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工艺参数的设定

合集下载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标题:印刷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印刷机作业是印刷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以保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是匡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印刷机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操作前的准备、印刷机的基本操作、印刷质量控制、故障处理和日常维护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操作前的准备1.1 确认印刷品种和规格:在操作印刷机之前,要确认印刷品种和规格,包括纸张尺寸、颜色要求等。

1.2 准备印刷版和油墨:根据印刷需求准备好印刷版和相应的油墨,确保印刷质量。

1.3 调整印刷机参数:根据印刷品种和规格,调整印刷机的参数,包括印刷速度、压力等。

二、印刷机的基本操作2.1 启动印刷机: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正确启动印刷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 调整印刷机位置:根据印刷品种和规格,调整印刷机的位置,确保印刷位置准确。

2.3 开始印刷作业:根据印刷需求开始印刷作业,注意监控印刷质量。

三、印刷质量控制3.1 定期检查印刷质量:在印刷过程中定期检查印刷质量,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3.2 调整印刷机参数:根据印刷质量情况,适时调整印刷机参数,保证印刷质量稳定。

3.3 处理印刷质量问题:如果发现印刷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以便后续改进。

四、故障处理4.1 定期维护印刷机:定期对印刷机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等,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4.2 处理常见故障:掌握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如印刷机卡纸、印刷位置偏移等,及时处理。

4.3 寻求专业匡助: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及时寻求厂家或者专业人员的匡助,避免影响生产进度。

五、日常维护5.1 清洁印刷机:定期清洁印刷机各部件,保持设备清洁,延长设备寿命。

5.2 润滑印刷机:定期对印刷机各部件进行润滑维护,减少磨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3 记录维护情况:建立维护记录,记录印刷机的维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结语:印刷机作业指导书是印刷行业中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和遵循操作规范可以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全自动锡膏印刷机使用手册

全自动锡膏印刷机使用手册

全自动锡膏印刷机使用手册
以下是一份全自动锡膏印刷机使用手册的草案:
一、设备检查
在开机前,应检查设备的供电是否正常,气源压力是否正常,以及印刷机是否完成预热。

二、设置参数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印刷参数,包括网版开口尺寸、刮刀压力、刮刀角度等。

三、装载锡膏
将锡膏装载到印刷机的供料器中,并按照锡膏供应商的规定进行操作。

四、移动钢网
将钢网移动到印刷区域,并对准印刷头,保证钢网和印刷头的平行度。

五、涂覆锡膏
打开供料器,将锡膏涂覆到钢网上,确保均匀分布。

六、开始印刷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印刷,并观察印刷质量。

在印第一块板前,由跟线技术人员确认刮刀是否装好,钢网是否锁紧。

七、清洗
印刷完成后,清洗印刷机,包括供料器、印刷头、钢网等。

八、关机
关闭印刷机电源,清理现场。

请注意,此使用手册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设备型号和供应商的指导手册进行修改和补充。

在实际操作中,务必遵循设备操作指南和安全规定,以防止可能的故障或事故。

印刷行业印刷技术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技术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技术规范导言印刷行业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无论是商业文件、宣传册、画册还是报纸、杂志等,都离不开印刷工艺的支持和规范。

本文将围绕印刷行业的技术规范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印刷质量、保证印刷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一、印刷前准备规范印刷前准备是印刷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印刷前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应遵守以下规范:1. 设计与制作规范在设计和制作印刷品时,应确保文档的尺寸、分辨率、颜色模式等参数与实际印刷要求相符合。

同时,设计师和制作人员应熟悉印刷过程中的颜色管理、色彩平衡和印刷厂的印刷工艺要求。

2. 资料准备规范在印刷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印刷版、印版材料和印刷油墨等。

印刷版的质量和准确度对印刷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印刷版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应配备合适的印版材料。

3. 文件传递规范在传递印刷文件时,应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传递途中禁止对印刷文件进行修改或嵌入其他不相关的内容,以免造成混淆或错误。

二、印刷工艺规范印刷工艺是印刷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它决定了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确保印刷工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我们应遵守以下规范:1. 印刷设备规范印刷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印刷质量的稳定性。

