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新探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部悲剧小说,该小说通过讲述贵族家庭的一段悲剧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弊端,揭示了人性中的浅薄、虚荣、贪欲等丑恶面。
本文将探究《孔雀东南飞》中悲剧发生的原因。
一、身份压力《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大多来自贵族家庭,对于家族传统、身份压力的重视导致了故事的悲剧发生。
主人公卢钦在文化程度和人格品质上是一个优秀的青年,但无奈身居显赫的卢家,他不得不为了恢复家族的荣誉而作出了牺牲。
卢钦的自我价值被家族荣誉所支配,不能自主决策,导致他被迫与已婚的堂妹阿毛产生了错误的关系。
之后,因为卢钦的亲弟弟挑拨离间,阿毛被卢家逐出家门,卢钦也因此愧疚难以自持,崩溃身亡。
二、利益纠葛《孔雀东南飞》中爱情和利益的交错困扰了主人公。
卢钦对阿毛的爱情被家族的利益所束缚,他将阿毛视为重重利益和责任的代价承担者。
而阿毛则对卢钦的爱情和金钱所困扰,她不想成为卢家的负担,但是卢家的大量债务和传统家族的观念让她不得不接受卢钦的援助。
在爱情和利益的交错中,卢家的弟弟卢寅更是利欲熏心。
他不仅与卢钦争夺阿毛,还独吞了家族的全部财产,甚至是卢钦的财产。
而与此同时,家族的牺牲也让阿毛遭受了极大的影响,被放逐出家门,甚至失去了孩子。
最终,阿毛私自放火烧死了卢家的所有人。
三、传统观念《孔雀东南飞》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
小说中卢家严格遵循封建礼教,堂兄弟、堂亲姻缘之间的关系非常扭曲。
卢家对传统家族荣誉、家族财富等观念的高度重视,导致整个家族的活力被压抑,局限了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力。
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同时,阿毛和卢钦的爱情被家族的传统观念所禁锢。
由于传统家族的礼教约束,卢家无法接受堂兄弟之间的婚姻关系,使得阿毛与卢钦的爱情不得不舍弃。
而卢家的贵族身份和地位,也让他们不敢放弃对传统家族荣誉的承诺,选择把自己的幸福献给了社会的期望。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家卢家的传统家族观念,还有卢家成员的利益纷争、身份压力等因素。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是一部经典的古典小说,描写了意外死亡的武夫柳亦波和他的妻子沈熙实在南京的生活,以及两人的爱情和遭遇。
整个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其悲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封建思想的束缚
《孔雀东南飞》所描绘的年代,是清朝嘉庆年间,封建思想盛行,文人学士在政治地位上占据优势。
然而,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已经开始显现。
比如,主人公柳亦波,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打压自己的妻子沈熙,她也受到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待遇,无法进入书院读书,受到各种侮辱和贬低。
二、家庭纠纷和矛盾
小说中描写了柳家与沈家之间的家庭纠纷和矛盾,这些原因导致了主人公柳亦波的死亡。
柳亦波的父亲是柳书生,沈熙的父亲是沈家大少爷,两家在文化和家庭背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当柳亦波同意与沈熙的婚约后,两家的矛盾变得更加激烈,导致柳亦波和沈熙不能平静地生活。
三、外部环境的迫害和打压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了柳亦波和沈熙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在很多方面都会对他们造成打压和迫害。
比如,柳亦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常常受到政治和官僚阶级的打压和刁难。
另外,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对沈熙的成长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她不能像男性一样进入书院读书,受到了各种侮辱和贬低。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飞》悲剧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纠纷,以及封建思想和现实的冲突等原因。
小说通过柳亦波和沈熙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悲情三部曲”之一。
小说以孔乙己、沉香居和孔雀东南飞三篇为主体,描绘了三个不同层次、不同阶级人物的命运。
其中,《孔雀东南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其悲剧结局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从情节、人物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探讨《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
一、情节推动小说以胡光信、刘婉如的婚姻为线索,穿插着胡光信遭受的民族屈辱、家庭变故,以及刘婉如的命运悲惨,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胡光信和刘婉如相恋,却因为信仰和国家因素被迫分手。
