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模拟环境试验规范
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国家标准

2013-7-13
标准的主要内容
2013-7-13
设备特性描述。主要是对试验设备的要求,这不是对 试验设备空载时的要求,而是只对试验设备装上样品 和夹具时的要求,这是完成好冲击试验的基础,这里 面规定了基本脉冲波形的形状、脉冲波形的容差、测 量系统的要求及安装要求等; 试验严酷等级。这一章规定了施加给样品的脉冲波形 和各种严酷等级;其范围包括是用于元器件、整机的 各种严酷等级; 条件试验。实际上讲的是冲击试验程序,告诉试验室 操作人员如何施加冲击应力及对公众方式和功能检测 的规定; 三个附录。将脉冲波形冲击响应谱的特性及其对试验 严酷等级的应用示例,特别是冲击响应谱特性对分析 产品失效和抗冲击设计非常有用。
GB/T2423.6—1995 电工电子 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2013-7-13
该标准的用途
碰撞试验适用于元器件、设备和其他电工电子产品,这 些样品在运输或使用期间可能遭受到重复冲击,该试验方法 提供一种确定样品承受规定严酷等级碰撞能力的标准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由重复冲击所引起的累计损伤或所规定的 性能是否下降,然后利用这些资料并结合有关规范,来决定 产品是否可以接收。在某些情况下本试验也可用来确定样品 的结构完好性或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 本试验是模拟在陆地运输的车辆上使用和被运输的样品 上所产生的效应。陆地运输所产生的重复性碰撞和颠簸通常 是严酷的,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上呈现复杂的和随机的性 质,而且取决于路程的长短、路面的条件、卡车和拖车的类 型等,铁路运输期间的重复性碰撞主要是由于铁轨的不连续 所引起的,并且具有中等强度,铁路车辆的调车、挂钩等也 会产生更强的碰撞。对非重复性的撞击,用GB/T2423.5—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和导则:冲击》更合适。
淋雨试验规范

淋雨试验规范淋雨试验规范引言:淋雨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环境试验方法,用于评估产品的防水性能。
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下的雨水冲刷,淋雨试验可以检测产品的可靠性,确保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本文将就淋雨试验的规范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试验的目的、步骤和评估标准。
一、淋雨试验的目的淋雨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产品的防水性能,确定其在户外条件下的可靠性。
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产品在不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持续性下的防水能力,以及其对环境湿度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淋雨试验可以帮助制造商改进产品设计和材料选择,以提高产品的耐水性和可靠性。
二、淋雨试验的步骤1.试验设备准备:准备好淋雨试验设备,包括淋雨装置、试验室和相关计量设备。
确保试验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试验样品准备:选择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
样品应代表实际使用环境中产品的应力水平和条件。
准备好试验样品,并确保其在试验过程中能够真实地暴露在雨水之中。
3.试验条件设定: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试验条件,包括降雨强度、时间、试验温度和湿度等。
确保试验条件能够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天气情况。
4.试验进行:将试验样品放置在试验设备下,根据设定的条件进行淋雨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样品的状态变化和试验条件,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5.试验结束和结果评估: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样品进行检查和评估。
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评估样品的防水性能和可靠性。
记录并分析试验结果,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淋雨试验的评估标准淋雨试验的评估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使用环境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和标准,供参考:1.产品防水等级:根据产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环境,确定产品的防水等级要求。
常见的防水等级包括IPX1-IPX8等级,其中IPX8表示产品具有防水深度达到2米以上的能力。
2.漏水检测:通过观察试验样品在淋雨试验过程中是否出现漏水现象来评估其防水性能。
环境试验标准

环境试验标准环境试验是指在模拟或者真实环境条件下对产品进行的一种测试,目的是为了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环境试验标准是指对环境试验进行规范和统一的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环境试验标准的制定对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试验标准及其应用。
首先,温度试验是环境试验中常见的一种,其标准主要包括温度范围、温度变化率、温度稳定性等指标。
温度试验可以评估产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产品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温度试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需求,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其次,湿度试验也是环境试验中常见的一种,其标准主要包括湿度范围、湿度变化率、湿度稳定性等指标。
湿度试验可以评估产品在潮湿或干燥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在高湿度环境下的防潮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湿度试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另外,震动试验也是环境试验中常见的一种,其标准主要包括振动频率、振动幅度、振动方向等指标。
震动试验可以评估产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例如对于汽车零部件来说,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震动试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振动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比性。
最后,盐雾试验是环境试验中常见的一种,其标准主要包括盐雾浓度、盐雾PH值、盐雾沉积量等指标。
盐雾试验可以评估产品在海洋环境或者腐蚀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例如对于船舶设备或者海洋工程设施来说,抗盐雾腐蚀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盐雾试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场景和腐蚀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环境试验标准的制定对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试验标准,才能够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产品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及其校准

