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保温材料发展简史共15页

国外保温材料发展简史共15页
国外保温材料发展简史共15页

国外保温材料发展简史

特约记者:杨丽

国外普通重视保温材料的生产和建筑的保温工程,力求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在工业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有助于降低产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国外保温材料工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建筑节能用保温材料占绝大多数,如美国从1987年以来建筑保温材料占所有保温材料的81%左右,瑞典及芬兰等西欧国家80%以上的岩棉制品用于建筑节能。

矿物棉

国际上矿物棉制品的发展迄今以有160多年的历史了。1840年,英国首先发现熔化的矿渣喷吹后可以形成纤维,并开始生产矿渣棉。1880年,通过对矿渣棉性质和用途的研究,德国和美国开始生产矿渣棉,尔后在其它国家相继使用和生产。1930年-1950年,开始了矿物棉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1980年至今,国际上矿物棉制品的产量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因为其它的保湿材料如玻璃棉、泡抹塑料的发展加快,而主要矿物棉的生产国家的发展速度放慢。虽然矿物棉产量增幅不大,但在生产规模、技术及深加工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玻璃棉

国外玻璃棉产量约在200万吨左右,主要生产国是美国、法国和日本。玻璃棉制品品种较多,主要有玻璃棉毡、玻璃棉板、玻璃棉带、玻璃毯和玻璃棉保温管。玻璃棉制品主要用于建筑业,在建筑上的用量占玻

璃棉产量的80%以上,在日本甚至达到了90%。

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以玻璃制取玻璃纤维,20世纪30年代开始用机械方法制造玻璃纤维。当时有棒拉法、平吹法等,纤维直径比较粗,达25Um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由于进口石棉来源断绝,就大力研制玻璃棉作为替代品。由于它隔热、隔音的优异性能,一经问世,各国便争相研制。因棒拉法生产量低,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新的工艺方法便应运而生。

40年代美国欧文斯-康宁公司研制成功火焰喷吹法工艺,并于1949年获得了专利权,可生产棉纤维直径为3-5um,甚至更细的超累棉、造纸棉。1956年,法国圣哥本公司,研制成功离心喷吹法(即TEL法),并向十几个国家出售专利。

膨胀珍珠岩

自1940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和庆用膨胀珍珠岩,并逐步推广到农业、工业过滤剂、冶金等其它行业,时至今日,膨胀珍珠岩虽应用范围很广,但其产品仍绝大部分应用在建筑业,其用量约占世界膨胀珍珠岩总产量的60%以上。

在国外,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的应用范围仍在继续扩大,其用途已知的就有160多种,在建筑业中,珍珠岩在保温作用方面是用量最大的,它主要是用在高层建筑中作夹层墙板、屋面板、楼板,也用作耐火保温层。以珍珠岩混凝土作中间层、金属薄板作面层的经济夹层墙板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珍珠岩混凝土还广泛用于屋顶结构中都采用了这种隔热材料。德国在建筑业中,广泛采用膨胀珍珠岩作散铺隔热、隔音层,作隔热

和耐炎抹灰砂浆的集料,应用于调制快硬砌筑砂浆。此外,采用沥青珍珠岩板作屋面保温层,可以与泡抹玻璃相媲美。

硅酸钙绝热制品

本世纪40年代,硅酸钙绝热制品首先在美国问世,硅酸钙绝热制品在众多的保温材料中具有在中高温范围内的抗压强度高,导热系数小,施工方便,可反复使用等优点,所以硅酸钙行业发展迅速。

1952年开始用湿法生产硅酸钙隔热制品,其密度降为230 kg/m3左右。到70年代初,日本生产耐温650oC的硅酸钙制品的厂家有:韩日石棉公司、日本石棉公司、大阪包装公司、神鸟化学公司等,其中3家还生产了耐温1000oC的产品。

到80年代,日本三菱化工公司进一步用动态法工艺生产了密度为100kg/m3的无石棉微孔硅酸钙产品,并以专利卖给了美国的琼斯-曼维尔公司。

国外保温材料发展趋势

现有保温材料产品性能的提高、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针对各种保温材料生产和使用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和提高,如聚氨酯泡沫塑料向无氟里昂发光及提高阻燃性方向发展;硅酸钙保温材料向超轻质全憎水方向发展;以及提高各种保温材料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原材料及生产的能源。

研制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提高产品的保温效率和扩大产品的应用面。目前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应用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硅酸钙在含湿气

状态下,易存在腐蚀性的氧化钙,玻璃纤维易吸收水分,不适于用于低温环境,也不适于用于540℃以上的温度;矿物棉同样存在吸水性,不宜用于低温环境,只用于不存在水分的高温环境下;聚氨酯泡沫与聚苯乙烯泡沫不宜用于高温下,而且易燃、收缩、产生毒气;泡沫玻璃由于对热冲击敏感,不宜用于温度急剧变化的状态下,所以为了克服保温隔热材料的不足,各国纷纷研制轻质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

