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环境模拟台架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整车环模试验方法(冷却和空调试验)

整车环模试验方法(冷却和空调试验)

整车环模实验试验方法一、最大制冷环境模拟实验:1、环境温度。

a)试验温度:(38+1)℃b)相对湿度:40%c)阳光负荷(在车顶中内测量):1000W/m^22、实验过程2.1.车辆准备:车辆按布点要求布好测试传感器,检查车况良好,加好实验用的燃油,进入实验室按实验室要求固定好车辆,确认测试传感器正常工作。

2.2 加热、预浸、沉浸2.2.1加热。

a) 风速:根据需要调节风速的大小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关d) 鼓风机:中档e) 电池:与充电器连接f) 车窗:根据需要调节其开度或者关闭g) 空气方向:空调出口管模式h) 阳光负荷:开i)时间:直到车身整体(如,座椅固定导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

2.2.2预浸。

(目的:使车辆的各个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a) 风速:50 km/h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开(怠速)d) 压缩机:关e) 鼓风机:中档f) 车窗:开g) 空气方向:空调出口管模式h) 车外空气模式(OSA)i) 阳光负荷:关j) 时间:30分钟2.2.3沉浸条件。

a) 风速:维持试验条件所需(如5 km/h)b) 温度:试验温度c) 发动机:关d) 鼓风机:关e) 车窗:关f) 空气方向:空调模式,所有出口管开g) 车内循环模式(P/R)h) 阳光负荷:开i)时间:车内温度达到(60+2)℃2.2.4怠速条件。

散热器前的风速应为5 km/h。

2.2.5电源。

所有电气系统都由车辆内部电源供电。

试验前电池应充满电。

2.2.6排挡步位或行驶地点。

表1 排挡步位或行驶地点规定的车速是指行驶在道路负载下(此负载的数值应根据试验车型的满载滑行阻力曲线获得),对带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重复测量,应确保在发动机最低速度相同时,车速相同。

2.3实验工况2.3.1、50km/h,内循环,20min2.3.2、80km/h,内循环,20min2.3.3、50km/h,外循环,20min2.3.4、80km/h,外循环,20min2.3.5、Idle,内循环,30min2.3.6、110km/h,外循环,20min2.3.7、Idle,外循环,30min2.3.8、迅速加速至110km/h,2min2.3.9、降温至30℃,50%RH后(有1000w/㎡光照)80km/h,外循环、2档风量、20min2.4实验记录按照以上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记录所有试验数据。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于津涛;田冬莲;肖广宇【摘要】在分析目前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汽车空调系统测试项目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自动空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动空调室内环境模拟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弥补了现有试验仅单纯对空调最大制冷性能和最大采暖性能进行测试的不足.采用该试验方法对某两款轿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对乘用车自动空调的控制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进行评价,也可对不同车辆空调的性能进行对比,达到了客观检验自动空调系统的目的.%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present national and industrial standard fo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est items and methods. Th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 the paper proposed an 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 environment simulation test method. This method makes up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resent tests which test merely the maximum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nd the maximum Heating performance of air conditioner. Two vehicles selected were tested with the abov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not only evaluate control stability and response speed of car automatic air condition, but can also compar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s, the automatic air conditioner can ihus be tested in an objective way.【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汽车;自动空调;性能;模拟试验【作者】于津涛;田冬莲;肖广宇【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5+11 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能够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车速、发动机热负荷以及室内人体散热等因素变化,及时自动地对车内的空气状况进行调节的自动空调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性能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

行 测 试 的不 足 采 用 该 试 验 方法 对某 两 款 轿 车 进 行 了测 试 试 验 , 果 表 明 , 方 法 不 仅 可 对乘 用 车 自动 空调 的控 制 结 该 稳 定 性 和 响应 速 度 进 行 评 价 , 可 对 不 同车 辆 空 调 的 性 能进 行对 比 , 到 了 客 观检 验 自动 空 调 系 统 的 目的 。 也 达
主 题词 : 车 汽
自动 空调
性能
模 拟试 验
中图分 类 号 : 4 38 +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 0 3 0 (0 2 1 — 0 7 0 U 6 .51 A 10 — 7 3 2 1 )0 0 4 — 5
R e e c n A u o A i—Co dii ni y t m r o m a c s s ar h o t r . n to ng S se Pe f r n e Te t
a u o t i c n i o i g e vr n n i l t n ts t o . h s me h d ma e p t e d f in is o h r s n n a tmai ar o d t n n n i me tsmu ai e tmeh d T i t o k s u h e i e ce ft e p e e t c i o o c t sswh c e tmee y t e ma i m er ea i g c p c t n h x mu h ai g p r r n e o i c n i o e . w e t i h t s r l h xmu r f g r t a a i a d t e ma i m e t e o ma c far o dt n r T o i n y n f i v h c e ee td w r e td w t h b v r p s d meh d h e u t s o t a h to a o n y e a u t e il s s l ce e e t s i t e a o e p o o e t o ,t e r s l h w h tt e meh d c n n to l v l ae e h s c n r l tb l y n r s o s s e d o a u o t i o d t n u a as c mp r p ro ma c f d f r n o t sa i t a d e p n e p e f e r a t ma i a r n i o ,b t c n lo o a e e fr n e o i e e t o i c c i f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系统测试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系统测试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系统测试在现代社会中,车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旅行的重要工具。

