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以后

合集下载

党史知识竞赛题(6月10日最后定稿)

党史知识竞赛题(6月10日最后定稿)

庆祝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题(共150题)1、1920年8月,最先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武汉2、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在()A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3、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A 陈独秀B 陈望道C 毛泽东D 李大钊4、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第一个提出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的是();A 蔡和森B 毛泽东C 陈独秀D 陈望道5、关于参加中共一在会议代表,下列哪一组正确()A 毛泽东张国焘陈独秀董必武B 毛泽东刘少奇李大钊王尽美C毛泽东何叔衡刘静仁陈潭秋D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李达6、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是()A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省港工人大罢工 D 香港海员大罢工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平江起义8、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思想A党指挥枪B农村包围城市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D枪杆子里出政权9、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A 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B 对待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C 对待地主阶级的问题上D对待富农的问题上10、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红色政权是()A 井岗山根据地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右江工农民主政府C闽西工农民主政府 D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1、长征胜利跨越了()个省,中央红军的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

A 10B 11C 12D 1313、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A红军穿越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B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C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D遵义会议召开14、1943年,毛泽东应彭真之请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是()A为人民服务 B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15、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T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T )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 T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 T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T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F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T)第一章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日军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北京条约》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四洲志》8.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9.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11. “落后就要挨打”。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侵略斗争只是加剧无谓的牺牲。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2.抗日战争成功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3.相识()是相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D.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4.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B)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5.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6.北伐战争对准的军阀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段祺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8.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救亡决论》9.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11.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实行了确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的是()。

A.西安谈判B.重庆谈判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1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记是国民党()。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版本一》第一,从时代特点来看,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十月革命以后,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新的世界革命的范畴,即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这种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经不能当作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改变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

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因此从革命阵线上来说,它已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指出:“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就起了变化,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页。

)第二,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五四运动以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这时,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作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还是作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

“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2—673页。

)中国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及其以后迅速地作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革命领导阶级的作用,并且很快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中国革命领导权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移的这种历史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条件,这就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40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40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40(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这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分数:2.00)A.两大任务的主题和内容不同B.前者为后者创造了必要的前提√C.两大任务的实现方式不一样D.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

此题是考两大任务之间的联系,而AC两个选项讲述的是二者的区别。

故BD两个选项正确。

3.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分数:2.00)A.商办B.官督商办√C.官商合办√D.官办√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

因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没有商办的形式。

BCD选项正确。

4.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具体表现为(分数:2.00)A.不敢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B.具有封建性C.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D.对地主阶级持妥协态度√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选项B不是革命派的缺点,而是洋务运动的缺点;其余三项都是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ACD选项正确。

5.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有(分数:2.00)A.赋予民主和科学新的含义√B.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工人运动相结合√C.对科学共产主义作了全面的介绍√D.反封建的目标与手段发生了变化√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历程

