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课件--平面性算法
合集下载
图论平面图

AD
f4
B D f2 DC
f1 F D
f3
DD
f1 : 边界:ABCDFDA f2 : 边界:ABCA f3 : 边界:ACDA f4 : 边界:ADA
deg(f1)=6 deg(f2)=3
deg(f3)=3 deg(f4)=2
欧拉公式
定理4.2 G是个连通的平面图, 设n、m、r分别表示G中
结点数、边数、面数, 则有 n-m+r=2. 称此式为欧拉公式.
的 extJ ,使得同一
类中的任意一对点能用 一条不与 J 相交的曲线 相连,而连接一对属于 不同类点的任意曲线必 须与 J 相交。
Jordan曲线定理: Jordan曲线把平面分为2部分, 连接内部与外部点的任意曲线必然与Jordan曲线 相交.
¾ 说明: 该定理看似无可置疑的明显结论。 该定理是 C.Jordan(1838-1933)首先提出, 并给出了(长而复杂又有缺陷)的证明,但后来 发现Jordan的证明有缺陷。 第一个严格的证明相当复杂,对于训练有素的数 学家来说,也是很难理解的。 对于多边形的Jordan曲线,证明是简单的。
u1
上的一条Jordan曲线,
C
设 v3 ∈ int C ,于是 (u1, v3), (u2, v3) 连同C将
v1
v2
u2 (2)
平面分成三个两两不
相交的的区域,而 u3 应落入这三个区域中的
某一个区域,不妨假设 u3 ∈ extC ,则由定理
知 (u3,v3)必须与C相交,故 K3,3 是非可平面图。
说明: 一个可平面图与其平面嵌入图拓扑同构, 因此我们将一个可平面图的平面嵌入也称为平面 图。
例如右图.就是
v1 D
图论及其应用

χ(G)表示。若χ(G)=k,就称G是k-点可 色图。
顶点染色
定理:对于任何一个图χ(G)≤ω(G)。 ω(G)为图G的团数,用来描述χ(G)的下 界,其中ω(G)=max{k|Kk属于G}。
顶点染色
给定图G=(V,E)的一个k-点染色。用Vi表示G中染以 第i色的顶点集合(i=1,2,…,k),则每个Vi都是G 的独立集。因而G的每一个K-点染色对应V(G)的一个划 分[V1,V2,…,Vk],其中每一个Vi是一个独立集。反之 ,给出V(G)的这样一个划分(V1,V2,…,Vk),其中每 一个Vi均是独立集(1≤i≤k),则相应得到G的一个k点染色,称V(G)的这样一个划分为G的一个色划分,每 一个Vi称为色类。因此,G的色数χ(G)就是使这种划 分成为可能最小自然数k。
推论:若G是p(G) 3且g(G) 3的平图,则 q(G) g(G) ( p(G) 2)。 g(G) 2
平面图的性质
推论:任何一个简单平面图G,有 q(G)≤3p(G)-6
推论:设G是简单平面图,则δ(G)≥6.
定理:仅存在5种正多面体,即正四面体、正 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定理:每一个平面的色数不超过5
边染色
定义:无环图G的一个正常染色k-边染色(简 称k-边染色)是指一个映射φ:E(G)→{1,2, …,k},使对G中任意两条相邻的边e1和e2,有 φ(e1)≠φ(e2)。若G有一个正常k-边染色,则 称G是k-边染色的。G的边色数是指G为k-边染 色的最小整数k的值,记为
χ'(G)。若χ'(G)=k,则称G是k-边可色的。
边染色
设G有一个正常k-边染色,置Ei为G中所有染 以第i种颜色的边的全体,则E1,E2,…,Ek 是G的k个边不相交的对集,并且
顶点染色
定理:对于任何一个图χ(G)≤ω(G)。 ω(G)为图G的团数,用来描述χ(G)的下 界,其中ω(G)=max{k|Kk属于G}。
顶点染色
给定图G=(V,E)的一个k-点染色。用Vi表示G中染以 第i色的顶点集合(i=1,2,…,k),则每个Vi都是G 的独立集。因而G的每一个K-点染色对应V(G)的一个划 分[V1,V2,…,Vk],其中每一个Vi是一个独立集。反之 ,给出V(G)的这样一个划分(V1,V2,…,Vk),其中每 一个Vi均是独立集(1≤i≤k),则相应得到G的一个k点染色,称V(G)的这样一个划分为G的一个色划分,每 一个Vi称为色类。因此,G的色数χ(G)就是使这种划 分成为可能最小自然数k。
推论:若G是p(G) 3且g(G) 3的平图,则 q(G) g(G) ( p(G) 2)。 g(G) 2
平面图的性质
推论:任何一个简单平面图G,有 q(G)≤3p(G)-6
推论:设G是简单平面图,则δ(G)≥6.
