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视野下的汉中市历史城区高度控制研究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 (1)

1.1.1.概念辨析 (1)

1.1.2.选题与研究背景 (4)

1.1.3.汉中历史城区范围划定历程 (5)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7)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9)

1.3.1.历史性城镇景观理念研究综述 (9)

1.3.2.高度控制研究综述 (12)

1.4.研究方法及技术应用 (14)

1.5.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1.5.1.研究内容 (14)

1.5.2.研究框架 (15)

1.6.本章小结 (15)

2.高度控制理论方法 (17)

2.1.视线分析理论 (17)

2.2.高度控制方法与实践 (19)

2.2.1.城市整体环境保护 (20)

2.2.2.城市天际线保护 (22)

2.2.3.历史建筑物环境保护 (23)

2.2.4.街道空间环境保护 (25)

2.2.5.景观视廊保护 (26)

2.3.本章小结 (27)

3.影响汉中城市高度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元素分析 (29)

3.1.自然环境与山水格局分析 (29)

3.2.汉中特色景观分析 (33)

3.2.1.汉中历史景观特征分析 (33)

3.2.2标志性建筑物景观特征分析 (38)

3.2.3.历史街区景观特征分析 (41)

3.3.视线关系分析 (43)

I 万方数据

II

3.3.1.望山视线分析 (44)

3.3.2.望水视线分析 (46)

3.3.3.标志性建筑物通视分析 (48)

3.3.4.历史街区视线分析 (54)

3.4.其他因素 (59)

3.5.本章小结 (60)

4.汉中城市及历史城区高度演变分析 (63)

4.1.汉中城市演变 (63)

4.2.城市历史高度及演变分析 (67)

4.3.汉中历史城区高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78)

4.3.1.调研范围、内容及方法 (78)

4.3.2.高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79)

4.4.本章小结 (82)

5.汉中历史城区高度控制 (83)

5.1.历史城区高度控制历程 (83)

5.1.1.《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历史城区高度控制.. 83

5.1.2.《陕西省汉中城市风貌总体规划》历史城区高度控制 (85)

5.1.3.《汉中西汉三遗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及建设规划》高度控制 (86)

5.2.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视野下历史城区高度控制规划 (87)

5.2.1.望山视廊控制 (87)

5.2.2.望水视廊控制 (99)

5.2.3.标志性建筑通视廊道控制 (100)

5.2.4.历史街区视线及环境控制 (105)

5.2.5.植物介入控制法 (107)

5.2.6.高度控制动态管理 (110)

5.3.本章小结 (117)

6.结论与展望 (119)

参考文献 (123)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27)

附录 (129)

汉中历史特色景观群众问卷调查 (129)

万方数据

ArcGIS模拟所用数据附表 (131)

图录 (137)

致谢 (143)

III 万方数据

IV 万方数据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1.1.概念辨析

历史性城镇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这一理念提出是由于2003年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召开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议世界遗产城市奥地利维

也纳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计划时,认为该计划会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干预下,奥地利政府对该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进行了修改

[1]。由于该事件,世界遗产委员会与ICOMOS合作,2005年在维也纳召开了“世

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管理城市历史性景观”(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Heritage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Managing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

国际会议,会议制定了《维也纳具有保护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备忘录》简称《维

也纳备忘录》,开始正式提出“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简称HUL一词。由此,

该理念由此开始发展,尚未成熟,并且由于我国对该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再加

上中文翻译的差异,就HUL的翻译没有确定的标准,其中应用较多的为“城市历

史景观”,也有“历史性城镇景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

《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文件也有几种翻译,例如

《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关于历史城市景观的建议书》、《关于城市历

史景观的建议书》等,我国相关研究中对HUL的翻译也出现“城市历史景观”、

“历史性城市景观”、“历史性城镇景观”等。我国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研究

也越来越多,其概念和中文翻译也一步步完善。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主办的首届“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国际研讨会上开始对HUL中文的恰当翻译进行了

讨论,并且开始明确使用“历史性城镇景观”一词来解释HUL。2013年,周俭在

《研究前沿》中发表《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

书〉在亚太地区的实施》一文,对HUL的翻译也应用的是“历史性城镇景观”。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举办的历史

性城镇景观国内培训,可以看出国内对HUL的翻译已经确定为“历史性城镇景

观”。关于HUL的研究一直在进行,2014年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国际研讨会

暨培训班在上海举行,2015年历史性城镇景观(HUL)亚太地区培训班在中国上

1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