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合集下载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赤水四中聂明昌课程标准: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准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2、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3、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过程中主动质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3、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学法指导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每一节目,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导学生阅读本节导言,进而学习本课: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二、新课:(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

后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指导学生说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提问:1)、谁能说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3)、哪一次会议上决定中国要实行改革开放?学生回答后即可总结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拨乱反正。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word教案 (6)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word教案 (6)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本部分内容中,要着重讲清以下内容: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实施;发展渊源;意义。同时,要指导学生对比阅读课本上的表格内容,了解这一制度对于中国农村建设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对外开放的开始:在中国对内改革的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进入新的时期。
从而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本部分为重点内容,在本部分中,要着重讲清如下内容: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形成了新领导集体和工作中心。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补充完整意义。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经济体 制改革历程,这场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而在农村的改革过程中,中国农 民自发的探索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次备课
【 导入】: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我党经历 了一些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我们伟大的党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有奋发进取的气魄。从1978年冬天起,我国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进入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新授】: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相关小字,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主要背景。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 :对外开放的开始:
2: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3:沿海港口城市的开发与开放:
4:经济开放区的开发与开放:
5: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化与扩展:
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

第十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十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十一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2.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 1课时课前预习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2.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是。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发表在。

4.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是在。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于。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7.实际上为十一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的是。

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预习反馈:根据预习提纲检查预习2.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略)3.学生解读目标,明确学习要求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由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引入。

2.出示课件内容,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自学教材,解决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播放相关视频材料。

学生观看视频并完成学习要求。

4.图中学史:播放一组幻灯片,让学生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学生展示自我探究成果,交流提升。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通过学生观看图片,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3.引导学生讨论,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讨论交流: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2.如果你当时是一个记者,由你写一篇稿子,对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进行描述,该如何写呢?动动手,试一下!3.拓展延伸: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巩固内容:看到以下词语,你会想到本节课哪些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毛泽东思想民主与法制建设2.达标测试: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教学札记。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 (8)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 (8)

在希望的田野上
看影像资料或阅读教材,议一议: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它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结合音像资料或教材或收集的资
料,探讨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全党和全国人民共识为“社会主义时Fra bibliotek的遵义会 议”?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春雷
看音像资料或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内容 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 意义 集 我体 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31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31张
各方面遭受严重破坏。
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促使中国需要 调整内外政策,以适应新的国际
环境。
转折点的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 期。
转折点的出现,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主 义发展的道路,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02
转折点概述
转折点的定义
转折点
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改变 或重要节点,通常具有里程碑意 义,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转折点的出现
往往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原 有的历史轨迹发生重大变化。
转折点的影响
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 变原有历史进程,引领新的发展方 向。
长和发展。
拓展视野
02
通过转折点,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样化的人际
关系,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提高适应能力
03
面对转折点,人们需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
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何面对和把握个人转折点
做好准备
在面对转折点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知识储备、技能提升、心理调适等方
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它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和方向。
转折点的出现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 社会福利。
在这次会议之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逐步开放经济,加强与国 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对中国未来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3)列举一个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学习方法
自学、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文化大革命”动乱视频片段,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
(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自学思考】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2010•芜湖)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
5.(2009•抚顺中考)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当主持人说出“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时,小明同学抢先说出正确答案,她的答案应该是()
.
3.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分组展示】
1和2组展示1题,3和4组展示2题,5组展示3题,其他小组补充。
【点评归纳】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善本课知识树。
【达标测评】
1.(2010•南京)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意义:调动了____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_____、推动了____大发展。
三、对外开放(看书P61——P63对外开放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合作议惑】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文革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1966、5、16五一六通知------1976、10粉碎“四人帮”)2、文革发动的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十年“文革’动乱。

3、1976年文革虽然结束了,但“左”倾错误的影响结束了没有?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影响仍然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每前进一步多十分艰难。

4、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它成为建国后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地点:北京主要内容确定指导思想做出战略决策形成领导集体历史意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思考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句话你们是怎么解的?(请大家从会议召开的时机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1)会议是在文革结束后面临如何摆脱困境,开创新局面的情况下召开。

(2)内容:指导思想战略决策领导集体二、在希望的田野上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2、在改革中主要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包产到户”这种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吗?(农民创造的)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开会,冒着杀头的危险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如果生产队长因此而坐牢,其余17户共同养活其家属。

3、这一制度普遍推行后,起到了什么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1979秋小岗村迎来从未有过的大丰收,看课本61页的图,对比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极大的提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和意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理解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识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三、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采用课堂互动、情境设置、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讨论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感受家乡的变化,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改革开放的春雷1、让学生看书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教师幻灯片归纳总结。

2、给学生留2分钟记忆,然后完成活动“情景剧场”。

3、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1、播放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喜悦之情,憧憬美好未来。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内容及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家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是什么?通过讨论,懂得这种体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教师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让学生看表格,思考讨论“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从而理解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完全准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
1.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北京
2.内容:①思想上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
①大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中国
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②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进入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
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收成在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
剩余的归农户所有。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意义:
①把农民的责、权、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为农村商品经
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方向发展。

三、对外开放
1.目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意义:
①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
政策的窗口。

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
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③其设立增强了我国与国外经济技术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
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4.改革开放的认识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要建设与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②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学习其他国家与
民族的长处,并加以创新,以推动我国发展。

③我们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