!x称为 存在唯一量词,称 x 为指导变元。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存在唯一量词统称量 词。
量词记号是由逻辑学家Fray引入的,有了量 词之后,用逻辑符号表示命题的能力大大加强了。
例:(1)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2) 有的人活百岁以上。 一、考虑个体域 D 为人类集合
列规则形成的符号串: P60 ① 原子谓词公式是谓词合式公式;
② 若A是谓词合式公式,则(¬A)是谓词合式公式; ③ 若A、B是谓词合式公式,则(A∧B),(A∨B), (AB)和(AB)都是谓词合式公式; ④ 若A是谓词合式公式,x是个体变元,则(x)A、 (x)A都是谓词合式公式; ⑤ 只有经过有限项次地使用①、②、③、④形成的 才是谓词合式公式。——简称为谓词公式。
例如:令 f(x,y) 表示 x+y,谓词 N(x) 表示x是 自然数,那么 f(2,3) 表示个体自然数 5,而 N(f(2,3))表示 5是自然数。
这里函数是就广义而言的。
例如:P(x): x是教授,f(x): x的父亲,c: 张 强,那么 P(f(c)) 便是表示“张强的父亲是教授” 这一命题。
客体——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它可以是具体
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如:李明,计算机,玫瑰花,自然数,思想,定 理等。
C语言第0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回到 首页
运算符和结合性 P325,附录3
2.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自增、自减运算符
自增运算符++和自减运算符--均是单目运算符, 功能是使变量的值增1或减1。其优先级高于所有 双目运算符,结合性为右结合性(自右至左)。
回到 首页
例如:++i或i++ 等价于i=i+1; --i或i-- 等价于i=i-1;
2.7数值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回到 首页
1、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之间可以混合运 算
整型(包括int,short,long)和实型(包括float,double)数据可 以混合运算,另外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可以通用,因此,整 型、实型、字符型数据之间可以混合运算。 例如,表达式10+'a'+1.5-8765.1234*'b'是合法的。
2.9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1、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赋值运算符:“=”为双目运算符,右结合性。 赋值表达式:由赋值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称为赋值表达 式。 赋值表达式一般形式: 变量 赋值符 表达式 如 a=5 类型转换:将高精度的数据类型赋值给低精度的数据类 型,可能出错。
回到 首页
2.9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2.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自增、自减运算符
回到 首页
y=++x;等价于先计算x=x+1(结果x=6),再执行y=x,结果y=6。 y=x++;等价于先执行y=x,再计算x=x+1,结果y=5,x=6。 y=x++*x++;结果y=25,x=7。x++为后缀形式,先取x的值进行“*” 运算,再进行两次x++。 y=++x*++x;结果y=49,x=7。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学第02章-10

第2章 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概述本章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设计准则,设计语言最后要给出语言的参考手册,为此,从表示的角度介绍与语法,语义和上下文约束有关的概念和表示法。
目前在程序语言语法文本中,语法形式表示是完整的,语义表示多半是非形式的。
本章仅给出各种形式语义的初步概念,有关理论后文还要讲述。
2.1 表示与抽象(Representation & Abstraction)程序就是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计算。
所谓表示是人为制造的符号组合以表达我们需要表达的意思。
每个合乎语法的表示都表达了某种语义,例如:float n; //n是C语言中的浮点数变量sqrt(n); //对n取平方根由于我们约定float是浮点类型的关键字,故float n这个合法表示表明“n是浮点数”, 是一个静态的说明。
同样,sqrt(n)说明要做“对n取平方根”的动作。
表示是对事物抽象的表达。
抽象是对论题本质的提取。
当我们为某软件投入市场作市场调查并写出分析报告时,我们已先完成了抽象(从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列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也完成了表示(报告正文)。
表示的规则是语法的,抽象的,内容是语义的。
同一事物可在不同抽象层次表示它。