胡光信上了前线,战争的残酷和污浊削弱了他的意志和品性。
回到西南后,他陷入了酗酒、疯狂和自我放纵的境地,对爱情和亲情的执着渐渐消失。
而在另一方面,刘婉如也经历了人生的坎坷。
为了生存她走上了卖淫的路,终于被逼自杀。
两个人的遭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部分真实,也彰显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残酷。
小说通过情节推动,将悲剧的因素一步步引入,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性格小说中,胡光信和刘婉如是主要人物,他们的性格塑造对悲剧结局影响很大。
胡光信在前线深受屈辱和磨难,他对爱情的执着被社会现实和心理冲突所磨灭,由智者变成了疯子。
他沉迷于酒、女和赌博,失去了理智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最终走向了弃恩背亲的悲剧境地。
而刘婉如则是一个受害者,为了生存不得不走上卖淫之路。
她没有背弃爱情和道德,却被妇女榜样所谋害。
她的命运凄惨,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性别歧视和人文缺失的问题。
两个人物的不幸相遇,也是命运安排的一种不公。
三、社会背景小说时代背景是中国的民国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动荡和萎靡不振的局面,战争频繁、经济凋敝。
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困难,是一段艰苦的时期。
胡光信的遭遇,正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他的经历反应了民族屈辱和人性的扭曲。
他的命运,是整个社会风气的真实写照。
而刘婉如所处的社会环境,则是女性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反映。
她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性别歧视和女性生计问题。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孔雀东南飞》是一部著名的中国现代话剧作品,该剧讲述了一个富有的家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毁灭。
在这个悲剧性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物的生活被不幸的命运所左右,他们在现实的挤压下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悲剧性的结局呢?本文将通过对剧情和人物的分析,探究《孔雀东南飞》悲剧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入手,探讨悲剧原因。
在《孔雀东南飞》中,主要人物有姬鹃、姬黛梨、程宗贺等,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直接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姬鹃是一个充满欲望和野心的女人,她渴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但她的欲望和野心却导致了她的家庭破裂和自己的悲惨结局。
姬黛梨则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女性形象,她对爱情的追求和无法摆脱的家庭责任让她最终走向了崩溃。
程宗贺则是一个被现实击垮的男人,他无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最终走向了自杀的结局。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直接导致了《孔雀东南飞》这部悲剧的发生。
我们可以从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入手,探讨悲剧原因。
在《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环境和封建的社会背景直接影响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命运往往受到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的左右,而这种利益和关系又往往导致了人们的悲惨命运。
姬鹃因为贪图权力和财富而走向了破产和绝望,姬黛梨因为封建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责任而最终崩溃,程宗贺则因为经济困难和无法承受压力而走向了自杀。
通过对这些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直接导致了《孔雀东南飞》这部悲剧的发生。
我们可以从剧中的主题和情节入手,探讨悲剧原因。
在《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都围绕着权力、欲望、家族和爱情等主题展开。
人物们在这些主题下追求着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却往往因为这些利益和幸福而陷入了悲惨的境地。
在这样一个主题化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也往往呈现出悲剧性。
可以看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既有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有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还有剧中的主题和情节等方面的因素。
