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图片-隋、唐、五代

合集下载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黄花梨高扶手官帽椅·明
两边的扶手很高,接近搭脑,有点 和圈椅差不多了.这是明式椅子 中的特殊造型. 靠背板上的透雕龙纹玉片,是明 代官服腰带上的玉饰,借用于家 具,可谓巧思.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梳背椅
椅子的后背部分用圆梗均匀排 列的一种靠背椅
梳背椅
扶手椅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 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 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 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 轻便灵巧的感觉.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统一中国后开凿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物产与文化交流
起居方式:席地跪坐、伸足平坐、盘足坐和垂足坐 同时存在——高形坐具逐渐流行
家具类型:长桌、方桌、长凳、腰圆凳、扶手椅、靠背椅 和问凹形平面床.在大型宴会的场合出现了多 人列坐的长凳及长桌.
装饰纹样:莲瓣,回纹、连珠纹、流苏纹、火焰纹等
• 造型结构:榫卯结构,连接合理,科学牢固 • 造型风格:硬木家具,充分显示木材纹理和天然色泽
不加漆饰,不作大幅装饰,使用铜质金属饰件 款型雅致
凳椅类
1杌 凳
2坐 墩 三线秀墩
3交杌
4长凳
即为一种小条凳,是一件民间 日用品,二人并坐而得名
5椅
可分为靠背椅、官帽椅、梳背椅、 扶手椅、圈椅、交椅
苏式家具 用料节俭、颇具明韵,精巧、秀丽 广式家具 用料大方,中西合璧,厚重、繁琐 京式家具 宫廷特点明显,具有古典艺术严谨工整的特点 见图课本p22-23
紫檀方炕桌·清初
紫檀鼓腿彭牙带托泥方凳,清初 紫檀四开光绣墩.清
红木扶手椅 清
红木拐子龙纹扶手椅
西番莲纹方案
朱漆彩绘雕花柜 ·清朝
龙纹四扇折屏
造型结构:大量运用了装饰性线脚,如桌面下开始用束腰. 桌椅四足的断面除了方形和圆形外,往往做成 马蹄形等外翻或里勾的脚.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 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 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 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 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 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 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经 过几百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利用楔、 钉、竹钉、销、碧等零件,将 各部分紧密结合到一起,又可 自由拆卸再组装,这种散件组 装的方式既便于运输 。
制作讲究一致性,多采用一木连作,上 下一脉贯通, 保证了椅具的稳固性与 耐久性。 而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样式上也 同样非常丰富。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各历史朝代家具风格讲解
目录
一.唐代家具风格介绍 二.宋代家具风格介绍 三.明代家具风格介绍 四.清代家具风格介绍 五.民国家具风格介绍 六.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七.新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家具文 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
明式家具讲究线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合理。简洁朴素,刀法明快, 不事雕琢。其造型都是简练质朴、比例匀称、以线为主。
榫卯结构
结构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 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 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 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十六品包括: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 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唐《历代帝王像》中的榻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床榻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三)几案类 隋唐时期的案有平头案和翘头案,高度在 30~50 cm。高桌和高案是在低型几案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高型家具,高度约65~80 cm。 唐代画作中也出现了桌子的形象,并且束腰家 具得到普及,唐代《六尊者像》中就有束腰桌 出现。唐代的桌腿多用板材角拼,到了五代, 角拼的做法逐渐减少,大都改为圆桌腿,并常 用夹头榫的牙板或牙条,还有在腿之间加横撑 。
(二)铜镜
隋朝铜镜基本沿用六朝和汉代的式样,纹样主要是青 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十二生肖。唐代的铜镜 呈现出焕然一新、雍容华丽的面目。高宗至德宗时期,鸟 兽、葡萄纹逐渐减少,名式花卉、盘龙和人物故事图案流 行开来,典型图案有宝相花、双鸾衔长绶、缠
枝花、狩猎和马球等。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二、室内陈设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壁画中描绘的坐具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一、家具
(二)床榻类 隋唐五代的卧具主要有床和榻。榻为可坐可卧的 家具,但其主要为坐具,所以五代以前的榻,大多无 围子。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有两件床榻,左右 和后面装有较高的围板,正面两侧各安一独板扶手, 床榻之后,还有一张寝室的卧床。
唐代铜镜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与陈设设计
二、室内陈设
(三)陶瓷
唐朝的陶器中最负盛名的是“唐三彩”,主要器型为人物、动 物、建筑模型和器皿,其中最出色的是人物俑、马俑和骆驼俑。
隋唐时期的瓷器有青瓷、白瓷、彩瓷、黑瓷和花釉瓷。唐代的 青瓷主要器型有凤头壶、撇口壶、海棠碗、莲花碗、葵口盘、水盂、 枕、灯和粉盒等,其装饰手法有刻花、印花、划花、堆贴等。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张)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张)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结束 谢谢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1..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 存在一 个时间 尺度, 初始状 态下的 小改变 在这个 时间尺 度将增 长到两 倍。在 地球大 气的情 形下, 这个时 间尺度 是五天 的数量 级,大 约为空 气绕地 球吹一 圈的时 间。