定理:仅存在5种正多面体,即正四面体、正 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定理:每一个平面的色数不超过5
边染色
定义:无环图G的一个正常染色k-边染色(简 称k-边染色)是指一个映射φ:E(G)→{1,2, …,k},使对G中任意两条相邻的边e1和e2,有 φ(e1)≠φ(e2)。若G有一个正常k-边染色,则 称G是k-边染色的。G的边色数是指G为k-边染 色的最小整数k的值,记为
χ'(G)。若χ'(G)=k,则称G是k-边可色的。
边染色
设G有一个正常k-边染色,置Ei为G中所有染 以第i种颜色的边的全体,则E1,E2,…,Ek 是G的k个边不相交的对集,并且
图论的基本算法分析67页PPT

39、没有不老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图论的基本算法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图论课件第六章平面图

A6
A2
A5
A3
A4
7
第7页,本讲稿共35页
例子3:3间房子和3种设施问题
问题:要求把3种公用设施(煤气,水和电)分别用煤气管 道、水管和电线连接到3间房子里,要求任何一根线或管道 不与另外的线或管道相交,能否办到?
上面问题可以模型为如下偶图:
G
W
E
H1
H2
H3
问题转化为,能否把上面偶图画在平面上,使得边与边 之间不会交叉?
1、平面图的次数公式
12
第12页,本讲稿共35页
定理1 设G=(n, m)是平面图,则:
deg(f )2m
f
证明:对G的任意一条边e, 如果e是某面割边,那么由面 的次数定义,该边给G的总次数贡献2次;如果e不是割边, 那么,它必然是两个面的公共边,因此,由面的次数定义 ,它也给总次数贡献2次。于是有:
19
第19页,本讲稿共35页
所以, l (n2)4(62)8
l2
2
而m=9,这样有:
m l (n 2) l 2
所以,由推论2,K3,3是非平面图。
推论3 设G是具有n个点m条边ф个面的简单平面图, 则:
m3n6
20
第20页,本讲稿共35页
证明:情形1,G连通。 因为G是简单图,所以每个面的次数至少为3,即l=3 。于是,由推论2得:
如果把每个景点分别模型为一个点,景点间连线,当且 仅当两景点间要铺设空调管道。那么,上面问题直接对应 的图为:
A1
A6
A2
A5 A3
A4
于是,问题转化为:能否把上图画在平面上,使得边不 会相互交叉?
6
第6页,本讲稿共35页
通过尝试,可以把上图画为:
《离散数学课件图论》PPT课件

,m3n6为真. 否则G中含圈,每个面至少由l(l3)条边围成
,又
l 1 2
l 2 l 2
在l=3达到最大值,由定理17.11可知m3n6.
定理17.13 设G为n(n3)阶m条边的极大平面图,则m=3n6. 证明:由定理17.4, 欧拉公式及定理17.7所证。
定理17.14 设G 为简单平面图,则 (G)5. 证明: 阶数 n6,结论为真。 当n7 时,用反证法。否则会 推出2m6n m3n,这与定理17.12矛盾.