《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新探

意母 亲和妻子的紧张关 系。兰芝 处在 如履 薄冰 的 家庭气 氛 中 , 他
也 只 是 对 被 遣 的 妻 子 说 “ 但 暂 卿 还 家 , 今 且 报 府 。 久 当 归 还 ” 吾 不 。 完全 没有 意识 到 闹到如 此地 步 , 应 该 及 时 想 办 法 化 解 ,相 反 还 一 心 想 回府 办公 ,等 有 空 再 理 会 这
业 的 关 系 。 实 , 完 全 可 以获 得 其 他 事 业 与 家 庭 的双 赢 。 和万 事 兴 , 家
无 疑 应该 分一 部分 感情 给妻 子 , 但 是在对待母 亲和妻子 时 ,焦仲
卿 的 感 情 天 秤 自觉 或 不 自觉 地 向 妻 子 倾 斜 ,这 在 封 建 家 长 制 时 代 的 焦 母 大 脑 里 , 何 接 受 得 了? 如 在 她看来 , 恪守妇 道 , 我 耐住 寂 寞 辛 苦 养 育 儿 子 ,并 把 全 部 感 情 都 给 了 心 爱 的儿 子 , 当然 也 希 望 儿 子 同 样 回报 自己 。 相 反 , 子 不 但 但 儿 不 站 在 自己 这 边当与 否 。 仲卿把事业放 在首位 , 家 焦 把
庭 完 全 交 给 母 亲 和 妻 子 ,这 种 做 法存在着严重 的问题。 对 于 中 国 “ 国 同 构 ” 政 治 家 的
家庭 的和睦是对个人事业 发展 的
支 持 与 拥 护 ,事 业 成 功 反 过 来 又 有 助 于家 庭 生 活 的 幸 福 美 满 。 试 想 一 下 ,焦 仲 卿 如 在 事 业 与 家 庭
一
己, 反而为 了妻子 处处忤逆 自己。 当仲卿知道 妻子被遣时 , 竞说 “ 女
而知 ,孤儿 寡母过 日子 自然 比别 的完整家庭 不同 。昔 日虽 苦不堪 言 ,但 总算 苦尽甘来 。在 焦母看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1. 引言1.1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其悲剧结局让人深感唏嘘。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段凄美而动人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呢?本文将从作者背景、情节设置、人物心理、社会环境和意外事件等方面,对《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呈现的悲剧命运,从中反思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因素对《孔雀东南飞》悲剧结局的影响,并对悲剧结局进行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本质,以及从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启示。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对这部经典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正文2.1 作者背景分析作者背景分析部分主要从作者生平经历、文学作品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他生于一世家,家境优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曹雪芹学识渊博,对古代文学有深刻理解,擅长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复杂变化。
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刻画了大量精致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其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曹雪芹的文学作品多以描写爱情、家庭、社会等题材为主,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叙事的扣人心弦。
在《孔雀东南飞》中,作者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作者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无尽探索。
2.2 情节设置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一部以悲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其情节设置深刻展现了悲剧发生的原因。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安排,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矛盾,也揭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走向。
在情节设置方面,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各个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逐步推动悲剧的发展。
主人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困难和抉择时,往往在情感和理智之间摇摆不定,这种内心斗争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作者是吴承恩。
该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悲剧巨作。