起居生活变化,高形家具出现
胡床普及民间
低靠背座椅出现,床开始加大增高
出现了佛教莲花瓣装饰
隋唐五代代时期家具样式(581年~907年)
凭 几
月 牙 凳
隋唐五代代时期家具样式(581年~907年)


高形家具品种齐全
造型上宽大厚重,新兴月牙凳
工艺趋于复杂,漆工艺高超,如螺钿镶嵌、木画、漆绘
五代时期出现圆坐、方桌、平头案;桌子的牙板、牙角运用
圈椅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圆墩
方凳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平头案
翘头案
几案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圆角柜
方角柜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拔 步 床
罗汉床
架子床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2.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 天气预 报,但 是要做 更长远 得多的 天气预 报,就 既需要 大气现 状的准 确知识 ,又需 要一种 不可逾 越的复 杂计算 。我们 除了给 出季度 平均值 以外, 没有办 法对六 个月以 后做具 体的天 气预报 。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简史.

榻 石雕 開元寺塔
• 中国传统家具从明代至清 前期(15~17世纪)发展到 了顶峰,达到了历史上的 最高水平,而且在世界家 具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 系,具有显赫的地位。这 个时期的家具,采用了性 质坚硬的硬木材料,在制 作上榫卯严密精巧,造型 上简练典雅,风格独特。 由于这一时期的家具具有 共同的时代风貌与特色, 而且制作年代以明朝为主, 因而被称为“明式家具”。
黄花梨龙纹联二橱 ·明朝
老花梨高扶手矮背椅·明朝
• 高915mm。鹅脖稍退 后单立,不与前腿足 连做,通体线形坚挺, 富于弹性。靠背板是 点睛之做,精雕细刻, 上段浮雕团纹,虚实 相间;中段较长,镶 平面木板,展现木纹 自身的变化;下段卷 草纹亮脚,与上段呼 应。
清代家具(1644年~1911年
• 明代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成了流通的 商品,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了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 研究。这些都促成了明代家具的大发展。明代家 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 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 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 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 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 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 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明式"。明式家具 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 生产中心苏州与广州。明式家具的品种十分丰富。 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 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 屏、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 檀、鸡翅木、铁力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樟木、 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中以花梨中的黄 花梨效果最好。这些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坚 硬而又富有弹性。这种材料对家具造型结构、艺 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木质坚硬面有弹性, 且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料,所以家具有料的横断 面制作很小。为此,造型也就显得线型简练,挺 拔和轻巧。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 明式家具很少施用髹漆,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以 充分显示木材本身的质感和自然美。选材是设计 意图的重要部分之一。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古典家具稚型 - 彩绘虎座鸟架鼓·战国·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

该架鼓做工精美,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彩绘猪形盒·战国·该盒子由盖与盒身合成,两头雕刻成猪头状,身下雕踞伏四足,神态憨厚可掬,可以看出当时木器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和娴熟技术。

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此箱为长方形,箱盖隆起,箱盖箱底四周有把手,可合在一起。

箱身黑漆红纹,非常精美。

金银彩绘漆案·战国·河南信阳出土,长1500、宽720、高124mm, 此案为该战国墓出土的几件家具之一。

在漆底上绘有金、银漆,华美而简洁。

大木床·战国·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床形实物。

该床长2120mm,四周立有围栏,两侧留有上下口,床面为活动屉板。

通体饰有髹漆彩绘。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

此几的造型延用至魏晋时期,是最典型的凭几。

几面以黑漆为底,略绘彩色花纹。

黑漆俎·战国·(图)湖南长沙楚墓出土,整体上有黑漆。

俎面一边有垂沿,二足似几腿,腿下有木坨承担,造型独特,简单实用,素面无饰。

错金银青铜龙凤案·战国·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

此案设计精美,层次复杂,最下层是鹿的造型,再上一层由飞龙盘曲,龙间又有凤鸟;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估计案面可能是漆木的。

河南安阳出土的石俎·商·这种四足俎延至周朝,上部的俎面为倒置梯形,上宽下窄,四壁斜收。

俎面为槽形,为后世出现的带拦水线之食案先驱。

《三礼图》中的周俎·周·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6) 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