强调保温材料工业的环保性,发展“绿色”保温材料制品

国外非常重视保温材料工业的环保问题,从原材料准备(开采或运输)、产品生产及使用,以及日后的处理问题,都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保温材料工业是国外资源重新回收利用的一个很成功的典型,它节约了自然资源,降低了废弃物流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较少的能量。例如美国就十鼓励在保温材料工业中大量使用可再回收利用的原料,美国环境保护总局(EPA)规定了如果想要获得超过10000美元联邦基金的资助,建筑工程中选用保温材料所含最低回收利用成分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此外,国外还十分重视保温材料在生产和使用中环保问题。便如在泡沫保温材料工业生产中,积极寻找氟里昂(CFC类)发泡剂的替代产品,生产不含氟里昂的泡沫保温材料。

建筑也要穿『棉衣』: 哪种保温材料好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日益加快的现代保温材料以其良好的保温节能性能,适应了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十分可喜的是现代保温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并掀起了推广热潮,在石油、化工、冶炼、电力部门的设备、管道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保温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泡沫型保温材料泡沫型保温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聚合物发泡型保温材料和泡沫石棉保温材料。聚合物发泡型保温材料具有吸收率小,保温效果稳定,导热系数低,在施工中没有粉尘飞扬,易于施工等优点,正处于推广应用时期。泡沫石棉保温材料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能好和施工方便等特点,推广发展较为稳定,应用效果也较好,但由于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进一步的推广使用。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泡沫棉容易受潮,浸于水中易溶解;弹性恢复系数小;不能接触火焰和在穿墙管部位使用等。

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可塑性强、导热系数低、耐高温、浆料干燥收缩率小等特点。主要种类有硅酸镁、硅镁铝、稀土复合保温材料等。而近年出现的海泡石保温隔热材料作为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中的佼佼者,由于其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应用效果,已经引起了建筑界的高度重视,显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海泡石保温隔热材料是以特种非金属矿物质——海泡石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变质矿物原料、添

加助剂,采用新工艺经发泡复合而成。该材料无毒、无味,为灰白色静电无机膏体,干燥成型后为灰白色封闭网状结构物。其显著特点是导热系数小,温度使用范围广,抗老化、耐酸碱,轻质、隔音、阻燃,施工简便,综合造价低等。主要用于常温下建筑屋面、墙面、室内顶棚的保温隔热以及石油、化工、电力、冶炼、交通、轻工和国防工业等部门的热力设备和管道的保温隔热和烟囱内壁、炉窑外壳的保温(冷)工程。这种保温隔热材料将以其独特的性能开创保温隔热节能的新局面。

硅酸钙绝热制品保温材料硅酸钙绝热制品保温材料在80年代曾被公认为块状硬质保温材料中最好的一种,其特点是密度小、耐热度高,导热系数低,抗折、抗压强度较高,收缩率小。但进入90年代以来,其推广使用出现了低潮,主要原因表现在90年代初许多厂家采用纸浆纤维,这样解决了无石棉问题,但由于纸浆纤维不耐高温,由此影响了保温材料的耐高温性和增加了破碎率;虽然这种保温材料在低温部位使用,性能不受影响,但并不经济。

纤维质保温材料纤维质保温材料在80年代初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是因为其优异的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主要适用于建筑墙体和屋面的保温。但由于投资大,所以生产厂家不多,限制了它的推广使用,因而现阶段市场占有率较低

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应用建议

Insulating Material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Application in

Buildings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纵深发展,不断涌现众多品种的保温隔热材料,由于其节能保温性能等原因,一些保温隔热材料逐渐被市场淘汰。选择适合的保温隔热材料不仅能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还能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反之影响甚至缩短建筑物的寿命。

根据保温隔热材料在围护结构的使用部位不同,分为内墙保温隔热材料和外墙保温隔热材料;根据节能保温材料的状态不同分为板材(固体)保温隔热材料和浆体保温隔热材料,本文着重阐述后者的性能、特点和应用。

一、板材保温隔热材料

广义的讲,板材保温隔热材料,使用的地区和范围比较广,可以在外墙外保温工程中使用,也可以在外墙内保温工程中使用。板材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主体可以是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不同材料。板材保温隔热材料又可分为单一保温隔热材料和系统保温隔热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单一保温隔热材料,是保温工程应用的主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其它材料的配合。如: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在使用前要测试以下检测内容:

1、导热系数(W/m?K ):这一技术指标是关系工程保温效果的关键指标,一般而言,实验室的测试是在板材烘干至恒重时测试的,而材料

的应用是在空气中含有一定湿度的条件下使用的,因此,使用时要乘以一定的系数;或者,直接将材料调整到使用环境条件下测试。

2、表观密度(Kg/m3):材料的表观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导热系数,表观密度不合格的材料将直接导致其物理性能下降,如强度,尺寸稳定性等。

3、压缩强度(MPa):指试件在10%变形下的压缩应力。它关系到该面层系统的耐久性和耐冲击性。

4、尺寸变化率(mm):尺寸变化率大的材料将导致该系统面层的开裂。

5、水蒸气透系数[ng/ (Pa?m?s)]:该性能决定了对水蒸气透过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墙面的结露与否。

