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补偿原则的意义
保险基本原则之损失补偿原则

精选ppt
11
物上代位产生的基础:
推定全损(constructive total loss)
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后尚未完全损毁或灭 失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修复和施救 费用超过保险价值;或得失踪超过一定时间, 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处理的一种推定性的损 失。
精选ppt
12
物上代位一般通过委付实现
20
顺序责任分摊方式:
先出单的保险人首先负责赔偿,后出单的保 险人只有在承保险标的的损失超过前一保险 人承保的保额时,才依次承担超出的部分。
精选ppt
21
谢谢 。
精选ppt
22
主要适用于财产保险以及其它补偿性保险合同。
精选ppt
3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补偿限制
1.损失补偿以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限 2.损失补偿以投保人投保的保险金额为限 3.损失补偿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具有的保险利益
为限
精选ppt
4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代位原则; 保险委付; 重复保险的损失分摊原则。
➢ 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法人的合 法权益不受侵害。使致害人无论如何都应承担 损害赔偿责任,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 还有利于被保险人即使获得经济补偿
精选ppt
7
代位原则的主要内容
代位追偿 物上代位
精选ppt
8
代为追偿:
即追偿权的代位。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由 于第三者责任导致保险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 人支付保险赔款后,依法取得对第三者的索赔 权。
精选ppt
5
1、代位原则
什么叫代位原则?
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造成 推定全损,或者保险标的由于第三者责任导 致保险损失,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赔 偿责任后,依法取得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或 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
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保险合同生效后,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被保险人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获得全面、充分的补偿;保险赔偿是弥补保险人由于保险标的遭受损失而失去的经济利益,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质的规定性:有损失、有赔偿;无损失、无赔偿;•量的规定性:损失赔偿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限,而不能使其获得额外的利益。
注意:该原则只适用于补偿性合同,不适用于给付性保险合同(给付性合同又称非补偿性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件出现或者保险期届满,保险人就必须按照保险双方事先约定的保险金额支付保险金的合同。
)二、为什么要坚持损失补偿原则?•对当事人双方均有约束力。
•是保险的本质和职能的体现。
•有利于防止被保险人通过保险盈利,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内容(一)被保险请求损失赔偿的条件1.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可保利益。
根据可保利益原则,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而且要求在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特别是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可保利益。
2.遭受的损失必须是保险责任之内3.遭受的损失必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二)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责任的限度1.以实际损失为限当投保的财产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按合同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其支付的保险赔偿款不得超过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
实际损失是根据损失当时的财产的实际价值来确定的,而财产的价值与市价有关,通常根据市价来估计和确定实际损失额,损失多少赔多少。
2.以保险金额为限保险金是保险人承担陪偿责任的最高限额,所以保险赔款不能超过保险金额。
如;当损失的房屋价格上涨,房屋市价为100万元,但保险人实际损失是120万元,但由于保险金额100万元,所以以保险金额为限,赔付100万元。
3.以保险利益为限可保利益是保险保障的最高限度,保险赔款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对遭受损失的财产所具有的可保利益,如:房屋的实际价值100万元,因火灾而全损,但由于市场价格跌落,该房屋只值80万元,则保险人只能按市场价格进行赔偿80万元上述三个限额同时起作用时,其中金额最少的限额为保险赔偿的最高限额。
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案例:以按份共有的财产投保如何获赔
• 2002年5月孙某和王某共同出资购得东风牌卡车一辆,其中孙某出资 3万元,王某出资5万元。孙某负责卡车驾驶,王某负责联系业务,所 得利润按双方出资比例分配。保险公司业务员赵某得知孙某购车后, 多次向其推销车辆保险。在赵某多次劝说下,孙某同意投保车损险和 第三者责任险。随后,保险公司向孙某签发保单,列孙某为投保人和 被保险人。2002年10月,孙某驾车与他人车辆相撞,卡车全部毁损, 孙某当场死亡。事发后,王某自赵某处了解孙某曾向保险公司投保, 于是与孙某家人一起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认为,根据保单, 孙某系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保险公司只能向孙某赔付。王某非为保险 合同当事人,无权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并且,因投保车辆属孙某与王 某共有,孙某仅对其出资额部分享有保险利益,故保险公司只能赔偿 孙某出资额部分赔款。王某与孙某家人均表示不能接受,遂向人民法 院起诉。 • 法院经审理认为,由于孙某负责投保车辆的驾驶及实际运营,因 此可以认定孙某对投保车辆具有完全的保险利益,保险公司主张部分 赔付不能成立。同时,投保车辆属孙某与王某共有,孙某仅对投保车 辆享有部分所有权,因此孙某不能获得全部赔款,而应将保险赔款按 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 • • • • • • • 1.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合同生效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呗保 险人有权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获得全面、充分的赔偿,以弥补被保险人由于保险标 的遭受损失而逝去的经济利益:但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被保险人只有收到约定的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才能得到补偿。在保险期限内, 即使发生了保险事故,但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收到损失就无权要求保险人赔偿。 (2) 补偿的数据必须以实际损失为限,被保险人不能获得多余损失的补偿。 2.补偿损失原则的意义 (1) 保险保障关系的实现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补偿损失,损失补偿原则体现了保险的基本职能。如果被保险人发 现保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能得到赔偿,就违背保险的只能,这就意味着保险关系 没有实现。损失补偿原则约束保险人必须在保险约定的条件下履行保险赔偿责任,从 而保证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2) 防止被保险人从保险中营利 损失补偿原则对被保险人是个约束,使其不能因投保而获得超过损失的补偿或称额外 的利益。如果保险能给被保险人带来额外利益,就会导致某些人制造保险事故以谋取 好处,这是不能允许的。