而车辆空调系统作为车辆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对于车内的舒适度和乘坐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车辆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系统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车载测试是指将车载设备或者系统装上实验车辆,通过在不同的道路条件下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车辆空调系统测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验证车辆空调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和效果。

首先,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系统测试需要考虑到车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既有寒冷的冬季,也有酷热的夏季。

而车辆空调系统需要能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因此,在车载测试中,需要模拟不同的温度环境,对车辆空调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在寒冷或者酷热条件下的制冷或者制热性能。

其次,车载测试还要考虑到车辆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空调系统工作效果。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气温下降,这会对车辆空调系统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车载测试中,需要将实验车辆带到不同的海拔高度环境下进行测试,以验证车辆空调系统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

此外,在车载测试中,还需要对车辆空调系统在不同车速下的工作状态进行测试。

不同车速下车辆的空气流动情况不同,这会影响到车辆空调系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

因此,在车载测试中,需要模拟不同车速环境,对车辆空调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车速下的工作效果。

另外,对于一些高端车辆来说,车载测试中车辆空调系统的声音和振动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车辆空调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振动,这对于车辆的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车载测试中,需要对车辆空调系统的声音和振动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对车辆内部环境和驾乘体验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系统测试是车辆研发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车辆空调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海拔高度、车速等因素下的测试,可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确保车辆空调系统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提供舒适、稳定的工作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研究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研究
行考 核 。
创 造 汽 车空 调 要 求 的各 种 气 候 环 境 条 件 和 模 拟 汽
车运 行 状态 的 一 套 装 置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 汽 车 空 调 环 境模 拟 试 验 室 , 应 能 模 拟 汽 车 不 同 行 驶 速 度 、 它 道 路阻力状 况 以及 车辆 行驶 时所 处 的太 阳辐射 、 高 低 温 环 境 、 面 辐 射 和迎 面 风 速 等 条 件 。 路

环 境 模 拟 试 验 类 型 主要 有 汽 车 空 调 系 统 整 车 降温 性 能 、 风性 能 及 风 窗 除 霜 、 雾 试 验 等 : 暖 除 目前 部 分 主 机 厂 基 本 上 按 照 各 自的 标 准 , 因 此 局 限 性 很 大 , 如 大 众 的 标 准 往 往 偏 重 于 欧 洲 比 气 候 特 点 , 用 的标 准偏 重 于 北 美 的 气 候 特 点 , 通 而 Q / 6 8 2 0 “ 车 空 调 整 车 降 温 性 能 试 验 方 C T 5- 00 汽 法 ” 吸 收 众 多 国 外 标 准 的前 提 下 , 合 考 虑 了 中 在 综 国 气候 特 点 及 国 内 汽 车 制 造 业 的 实 际 情 况 , 标 该 准 规 定 了 室 内 模 拟 、 外 静 态 和 室 外 行 驶 等 3种 室 试 验方法 , 国 内汽车 空 调环 境模 拟 试 验提 供 了 为
维普资讯

汽 车 空 调 环 境 模 拟 试 验 研 究
戴 玉 英 夏 巍 ( 上海 易初 通 用 机器 有 限公 司 )
【 要 】 文章根据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的实践经验 , 摘 总结 了进行汽 车空调环境模拟 试验的要点 及注
意 事项 , 析 了汽车 空调 环境 模拟 试 验 的研 究 内容及 发展 方 向 。 分

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

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

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汽车空调的性能情况,了解汽车空调系统与其它固定式空调相比较的特殊性。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测试在压缩机额定转速时,不同环境温度和辐射强度的条件下车室内的降温曲线和温度分布。