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周文王在封建社会中困顿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夹缝之中,最终因政治斗争失败而不幸遭遇悲剧。
本文将深入探究《孔雀东南飞》悲剧的各种原因,以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悲剧还与周文王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孔雀东南飞》发生在唐代的后期,正值唐朝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政局混乱,使得官员们在政治角逐中争分夺秒。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周文王难免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最终导致他的个人悲剧。
这也说明了悲剧的发生与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周文王的遭遇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的写照。
悲剧还与周文王的个人品格和命运有关。
在《孔雀东南飞》中,周文王被描绘成一个忠诚、正直、乐善好施的人物,但恰恰是这些美德成了他最终悲剧的原因。
他的忠诚和正直让他无法狡辩逃避政治上的纷争,而乐善好施的品格也使得他容易受人利用。
在不甘心的政治斗争中,周文王势单力薄,没有一肱之力,遭受到重重打击,最终导致他的悲剧命运。
悲剧还与作者吴承恩的写作态度和风格有关。
吴承恩在《孔雀东南飞》中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反映了封建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个正直善良的主人公,但却遭遇悲剧结局。
这种对于正直者命运的揭示和悲剧的塑造,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悲剧色彩,使得作品的悲剧性格更加凸显,更加触动人心。
《孔雀东南飞》悲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封建官僚体制、历史环境、个人品格和命运、作者的写作态度和风格等因素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孔雀东南飞》中悲剧的内在原因,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内涵。
也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封建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无情,由此使得《孔雀东南飞》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悲剧巨作。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探究《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代戏剧作品之一,由郭小冬创作。
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初的家族悲剧。
下面将从人物性格、社会环境和家族矛盾等方面探究《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
人物性格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剧中的主要人物孔雀和东风都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
孔雀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快乐,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与传统的家庭观念冲突。
而东风则是一个顽固、保守而且有领导欲望的人,他一直试图控制和改变孔雀的行为。
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人物性格中的过度自我和缺乏相互理解与包容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
社会环境也对悲剧的发生产生了影响。
《孔雀东南飞》发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这个社会对女性有着严格的束缚和期望。
女性被要求顺从、传统和为家庭服务。
孔雀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违背了传统观念,因此遭到了来自家族和社会的压力与指责。
这种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加剧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家族矛盾也是该剧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
孔雀在家族中是一个受宠的孩子,她的才华和美貌使她成为家族中的宝贝。
她的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和行为,与家族刻板的传统观念发生冲突。
孔雀认为家族只是一种羁绊,她因此不顾家庭的约束,选择了离开。
家族中的其他人,尤其是东风,无法接受孔雀的离开,他们认为孔雀是家族的荣耀和利益,她必须服从家庭的安排。