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提纲一、简述损失补偿原则(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定义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合同生效后,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被保险人有权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获得全面、充分的赔偿;保险赔偿是弥补被保险人由于保险标的遭受损失而失去的经济利益,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的利益。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内容1.被保险人请求损失赔偿的条件。
2.保险人履行损失赔偿责任的限度。
3.损失赔偿方式另外还有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和派生原则,我们将在一会进步讨论。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作用及在立法中的体现(一)损失补偿原则对保险当事人双方均有约束力,对保险方而言是对其赔付行为的约束;对被保险方来说,是获得赔偿的限定,由此使保险的赔付行为客观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如德国《保险契约法》、韩国《商法典》、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等和我国的《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作用和意义1.保障保险关系的顺利实现。
2.有利于防止被保险人在保险中盈利。
3.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适用与争议(一)损失补偿原则的范围1.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
2.合理费用。
3.其他费用。
应注意的是,保险标的本身的损失与费用的支出分别计算,费用支出的最高赔偿额以不超过保险金额为限。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特例1.定值保险: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约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以此确定为保险金额,视为足额投保。
2.重置价值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重置或重建保险标的所需费用或成本确定保险金额的保险。
3.人寿保险:是一类如果被保险人死亡,保险人按事先规定的数目赔偿给受益人的定值保单。
4.施救费用的赔偿:是被保险人强求保险标的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由保险人负责赔偿。
这样,保险人实际上承担了两个保险金额的补偿责任,显然扩展了损失补偿原则的范围与额度,这也是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1.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是指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通过采用适当的分摊方法,在各保险人之间分摊其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从而使被保险人既能获得充分赔偿但是也不能超过其实际损失。
损失赔偿管理制度

损失赔偿管理制度一、损失赔偿管理制度的意义1.保护企业利益:企业经营活动中难以避免的损失,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损失赔偿管理制度,企业将面临着损失不断扩大的风险。
通过建立损失赔偿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利益,降低损失风险。
2.维护企业信誉: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时,能够及时、合理地进行赔偿,不仅可以缓解受损者的心理压力,更可以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口碑。
企业有了良好的损失赔偿管理制度,才能建立起信誉良好的企业形象。
3.规范企业行为:建立完善的损失赔偿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促使员工做好防范措施,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
只有员工遵守制度,才能有效地减少企业损失。
4.提高企业业绩: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损失赔偿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减少非经营性因素的干扰,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
二、损失赔偿管理制度的内容1.损失分类与定级根据损失的性质和程度,将损失进行分类与定级,确定不同类别的损失应该由谁来赔偿。
比如轻微的人为损失由员工自行承担;较重的损失由企业部门或公司来承担,而严重的损失则由企业的保险公司来赔偿。
2.损失赔偿模式建立损失赔偿模式,明确损失赔偿的程序和方式。
包括受损者应该如何提出赔偿请求,企业如何进行审核和核实受损情况,以及如何进行赔偿的流程和方式等。
3.损失责任界定明确损失的责任界定,确定损失是由谁导致的,并对导致损失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和处罚。
同时也要对企业内部不同职责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以防止责任的推诿和流于形式。
4.损失预防与控制加强损失预防与控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出现损失的情况下,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5.损失赔偿资金管理建立完备的损失赔偿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赔偿资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有效避免赔偿金的挪用和滥用等问题。
同时还要对赔偿资金的使用进行审批和监督,确保赔偿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保险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保险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保险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保险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一是有损失有赔偿;二是损失多少赔偿多少。
(二)损失补偿原则以实际损失为限;以保险金额为限;以保险利益为限。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体现
1、在保险财产遭受部分损失后仍有残值的情况下,保险人在进行赔偿时要扣除残值。
2、在保险事故是由第三者责任引起的情况下,保险人在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取代其行使对第三者责任方的追偿权。