分析汽车空调性能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了解车室内的温度场情况。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降雨装置 2—日射装置 3—模拟车速风机 4—室温增高报警器5—盐水冷却盘管 6—加热器 7—鼓风机图2—1 汽车空调环境模拟试验汽车空调整机环境模拟实验装置、风速仪、转速仪四、实验原理根据汽车行业QC/T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

汽车空调的降温性能是能够实际反映汽车空调制冷能力和车室内舒适度的性能指标。

实验装置如下图示,利用分3组控制的共96×250w(每组32盏)红外灯模拟太阳辐射强度;风道内空气流动模拟汽车的迎面风速,风道内用可分3组控制的共18kw(每组6kw)电加热和温度调节器调节风道内温度模拟车室外气温变化。

为了测试车室内的降温曲线和温度分布,分别在送风口和回风口、每个座位的上方大约90cm(乘客坐下时头部位置)处布置温度测点。

温度数据由温度巡回检测仪测量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降温曲线。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采用压缩机转速不变,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定的降温性能和温度分布进行比较,得到环境对空调工作过程的影响情况。

1、开启压缩机驱动电机,调节压缩机转速为1800 r/min;2、开启风机驱动电机,调节转速到风道内风速对应压缩机转速;(如实验一)3、开启风道内加热器使温度达到设定要求,直到温度稳定;4、接通一组太阳辐射模拟灯;5、等车室内温度稳定后,开启空调系统,开始数据采集;直到车室内温度稳定后,关闭空调系统。

6、改变风道设定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再测一次。

六、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1、测试条件情况2、两次测试各测点的降温曲线。

七、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请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实施,并在授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

汽车空调性能、整车异响性能、乘坐体验平顺性、座椅舒适性、操控安全、制动安全测试评价方法

汽车空调性能、整车异响性能、乘坐体验平顺性、座椅舒适性、操控安全、制动安全测试评价方法

车门状态:全关 车窗状态:全关 鼓风机状态:关闭 发动机状态: 关闭 空调状态:关闭、内循环 车上人员:无
车内面部测点平均温度 达到 60℃后进行试验
升温阶段结束后,检查确认试验室、转鼓状态,迎面风速跟随车速,以 1Hz 的采集频率记录各测点数据
G.3.2.1.2试验工况及试验条件
表 G.4 空调制冷性能试验工况及试验条件
电压传感器
±0.05V
G.2.3.2采暖试验
表 G.2 制冷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及精度要求
试验设备 环境试验舱
精度要求 车速及迎面风精度为±1kph;
温度精度为±1.0℃; 相对湿度精度为±5%
底盘测功机
能够模拟道路负荷
数据采集系统
采集频率≥100Hz
T 型热电偶
±0.1℃
K 型热电偶
±0.1℃
电压传感器
表 G.10 空调
A(良好)
G(优秀)
空调制冷性能指标 R
0<R≤55
55<R≤70
70<R≤85
85<R≤100
对应百分制得分
(0,55]
(55,70]
(70,85]
85~100 分
G.3.3.2采暖性能测试评价 G.3.3.2.1采暖效果评价
匀速工况结束后脚部 的平均温度(℃) 分值
44
T/CAAMTB XXXX—XXXX
点方向,布置后包裹一层隔热棉进行隔热)、散热器进水温度、散热器出水温度、发动机机 油温度、蒸发器回风口空气温度(内循环回风口表面中心 100mm±10mm 处)、各出风口 空气温度(在距出风口表面中心处)、各排座椅位置面部温度(传感器布置位置如图 G.5 所示)、各排座椅位置腰部温度(每个座位左右两侧边缘的中点)、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 机吸气压力、各出风口风速(位于出风口表面中心 20mm±2mm 处)、风扇电压。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和舒适性控制评估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和舒适性控制评估

车载测试中的车辆空调和舒适性控制评估车辆空调系统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还能够对车辆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因此,在进行车辆空调和舒适性控制评估时,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测试和分析,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1. 环境条件测试在车辆空调和舒适性控制评估中,首先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测试。

包括车辆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空调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空调系统性能测试对车辆空调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是评估其控制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制冷性能测试通过控制车辆空调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其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制冷效果。

使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对车内环境进行监测,从而评估空调系统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2 制热性能测试同样,我们需要对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控制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测试其对车内环境温度的控制能力和效果。

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测车内外温度的变化,并评估空调系统的加热速度和稳定性。

2.3 空气净化性能测试空气质量对于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车辆空调和舒适性控制评估中,我们需要测试系统的空气净化性能。

