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避雨栽技术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主要做法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用塑料大棚将葡萄扣起来,
或在葡萄树冠顶部用简易的塑料棚架覆盖起来,使葡萄株蔓、花果处于避雨状态,从而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我国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干寒多风、夏秋季多雨,
给葡萄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尤其长江以南地区雨水丰沛,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座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葡萄病害
。避雨栽培,让葡萄枝叶能很好地避开自然降雨,可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多种病害的侵染,如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同时,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的安全质量,
确保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葡萄。因此,推广葡萄的避雨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我省得到了较快地推广。为了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
我们将该技术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整理如下,供广大葡萄种植企业和农户参考。

一、 避雨设施的构建
避雨设施的构建,根据各种植企业、农户的经济条件决定。一般分三种构:
1、 大棚结构。即利用钢架大棚作为避雨设施。大棚跨度一般6—7米,棚顶高3—3.2
米。棚的长度根据园地实际情况决定。棚内种植两行葡萄,葡萄架式采用平棚架、V型架均可。利用大棚作为避雨设施,可和促进栽培结合起起来,
只是覆膜的时间和覆膜的位置不同。用作促成栽培时,覆膜时间一般要在春节前进行,膜要覆盖整个大棚;而用作避雨设施的,覆膜时间可推迟到葡萄萌芽前进行,
覆膜不需要整个大棚多覆盖,大棚两侧1米左右的位置可不用覆膜。
2、连栋避雨结构。此种结构用于连片避雨栽培,避雨棚的建造要求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此种结构是根据园内葡萄种植行的情况,决定园内立柱,
一般每两行种植行建一个避雨棚,园内水泥立柱立距一般4×6米,立柱高出地面2米,立柱低部用混凝土浇灌牢固,立柱顶端要确保在同一水平面,用钢架焊接相联
。顶部避雨棚采用钢管拱型焊接,拱顶高1.5米左右,拱架每间隔2米焊接1根钢管,两根拱型钢管中间再用竹片作拱环。拱棚顶部用钢结构连接固定牢固。在拱棚钢管之间,
每0.5米拉一道铁丝。每个避雨棚间设置出水槽,出水槽可用塑料水槽,水槽固定位置略低于水泥立柱高度。整个避雨棚四周用地锚加于固定。拱棚用长寿无滴膜覆盖,
覆膜时间根据江苏的气候特点,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

旬盖膜。
3、
简易避雨拱棚结构。此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也轻。具体构建办法是在原葡萄架水泥立柱顶端加固一根1.5—1.7米的横梁和0.8米的支柱,
横梁两端和立柱顶端各拉一道10号铁丝,用竹片做拱环,竹环两端固定在铁丝上,竹环间隔距离1—1.5米。竹环与竹环间用铁丝连接并扶正,两头用地锚拉紧固定。
薄膜用竹片加压固定在搭架的拱环上,膜的两侧卷细竹杆捆在拉紧的铁丝上。简易避雨拱棚构建完成的时间必须在葡萄萌芽前,晚了将影响避雨棚作用的发挥。
无论采取哪种结构,都要求做到牢固,抗风,尤其是夏季台风频发的地方,更要重视避雨设施的抗风问题。

二、 避雨栽培葡萄品种的选择
避雨栽培葡萄品种的选择,必须根据品种的适应性、优质丰产性、各地的市场销售情
况和各自的管理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来考虑。
按照葡萄品系,欧美杂种葡萄比较适应暖湿气候条件,抗病性相对较强。欧亚种葡萄
对暖温气候就不太适应,因而抗病性就相对较差,在多雨、高温、高湿地区就极易发病。而欧亚种葡萄因品质优而受到广大葡萄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因此,
从葡萄的种系和避雨栽培的作用效益来讲,欧亚种葡萄就成为避雨栽培首选的、更有价值的品系。欧美杂交种葡萄采用避雨栽培技术,也能有效降低葡萄的发病率。
因此,在避雨栽培品种选择上,欧亚种葡萄必须采取避雨栽培,不能采用露地栽培方
法。欧亚种葡萄露地栽培,病害的发生就很难控制。避雨栽培的欧亚种,从江苏的情况看,美人指、维多利亚、魏可、红罗莎里奥、白罗莎里奥、矢富罗莎等品种通过避雨栽培,
都取得了较好的栽培效果和经济效益。欧美杂交种葡萄采用避雨栽培,目前比较多的有夏黑、巨玫瑰、早巨选、黄金指、黑峰、翠峰、黄蜜、红义等品种。