6、氧指数:需阻燃型,否则防火不能达标。

下面是一些保温板必备的物理性能。

岩棉板矿物棉板的物理性能指标 GB/T11835-1998

外国古代建筑史整理

一、古埃及 金字塔演变:马斯塔巴(仿上埃及住宅)——昭赛尔金字塔(第一座石头金字塔)——锥形金字塔的过渡形式——吉萨金字塔群(最成熟的代表) 矛盾:旧的形式和风格vs新的材料和结构技术 崖墓建筑主要特点:祭祀厅堂成了陵墓建筑的主题,扩展成为规模宏大的祀庙,按纵深系列布局,最后一进时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墓室开凿在更深的地方,悬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 太阳神庙的基本特点:规模庞大,其实是皇帝庙,到处都是皇帝的雕像和壁画,有些神庙与宫殿结合。外部: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内部: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门的样式是一对高达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门道。门前有方尖碑,大殿中塞满柱子。 古埃及建筑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基础: 由尼罗河狭长的河谷构成,气候优越 沙漠(红土地)盛产石材 河谷(黑土地)土壤肥沃,植物丰富 法老统治,神权之上,重视墓葬,奴隶制帝国,劳动力丰富,起重运输和施工技术卓越,二、古代西亚建筑

粘土技术和彩色饰面的运用:陶钉——沥青+贝壳、石片——石板或砖(墙裙)——琉璃砖西亚地区古代就爱你住的基本特点和社会基础:两河流域缺乏良好的木材和石材,建筑石材主要是粘土,多民族轮流主宰,宗教基本上是原始拜物教,没有古埃及的神秘的建筑形制和艺术风格,世俗力量强大,因此在建筑物里,发展了多种建筑形制和装饰手法,对山岳的信仰促使人民常筑高台。 乌尔山岳台萨艮王宫新巴比伦城波斯帕赛波利斯宫殿 三、古希腊 三种柱式: 多立克:沉重,粗笨,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柱头是倒立的圆锥台,没有柱础,收分卷杀分明 爱奥尼: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应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有复杂的柱础,线脚复杂 科林斯:柱头宛如一颗旺盛的忍冬草 古典时期 1 雅典成就最高a 位于地中海几条航道的交叉点, 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 B 打败波斯的主力,成为希腊各城 邦的领袖,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高涨 C 有大量钱财,优秀工匠和知识分 子,继承全希腊的文化成就 D 氏族制破坏得最彻底 卫城 山门多立克式摆脱了前一时期多立克柱式的沉重 感首创在多立克建筑中采用了艾奥尼式柱子屋顶 断开,基本形制是从爱琴文化宫殿建筑群的工字型平 面的大门来的。 胜利神庙爱奥尼柱子比较粗壮浮雕取自反波斯侵略战争的场面 帕提农神庙古希腊多立克柱式道德最高成就a卫城最高处 b 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c 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 d 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4:9

国外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国外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人事考试教育网2010-12-2 19:6 【大中小】【我要纠错】 现代心理咨询的出现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功能、服务对象和范围、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和丰富起来的。 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而且也是心理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了解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其职业化历程,对于加速推进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很有启发意义。 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量技术和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咨询产生的三个直接根源〔21〕。 现代的专业咨询服务最早是由“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F.Parsons)于1908年率先开展起来的〔22〕。他在美国波士顿组织成立了“就业辅导局”,并于次年出版《职业选择》一书,对人们在择业方面常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若干有价值的建议。此书为心理咨询的诞生奠定了一块基石。这本书在心理咨询方面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帮助个人择业的方法学。帕森斯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必须与其本人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相结合。为了得到理想的职业,不仅要对环境(如成功的条件、工作的性质等)进行正确的评估,也要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识。 作为美国密执根州一个学区的督学,大卫(Davis)是第一个在公立学校建立系统的指导课程的人。他在1907年就建议该学区所辖学校每周为学生开设一次指导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这种做法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是早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指导的雏形。 美国耶鲁大学学生比尔斯(C. M. Beers)曾因其兄患癫痫,惟恐这种病遗传给自己,在紧张、恐惧、焦虑的状态下,精神失常而住进精神病院。在3年的住院生活中,他受到种种粗暴残酷的对待,目睹了精神病院的恶劣环境及其他住院病人所受到的种种非人待遇。出院后,他立志将自己余生贡献给改善精神病患者待遇的事业。他四处奔走,呼吁改善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改革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并从事预防精神病的活动。1908年,他以生动的文笔写了《一颗发现自我的心灵》(A Mind That Found itself,或译为《自觉之心》)一书。 此书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比尔斯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鼓励和赞助后,于1908年5月成立了“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此协会工作的目标有5个:①保持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对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⑤与心理卫生的有关机构合作。经比尔斯和同行们的努力,于1909年2月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比尔斯的贡献在于使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乃至全社会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起美国乃至全世界心理卫生运动,他本人也被视为心理咨询的先驱者之一〔2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军队面临着对征募的士兵进行甄别和分类的需要,因而委托了一些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种智力测验,这样就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识别和淘汰那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 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 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 围巾的构成。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 2 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 中国咨询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介绍释梦和自由联想技术的精神分析文献开始被翻译介绍到中国。 1917年,经曾在德国冯特实验室学习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上海成立。这两个重要事件推动了中国引进国外心理治疗的步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些使用行为疗法的原理分析心理障碍的文章开始见于报刊。 1933年,美国学者R.Lyman博士在北京协和医院主持神经精神科工作,开设了包含精神分析培训内容的课程。戴秉衡当时曾教授这门课程。三十年代,心理学家丁赞分别在重庆中央实验研究所和北京仁利地毯工厂建立了心理学诊所。同一时期,上海大厦大学心理协会建立了儿童心理诊察所,对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诊治。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发展全部停滞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仍不均衡,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阶段——启动阶段、空白阶段、准备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和职业化阶段。这些阶段的划分是根据专业人士和参与者的工作及他们的发表物,