如上面的例子。
18
精选PPT
平面图与对偶图之间的关系
定理17.17 设G*是连通平面图G的对偶图,n*, m*, r*和n, m, r分别为G*和G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则 (1) n*= r (2) m*=m (3) r*=n (4) 设G*的顶点v*i位于G的面Ri中,则d(v*i)=deg(Ri) 证明: (1)、(2)平凡 (3) 应用欧拉公式 (4) 的证明中注意,桥只能在某个面的边界中,非桥边在两
20
精选PPT
自对偶图
定义:设G*是平面图G的对偶图,若G*G,则称G为自 对偶图. 概念: n阶轮图( Wn )、奇阶轮图、偶阶轮图 轮图都是自对偶图。 画出W6和W7的对偶图,并说明它们都是自对偶图。
21
精选PPT
第十七章 小结
❖ 主要内容 ▪ 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 欧拉公式 ▪ 平面图的判断 ▪ 平面图的对偶图
22
精选PPT
练习1
1. 设G是连通的简单的平面图,面数r<12,(G)3. (1) 证明G中存在次数4的面 (2) 举例说明当r=12时,(1) 中结论不真.
解 设G的阶数、边数、面数分别为n, m, r.
图论第6章 平面图

(4) 平面图在加环或平行边后还是平面图。
例: 立方体是平面图。
凸多面体
平面图的理论与多面体的研究密切相关:事实上,由于 每个凸多面体P可以与一个连通可平面图G对应,G的顶点 和边是P的顶点和棱,那么G的每个顶点的度至少为3.由于 G是一个平面图,则P的面就是G的面,并且G的每一条边落 在两个不同面的边界上. 一个多面体P的顶点,棱和面的数目分别用V,E和F来表 示,而且,这些分别是连通图G的顶点,边和面的数目.故欧 拉公式可写成V-E+F=2,这就是著名的Euler凸多面体公式. 为方便起见,用Vn和Fn分别表示凸多面体P的n度 点和n度面的数目,则n3且 2E nVn nFn
n3 n3
多面体的一些性质定理
定理 每个凸多面体都至少有一个n度面,其中 3n5.
证明:设F3=F4=F5=0,则: 即有F1/3E,又
n 6
2E nFn 6Fn 6 Fn 6F
n 6 n 6
2E nVn 3Fn 3V
n 3 n 3
定理:设H是G容许的,则对H的每一个片B,有
) FG ( B, H
~
~
这里
) { f f F (H ) , F (H )为H 的面集, 且B在f 内可画出} FG ( B, H
~ 是G容许的,则存在G的一个平面表示 证明:若 H ~ ~ ~ ~ 的子图 G, s.t. H G .显然,H的片B所对应的
i 1
定理: 设G是简单平面图,则G的最小度(G)≤5。 证明:设 G有n个结点,m条边。当n≤6,因为G是 简单图,因此, (G)≤(G)≤5。以下证n≥7的情况, 若 (G)≥6 ,即每个结点的度数大于等于 6n, G 中所有结 点度数之和大于等于6n。于是 2m= deg(vi ) i 1 ≥6n,m≥3n>3n–6,即m>3n–6,矛盾。
例: 立方体是平面图。
凸多面体
平面图的理论与多面体的研究密切相关:事实上,由于 每个凸多面体P可以与一个连通可平面图G对应,G的顶点 和边是P的顶点和棱,那么G的每个顶点的度至少为3.由于 G是一个平面图,则P的面就是G的面,并且G的每一条边落 在两个不同面的边界上. 一个多面体P的顶点,棱和面的数目分别用V,E和F来表 示,而且,这些分别是连通图G的顶点,边和面的数目.故欧 拉公式可写成V-E+F=2,这就是著名的Euler凸多面体公式. 为方便起见,用Vn和Fn分别表示凸多面体P的n度 点和n度面的数目,则n3且 2E nVn nFn
n3 n3
多面体的一些性质定理
定理 每个凸多面体都至少有一个n度面,其中 3n5.
