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发展的启迪
儒释道三家的人生境界

儒释道三家的人生境界儒释道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哲学流派,这三家在人生境界的理解上各有不同,每一家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价值观。
下面将分别探讨儒家、佛家和道家对人生境界的看法。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人生境界的核心是“仁”。
儒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一个具备仁德之德的君子。
仁者,爱人、恕己、尽责、宽容。
在儒家看来,人应该以仁为己任,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与人为善,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他人。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秩序和家庭伦理。
儒家追求的境界是在社会中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佛家则追求的是超脱尘世的境界,其人生境界的核心是“涅槃”。
佛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解脱,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
佛家强调放下欲望,超越世俗的执着,通过修行实现心灵的解脱。
佛家追求的是超越个体的智慧和境界,通过觉悟和慈悲来摆脱人生的苦难,达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佛家的人生境界是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境地,超越个人的欲望和苦难。
道家注重自然与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人生境界的核心是“道”。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主张顺应天道,与自然共生共存,通过修炼内功,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道家认为,人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状态,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即不主动干涉和扰乱自然的运行。
道家的人生境界是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境地,超越功利和欲望的束缚。
儒释道三家对人生境界的理解各有不同,但都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
儒家追求的是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佛家追求的是心灵解脱和超越苦难的境界,道家追求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和无为而治的境地。
每一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境界追求,都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指导。
无论是追求仁德、涅槃还是道德,都是对人生境界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都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和境界的提升。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在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境界。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第一篇: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一、儒家的人生态度:“入世”、“有为”、“现实”的人生态度(一)“入世”: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
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
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
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现在这么郁闷烦恼,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这就是说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怀。
(二)“有为”: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
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
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不能干你还硬要干,就不是违反客观规律吗?这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解。
我们说,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这番话。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你的良知判断并确定一个一生将为此奋斗的境界,哪怕是在实现这个境界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努力,不放弃这种追求。
它展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不停止努力,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理想就能实现。
有两句话最能代表着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
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中国圣贤要让真正的君子这样呢?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因为“天行健”,即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
所谓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风雨博施,阴阳大化”,都是在这样运动着,生生不息啊。
儒释道对人生的启示

儒释道对人生的启示咱今儿个来聊聊儒释道,这儒释道啊,就像是人生路上的三位超级导师,各有各的妙处。
先说说儒家,儒家就像是那个严肃又热心的班主任。
整天在你耳边念叨着要做个正人君子,要遵循一大堆的礼仪道德。
这就好比给你的人生画了个规规矩矩的框框,你要是想调皮捣蛋,“啪”,立马被儒家的戒尺打手心。
你看,儒家让我们积极入世,就像硬把你从被窝里拽出来,塞给你一堆任务,告诉你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感觉就像是给你套上了小夹板,让你一路狂奔向着成功的彼岸。
不过呢,这夹板也不是坏事,它能让你跑得更直溜,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要是没有儒家的这些唠叨,咱可能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再瞧瞧佛家,佛家就像是一个看透一切的智者,坐在那高山之巅,云淡风轻地看着世间的一切。
佛家告诉我们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就像那海市蜃楼一样,看着挺美,其实摸不着。
我们就像一群在戏台上瞎蹦跶的小丑,被各种欲望牵着走。
佛家说要放下,这放下可不容易,就好比让一个守财奴把他的财宝全扔了,那简直比割肉还疼。
但一旦你真的开始试着放下,就像甩掉了身上重重的壳,一下子轻松得能飘起来。
道家呢,道家就像是一个逍遥自在的神仙。
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这就好比你是一棵小树苗,道家说你就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长就好了,别瞎折腾。
别今天想长成参天大树,明天又想变成歪脖子树。
道家就像一阵清风,在你被儒家的规矩压得喘不过气,或者被佛家的高深理论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吹过来,告诉你:“嘿,放松点,跟着感觉走。
”儒家是那根坚实的拐杖,让你在社会的道路上稳稳当当;佛家是那盏清心的明灯,让你在欲望的迷雾中看清方向;道家是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你自由随性的心灵之门。
有时候觉得,儒家像一个严谨的工程师,把人生的大厦按照精确的图纸搭建;佛家像一个深邃的哲学家,在你灵魂的深处进行一场思想的大扫除;道家像一个浪漫的诗人,带着你在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撒欢。
要是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儒家就是那详细的旅行攻略,告诉你每个景点该怎么玩;佛家就是那提醒你不要被途中的小诱惑迷惑的智者;道家就是那个鼓励你随性而游,发现意外之美的伙伴。
关于《儒释道》心得