通过监测车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评估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效果和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

3. 舒适性评估除了对车辆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外,还需要进行舒适性评估,以确保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良好的舒适性体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风量和风向调节车辆空调系统应能够提供合适的风量和风向,以满足不同驾驶者和乘客的需求。

通过调节空调系统的风速和出风口的方向,评估其在不同设置下的效果和稳定性。

3.2 噪音控制噪音是影响驾驶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车载测试中,我们需要测试空调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噪音水平,并评估其对驾驶者和乘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环境模拟台架试验方法及评价
标准技术规范
实施日:年月日
编制: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空调系统性能环境模拟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适用于昌河M1类和N1类车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及产品改进开发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JD 658-2000《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
3 试验条件
温度:38℃±1.0℃
相对湿度:50%±5%
辐射强度:1000W/m2±25W/m2
4 试验设备
环境试验舱
底盘测功机
数据采集系统
5 试验方法
5.1 测试准备
5.1.1 车辆准备
a) 记录车辆相关参数
记录VIN编号、样车制造阶段、总质量、轮胎尺寸和压力、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排量、散热器型号、空调系统总成、试验前已行驶里程等相关参数。

b) 车辆检查
检查车辆的密封性,车辆是否有泄漏现象。

c) 空调检查
检查车辆的空调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

d) 冷却水检查
查看水箱是否注满冷却水,是否有渗漏,若冷却系统有气阻,需将气排尽。

e) 燃油检查
确保车辆有进行试验的最少量的燃油。

f) 机油检查
查看机油标尺,机油量不能低于机油标尺最低限度,不能高于最高限度。

g) 轮胎气压检查
检查轮胎气压,使其符合各车型相应的轮胎气压要求。

h) 按以下位置要求布置测点传感器:
温度:冷凝器入口空气温度(入口管壁处)
冷凝器出口空气温度(出口管壁处)
散热器入水口温度
散热器出水口温度
发动机油温度(在量油标尺末端处)
各蒸发器回风口温度(在内循环回风口表面中心处)
各蒸发器出风口温度(在距出风口表面中心25~35mm处)
各排各位置呼吸口和脚步温度(如图1所示,可调节的座椅应该调节到水平位置和
垂直的中间位置
各排各位置腰部温度(每个座位左右两侧边缘的中点,与坐垫之间的距离为25-50mm
处)
压缩机壳体的表面温度(热保护器附近)
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
压缩机吸气压力
风速:各蒸发器出口风速(位于出风口表面中心处)
电压:压缩机离合器电压
冷凝器风扇电压
散热器风扇电压
鼓风机电压
电流:冷凝器风扇电流
散热器风扇电流
鼓风机电流
湿度:驾驶员位置湿度
图1
5.1.2 环境试验室准备
a) 驱动轮对中;
b) 试验车辆紧固;
c) 连接汽车排气管;
d) 连接数据采集系统。

5.1.3 环境舱准备
环境舱试验条件按具体要求设定,见5.2.1。

5.1.4 转鼓准备
转鼓暖机15分钟;
道路模拟曲线准备,按不同的车型设定道路模拟曲线;
司机助曲线准备,按试验工况要求编制司机助曲线。

5.2 测试过程
5.2.1 预热升温阶段
分阶段名称气候条件车辆准备要求
5.2.2 试验阶段
a) 试验工况及试验条件如下:
b) 驾驶员进入车内,将温度调节开关置于最大冷却模式位置,循环调节开关置于内循环位置,出风模式调节开关置于面部位置。

记录各测点的初始读数。

c) 启动发动机,将风量调节开关置于最大位置,如有顶蒸应将顶蒸的风量调节开关也置于最大位置,同时接通A/C开关。

d) 按上表要求开始试验工况,迎面风速应等于车速,以10s的采集频率记录各测点数据。

e) 当试验数据大于任一数值时,立即停止试验: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113℃
发动机机油:140℃
自动变速器油液温度:149℃
压缩机排气压力:3300kPa或超过3100kPa持续15分钟
6 数据分析及处理
按表1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7 评价标准
按第五章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其结果按以下两种方式评价:
7.1 按等级评价
7.1.1 各工况下稳定后车内呼吸口的平均温度评价空调效果
7.1.2 开始试验10min时车内呼吸口的平均温度评价空调降温性能
7.2 按各车型的空调性能目标评价
表1 空调系统降温性能试验数据记录表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