3、在善意的重复保险情况下,如果各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了保险标的的价值,则应采用分摊原则分摊损失。
4、在不足额保险的情况下,对被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应采取比例赔偿方式进行赔偿。
(四)损失补偿原则的意义
1、保障保险职能的顺利实施。
2、防止被保险人从保险中赢利。
3、减少道德风险。
(五)损失补偿原则的例外情况
损失补偿原则主要用于一般财产保险,以下险种不能运用这一原则。
1、定值保险
2、重置价值保险
3、人寿保险
保险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相关内容:。
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合同生效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赔偿,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灾前的经济原状,但不能因损失而获得额外收益。
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1.补偿以保险责任范围内损失的发生为前提,即有损失发生就有补偿,无损失则无补偿。
2.补偿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及有关费用为限,即以被保险人恢复到受损失前的经济状态为限,因此,保险人的赔偿额不仅包括被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价值,还包括被保险人花费的施救费用、诉讼费等。
换言之,保险补偿就是在保险金额范围内,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遭受损失的全部赔偿。
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应当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损失。
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出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用数额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的数额。
”这主要是为了鼓励被保险人积极抢救保险标的,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
损失补偿原则的意义1.维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
既保障被保险人在受损后获得赔偿的权益,又维护了保险人的赔偿以不超过实际损失为限的权益,使保险合同能在公平互利的原则下履行。
2.防止被保险人通过赔偿而得到额外利益,可以避免保险演变成赌博行为以及诱发道德风险的产生。
损失补偿原则的限制条件1.以实际损失为限。
在补偿性保险合同中,保险标的遭受损失后,保险赔偿以被保险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为限。
2.以保险金额为限。
因为保险金额是以保险人已收取的保费为条件确定的保险最高责任限额,超过这个限额,将使保险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3.以保险利益为限。
保险人的赔偿以被保险人所具有的保险利益为前提条件和最高限额,被保险人所得的赔偿以其对受损标的的保险利益为最高限额。
损失赔偿方式1.比例赔偿方式在不定值的情况下,保险赔偿金额按照保险保障程度计算,即保险金额与损失当时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的比例计算赔偿金额。
简述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简述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根据原有权益的损失程度,通过经济上的赔偿来实现平衡和公平。
它强调的是“重建性损害赔偿”,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补偿,尽量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恢复或者接近恢复的状况。
这就要求赔偿应该包括因他人过错或违约而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此造成的间接损失,如利息、将来收益等。
损失补偿原则的适用范围较广,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情况和类型,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合同违约、侵权行为等。
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具体的事实情况来确定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
损失补偿原则的目的在于保护个人的权益和财产安全,促进公正和公平的社会关系。
它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平衡受害人与侵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防止一方利益受损而无法得到补偿的情况发生。
同时,损失补偿原则也能够促使人们在行为中更加谨慎,减少过失和违约的发生。
然而,损失补偿原则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限制。
一方面,赔偿金额的确定和实际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情况,可能存在主观和客观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有些情况下,赔偿金额的确定可能会对侵权人产生过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其破产。
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权衡受害人的利益和侵权人的承受能力,确保赔偿能够公平合理地进行。
总体来讲,损失补偿原则是现代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保护了个人的权益和财产安全,在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具体应用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权衡和平衡,实现公正和公平的赔偿。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赔偿制度,提高其效率和公正性,使受害人能够及时、合理地得到补偿,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 损失补偿原则的意义
一是保险合同订立以后,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而产生损失,被保险人有权按合同的约定,获得全面、充分的补偿;
二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赔偿恰好使保险标的恢复到未出险前的状况,即保险补偿以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为限,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赔偿而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
损失补偿原则除以受损失为限外,往往还受到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一些限制,如以保险金额为限、按比例投保因而按比例赔偿的限制。
另外还受赔偿方法的限制,如某些保险中规定了免赔额,或赔偿限额等。
损失补偿原则只适用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合同中带有费用报销型的保险,如太平洋保险公司的“附加住院医疗保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而对定额给付型的人身保险是不适用的。
遵循损失补偿原则的目的在于:真正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避免将保险演变成赌博行为;防止诱发道德风险的发生。
补偿原则的实现方式通常有现金赔付、修理、更换和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