以及该领域的标志性事件来划分的。 启动阶段为1949年到1965年。在这期间只有少数专业人员做了零星的心理治疗工作。上海心理学家黄嘉音,发表了一些书籍并报告了如何运用行为疗法原理治疗儿童问题(黄嘉音,1951,1952)。另外,在这个阶段,还有其他中国心理学家试图使用心理治疗原理治疗其病人。该阶段最有影响力的工作是运用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神经衰弱病人。该模型是一个短期治疗取向的模型,是由一些中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展出来的。开始,它只运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但后来也被运用于治疗其它焦虑障碍。这一疗法结合了药物治疗、躯体锻炼、主题演讲以及小组讨论等活动在内。该模型采用用巴浦洛夫的理论解释神经衰弱症的病因。通过解释、鼓励、布置家庭作业以及支持性治疗方法对病人起进行治疗。根据相关文章报道,这种治疗方式是很有成效的,激发了专业人员对于心理治疗工作的兴趣。 文化大革命之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被指责为泛性论。所有心理学家都跟随前苏联的学术方向学习并运用巴浦洛夫的理论来治疗病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7),心理学被批判为伪科学。那时没有大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被迫到工厂、农村进行劳动。而心理治疗则处于一个更为糟糕

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国内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一、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 最早在建造房屋中使用的金属结构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未的英国。由于当时棉纺厂经常发生火灾,因而在厂房结构中采用了铁框架。100年后,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建造了一批钢结构摩天大楼,法国工程师埃菲尔建造了著名的铁塔,金属建筑从此进入了第一个光辉时代。在那个时代,人们也建造金属结构的独户住宅,有些金属住宅,至今状态良好。 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钢筋混凝土结构兴起,金属在建筑领域里失去了它的名声和魅力,主要用于建造工厂、飞机库等。 钢结构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开始新发展。建筑钢材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计算机也开始早期应用,金属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日趋成熟。70年代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高科技潮流开始出现;到80、90年代,雷诺汽车零件配送中心、香港汇丰银行、法国里昂机场TGV铁路客运站、日本关西国际机场等则把钢结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建筑师们在中小型项目中,也把钢结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如FRANCE建筑工作室设计的大学生餐厅、儒勒. 瓦尔纳中学、美国ABC公司制造的住宅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已提出预工程化金属建筑概念,预工程化金属建筑是指将建筑结构分成若干模块在工厂加工完成,从而使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加工和安装得以一体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比传统结构型式低10 ~20%),缩短了施工周期,使钢结构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

在新结构方面,许多国家都加大了研究力度,现在人类已具有建造跨度超过1000m的超大型穹顶与高度超过1000m最高至4000m 的超高层建筑的能力。大跨度开合空间钢结构亦有较大的进展,1989年建成的加拿大多伦多天空穹顶体育馆,跨度205m,能容纳7万人,屋盖关合后可做全封闭有空气调节的体育场。1993年建成的日本福冈室内体育场,直径222m,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开合空间钢结构。膜结构的发展亦令人瞩目,1992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建成的奥运会主馆“佐治亚穹顶”,平面尺寸为240m×193m,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索网与膜杂交结构屋顶。 由于科技之发展及钢材品质之进步,钢结构之重要性被先进国家所肯定,在欧洲、美洲、日本、台湾等地,厂房之兴建全部采用钢结构。而在一些先进城市,大楼、桥梁、大型公共工程,亦多采用钢结构建筑。最近10年,在美国,大约70% 的非民居和两层及以下的建筑均采用了轻钢刚架体系。 二、钢结构建筑的主要优点 1.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大体而言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自重之比约为1:1 .6,而地震力=质量*地震加速度,故重量愈轻,地震力也减少。钢结构若以适当处理,对耐地震力更有效。同时还可以减少基础工程量和基础造价。 2.钢结构件及其配套技术相应部件绝大部分可以实现工厂化制作,使质量容易保证,便于标准化及推广使用。

第二章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第二章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技术、一种职业,其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节我国心理咨询发展简史 纵观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情况,从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分化不很明显,两者基本上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共同发展的,彼此之间并未有严格的区分。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以下的心理咨询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我国心理治疗的发展史。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比较零散,虽然在职业指导、心理测量等方面开展过一些工作,但它们并不属于当今所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流,而且也未形成较大的规模。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事业既有曲折、停滞,也有兴旺、发展。 钟友彬1991年根据对国内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把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分为:空白阶段(1949年以前和1949~1978年之间)、准备阶段(1979~1985年)和初步发展阶段(1986~1990年)[1]。 钱铭怡将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启动阶段(1949~1965年)、空白阶段(1966~1977年)、准备阶段(1978~1986年)、初步发展阶段(1987年以后)[2][3]。 现根据钱铭怡的观点,对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作一简要介绍。 一、启动阶段(1949~1965年) 在这一阶段中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员进行了零散的心理治疗工作。在此阶段影响最大的工作为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快速综合治疗。1958至1959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组、北京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和北京大学卫生院及心理学系合作,首先在北京大学对患神经衰弱的学生们进行了快速综合治疗,而后治疗对象扩展到工人、军队干部和门诊病人。这种疗法综合了医学治疗、体育锻炼(如学习太极拳、气功、跑步等)、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以巴甫洛夫学说来解释神经衰弱的病因,以解释、鼓励、要求和支持等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从所发表的许多文章和研究报告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7] 。后来又将这一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及慢性病中,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8-10]。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心天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炼,称之为“悟践疗法”[11]。 二、空白阶段(1966~1977年)