隋唐、五代家具设计

隋唐、五代家具设计

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唐壁画《徐侍郎夫 妇宴享行乐图》Biblioteka 唐 周昉《宫乐图》凳
多使用在室外,在座具上都加有环,可 以随时移动使用。腿稍向内弯的;装饰方式 繁多,凳子全部雕刻,花中心镶嵌宝石, 两腿之间有朱红“流苏”,凳面上蒙锦纹 垫或绣垫等。唐代家具另一个特点,是新 兴的月牙凳和承袭前代的腰鼓形墩。
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唐银香案
五代时期家具
五代时期的家具是高型和矮型并存的 历史时期,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唐代家具的 厚重为轻简,更唐代家具的浑圆为秀直。 五代家具是唐家具的改进与发展,更是宋 代家具简练、质朴新风的前奏。
家具的品种:几、椅、凳、墩、床、 塌、屏风、桌、案。
五代 周文矩《宫中图》
五代南唐画家之《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椅:五代椅子的样式主要有四出头靠背 扶手椅、圈椅、靠背椅。
五代南唐画家之《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三扇屏风床:三面围素屏,前面两侧各有 一块护板,此护板只有围屏一半的高度, 中间留有以便上下,床上形成一个较严密 的空间。床的四腿下部有枨子,并有牙板 装饰。
折叠屏风:三扇立地屏风,体积很大, 屏风上面也绘有山水。五代时士大夫阶层 都喜欢这种折扇山水屏风。 长桌:桌面长方形,桌面与四腿交角 处,有牙头装饰。前后为单枨,左右为双 枨,此桌腿直细,简洁,是一种聚餐用桌。 造型特点:便唐代家具的厚重为轻简、 变浑圆为秀直尚未形成成熟的时代风格。 但显著地表现出家具体态的秀丽及装饰的 简化。 装饰特点:不大追求花饰,趋于朴素 无华。
10、圈椅
这种圈椅也是唐代的新 兴家具,极其罕见。椅 子腿雕花,与身着华贵 服装的贵妇协调一致。
小总结
隋唐五代阶段为高低家具并存时期。 到隋唐五代时期传统席坐起居习俗逐渐被 废弃,垂足坐日益流行,家具形态出现了 由低矮向高型发展的趋势。这时期全国各 地高低家具同时并存,高型家具迅速发展 到完全定型,形成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 组合,从而迫使传统供席地起居的旧式家 具组合退出历史舞台。这时家具的陈列格 局,由不固定按需要随时陈撤,改为相对 固定的陈设格局,是中国古代高型家具发 展普及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古代家具图片(三)——隋、唐、五代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
煌的民族文化。

其中家具文化就是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带托泥大榻•隋
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

2、屏风、靠背椅、条几•五代
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
3、长桌和长凳•五代
此为敦煌473窟壁画,亦有认为它是唐代壁画的。

这种供多人餐饮用的长桌凳,可能是当时某种公共场所的家具。

4、宫凳•唐朝
这种出现在唐画《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凳在其它绘画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说明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

这种凳也被称为“腰圆凳”、“月牙凳”。

5、圈椅•唐朝
这种圈椅也是唐代的新兴家具,极其罕见。

见于唐画《挥扇仕女图》,椅腿雕花,与身着华贵服装的贵族妇女协调一致。

6、屏风•唐朝
敦煌217窟唐代壁画。

唐代屏风以立地屏风为多,木制骨架上以纸或锦裱糊。

士大夫比较喜欢素面。

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

7、燕尾翘头案•唐朝
这类案为书案,体型较矮,坐在地上或床上书写,“伏案疾书”就指这种案。

8、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

图中的桌子都有牙头装饰,这是五代流行式样。

幔帐围屏床三面封闭,形成一个较私密的空间。

9、方桌•唐朝
敦煌85窟唐代壁画,画中一屠夫正在桌上切肉。

这种桌子四腿较粗,造型简单,是最普遍使用的粗用桌子
10、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以看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

11、坐椅•五代
可视作早期“四出头扶手椅”的典型,搭脑为直线形,前后枨落地。

见于南唐画家王其翰的《勘书图》。

12、床、案、榻、棋桌、屏风•五代
五代画家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中所表现的五代时期家具。

有趣的是画中的屏风上绘着的是另一幅《重屏会棋图》。

13、隐囊和琴几•唐朝
见于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图中出现的隐囊和琴几是当时常见的家具。

大部分人仍有席地而坐的习惯。

14、带幔帐床•初唐
箱形床架,前沿镂有壶门形装饰,帐幔富丽华贵,坠以彩穗装饰,精致的编制坐垫,既美观又舒适。

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

15、壶门案、腰圆凳•唐朝
唐代大画家周昉的《宫乐图》,图中表现出盛唐贵族妇女宴乐景象。

食案体大浑厚,装饰华丽;腰圆凳也称月牙凳,符合人体功能。

16、长条桌和长条凳•唐朝
唐代家具在造型上别具一格,这种大型桌、凳在唐代壁画中多有表现。

盛唐时期社会繁荣,餐饮娱乐业盛兴,配套家具需求量很大。

17、腰鼓形圆墩•唐朝
实用文案
三彩坐俑出土于西安王家坟。

这种坐墩与南北朝时北魏菩萨像坐墩极为相似。

沈从文先生认为这种圆墩是由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发展而来。

标准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