证明:设F3=F4=F5=0,则: 即有F1/3E,又
n 6
2E nFn 6Fn 6 Fn 6F
n 6 n 6
2E nVn 3Fn 3V
n 3 n 3
定理:设H是G容许的,则对H的每一个片B,有
) FG ( B, H
~
~
这里
) { f f F (H ) , F (H )为H 的面集, 且B在f 内可画出} FG ( B, H
~ 是G容许的,则存在G的一个平面表示 证明:若 H ~ ~ ~ ~ 的子图 G, s.t. H G .显然,H的片B所对应的
i 1
定理: 设G是简单平面图,则G的最小度(G)≤5。 证明:设 G有n个结点,m条边。当n≤6,因为G是 简单图,因此, (G)≤(G)≤5。以下证n≥7的情况, 若 (G)≥6 ,即每个结点的度数大于等于 6n, G 中所有结 点度数之和大于等于6n。于是 2m= deg(vi ) i 1 ≥6n,m≥3n>3n–6,即m>3n–6,矛盾。
图论课件平面图的判定与涉及平面性的不变量

02
平面图的群论性质可以用来研究图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图的分
类和识别等问题。
群论在图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学分子结构、计算机
03
科学、交通运输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5 平面图的算法与复杂性
平面图的算法
欧拉路径与欧拉回路
通过遍历图中的边和顶点,寻找一条路径或回路,满足起点和终点是同一点,且路径或回 路上的所有边和顶点都不重复。
的路径,其中k为正整数。
平面图的边数与顶点数的关系
平面图中顶点数v和 边数e满足:ve+n=1,其中n为平 面的数量。
当平面图为连通图时, 顶点数v和边数e满足: v-e+1>0。
当平面图为简单图时, 顶点数v和边数e满足: v-e+1=0。
平面图的群论性质
01
平面图的群论性质是指平面图在群论中的表现形式,包括对称 性和置换群等。
应用
通过寻找是否存在哈密顿回路来判断一个图是否为平面图。如果存 在哈密顿回路,则该图是平面图。
限制
哈密顿回路判定法不适用于有向图和加权图。
03 平面性的不变量
欧拉路径与欧拉回路
欧拉路径
一个遍历图所有边且每条边只遍 历一次的路径。
欧拉回路
一个遍历图所有边且每条边只遍 历一次,且起点和终点是同一点 的路径。
图的着色问题
给定一个图,使用最少的颜色对图中的顶点进行着色,使得相邻的顶点颜色不同。这是一 个NP完全问题,可以使用贪心算法、回溯算法等求解。
最短路径问题
在图中寻找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使用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等求解 。
平面图问题的复杂性
平面图的判定问题
图论_第6章补充平面性算法

一、相关概念
定义 设H是图G的一个子图,在E(G)\E(H)上定义关系“~ ”如下:e1~e2当且仅当存在一条途径W,使得 (i) W的第一条边与最后一条边分别是e1与e2,并且 (ii) W的内部顶点与H不相交。
e3
易证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 递性,从而是E(G)\E(H)上的一个等价 关系。 此等价关系的等价类导出的G -E(H)的 子图称为H中的桥。桥与H的公共顶点 称为附着顶点。
(5) 取B5及H2’的外部面作为f,再取B5中的路P2=2896。置 H3= H2∪P2,并将P2画入f 内得H3’,如下图:
8 4 2 3 1 9
H3的桥为:
6
5
{38},{59} 的过程依次由图所示,其后步骤的每一座桥的可画 入平面均只有一个,可任取。
8 2 7 4 9 6 1
1
2 8 3 4 7 9 5
6
解 (1) 取圈H1=2315642,其中平面嵌入H1’如下图。H1的 桥,分别用边集表示。
4 2 3 1 6 5 1
H1的桥为:
B1={14} B2={17, 47, 76} B3={28, 38, 89, 96, 95}
2 8
7
6
9
5
3
G-E(H1)
4
(2) 对每个Bi,F(Bi, H1’)均含有两个Bi可画入的面,即圈H1’
e1
e4
e2
e5 e7
e6
B1 B2
B3
B4
由桥的定义可直接推出: (1) 若B是H的桥,则B是连通图; (2) B的任何两个顶点都有和H的内部不相交的路相连接; (3) 不计H的顶点,H的任意两座桥没有公共顶点。
例 在下图中取其子图,如实线所示。其余不同种类的线段 表示该子图的四座不同的桥:B1,B2,B3,B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H的桥B所对应的 G 的子图,必然限制在 H 的 某个面内。所以:
F(B, H )
注:定理1实际上给出了一个图是可平面图的一个必要条 件。这个必要条件表明:如果存在G的一个可平面子图H,
9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使得对于某桥B,有 F (B, H )= ,那么,G是非