世界广告发展简史

一原始广告时期(--1450年) 广告活动最早什么时候出现,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自从有了商业买卖,就有了广告。商品交换的需要时广告产生的根源。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是现存于英国博物馆、写在羊皮纸上的广告。这则广告是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80年古埃及奴隶社会时期,一名奴隶主悬赏缉拿逃奴的广告。 在古代雅典,曾流行类似四行诗形式的广告 二近代广告时期(1450—1850年) 1450年,德国工匠谷登堡(1400--1468)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标志着人类广告史从原始古代的口头、招牌、实物广告传播的时代进入印刷广告的新时代。 1 印刷广告出现 1477年,在英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早的印刷品广告 2 报纸广告与报纸媒体的发展 1625年,用英文出版的《英国信使报》第一次在背面刊登了一则推销图书的广告。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广告。 3杂志及其他媒体广告的出现 1645年1月15日,一本名为《The Weekly Account》的杂志第一次使用了“广告栏” 专门刊登广告。再次之前,广告是按“预告”的意思使用“通知”(Advices)一词,到个时候,逐渐形成“广告”特有词语。 1706年,德国人阿洛依斯.望菲尔德发明了石印技术,开创了印制五彩缤纷的招贴广告的历史 4广告代理业的形成与管理 1488年,法国散文家蒙太尼提出一则倡议:“任何人想出售珍珠,想找个仆人或伴侣去巴黎旅游,可以把他的想法及要求向一位负责这项事物的官员提出”。这一则倡议,对于建立为客户办理广告及服务业务的专门机构即后来的广告公司来说,很有启示意义。 1610年,英王詹姆斯一世让两个骑士建立第一家广告代理店。1612年,法国创立“高格德尔”广告代理店。1729年富兰克林在美国创办《宾夕法尼亚新闻报》,既做出版商和编辑,又是广告作家和广告经纪人。 为了对广告业加以管制,英国议会于1712年通过了关于报纸光告纳税的法案,开始征收广告特税。 在报纸广告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英国一名叫约瑟夫.艾迪生的人在1710年发表了关于广告问题的议论,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广告理论”。他认为,在新闻来源不足的情况下,人们习惯性的阅读报纸后面的广告栏以自娱,“这些来自小世界的新闻同来自大世界的新闻是一样的”。 18世纪,英国文坛上的权威诗人和评论家约翰逊在他的1759年所著的《懒惰者》一书中,就当时的广告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发表评论。 三现代广告过渡时期(1850--1920) 1850-1911,对世界有影响力的报纸先后创刊。这个时期的广告传媒加速大众化,广告业迅速发展。 1现代广告公司的形成 1841年,伏尔尼.B.帕尔默在美国费城开办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公司。1845年以后,帕尔默又在波士顿,纽约开办了分公司。到1860年,已有30多家广告公司为4000中美国出版物出售版面。 1865年,乔治路威尔通过出版《路威尔美国报纸目录》,成立了作为报刊独家广告经济人并大规模出售广告版面的广告公司,使独家代理业开始兴起。 1869年,美国“艾尔父子广告有限公司”在费城成立,这是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广告公司,其经营重点从单纯的推销广告版面转为为客户策划、设计、制作广告等全面的服务业务。1875年,正式采用公开合同制,加强同企业的联系。据统计,这一时期美国广告公司约1200

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史汇总

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摘要: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史悠久长远,并且正在持续不断发展中。 关键词:英国广播电视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国家之一,而且广播电视发展得既早又快。 一.英国广播电视的历史 1. 总述英国广播电视的历史 英国是世界无线电事业的发源地。自从1897年马可尼在英国创办无线电公司以后,无线电通信在军事和航海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1920年起,马可尼公司又积极进行无线电广播的实验。1922年12月,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揭开了英国广播事业的历史。 英国于1926年就开始电视研究和实验。1929年起,英国广播公司和科学家贝尔德合作,多次进行过实验性电视播送。1936年BBC建立了电视台,11月在全世界率先定时播放电视节目,每周播放13小时,扫描行数已达240行。1937年进行第一次户外电视实况转播,用405行的扫描技术,播映了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1939年,电视播映时间增至每周24小时,当时全国约有电视机2万架。 2.三个阶段 英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独家垄断阶段,分营垄断阶段,竞争发展阶段。 BBC正是处于独家垄断阶段。在1927年此后的三十年间,英国广播电视一直是公营的BBC的独家天下。BBC曾是一家民营公司,但英国议会鉴于广播事业的重大影响,决定采用公共企业的形式来经营,使之既不为私人所占有,又不为政府所控制。所以根据议会决定,1927年元旦英王颁发了“皇家特许证书”,将已建的民营公司改组