2. 印刷版与印版材料规范印刷版的制作应符合印刷要求,印版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印刷品的特性和印刷工艺来确定。

同时,减少印版的损耗和浪费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3. 印刷工艺参数规范在印刷过程中,应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特性来设置合适的印刷工艺参数,如网点调整、墨量调整、印刷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确定,以确保印刷质量和效果。

三、印刷品质量控制规范印刷质量的控制是印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

为了确保印刷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我们应遵守以下规范:1. 加工控制规范在印刷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印刷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印刷材料的选择、印版的制备、印刷机的设置等。

印刷系统培训(三)印刷参数的设定

印刷系统培训(三)印刷参数的设定

16.00
察栅线节点印非常 严重
工艺部
报告人:
4
snap-off设定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板间距 的增加,印刷重量随之增加。 这是由于丝网形变的量由小变大, 从而导致网孔增大,透墨量随之 变大的缘故。其中当板间距在 1800um时印刷后起板时有脱板声 音,说明已有了粘板现象,这也 是造成栅线较平的原因,证明此时板 间距已经过小。而当板间距为3000um 时,印刷已有困难,时常出现断线的情况, 印刷出的线条也不美观,故板间距已 经过大。在线宽方面可以看出随着板 间距的增大栅线变细,结合湿重数据可以得到栅线同样变高的结论,但大于2700um后从显微镜下 观察所得,栅线节点印非常严重,这也就是为什么电池性能上所体现出来板间距3000um时的电流 最大,但串联电阻也最大的原因。电流随着板间距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的现象可以理解为栅线线宽的 线性降低导致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受光面积增大的缘故。因此可以得出印刷板间距的最佳值是保证能 顺利印刷且节点印不太严重的前提下尽可能大地增大板间距。
工艺部
报告人:
3
snap-off设定
我们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选取5个不同的板间距值,分别为:1800um、 2100um、2400um、2700um、3000um,其余的印刷参数为:印刷压力80N;印刷 速度200mm/s,测试结果如下:
板间 距(um) (g) 湿重 线宽 (um) Uoc (mv) Isc (A) Rs (mΩ) FF(%) Eff (% ) 备注 栅线较平, 1800 0.097 169 609.9 5.167 6.572 75.219 15.99 印刷后起板时有声 音 2100 0.118 167 609.6 5.175 6.865 75.074 15.98

SMT半自动印刷机作业指导

SMT半自动印刷机作业指导

一、半自动印刷机的参数设定及调整1:启动键(开始键)7:刮刀高低压力调整螺钉2:微调旋钮(前面两个,右侧一个)8:气压表3:定位PIN 9:刮刀速度调节旋钮4:左右臂10:电源按钮5:刮刀架11:紧急开关6:左右极限置感应器二.印刷2.1 把网板调整到印刷高度,添加锡膏,使锡膏分布在网板宽印刷孔位置。

1.7 刮刀压力调整:在点动模式里选择左/右刮刀下,通过调整上方刮刀高低压力调整螺钉,使左/右刮刀刀刃与网板成水平状态。

在印刷第一块PCB时观察刮刀刮刀运行后网板开孔处锡膏残留量,过多则压力不足,调整上方螺丝下压,直至残留非常少即可,若完全没有则压力太大,需要调整上方螺丝上升。

设备名称:半自动印刷机使用人:SMT操作员设备型号:JN-CP1200设备使用部门:SMT 1.2 定位PCB:用定位PIN"⑨"将按PCB定位孔定位于印刷平台中间位置,注意PCB底部印刷平台需要平均放置顶PIN。

1.4 网板微调:通过印刷平台的三个微调旋钮"②",对印刷平台的X/Y轴进行微调,使网板开孔与PCB板焊盘完全对正。

2.3 一切正常后开始印刷,每印刷10PCS后用无尘纸擦拭网板反面,以避免焊膏溢出,或堵塞造成不良品产生。

1.6 刮刀位置调整:调松刮刀高低压力调整螺钉"⑦",调整左右极限置感应器"⑥"位置至左右臂上方处,在操作界面选择点动模式,选择左刀下,按住刮刀右移,使左刮刀向右移动,当左刮刀移动位置超出网板右边印刷孔1-2MM时停止,把右臂上方感应器左移到刚好感应刮刀头位置处,锁紧感应器,选择左刀上,刮刀右侧位置调整完毕。