三、 避雨栽培葡萄蔓果管理避雨栽培,由于采取了覆膜措施,因而使棚内光照弱,棚内温度略高,对蔓果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蔓果管理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应有效控制蔓叶徒长。采用避雨设施,避雨棚下的光照度比露地栽培要减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因而葡萄生长略有徒长现象,葡萄节间略有增长,叶片略增大,
叶色略淡。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蔓叶徒长,除了从肥料使用上加强控制外,要加强枝蔓管理,合理确定定梢量,一般比露地栽培减少5%—10%。
对覆膜下过密的枝蔓要及时疏去,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要及时分次摘心和处理副梢、摘除基部老叶。
2、 应加强花芽分化期的管

理。避雨栽培条
件下,花果管理与露地栽培相比,具有相对不同的要求。避雨栽培,由于光照减弱,枝蔓营养积累减少,
对葡萄的花芽分化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花芽分化较差和中等的欧亚品种影响要大些。因此,使用破眠剂石灰氮涂冬芽,有利花芽分化、提高萌芽率和整齐度。
3、应加强果穗管理。避雨栽培,提高了坐果率,但对果穗生长、果品质量也存在着一
些不利的因素,例如:叶幕受光量减少,光合产物相对也减少,树体营养积累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强果穗管理,则可能会影响到葡萄的品质。因此,果穗管理,
一定要确定合理的产量指标,不能一味追求高产量,根据确定的产量指标,抓好定穗、整穗疏果和副穗的处理。另外,避雨栽培对果穗上色有一定的影响,使成熟期略有推迟。
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条件的可在棚下使用反光膜。

四、 避雨栽培葡萄肥水管理
避雨栽培,由于葡萄园畦面避免或减少了雨淋,因而与露地栽培相比,肥料淋失减少,肥料利用率提高;同时,覆膜期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提高,如肥料使用不当,
易导致肥害,也易导致土壤耕作层盐类积聚,使土表出现返盐现象。因此,避雨栽培葡萄园的肥料使用要根据品种特性和避雨栽培的特点,科学进行施肥,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提倡多施用畜禽有机肥,氮、磷、钾的比例要达到1:0.8:1.1以上。肥料的用量可比同品种露地栽培适当减少。浆果膨大肥和着色肥的用肥品种基本同露地栽培。
避雨栽培条件下肥料使用必须肥水结合,施肥后必须及时供水,以防土壤溶液度过高,导致肥害,同时肥水结合有利根系吸收。这点避雨栽培必须注意。另外,
要注意重视叶面肥的使用,通过叶面使用,可有效解决避雨栽培条件下叶片较薄、叶色较淡的问题。水的管理,葡萄需水量较大,由于避雨栽培避免了雨淋。因此,
葡萄园土壤水分管理十分重要,要根据葡萄园土壤墒情和葡萄生长情况及时补给水分,尤其是在果实膨大期如遇土壤含水量偏低,要及时补水。补水方法,采用地滴灌较好,
既可节约用水,更有利于控制补水量。

五、 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病虫害防治
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靠雨水传播的病害可大大减轻,有的可以避免,但在多雨地区和
病源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病害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只是减轻而已。不能以为有了避雨栽培而放松对病害的警惕和防治。有关避雨条件下的葡萄病虫害发生、
所用药剂及防治方法同露地栽培的防治要求没有什么不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避雨
设施对防治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但白粉病和蚧壳虫发生可能有所加重,因此要重视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