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并授予了它在全国经营无线电广播的特权。英国政府通过两项条约完全控制着BBC公司的行政和财政大权。一项是“皇家约章”,另一项是该公司与内政大臣之间达成的营业“执照协定”。BBC改为公营后,积极在国内各地建立地方台,很快形成了完备的国内广播网,并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战争的临近,陆续增加语种,扩展播送范围。1936年BBC建立了电视台,11月在全世界率先定时播放电视节目,1937年进行第一次户外电视实况转播,播映了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实行战时体制,BBC改归政府宣传部领导,国内外广播坚持进行,但电视播映暂时中断。战后BBC恢复原有机制,广播事业进一步发展,1955年开设调频电台,开始调频广播,1967年起陆续兴建地方电台。 分营垄断阶段——公营,私营并存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独家垄断开始引起社会不满。为此,英国议会通过了《独立电视法案》允许英国开办商业性的电视。新广播法颁布后,自1992年起独立电视委员会和无线广播局取代独立广播局。独立电视委员会(ITC、无线广播局(RA和IBA一样,是依法组建的国家管理机构,由政府的主管大臣掌管。独立电视委员会管辖的地面电视,包括三个全国性频道和十四个地区性电视。无线广播局成立后,进一步发展地方广播,使地区广播电台增加到150座左右;与此同时,先后开设了三家全国性的商业广播电台。这些不属于BBC系统的电台,通常称为独立广播电台。商业电视公司和电台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虽然现行法规对广告有明确的规定和限 制,但是尽管如此,私营节目公司总要千方百计地吸引更多的广告,为此就竞相制作和播送吸引受众的节目。 竞争发展阶段,即两类体质竞争发展阶段。竞争使得广播电视必须以竞争最多的观众作为自己的核心方针。开始时,两家广播电视机构围绕收听率,收视率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他们很快发现竞争带来的好处,以及对手节目给自己带来的保障。 (1独立广播局的发展策略:独立广播局对英国各私营商业性电台,电 视台实行控制,而不会听任私有广播电视的泛滥。其是通过两个渠

浅析西方服装发展历史

浅析西方服装发展历史——女性 预防医学1504班严慧珍 U201512901 说起西方文化,大多人首先想起的大概是古希腊、古罗马,那些灿烂的艺术品和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宗教、文艺复兴、、、、、、可西方文化不仅仅是这些,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比起名人大事,往往却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西方文化,比如服装。本文将粗略梳理西方女性服装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帮助读者理解各式服装元素背后的文化隐喻。 一、古代服装 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便是西方历史中古代的范畴。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围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古埃及的女装和男装在品种和造型上基本相同,主要有绳衣、腰衣(罗印?克罗斯)、丘尼克、贯头衣“卡拉西里斯”、长袍“罗布”、披肩“肖尔”等。只是丘尼克和肖尔比男装富于变化(表现在色彩、纹样、装饰方面)。女子丘尼克与男子相比的特点:其一是较长,其二是腰身较高、腰部紧身合体。女装的肖尔变化丰富,通过着装技巧形成形形色色的卷衣,叫“多莱帕里”。 古代西亚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直至巴勒斯坦、以色列的广大地区,其中心则主要位于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中下流汇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C.3500年~B.C.330年,伴随战争与民族移动、频繁地进行着王国和朝代的更替,出现了苏美尔王朝、巴比伦王朝(BC3000~BC538年)、古亚述(BC3000~BC605年)、古代波斯(BC2000~BC330年)。古代西亚地区集中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因而,其服装形态十分多样,这些民族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又不断产生新的样式,使其服装文化更加丰富和复杂。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在不同时代有所不同,初期王朝流行羊皮裙子,而巴比伦时代多见披肩或多莱帕里,在亚述时代则是带披肩或无披肩的丘尼克,波斯服装的最大特性是北方型的窄衣造型。在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时代的女装样式较为丰富,有流苏装饰的卡吾那凯斯、披肩式的卷衣和丘尼克。 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现代有许多影片表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文化,我们往往会觉得荧幕中的女性角色着装仙气十足,十分漂亮。其实,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服装分时代而有所区别。 希腊文化圈分为爱琴文明(克里特时代和迈锡尼时代)和希腊文明两个时代。

最新《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复习概要: 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 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17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 的重大变化却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 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 乱之中。 其次,是住宅问题。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牟利,广大的民众仍只能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威胁。 最后,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3.为什么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人口会迅速增长? 18世纪下半叶,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封建手工业城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首先在英国,其次是法国、比利时等),旧城不断扩建、新城陆续产生,大工业企业需要很多的工人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但这些工人必须住在附近以便于工作,于是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各种需要,相应的诸如手工业者、裁缝、鞋匠等等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小城镇就发展为小城市,继而发展成大城市。城市越大,交通运输越发达,越利于人口集中。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以惊人速度成长。