v1
v5
v1 v2
v8 v7
v2 f2 f1
v6 f3
v3
v7
v3 v4
v6
v5 图G
v4
v8
H1
15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B1 G[v1v4] F(B1, H2 ) f1, f3
B2 G[v2v7] F(B2, H2 ) f3
1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B6 G[v4v5] B7 G[v5v8]
F(B6 , H1) f1, f2 F(B7 , H1) f1, f2
B8 G[v6v8] F(B8, H1) f1, f2
(3) 取B1和f1. (4) 取P1=v1v3
B2
f2
G
解:
F(B1, H) f2, f3 F (B2 , H )
F(B3, H) f3
8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理1 设 H
是G容许的,则对于H的每座桥B:
F(B, H )
证明:因 H 是G容许的,由定义,存在G的一个平面嵌 入 G ,使得:H G
25
1
0.5 n 0
0.5
B6 G[v6v8] F(B6 , H3) f1
17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3) 取B1和f1. (4) 取P3=v1v4
v1
v8
v1
v2
v7
v3
v6
v2 f2
f1 f4 v3
v4
v5
v4
图G
H4
B1 G[v2v6] F(B1, H4 ) f3
2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证明:由条件易知:
n 2
由欧拉公式得: 2 n m n
2
于是得: m
3n 2
4
例5 设G是一个(n, m)单图,图G分解为可平面的最少 个数称为G的厚度θ(G).求证:
(1)
(G)
m 3n
6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一)、涉及算法的相关概念
关于图的平面性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些可平面性判 定方法:
(1) 对于简单图G=(n, m),如果m>3n-6,则G是非可 平面的;
(2) 对于连通图G=(n, m),如果每个面次数至少为l≥3, 且m>(n-2)l /(l-2),则G是非可平面的;
由惠特尼定理得: (G) k(G) 5
所以: 2m deg(v) 5n vV (G)
另一方面:G是5连通简单可平面图,所以有:
m 3n 6 于是得:2.5n m 3n 6
即:0 m 2.5n 0.5n 6
所以:n≥12。
2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1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5) 置i=i+1转(2)。
例5 用平面性算法考察下图G的平面性。
v1
v8
v2
v7
v3 v4
v6 v5 图G
解:(1) 取G的一个圈H1,并作平面嵌入:
1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图论及其应用
应用数学学院
1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本次课主要内容
平面性算法
(一)、涉及算法的相关概念 (二)、平面性算法
2
1
0.5 n 0
0.5
入,否则,称B在面 f 内不可画入。
7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对于G的桥B,令:
F(B, H ) f f 是H的面,且B在f内可画入
例4 红色边的导出子图是H,如果取 H =H 确定H的桥在 H
中可以画入的面集合。
f3
f1
B3
B1
2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证明:若不然,则:2m deg( f ) 6 f
由欧拉公式得: 2 n m m
3
于是得:2m 3n 6
另一方面:由δ(G)≥3得:2m≥3n >3n-6
这样导出矛盾。 例4设G是一个(n, m)图。 求证:若G是外可平面图, 且没有三角形,则:m≦(3n-4)/2
00
1 0.8
0.6 0.4 x 0.2
v1
v2
v8 v7
v3 v4
v6
v5 图G
v1 v2
v8 v7
v3 v4
v6 v5 H1
v1 v2
f1
v5 v6
f2
v3
v7
v4
v8
H1
(2) B1 G[v1v3] F(B1, H1) f1, f2
B2 G[v1v4] F(B2 , H1) f1, f2 B3 G[v2v7] F(B3, H1) f1, f2 B4 G[v2v6] F(B4 , H1) f1, f2 B5 G[v3v7] F(B5, H1) f1, f2
可平面的。
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按如下方式来考虑G 的平面性问题:
先取G的一个可平面子图H1, 其平面嵌入是 H1
对于H1的每座桥B,如果:F (B, H1)= ,则G非可
平面。
否则,取H1的桥B1,作:H2=B1∪H1,再取一个面
f F (B1, H1)
将B1画入 H1 的面 f 中。
10
1
容易验证:上面的关系是E(G)-E(H)元间的等价关系。
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义2 设B是E(G)-E(H)关于二元关系“ ~” 的等价类 在G中的边导出子图,则称B是G关于子图H的一座桥。 桥与H的公共顶点称为桥B在H中的附着顶点。
(3) 库拉托斯基定理:G是可平面的当且仅当G不含有 与K5或K3,3同胚的子图;
(4) 瓦格纳定理:G是可平面的当且仅当G不含有能够 收缩成K5或K3,3的子图;
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上面的方法,局限性很大。这次课我们将给出一个
11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设G是至少三个顶点的简单块。
(1) 取G的一个圈H1,求出H1的一个平面嵌入 H1 。置i=1;
(2) 若E(G)-E(Hi)=Φ,则停止;否则,确定G中Hi的所有桥,
并对每座桥B,求出
F (B, H;i )
v7
v4
v5
图G
f4
v4
v8
H3
B1 G[v1v4] F(B1, H3) f1
B2 G[v2v6] F(B2 , H3) f3 B3 G[v3v7] F(B3, H3) f1, f4 B4 G[v4v5] F(B4 , H3) f1, f4
B5 G[v5v8] F(B5, H3 ) f1
v1 v2
v8 v7
v3 v4
v6
v5 图G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G
算法分析:主要运算包括:
20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i)找出块G中的一个圈Hi;
(ii)确定G中Hi的桥以及它们对于Hi的附着点;
(iii)对于 Hi 的每个面 f 确定其周界;
B2 G[v3v7] F(B2, H4 ) f5
B3 G[v4v5] F(B3, H4 ) f1, f5
F(B, H )
注:定理1实际上给出了一个图是可平面图的一个必要条 件。这个必要条件表明:如果存在G的一个可平面子图H,
9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使得对于某桥B,有 F (B, H )= ,那么,G是非
v1
v5
v1 v2
v8 v7
v2 f2 f1
v6 f3
v3
v7
v3 v4
v6
v5 图G
v4
v8
H1
15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B1 G[v1v4] F(B1, H2 ) f1, f3
B2 G[v2v7] F(B2, H2 ) f3
1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B6 G[v4v5] B7 G[v5v8]
F(B6 , H1) f1, f2 F(B7 , H1) f1, f2
B8 G[v6v8] F(B8, H1) f1, f2
(3) 取B1和f1. (4) 取P1=v1v3
B2
f2
G
解:
F(B1, H) f2, f3 F (B2 , H )
F(B3, H) f3
8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理1 设 H
是G容许的,则对于H的每座桥B:
F(B, H )
证明:因 H 是G容许的,由定义,存在G的一个平面嵌 入 G ,使得:H G
25
1
0.5 n 0
0.5
B6 G[v6v8] F(B6 , H3) f1
17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3) 取B1和f1. (4) 取P3=v1v4
v1
v8
v1
v2
v7
v3
v6
v2 f2
f1 f4 v3
v4
v5
v4
图G
H4
B1 G[v2v6] F(B1, H4 ) f3
2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证明:由条件易知:
n 2
由欧拉公式得: 2 n m n
2
于是得: m
3n 2
4
例5 设G是一个(n, m)单图,图G分解为可平面的最少 个数称为G的厚度θ(G).求证:
(1)
(G)
m 3n
6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一)、涉及算法的相关概念
关于图的平面性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些可平面性判 定方法:
(1) 对于简单图G=(n, m),如果m>3n-6,则G是非可 平面的;
(2) 对于连通图G=(n, m),如果每个面次数至少为l≥3, 且m>(n-2)l /(l-2),则G是非可平面的;