4、成熟阶段(从2000年代至今):
先进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 技术以及数字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与成熟,不断推进气候环境试验设备性能 的提高以及产品的网络化、智能化。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
发展历程
我国气候环境试验设备制造起步于 1970年代末期,经历了从仿制、自行 设计和更新设计三个阶段。虽然起步 晚但赶超快,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生 产企业。
环境试验概述
环境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验证, 评价产品在各种严酷环境中,其功能和性 能的可靠程度以及维修成本的高低等。
意义:确保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在各种 严酷环境中均能够正常工作。
环境试验概述
环境试验在生产中的作用
1、用于产品研究性试验 2、用于产品定型试验 3、用于生产检查试验 4、用于产品的验收试验 5、用于安全性试验 6、用于可靠性试验
环境试验设备及其校准
提纲
1 环境试验概述 2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 3 温湿度试验设备的校准 4 温湿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5 规范与标准的主要差别
第1部分:环境试验概述
环境试验概述
什么是环境试验?
所谓环境试验,是指将产品暴露在自然 环境或人工模拟环境中,对它们实际上会 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 功能做出验证和评价。通过环境试验,可 提供设计质量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是 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
分类
可按气候环境因素的类型来分。 气候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大气压 力、日光辐射、沙尘、雨雪等,盐雾 和霉菌虽属于生物化学环境影响,但 也可作为气候环境。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
分类
温度试验设备
模拟环境试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力 、可 全天 候进 行 .因此模 拟环 境 实 或推 翻 对 _提 供 的错 误 、甚 虚假 方
理所 当然 , 嘲为轻 则会 导致 你的 试验
无效 ,地 成错 误的 结论 、重 则会 损坏
设备 、划 企业 或州 个 八人身 安全产 E
不可 挽 的损 失
2 环 境 试 验 中 易 产 生 的 误解
1 1 模拟 环境 试验 分类 、 内窖 2 1枉 试验 的过程 中 环境 “ 严 . 越 酷越 好 ”的提 法列 吗 ?这样 会产 生什 么样 的后 果 在这 种 思想 的指 导下 往往 会对 产 品进 行 过 载试 验 , 如把 规 定 为 1 0C ' 2
1模 拟环 境 试 验
模 拟环 境试验 足 : 为了使所 生 产
的产 品能够 在 静种悲 劣的 大 门然环 境
1 2相 关名 词解释 ( ) 重复 性 :即对 同 一被测 样品 、 1 l 列一环境 条件下 、阐 凡、 用棚 同 精度 的 测量 仪器 .
的偏 差 。 2 2被 试l 放置 的f= :被试 品 、簧 )
己生产 的产 l 的环 境适 成性 和可 靠性 低气 压 ( 分常 温和 负温低 气 压 )、潮 相继建 立 了门已 的实验 室 ,对产 进 湿 ( 称湿热 )、交变潮 j 或 鲢、正 负温
行一些 环境 试验 疗而 的测 试 为 了帮 冲击 ( 仆两精 沾和 一箱 法 ) 高 低温
助 大家 能顺 利 、J 确 、合理 、规 范 的 循环 、盐雾 霉葡 沙 生等 等 。 E 运 用好 模拟 环境 试验 ,有 效地应 用 于 科 研 、 I产.特提 出 以 F论述供 同f ■
热平衡环模试验规范标准