家族内部的矛盾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破裂,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孔雀和东风的人物性格、封建社会的压抑限制以及家族矛盾都是《孔雀东南飞》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
这个剧作通过描绘人性中的冲突和封建社会的压抑,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展现了个人与家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给人们带来了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 日 , 1 1 ) I ] 2 0 1 4 - 1 1 — 0 6
芝。 ” 【 2 J 焦母 用门第观念来排遣刘兰芝 , 认 为儿媳 的行 为 举止没有体现大家 闺秀 的风范 , 与官宦之家不相匹配 。 第三是恋子说 。根据弗洛伊 德的精 神分析学 , 认 为 “ 由于焦母 的长期守寡导致 ‘ 性变态 ’ , 进 而出现 ‘ 俄狄 浦 斯情结 ’ 的倒 置 即 ‘ 母 恋子 ’ , 正 是 因为 焦母 的 ‘ 恋 子情 结’ 具有不可避免 的排他性 , 所 以驱遣了刘兰芝 。 ” 【 3 J 上述观点对刘 兰芝性 格形象及其 悲剧原 因探 讨 的 见解有着一定 的合理 性。在更进 一步对文本 进行 研读 时, 笔者对刘兰芝 的性格 形象有 了更深一层 的解 读 , 以 人物 的性格矛盾性为切人点进行悲剧原因的具体分 析。 首先刘兰芝性格具有矛盾双重性 , 刘 兰芝外 在表现与性 格表象是集温柔 美丽 、 知 书达礼 的柔性 , 她性 格 的 内在 深层是集外弱 内强 、 柔 中带骨 、 绵里 藏针的刚性 , 与此 同 时刘兰芝还具有 聪 明世 故 、 深刻 洞察力 的人 事参 透力 , 刚性是其性格的本质 。其次 , 刘 兰芝性格与 焦母 性格之 间具有矛盾 冲突性 。刘 兰芝 这种 刚性 的性格 在她 不知 不觉 、 循序渐进 中使她一步步陷入遣 归、 改嫁 、 殉情悲剧 既定 的命运之途 。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是其 性格的使然 , 她 的性格是造成其婚姻爱情悲剧 内在深层的原因 。 二、 刘兰芝的性格与遣归 刘兰芝柔 中带骨 的刚强性 格在无意 识 中决 定 了她 的遣归命运 。她 的刚强与 婆婆焦母强 悍 的性格 矛 盾 冲 突性 , 决定了婆媳二人 在 生活 中不 可能和 睦相处 , 婆媳 关系不可避免地产 生裂 痕 , 最终 到达决 裂 的边 缘 , 使 兰 芝在婆家失去生活下 去的依 托 , 造成刘兰芝被遣 归的命
2 0 1 5年 2月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J O U R NA L O F S O C L S C I E N C E O F J I A M US I U N WE R S nY
Ee b. .2 01 5
V 0 1 . 3 3 N o . 1
一
、
种见 解
《 孔雀东南飞》 是 我 国诗 歌史上 最早 的一首 五言长 篇叙 事诗 , 诗长达三百五十七句 , 一千七 百八十 五个字 , 因此 被后人誉为“ 长诗 之圣 ” ( 王世 贞《 艺 苑卮 言》 ) 、 “ 古 今第 一首长诗也” ( 沈德潜 《 古诗源》 ) 。《 孔 雀东南飞》 不 仅其艺术精 湛 , 《 孔雀东南 飞》 的思想性也 很高 , 堪称乐 府诗 的一座 高峰。该 诗讲述 了东汉末 年一 对青 年男女 焦仲卿 和妻子刘兰芝哀婉 动人 的爱情婚 姻故事 , 通过兰 芝遣 归 , 仲卿说母 、 夫妻泣别 、 刘兄逼 嫁 , 直 至夫 妻双双 殉情 , 写 出了一则流传千古的婚姻爱情悲剧 。 学术界进行 了探讨 , 大抵有 以下几 种看法 : 无子说 , 门第说 , 恋子说 。本文 不揣浅 陋 , 在前 人 的研 究基 础之 上, 提 出 自己的拙见 , 认为造 成刘焦二 人爱情 婚姻 悲剧 的原 因在于女 主人 公刘 兰芝 刚强主见 的性格 。本 文就 将 围绕这一点展开具体论 述。 第一是无 子说 。儒家 礼 教对 女 子严 格 要 求 , 提 出 “ 七 出” 来对女子嫁人夫家 的举止言行做 出规范 , 《 仪礼 ・ 丧服 》 载其 内容 为 : 1 . 无子 ; 2 . 淫逸 ; 3 . 不 事 舅姑 ; 4 . 口 舌; 5 . 盗窃 ; 6 . 妒忌; 7 . 恶疾 。东汉末 期 的妇 女 , 只要犯 有这其 中的任何一条 , 都可以被休弃 。刘 兰芝的被休就 是 因为嫁人焦家多年没有 生下儿女 。“ 唯一 的答案是她 没有生子女 。这是 刘兰芝遭 驱遣 的最直接 的根 源” 。 … 1 封建礼教宗族观念深重 , 认为“ 不孝有三 , 无 后为大” , 无 子便不能“ 上事宗宙 , 下继后生” 。 第二是门第 说 。观点是 “ 由于焦母 的 门第观念 , 焦 母感觉 自家是仕宦 于台阁的大家 , 而刘 兰芝不 过是 ‘ 生 小 出野里 , 本 自无教训 ’ 的平 民家女 子 , 所 以驱遣刘 兰
第3 3卷第 1 期
《 孔雀东南 飞》 悲剧原 因新探
李 娜
(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江苏 徐 州 2 2 1 1 1 1 )
[ 摘 要] 对 于造成《 孔雀 东南飞》 中婚姻 爱情 悲剧 的原 因历 来备 受争议 , 各抒独 见。本文从 悲剧女 主人 公 刘兰
芝性格刚强主见 的特点对其悲剧 原 因进行探讨 。以综述 学术界见解为前引 , 再 以刘兰芝性格为基点 , 分析其性格 与
汉乐府 长诗 《 孔雀东 南飞》 讲 述 了一对青 年男女焦 仲卿 与刘 兰芝 的婚姻爱情悲剧。纵 观长诗 , 发现刘 兰芝 的悲剧不 仅仅 是社会 的悲剧 , 更深 层 次 的是 性格 的悲 剧。造成刘 兰芝与 焦仲卿婚 姻爱情 悲剧 的深层 原 因在 于刘 兰芝 刚强主见 的性格 , 文章 以刘兰 芝的性格 为切入 点, 对其命运悲剧具体展开论述。 目前学术界关于《 孔雀东南飞》 中悲剧原 因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