数学史话吴文浩1930年前后,清华大学数学系居于中国数学发展的中心地位.系主任是熊庆来,郑桐荪是资深教授,孙光远(1897-1984)和杨武之(1898-1975)两位教授都在1928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孙光远的专长是微分几何,他招收了中国的第一名数学硕士生(陈省身),杨武之的专长是代数和数论,以研究华林(Waring)问题而著称.这时的清华大学有两个杰出的青年学者——来自南开大学的陈省身和自学成才的华罗庚.陈身省于1911年出生于浙江嘉兴,1926年进入南开大学,1930年毕业后转到清华,翌年成为孙光远的研究生,专习微分几何学.1934年他进入汉堡大学,在布拉士开(W.Bla-schke)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36),1937年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日战争时期,陈省生受外尔(H.Weyl)之邀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研究院从事研究,在研究高维的高斯-邦内(Gauss-Bonnet)公式后,提出了被称为“陈省身类”的重要不变量,为微分几何学奠定了基础,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界.回国后,他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理所长,培养了许多青年数学家,并于1983年获沃尔夫奖(Wilf⁃Prize).华罗庚(1910-1985)是一位传奇式的数学家,他自学成才.1929年他只是江苏金坛中学的一名职员,却发表了《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此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教授们的注意,系主任熊庆来遂聘任他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文书,华罗庚最初随杨武之学习数论,在华林问题上很快取得了成果,破例被聘为教员.1936年华罗庚去英国剑桥大学,接受哈代的指导.他在数论、代数、矩阵几何、多复变函数论以及普及数学上均有成就.在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写成著作《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的圆法,维诺格拉多夫(И.М.Виноградов)的三角和估计方法.该书发表至今已几十年,其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仍是一部世界数学名著.1950年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20世纪30年代初的清华大学,汇集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学者.在数学系就读的有柯召(1910-2002),许宝騄(1910-1970),段学复(1914-2005),徐贤修(1911-2002),以及物理系毕业、研究应用数学的林家翘(1916-2013)等,他们后来均成为中国数学的中坚力量以及世界著名数学家.许宝騄是中国早期从事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研究,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位杰出学者.1938-1945年间,他在多元分析与统计推断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利用出色的矩阵变换技巧,推进了矩阵论在数理统计中的应用.他对高斯-马尔可夫模型中方差的最优估计的研究,是许多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他为培养新中国的数理统计学者和开展概率统计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林家翘是应用数学家,清华大学毕业后去加拿大和美国留学.师从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von Kar⁃man).1944年,他成功地解决了争论多年的平行平板间的流动稳定性问题,在微分方程渐近理论的研究上取得了成果.1960年之后,他开始研究螺旋星系的密度波理论,该理论解释了许多天文现象.1930年,江泽涵(1902-1994)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加盟北大,程毓淮(1910-1995)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也来到北大任教,使北京大学的阵容逐渐强大,成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学生有樊畿(1916-2010),王湘浩(1915-1993)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青年数学家还有很多,如曾炯之(1897-1943),他在哥廷根大学跟随杰出的女数学家诺特(E.Noether)研究代数,1933年提出了关于“函数域上可除代数”的两个基本定理,后又建立了拟代数封闭域层次论,蜚声中外.周炜良(1911-1995)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后,转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在范·德·瓦尔登(Van der Waerden)指导下研究代数几何,于1936年获博士学位,一系列以他名字命名的“周坐标”“周形式”“周定理”“周引理”的数学研究成果使他享有盛誉.数学史话621935年,中国数学会在上海成立.胡敦复(1886-1978)被选为首届董事会主席.中国数学会出版了两本杂志,一本是发表学术论文的《中国数学会学报》,后来发展成为当今的《数学学报》,一本是普及性的《数学杂志》,相当于当今的《数学通报》.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中国现代数学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有很多的科学成就.如华罗庚完成了《堆垒素数论》,陈省身证明了高斯-邦内公式,许宝騄发展了矩阵论在数理统计的应用,都产生于这一时期.他们培养的学生,如王宪钟、严志达、吴光磊、王浩、钟开莱,日后都成为著名数学家.与此同时,浙江大学的程民德、熊全治、白正国、杨忠道等在陈建功、苏步青的带领下成为一代数学学者.1944年,中央研究院决定成立数学研究所,姜立夫任筹备主任.不久,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数学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由姜立夫任所长.因姜立夫出国考察,遂由陈省身代理所长.陈省身办所的宗旨是培养青年人,首先让他们研修拓扑学,以便迅速达到当时数学发展的前沿.这时在所内工作的研究人员中,有王宪钟、胡世桢、李华宗等已获博士学位的年轻数学家,更有吴文俊、廖山涛、陈国才、杨忠道、叶彦谦、曹锡华、张素诚、孙以丰、路见可、陈杰等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现代数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原来已有建树的解析数论、三角级数论、射影微分几何等学科继续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微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等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数学届获得了全面和均衡地进步.高等学校数学系大规模招生,严谨的教学方式培养出了大批训练有素的数学工作者.在这一时期内,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吴文俊(1919-2017).他于1940年在交通大学毕业后去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他在拓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关于施蒂费尔-惠特尼(Stiefel-Whit-ney)示性类的吴(文俊)公式,吴(文俊)示性类,以及关于示嵌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起,吴文俊提出了使数学机械化的纲领.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数学.因此,吴文俊的工作显示出中国古算法与现代数学的有机结合,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中国数学家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Cong-ress of Mathematics)始于1932年.北京数学物理学会的熊庆来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许国保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那年在苏黎世举行的会议.中山大学的刘俊贤则是参加1936年奥斯陆会议的唯一中国代表(不计算维纳代表清华大学与会).此后由于代表权问题,中国大陆一直未派人与会.华罗庚、陈景润收到过到大会作报告的邀请.198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家冯康被邀在华沙大会上作45分钟的报告,都因代表权问题未能出席.1986年,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盟(IMU)的代表权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数学会有三票投票权.这年在美国加州伯克莱举行的大会上,吴文俊作了45钟报告(关于中国数学史).1990年在东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中国有65名代表与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数学研究发展很快.从原来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又分离出应用数学研究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由陈省身担任所长的南开数学研究所向全国开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学府也成立了数学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的数学研究成果正在逐渐接近国际水平.到1988年为止,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数学家的数学著作已有43种.《数学年刊》《数学学报》都相继出版了英文版,在国外的影响日增,1990年收入世界数学家名录的中国学者有927名.先后在中国国内设立的数学最高奖有陈省身奖和华罗庚奖.1990年起,为了支持数学家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共同愿望,除了正常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之外,又增设了专项的天元数学基金.这一措施也大大促进了数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数学史话63。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是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三、是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四、是革命的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T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T )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 T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 T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T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F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T)第一章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日军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北京条约》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四洲志》8.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9.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11. “落后就要挨打”。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侵略斗争只是加剧无谓的牺牲。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时的李大钊与陈独秀一起,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在社会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陈独秀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号召青年从事“宣传运动”、“工人运动”。

在李大钊、陈独秀即著名的“南陈北李”的推动下,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赵世炎、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分别经过各种努力,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形成。

他们通过各种报刊纷纷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0年,进步青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被陆续翻译出版,介绍到中国来。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比较、思考,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并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具体地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由三种类型的人物所组成:
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代表人物为李大钊、陈独秀。

他们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中国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

五四运动以后,他们由提倡“民主”与“科学”转而开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中国社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代表人物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

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1918年秋,第一次到北京,开始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发表了《民众大联合》一文。

1919年,第二次到北京,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

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

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有杨匏安、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代表人物为董必武等。

这些人原来与孙中山一起搞革命,后来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