心理咨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

心理咨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 1.当下美国心理咨询的基本情况 50年前,美国大约有4000名心理学家,在今天,估计有15万心理学家。增长了近40倍。 每年有约8000万美国人求助于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接 受咨询和心理治疗。 每5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学家、心理健康师、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约30万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约有三分之一是由心理学家进行的,另有三分之一是由精神科医生或心身科医生进行的,其余由心理健康师、社工和教会人员进行。 2.有关的行业学会 2.1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共54个分会。包括Society for General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Society for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教学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 学校心理学等。 2.2美国咨询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 咨询顾问(Counselors)——发展咨询、教育咨询、人力资源等。 2.3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 包括美国心身学会(American Psychosomatic Society, APS)、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 3.美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官方的,主要是行业协会的认证;另一类是官方认证。对培养机构和课程的资质鉴定主要由行业协会负责;对个人的开业资格由行业协会认证起资格,州政府认证颁发执照。 3.1资质鉴定制度 资质鉴定旨在向公众保证一个培养机构所提供的心理咨询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在美国对咨询员培养机构和课程的资质鉴定主要是由非官方机构或行业协会负责的, 如美国心理学会(APA ) 、美国咨询协会(ACA)等机构[。APA的资质鉴定是由APA资质鉴定委员会和咨询心理学训练委员会以及咨询心理学分会负责。APA认证的课程包括心理学博士课程( doctoral p rogram in p rofessional p sychology) 、博士水平的临床实习课程( doctoral internship p rogram)以及博士后高级训练课程。其中,前两个课程是一个整体,是为就业做准备的必要条件。,而最后一个课程是在前两个课程的基础上,为提高个体更高水平的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和训练。APA 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强调基础训练和特殊专业训练的结合[。咨询和相关课程资质鉴定委员会(CACREP)主要认证的是硕士水平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CACREP除了要求所有课程都必须开设八个核心领域的内容,而且还要根据专业开设相关的特殊教学。另一大方面是辅导实践, 硕士课程要保证学员完成督导下的实地床实习[。 3. 2资格认证制度 资格认证是对个体进行评价的制度,它衡量一个申请人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是否有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装配式建筑的内涵、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内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 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装配式建筑是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有降低建筑能耗、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定义 ■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 生产物的标准化。 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 生产过程的集成化。 是指建筑技术、部品与建造工艺、工法的系统集成。

■ 工程高度组织化。 科学管理方法把建造全过程组织起来 ■ 生产的机械化。 是指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实现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建造机械化。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2016年 1月 1日实施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 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基本条件)。 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1.国务院、住建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2.全国 30 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 3.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 批装配式建筑试点,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 势。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

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 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 经测算,如果 低于 20%的预制率,基本上 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 预制构件类型包括: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 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 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 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 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2)历程 1)北美(美国、加拿大) 美国:装配式住宅起源于20 世纪 30 年代, 盛行于 20 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

中外广告发展史

中外广告发展史 1、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以前) 我国最古老的广告形式是由口头叫卖、吆喝声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销售现场广告。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雕刻铜版,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广告物。 1815年8月,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来亚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这是最早的刊登广告的定期中文刊物。 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行并销售到广州、上海等地的《遐尔贯珍》刊物,首先利用刊物兼办广告业务。 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孖刺报》,增出中文版《中外新报》,最早刊登了商业广告。 1904年,国人开办闵泰广告社。国人开办的广告公司中,规模较大的有成立于1926年的华商广告公司和成立于1930年的联合广告公司。 我国最早的广告研究团体是1918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27年,上海有六家广告社组织成立“中华广告公会”,这是我国广告同业的最早组织。 2、中国广告猛进史(1979年后) 1979年初,中国广告恢复全面启动。这足以说明1979年是中国的广告元年。 1979年1月14日,《文汇报》首先发表文章《为广告正名》 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拟订《上海电视台广告业务实行办法》、《国内外广告收费实行标准》。 1979年1月25日,上海电视台成立了广告业务科。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在电视上播出“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的幻灯片,继而播出中国电视广告史上的首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1979年2月,《文汇报》率先恢复中国报纸广告。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手表。 1979年3月5日,上海电台恢复广告业务。 1979年4月15日,广东电视台设立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广告节目。 197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广告。 1979年11月,中央宣传部颁布《报刊、广播、电视刊登和播放中国广告的通知》。 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辟“商品信息”节目,集中播放国内外广告。 1979年12月20日,北京市各处出现商业广告路牌。 1979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研究广告节目的问题。 1980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播出建台以来第一条商业广告。 1982年,我国公布大陆广告业复苏后的第一部广告法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1983年12月27日,中国广告协会成立(简称中广协)。 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开办广告专业,正式向全国招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办的第一个广告专业。 1988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成立。 1993年7月15日,国家工商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进行广告代理制和广告发布前审查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199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开展广告代理制试点。 1994年3月,北京广播学院成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系。 1994年6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获准正式招收首批广告硕士研究生。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 1995年,由IMI市场信息研究所、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国际广告杂志社等编辑的全国首部《1995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问世。

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及职业化历程

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及职业化历程 美国心理咨询的兴起原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改革运动和学校指导运动的兴起、公立教育迅速普及、心理测量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等等。 心理咨询出现之初,并没有被人们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正如同人们对咨询(counseling)一词的理解一样,许多人把它看做是学校的某些功能,或把它与指导(guidance)等同起来,认为它只不过是某种教育功能的花样翻新。心理咨询的先驱者之一C.H.Patterson指出:即便是心理咨询的专业出版物似乎也“忽视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前的出版物中,把指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概念混为一谈”[1],而且“在1931年以前的专业文献中从没有提及到咨询这个概念”[2]。的确,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功能、服务对象和范围,其所运用的原理和方法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和丰富起来的。本文以本世纪每10年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为线索,对美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及其职业化过程进行描述和回顾,以期我们从中获得某些启发,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推进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 1、1900—1909 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里,有三个重要人物对早期的心理咨询,或更确切的说是对早期职业指导运动、及心理健康运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J.B.Davis、