说明1、本试验环境参照福特相关标准,并经对车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2、本试验安排规定了在环境模拟室(风洞)中测试汽车发动机散热系统效率以及客观评价汽车整车散热系统总体性能的方法。
3、本试验环境适用于所有江铃轻汽车型。
一、测试仪器及设备1、环境模拟实验室(风洞),要求可以调节温度及湿度,温度可升至50℃以上;2、T型(铜-康铜)或其它具有同等精度的热电偶(±1℃)及相关记录仪器,测量围:0~800℃;3、发动机转速仪(0~7000±20RPM),精确度:±2%4、车速计或车速表,精确度:±2%5、压力测试仪,精确度:±2%6、底盘测功机7、模拟负载设备8、远程油门控制器9、多通道数据采集设备及显示器二、试验车辆准备1、被试车辆必须按规定进行磨合,状态符合国标GB/12534的规定;2、检查汽车空调通风系统是否漏风,确认风道、风窗和风门的安装是否正确,蒸发器风机和温控装置工作是否正常,控制面板的设置是否正确;3、检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是否有泄漏,冷凝器和散热器翅片是否有倒伏,散热风扇是否倾斜,同时,检查发动机上各传动带的松紧度以及冷凝器风罩的密封性等,确保制冷系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4、清洗供试车辆,确保各车窗玻璃、空调进气过滤网、冷凝器和散热器无堵塞和污渍;5、检查车身气密性,查看空调进风口和出风口有无堵塞;6、检查车辆的各液体及液面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尤其是冷却液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必要时,进行调整;7、按相关技术要求,检查和调整轮胎的压力;8、检查车底的隔热板和排气管;9、检查油箱和油管;10、按下列规定,进行各传感器的布置及数据采集及显示10.1环境温度10.2环境相对湿度10.3日照强度10.4车速10.5发动机转速10.6转矩10.7附表1规定的温度敏感测试点10.8发动机冷却液进口温度10.9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温度10.10机油温度(机油温度极限值:????)10.11散热器前空气温度(9点平均)10.12散热器后空气温度(9点平均)10.13压缩机表面空气温度10.14压缩机排气软管离排气管最近处表面空气温度10.15发电机表面空气温度(上、外、后共3个面)10.16蓄电池表面空气温度(上、前、后、左、右共5个面)10.17发动机ECU表面空气温度10.18发动机ECU接插件表面空气温度10.19油轨表面温度10.20空气滤清器表面空气温度10.21ABS-ECU表面空气温度10.22ABS-ECU接插件表面空气温度10.23TCU表面空气温度10.24TCU接插件表面空气温度10.25发动机后端线束表面空气温度(左)10.26发动机后端线束表面空气温度(中)10.27发动机后端线束表面空气温度(右)10.28左侧(驾驶员侧)发动机过线孔处线束表面空气温度10.29右侧(副驾驶侧)发动机过线孔处线束表面空气温度10.30左侧(驾驶员侧)继电器盒右侧表面空气温度10.31右侧(副驾驶侧)继电器盒左侧表面空气温度10.32雨刮电机表面空气温度10.33洗涤软管在发动机罩处空气温度10.34前氧传感器线束表面空气温度10.35后氧传感器线束表面空气温度10.36点火线圈表面空气温度10.37喷油器线束表面空气温度10.38电子风扇电机外表面温度10.39增压器旁空气温度10.40空气流量计表面温度10.41油底壳表面温度10.42变速器油温10.43离合器油温10.44制动器油温10.45转向器油温10.46前桥齿轮油温度10.47前桥桥包表面空气温度10.48后桥齿轮油温度10.49后桥桥包表面空气温度10.50燃油箱表面温度三、试验方法1、测试要求1.1环模试验室的试验环境温度能稳定在38℃、43℃、49℃1.2底盘测功机能保证车辆挂2档、3档时,以最大功率运转1.3要求数据采集仪能连续采集记录数据2小时以上,采集时间间隔不超过15S,且可以任意监测各测量点的数据2、测试程序试验车辆在试验前,要在测功机上运转10分钟,使车辆达到正常运转温度,本试验分为两大部分:2.1高温试验2.2.1试验条件:1)试验室环境温度:38℃2)相对湿度:40±5%3)光照:1kw/m2±50w4)试验室风速=车速5)装有空调的车辆,空调开至最大制冷状态下,关闭所有的车窗及手动通风系统,鼓风机开到最大风量状态;未装空调的车辆,将暖风开关及鼓风机开关置于“关”的位置2.2.2操作规程1)高速测试试验车在测功机上正常加速到120km/h的车速(测功机不加负载),稳定运转30mins。
模拟试验管理制度

模拟试验管理制度一、试验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试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保证试验活动科学、规范、有效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以下必要性:1、保证试验活动的科学性:试验管理制度规定了试验的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价等环节,能够保证试验活动符合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原则,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可信。
2、保证试验活动的规范性:试验管理制度规定了试验的程序、要求和标准,能够保证试验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确保试验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提高试验活动的有效性:试验管理制度规定了试验的计划和实施要求,能够提高试验活动的组织性和实施效率,确保试验的有效进行和结果的及时获取。
4、提高试验活动的可靠性:试验管理制度规定了试验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试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能够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规范试验活动的行为:试验管理制度规定了试验活动的行为要求和责任追究机制,能够规范试验人员的行为,确保试验活动的公正和规范。
综上所述,试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确保试验活动的科学、规范、有效进行的必要保障措施,能够有效保证试验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试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试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试验计划、试验实施、试验监督、试验评价和试验报告等内容和要求。
1、试验计划试验计划是试验活动的全面规划和安排,主要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资源、试验周期等内容。
试验计划应当符合试验目的和要求,合理、可行、可操作,确保试验活动的有效进行。
试验计划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确保试验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试验实施试验实施是试验活动的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过程的控制、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等内容。
试验实施应当按照试验计划和要求进行,确保试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试验监督试验监督是对试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主要包括试验过程的监督、试验数据的审核、试验设备的检查和试验人员的行为监督等内容。
环境实验室设计方案及标准规范