同一程序可用高级语言表示、汇编码表示以及机器码表示。
当然,高级语言上面还可以有甚高级、超高级语言不断抽象上去。
所以,每种语言都是在某个抽象层次上的表示。
从日常概念中,我们可以得知概念愈是抽象其内涵愈小(只包含主要特征,略去其余)而外延愈大(能满足该主要特征的事物愈多)。
例如“张三在种地”也可以说“张三在改变生态环境”,还可以说“张三修理地球”都没有错。
之所以不错是表达了主要概念:“地表情况有了变化”。
但张三用锄种玉米的细节全被抽象(忽略)掉,且“李四砍树”也可以说成“改变生态环境”、“修理地球”。
当然,这种近乎失真的外延是不希望的,同样,能满足高级语言描述的计算的机器码实现也可以不止一个。
语言学概论三章课件

语言学与历史学相互关联,历史学通 过语言记录和解读历史事件,语言学 则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此外,语言学还与计算机科学、数学 等学科相互交叉,共同推动相关领域 的发展。
02 语言的要素
语音
语音的物理属性
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等 ,这些属性决定了语音的音质和
语言学概论三章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语言学概述 • 语言的要素 • 语言的发展与演变 • 语言与社会文化 • 语言学应用
01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的定义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 ,它探讨语言的本质、结构和 规律,以及语言与人类社会和 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言 语行为,包括语言的产生、传 递和接收等过程。
社会变迁影响语言发展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语言产生影响,新的社会现象和需求推 动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如信息传递、组织生产、维系社 会关系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语言形 式和习惯。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01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
THANKS
中产生的意义。
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包括新词的创造、旧 词的消亡和词义的变化等。
语法
语法的结构
语法由词法、句法和章法等组成,其中词法关注词的内部结构,句 法关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章法关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语法的功能
语法具有表达复杂意义的功能,通过不同的词序和结构可以表达不 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语法的演变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语言 的各个方面,如语音、语法、 语义、语用、社会语言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语用的主要要素分析
●第一节语境
●第二节预设
●第三节角色
●第四节视角
第四节视角
●一、视角的含义
●视角:言语行为中主体和客体在表达和接受话语信息时的立足点出发点。
●天上(有飞机) 地下—地上(掉地上了—地上没有)
●二、视角的种类
●从主体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视角分为内视角和外视角两种。
●1.外视角
●指客观的视角,即人们观察事物、认识世界时共同遵守的角度,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前提。
(共同认定)
●如:台风、地震级别的界定——外视角
●我最喜欢台风。
●2.内视角
●是一种主观的视角,是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产物。
●(1)我很怕他下一句就找我借粮,没等他咳完就抢占话头,“还是钓了鱼好。
好煮鱼吃。
”
●“鱼有什么好吃?”他轻蔑地哼了一声,“食粪之类,浊!”
●“那你……吃肉?”
●“唉,猪最蠢,猪肉伤才思。
牛最笨,牛肉折灵机。
羊呢,最怯懦,羊肉易损胆魄。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
●这种说法我真是闻所未闻。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干干地笑了,“天地之大,还怕没什么可吃?你看看,蝴蝶有美色,蝉蛾有清声,螳螂有飞墙之功,蚂蝗有分身之法,凡此百虫,采天地精华,集古今天气,是最为难得的佳肴。
佳肴。
啧啧啧……(韩少功《马桥词典》)
●(2)南方人指路,总是说前后左右;北方人指路,总是说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以人为转移,是一种主观方位;东西南北,以物为坐标,是一种客观方位。
这样说起来,似乎南人较为崇尚主观意志,而北人较为遵从客观实际。
(韩少功《阳台上的遗憾》)
●如果内视角和外视角不相统一,就有可能造成交际障碍,或者闹出笑话来。
●甲乙两个乡下人进城,偶然吃腌蛋。