选择右刀下,按住刮刀左移,使右刮刀向左移动,当右刮刀位置超出网板左边印刷孔1-2MM时停止,把左臂上方感应器右移到刚好感应刮刀头位置处,锁紧感应器,选择右刀上,刮刀左侧调整完毕。

2.4 印刷结束后, 剩余锡膏按“锡膏/红胶储存及回温工艺”作业指导书处理。

2-DEK机印刷参数设定操作指导书

2-DEK机印刷参数设定操作指导书

(1)印刷速度应与刮刀压力相对应,过快的速度会导致锡膏对刮刀压力产生过大的反作用力,而使实际刮刀压力加在钢网表面的力下降,致使表面有一层薄锡存在,模厚增加。

(2)由于细间距IC的孔壁面积与底面积之比较小,其脱模的质量对脱模速度较敏感,过快的脱模速度会影响锡膏的成型,出现拉尖,桥联现象。

7 改进措施:
细间距IC印刷参数控制值建议如下:
PCB板厚:PCB实际厚度-0.1MM DWELL高度:30MM
印刷速度:20~30MM/S DWELL速度:24MM/S
刮刀压力:14英寸刮刀:5.6~6.6KG, 21英寸刮刀:9~10KG
擦网方式:W/V/D 擦网速度:20~40MM/S
擦网频率:一般3PCS/1次,含较多BGA或细间距IC者,1~2PCS/1次。

印刷机械操作手册

印刷机械操作手册

印刷机械操作手册第一章:操作手册简介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印刷机械操作的详细指南,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等内容,帮助操作员正确高效地使用印刷机械。

第二章:印刷机械基本知识2.1 印刷机械的组成部分印刷机械主要由进纸系统、印刷系统、烘干系统和出纸系统等组成。

操作员应了解每个系统的功能和关键部件的作用。

2.2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印刷机械之前,操作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紧急停机装置等。

2.3 印刷机械常见故障介绍印刷机械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解决方法,例如墨水不均匀、卡纸、印刷图像模糊等,操作员需学会快速判断和排除故障。

第三章:印刷机械操作步骤3.1 开机准备操作员应检查并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包括印版、墨水供给、纸张进纳、烘干系统等,必要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3.2 印刷工艺设置根据印刷品要求和印刷机械的特性,操作员应设置合适的工艺参数,如印刷速度、墨水浓度、温度等。

3.3 开始印刷将待印刷的纸张放入进纸系统,并确保纸张平整进入印刷系统。

操作员应保持专注,并根据需要进行监控和调整。

3.4 印刷结束印刷完成后,操作员应关闭印刷机械并及时清理和维护,以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四章:印刷机械维护与保养4.1 日常清洁操作员应定期清洁印刷机械各部件,如印刷机案板、滚筒、刀片等,以确保印刷品质量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4.2 润滑保养对印刷机械的关键滑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操作员需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润滑处理。

4.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印刷机械的关键部件和系统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防止故障发生和进一步损坏。

第五章:常用操作技巧5.1 墨水控制技巧介绍控制墨水使用量的技巧,包括调整墨水浓度、选用合适的墨水供给方式等,以提高印刷质量和节约成本。

5.2 色彩管理技巧操作员应掌握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调整印刷机械的色彩平衡、色彩校正和色彩匹配等,以满足不同印刷需求。

gkg印刷机技术参数

gkg印刷机技术参数

gkg印刷机技术参数GKG印刷机是一种先进的印刷设备,具有卓越的技术参数和出色的印刷效果。

它集生动、全面和有指导意义为一体,为印刷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首先,GKG印刷机具备高速印刷能力。