F.Parsons和C.Beers。 Davis是第一个在公立学校建立系统的指导课程的人。作为Grand Rapids(密执根州)学区的督学,他在1907年就建议该学区所辖学校的英文教师为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指导课程,以塑造学生的人格,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Davis深受当时美国改良主义教育家H.Mann和J.Dewey等人的影响,认为指导有助于医治美国的社会问题。尽管当时Davis等人所作所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是早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指导)的雏形。 在波士顿,被公认为“职业指导之父”的Parsons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1908年,他首创的波士顿职业指导局,标志着职业指导走向规范化,是心理咨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Parsons去世一年后出版的《职业选择》(Choicinga V ocation,1909)一书在全美发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波士顿地区。当时,波士顿学区的督学S.Brooks专门指派了117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职业咨询者”[3]。由于学校认识到职业计划的重要意义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波士顿现象”在美国其它主要城市迅速蔓延。到1910年,全美已有35个城市开始效仿波士顿[4]。 Beers曾是耶鲁大学的一名学生,在他的一生中曾因心理疾病而数次入院治疗,目睹精神病院的恶劣环境,及病人所受到的种种非人待遇。他在《一颗发现自我的心灵》(A Mind That Found itself,1908)一书中对此给予了深刻揭露,呼吁改善精神病院的医疗条件,改革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Beers的贡献是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美国心理健康运动发

国外建筑发展史

国外建筑设计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末,人类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拥有了大量奴隶劳动力,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因此开始。在这个时期,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蓬勃兴起。其中,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历经2000多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的渊源。 人类历史上各种类型的第一批巨型建筑产生于埃及,包括宫殿、府邸、神庙和陵墓。所有建筑物都是以巨大的石块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宏大的工程规模和精细的施工质量,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古代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为代表,反映了当时的几何、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典雅端庄、匀称秀美是古希腊建筑典型的美学特征。鼓希腊建筑一反古埃及建筑宏大雄伟的风格,所产生的建筑设计艺术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古希腊建筑将朴素的形式与人体活动相适应的尺度完美地结合,并通过材料与施工以及相适应的装饰得以充分体现。其中的帕提农神庙(公元前447—438年)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瑰宝。 帕提农神庙 第1/7页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建筑的类型、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过希腊。古罗马人发展了拱券和穹隆结构的技术,并开始使用天然混凝土材料,以取得高大宽广的室内空间,而从希腊引进的柱式则成为建筑上的装饰,这是古罗马建筑最大的成就。虽然罗马建筑不如希腊建筑精美,但以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形制成熟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著称。代表作有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等等。其中面积最大的温水厅用三个十字拱覆盖,是古罗马

结构技术的代表而三层叠起连续拱券输水道则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因此,古罗马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角斗场 第2/7页 万神庙 由于继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遗产,同时吸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地的经验,所以拜占庭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在于创造了新的建筑结构形式,这就是在教堂建筑中有4个或更多的柱墩通过拱券支撑穹隆顶的结

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邓明昱

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纲) 邓明昱 博士(Dr. Mingyu Deng) 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院,美国纽约 一、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情况 1、50年前,美国大约有4000名心理学家,在今天,估计有15万心理学家。 2、每年有约8000万美国人求助于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接受咨询和心理治疗。 3、每5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学家、心理健康师、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约30万人。 4、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约有三分之一是由心理学家进行的,另有三分之一是由精神科医生或心身科医生进行的,其余由心理健康师、社工和教会人员进行。 5、美国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官方的,主要是行业协会的认证;另一类是官方认证。对培养机构和课程的资质鉴定主要由行业协会负责;对个人的开业资格由行业协会认证起资格,州政府认证颁发执照。 二、有关的行业学会 (一)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共54个分会,编号1-56。 1、Society for General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 2. Society for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教学心理学 3.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 4. There is no Division 4 (已取消) 5. Evaluation,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s 心理测量与统计

6.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and Comparative Psychology 行为神经科学和比较心理学 7.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8.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9.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SPSSI) 社会心理学 10.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艺术心理学 11. There is no Division 11 (已取消) 12. 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临床心理学 13. Society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顾问心理学 14.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1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 16. School Psychology 学校心理学 17. Socie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商)心理学 18. Psychologists in Public Service 公共服务心理师 19. Society for Military Psychology 军事心理学 20.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成人发展心理学 21. Applied Experimental and Engineering Psychology 应用实验和工程心理学 22.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康复心理学 23. Society for Consumer Psychology 消费心理学 24. Society for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心理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 25. Behavior Analysis 行为分析 26.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心理学史 27. Society for Community Research and Action: Division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社区心理 28. Psychopharmacology and Substance Abuse 精神药物滥用 29. Psychotherapy 心理治疗 30. Society of Psychological Hypnosis 催眠心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