由惠特尼定理得: (G) k(G) 5
所以: 2m deg(v) 5n vV (G)
另一方面:G是5连通简单可平面图,所以有:
m 3n 6 于是得:2.5n m 3n 6
即:0 m 2.5n 0.5n 6
所以:n≥12。
2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12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5) 置i=i+1转(2)。
例5 用平面性算法考察下图G的平面性。
v1
v8
v2
v7
v3 v4
v6 v5 图G
解:(1) 取G的一个圈H1,并作平面嵌入:
1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图论及其应用
应用数学学院
1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本次课主要内容
平面性算法
(一)、涉及算法的相关概念 (二)、平面性算法
2
1
0.5 n 0
0.5
入,否则,称B在面 f 内不可画入。
7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对于G的桥B,令:
F(B, H ) f f 是H的面,且B在f内可画入
例4 红色边的导出子图是H,如果取 H =H 确定H的桥在 H
中可以画入的面集合。
f3
f1
B3
B1
2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证明:若不然,则:2m deg( f ) 6 f
由欧拉公式得: 2 n m m
3
于是得:2m 3n 6
另一方面:由δ(G)≥3得:2m≥3n >3n-6
这样导出矛盾。 例4设G是一个(n, m)图。 求证:若G是外可平面图, 且没有三角形,则:m≦(3n-4)/2
00
1 0.8
0.6 0.4 x 0.2
v1
v2
v8 v7
v3 v4
v6
v5 图G
v1 v2
v8 v7
v3 v4
v6 v5 H1
v1 v2
f1
v5 v6
f2
v3
v7
v4
v8
H1
(2) B1 G[v1v3] F(B1, H1) f1, f2
B2 G[v1v4] F(B2 , H1) f1, f2 B3 G[v2v7] F(B3, H1) f1, f2 B4 G[v2v6] F(B4 , H1) f1, f2 B5 G[v3v7] F(B5, H1) f1, f2
可平面的。
根据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按如下方式来考虑G 的平面性问题:
先取G的一个可平面子图H1, 其平面嵌入是 H1
对于H1的每座桥B,如果:F (B, H1)= ,则G非可
平面。
否则,取H1的桥B1,作:H2=B1∪H1,再取一个面
f F (B1, H1)
将B1画入 H1 的面 f 中。
10
1
容易验证:上面的关系是E(G)-E(H)元间的等价关系。
4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定义2 设B是E(G)-E(H)关于二元关系“ ~” 的等价类 在G中的边导出子图,则称B是G关于子图H的一座桥。 桥与H的公共顶点称为桥B在H中的附着顶点。
(3) 库拉托斯基定理:G是可平面的当且仅当G不含有 与K5或K3,3同胚的子图;
(4) 瓦格纳定理:G是可平面的当且仅当G不含有能够 收缩成K5或K3,3的子图;
3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上面的方法,局限性很大。这次课我们将给出一个
11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设G是至少三个顶点的简单块。
(1) 取G的一个圈H1,求出H1的一个平面嵌入 H1 。置i=1;
(2) 若E(G)-E(Hi)=Φ,则停止;否则,确定G中Hi的所有桥,
并对每座桥B,求出
F (B, H;i )
v7
v4
v5
图G
f4
v4
v8
H3
B1 G[v1v4] F(B1, H3) f1
B2 G[v2v6] F(B2 , H3) f3 B3 G[v3v7] F(B3, H3) f1, f4 B4 G[v4v5] F(B4 , H3) f1, f4
B5 G[v5v8] F(B5, H3 ) f1
v1 v2
v8 v7
v3 v4
v6
v5 图G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G
算法分析:主要运算包括:
20
1
0.5 n 0
0.5
1 2 1.5 t1
0.5
00
1 0.8
0.6 0.4 x 0.2
(i)找出块G中的一个圈Hi;
(ii)确定G中Hi的桥以及它们对于Hi的附着点;
(iii)对于 Hi 的每个面 f 确定其周界;
B2 G[v3v7] F(B2, H4 ) f5
B3 G[v4v5] F(B3, H4 ) f1, 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