实验室里有很多实验需要的特殊装置,尤其是环境实验室,今天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大气污染模拟装置(一)整体要求1、整体呈圆柱形设计,外形直径1米,高度2米,如果设备区无法满足设备摆放,可以扩大至直径1.5米。
2、顶部和设备区呈不透明设计,所有设备和线路尽量做到不外露;试验区呈透明设计,能够直观看到试验情况,试验区要求密封。
3、整体要求外形设计美观,具有良好的展示性。
(二)系统组成1、光照系统:安装在顶部,均匀分布,普通灯光即可,用于增加视觉效果。
2、喷雾系统:安装在顶部,均匀分布,用于喷洒液体产品,注意不是喷淋,要求能够以雾状喷出,有管道连接至下部设备区,能够将液体产品抽送至顶部并呈雾状喷出。
3、尾气处理系统:用于试验后气体的处理,可直接排出室外或其他方式处理,避免扩散至实验室环境中对人员造成伤害。
4、显示系统:安装在中部,用于控制通气系统、控温系统、光照系统、喷雾系统等所有系统,以及用来显示内部试验气体含量的变化。
要求显示系统与所有的设备连接,并连接甲醛(0~500ppm)、挥发性有机物VOC(0-500ppm)、雾霾表三种检测仪。
显示系统预留1~2个接口,用于后期添加在线检测仪和系统。
5、通气系统:安装在下部,用于将试验气体输送至试验区域,可连接储气罐。
6、控温系统:安装在下部,用于控制试验区域的温度,控温范围为10℃~40℃,精度要求不高,只要能使试验区温度恒定即可。
7、影像采集系统:用于拍摄模拟装置中的影像变化,并传输至主机电脑,以及在大屏幕上显示实时图像,历史图像信息储存于电脑主机。
二、土壤污染模拟装置(一)整体要求1、整体呈圆柱形设计,外形直径1米,高度2米,如果设备区无法满足设备摆放,可以扩大至直径1.5米。
2、顶部和设备区呈不透明设计,所有设备和线路尽量做到不外露;试验区呈透明设计,能够直观看到试验情况。
3、整体要求外形设计美观,具有良好的展示性。
4、试验区内部设置可拆卸玻璃架,样品少时直接放于桌面,样品多时则将玻璃架进行组装放入,样品多层放置,可先按三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标MIL-STD-810F 《环境工程考虑和实验室试验》
4.环境温度试验设置条件
常规持续高温试验
正温度 (+℃)
高低温各存储时间 (H)
55±2
4
非常规持续高温试验
正温度 (+℃)
高低温各存储时间 (H)
55±2
高低温各存储时间 (H)
55±2
16
4.1 试验前确认样品在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性能指标,外观结构是否正常后将产品放置进试验箱内进行常规持续高温试验。
4.3 冷热冲击试验条件设置
正温度 (+℃)
负温度 (-℃)
85±2
25±3
湿度 (%RH)
75±3
高低温各存储时间 (H)
4
温度稳定时间 (H)
1
转换温度时间(min) 30
5.环境试验完成产品评价
5.1产品取出,外观发黄、热胀冷缩尺寸变化、变形、熔接、开裂、产品不工作、性能参数不再公差范围,出现异常
模拟环境 试验规范
版本: 文件编码:
页码: 编制日期:
1.0 ZY-SIP共5页 1/1 2019/4/14
批准:
审核:
编制:
1.目的 试验产品在环境影响下,产品性能和结构件上材质采用符合客户需求要求,前期设计开发阶段降低失效模式。
2.适用范围 研发新品打样阶段、物料检验阶段、半成品阶段。
3. 引用标准
拒收。
6.记录文件
环境模拟试验记录表
GB2423.1 2008-IEC 60068-2-1:200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2423.34-2005 《温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GB/T2423-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JB 150-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GB 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4.1.1 试验周期完成,产品取出按测试内容检测。
4.2 湿度试验条件设置
正温度 (+℃)
负温度 (-℃)
湿度 (%RH)
高低温各存储时间 (H)
/
/
40±2
25±3
93±3
16
/
/
4.2.1 试验前确认样品在正常环境温度下的性能指标,外观结构是否正常后将产品放置进试验箱内进行常规持续高温试验。
4.2.2 试验周期完成,产品取出按测试内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