甲感到奇怪说:“同样是鸭蛋,为啥这里是咸的?”乙说:“我是知道的,这一定是咸鸭子下的。
”(《笑林广记》)
●三、语用中的视角
●(一)视角和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它客观地永恒地存在和运动,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运用语言来反映它,而不可能改变它。
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表示时间和空间的方法,汉语中主要是依靠词汇和语法的手段来表示时间和空间观念。
●(2)山上有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爬上去,山顶就有丘土堆,活脱是一个山上的山:这便是黄帝陵了。
站在陵墓往下看,才知满山没有一眼流泉,也不见飞禽走兽,柏籽在倏乎落地,簌簌地如洒起细雨,满鼻满口都是柏的荃香了。
●(3)汉中城北山高沟大,二百里深处有个留坝县,多不为人所到;山县城再往北四十里,是张良当年退隐处,更不为人所知。
连绵的山峦一直排列到此,突然错落开来,向东一折,再往北甩去,窝出一个四合院式的山场。
坳边山石如蹲如卧,堆砌隆起,万般姿态像人工精心设计了似的。
山石皆乳白色,凿之便为字壁;上有异竹,碧青青的透着紫色,一律出地一尺,便拐一个弯儿,又端端向上。
山石下,多有细水,在竹石之中隐伏,悄然无声。
往后就是崖壁,仰视不可见顶,全被古松遮掩,半腰又卧了白云,使人不知崖的巉峻,不知涧的深浅。
●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话语中的内外视角理解不一,或者对说话人的视角读解错误,就会产生交际上的障碍,或者产生语义歧解。
例如:
●
(4)
一位未自美国西部的旅游者,驱车在华盛顿
市内行驶。
车水马龙般的交通搞得他迷路了。
他把车开到C 街头,靠边停下,向一位政治家模样的过路人问路:‚先生,请问国务院在哪一边?‛ ●‚完全有希望,‛这位当地人答道:‚在我们这一边。
‛地理位置——外视角
政治立场——内视角
●(二)视角和称代
●
1.
称谓与视角●
高祖、曾祖、祖、父●本人
●子、孙、曾孙、玄孙
九
族
●(5)那几日,姑姥姥见我父亲肺气肿,上街买了一件T衫和一包戒烟糖。
T衫前胸后背画着滑稽的卡通漫画和‚我要戒烟‛的大字。
●姑姥姥对我爸爸说:‚那顺,你穿上这个,就把烟戒了。
‛我爸爸于是穿T衫出没稠密街衢,熟人纷纷注视,他一星期未吸烟。
●姑姥姥刚走,我爸立即脱下此衫,颇不满。
我妈说:‚那你为啥穿?‛
●吾爹忧虑倾诉:‚姑姑让我穿,我哪能不穿?‛ ●家父已逾六十六岁,其憨直可见一斑。
他脱了戒烟衫后,当然又大吸其烟了。
(鲍尔吉·原
野《我妈的娘家亲戚》)
●2.替代与视角
●语言中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可以替代不同的个体。
●(7)“恋爱时你经常吻我,说我是你的心肝,你的生命,你的一切,是不是?”
●“是的。
”
●“现在你为什么不这样叫?”
●“应该荣幸,因为我的头脑正常多了。
”
●“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要接到求爱信。
你知不知道,我跟你结婚后,有多少男人感到失望呢!”
●“当然,那就是我,那就是我!”(谷建芬曲) ●“你这个白痴!”
●“OK!从今以后咱们可就有共同语言了!”
●“你这个骗子!”
●“别动肝火,亲爱的骗子夫人!”
●“你!你!你这个黑猪!”
●“别吓坏了你肚子里的黑猪崽儿!”
●“没良心的,走!我要跟你离婚!”
●“哥哥这就跟你走啰嗬嗬吔,行啰嗬嗬吔!”(唱湖南花鼓戏调子)
●(三)视角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乃至交际过程中都是以“自我”为视角的。
但为了交际效
果有时可以转换。
已婚男子称自己的父母为
“爸爸”、“妈妈”
称妻子的父母为“爸爸”、“妈妈”
自我的视角转换的视角已婚女子丈夫上年纪的老人称年轻人为“叔叔”、“哥哥”
转换的视角
●(8)正方:‚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反方:‚对方一辩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我请问,如果人都是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
●反方巧妙地借用了对方的视角,所以显得很有气势,很有说服力。
●(四)视角的选择和接受
●在熟识人中,交际者选择视角时就相对随意些。
在郑重的场合,视角的选择则相对谨严些。
●著名演讲家曲啸有一次应邀到某市青少年劳教所演讲:
●‚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
●(9)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周总理刚批阅
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
外国记者看见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故意地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
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朗声笑道:‚提起这支笔,那可说来话长。
这不是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美国生产的钢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