其印刷速度超过每小时10000张,满足了现代印刷行业对高效率和快速生产的需求。

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快速上机速度和快速换版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GKG印刷机具备精确的印刷质量。

它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墨色、色调和色彩准确度,确保印刷品的色彩鲜艳、细节清晰,真实再现设计师的创意和意图。

同时,它还能有效地控制印刷过程中的噪声和震动,保持印刷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度。

第三,GKG印刷机具备智能化的操作系统。

它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印刷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进行自动调整。

操作人员只需简单的设置和监控,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品。

这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操作失误和人为因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最后,GKG印刷机具备可靠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寿命。

它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印刷环境。

同时,它还配备了完善的维护和保养系统,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总之,GKG印刷机凭借其高速印刷能力、精确的印刷质量、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和可靠的稳定性,成为了现代印刷行业的标杆。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印刷品质量,还为印刷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对于广大印刷从业者来说,选择GKG印刷机无疑是一个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机工艺参数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每种PCB除了尺寸及可印刷的最小节距等性能参数外,还有多个工艺参数(如刮刀速度、刮刀压力和漏印间隙等)需要调整与设定。

在PCB焊点上的焊料厚度一般为0.08mm。

由于焊膏在印刷时,体积大致有其最终形成的焊点两倍,因此焊膏在印刷时厚度大概为0.18-0.12mm,
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焊料量。

刮刀速度慢利于网板的回弹,但同时会阻碍焊膏向PCB焊盘上传递,而速度过慢会引起焊盘上焊膏的分辨率不良。

另一方面刮刀的速度和焊膏的粘滞度有很大的关系,刮刀速度越慢焊膏的黏稠度越大;同样,刮刀速度越快,焊膏的粘稠度越小。

通常对于细间距印刷速度范围为12-40mm/S,而较大间距适合的速度为50-150mm/S。

当在印刷时,刮刀虽然和网板表面平行移动,但只涂上了小量的焊膏,这是由刮刀速度及网板设计两方面造成的。

造成焊膏没有充分涂上的原因是刮刀通过网板孔的时间太短,焊膏不能充分渗入网板。

假设刮刀以12m/S的印刷速度通过0.3mm的网孔的话,它通过网孔的时间其实只有25ms。

因此,适当降低刮刀的印刷速度,能够增加印制板的焊膏量。

有一点很明显:降低刮刀的速度等于提高刮刀的压力;相反,提高了刮刀的速度等于降低了刮刀的压力。

快速印刷时刮刀的压力要比慢速时大。

刮压力的变化,对印刷的质量来说影响重大,太小的压力,一般为0.2-0.4mm。

对于刮刀的宽度:如果刮刀相对于网板过宽,那么刮刀就需要更多的压力。

刮刀的变化主要是材料和形状。

当印刷间距大于0.3mm时,金属刮刀是最佳的材料,而聚氨酷刮刀会被压入网板开口内而把焊膏挖走,使得焊训的高度不一致。

例如,当印刷只有0.13mm宽的开口时,金属刮刀趋于横向剪切焊膏,而聚氨刮刀趋于推动焊膏进入网板开口使焊膏得以顺利地沉积到焊盘上。

刮刀的参数包括刮刀的材料、厚度和宽度、刮刀相对于刀架的弹力以及刮刀相对于网板的角度等,这些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焊膏的分配。

其中刮刀相对于网板的角度影响着印刷的焊膏量以及焊膏的分辨率。

一般认为刮刀的运行角度为60°-65°时,焊膏印刷的品质最佳。

在印刷的同时考虑到开口尺寸和刮刀走向的关系。

焊膏的传统印刷方法是刮刀沿着板的X 或Y方向以90°角运行,这往往导致了器件在开口不同走向上焊膏量不同。

经印刷公司实验认证,当开口长方向与刮刀方向平行时刮出的焊膏厚度比两者垂直时刮出的焊膏厚度多了约60%。

刮刀以45°的方向进行印刷,可明显改善焊膏在不同网板凳开口走向上的失衡现象,同时还可以减少刮刀对细间距的网板开口的损坏。

扩展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