关于《儒释道》心得《儒释道》是一部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部作品,我深入了解了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大思想流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从中汲取了很多智慧和启发,也对自己的人生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以下是我对《儒释道》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即仁爱和仁义。
通过读《论语》等经典著作,我体会到了仁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仁爱是指对他人的善意和关心,不仅包括对家庭成员和亲人的关怀,也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和帮助。
仁义则是指对他人的公平和正义,同时也包括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
儒家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身来影响身边的人,通过齐家来建立和谐的家庭,通过治国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儒家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修身自律,才能去影响和教育他人。
儒家的这种思想理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积极、良好的关系,注重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其次,我想谈谈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佛教是一种求解脱苦难、达到内心平静和智慧的信仰体系。
佛教强调追求解脱和超越,通过修行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觉。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苦、集、灭、道」,即苦因缘生,集因缘起,灭因缘灭,道因缘成。
佛教的根本观念是「无我」,即认识到自我实际上是没有真实存在的,追求解脱也就是超越个人的欲望和執着,从而达到智慧和内心平静的境界。
佛教注重慈悲心和善行,强调不伤害他人,广泛行善,积累功德,追求菩提道。
佛教的这种思想理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认识到人生无常,世间的一切都是缘起的,要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安宁,需要摆脱个人的欲望和執着。
最后,我想谈谈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道家强调自然和自由,追求道的境界和自我完善。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即道可道,非常道。
道家追求的是识别万物的本质和真理,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儒释道,人生的三大修行

儒释道,人生的三大修行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精髓,三家智慧各有侧重,而这种不同侧重恰恰可以对应人生的三大阶段——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
中国文化因儒释道的融合而趋向圆满,这是人生的三种大修行,也是人生的三种真境界。
年轻时学儒家人在年轻时,要么思想刚刚开始成熟,要么刚刚踏入社会,此时面临很多重大人生课题,比如学会做人做事、能够安身立命等等。
而这些课题,也正是儒家的重要课题;儒家提供的,也正是最恰当、最好的智慧。
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之气,也可以说是正气。
先要有一身正气,这是做人的根基。
孔子言“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自此一生不辍;王阳明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这是做事的根基。
这两大根基,都需要也最适合在年轻时确定,如此之后铺开的人生才能有底线和方向,而避免误入歧途甚至邪路。
人在年轻时,未经社会地充分打磨,身上往往有很多毛病和弱点,如果没有修养功夫,就很容易跑偏,失去操守、投机取巧,最终变得圆滑世故甚至不择手段。
这就需要儒家的“内省”工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勤于内省并及时修正,这是最有效也最容易上手的修养功夫,关键看能不能重视起来并做下去。
如果能养成习惯,日积月累之下就是真修养。
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最容易在周围人影响和现实刺激下不讲信用、不讲义字。
这样的人,做人已经失败,做事必也做不大、做不久,甚至把自己折进去。
于是儒家所极力倡导的“信”“义”,就显得尤其重要,最适合年轻人作为做事和做人准则。
“恕”,又是儒家的一大精神。
人在社会上,面临复杂的局面,很多事都是不合理,很多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宽容的态度,不但做不好人、行不好事,甚至连路都可能都走不下去。
懂得宽恕,这是一种涵养,也是做人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最能概括儒家精神的一句话,就是《易经》中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面所说,就是厚德载物,这是自强不息的底子,人品的底子好,事业的盘子才能大。
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参照

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参照一、儒教文化与当代社会儒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参照。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将君子精神理念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政治领导、企业管理和教育等领域,在维护社会准则、提高企业氛围和推动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儒家思想还强调了适应变化和灵活性的重要性。
在当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以及个人要具备应对变化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儒家思想中的“知天命,易之为道”理念能够提醒当代人灵活应变,并在变化中保持平衡。
二、释教文化与当代社会释教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历史。
释教中的“无我”和“空”的思想,强调个体在自我修养方面内外一致,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参照和影响。
当代人们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危机,释教文化提供了一种心理暂缓和解决方法。
同样重要的是,释教文化强调“善良”的品质以及宽容和爱的力量。
当今社会中,正义、公平以及善良是社会和道德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释教文化中的关爱、宽容和沉默,不仅强化了文化的“人情关怀”,还把精神层面的因素融入了社会关系中。
释教的这种人文思想成为了当代社会善良品质、社会责任、社会公义和道德象征的标志。
三、道教文化与当代社会道教文化代表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正道哲学。
在当代社会中,道教文化以其矛盾统一的思想概念和认识论的哲学,对当代社会起到了指导性和启示性的作用。
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个人成长,主张把握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成功,并与周围人建立真诚,不掩饰的相互关系。
道教的这种修炼和成长理念,注重个体灵魂、精神和内在能量的发挥,对当代社会的心灵问题和文化能量有重要的传承和启发。
此外,道教文化还推崇自由、包容、大道和平等的观念,并倡导不断尝试和创新。
在当代社会中,企业家和创业者会遇到许多瓶颈,包括技术难题、人才招聘和维护相关资源等问题。
人生儒释道-人生感悟

人生儒释道-人生感悟在仔细阅读了由张松辉写的人生儒释道后,发现自己对*几千年来的古代人文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该庆幸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这些不朽的永恒的思想,让我们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采用不同的思想,灵活运用,调节自己的心态,做到让自己更加平和地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人生儒释道》这本书的绪论阐述了儒释道三家各自的基本人生观。
儒家的基本观点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佛家是“磨砖成镜”;道家是“逍遥适意”。
综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古代的文人都会有一种共同的心理。
要有一种虔诚的信仰,随遇而安,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正如书中作者所说“虔诚的信仰会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十分的充实和自信,比欲望四溢的世俗人少却了多少烦恼和痛苦”。
我很同意作者部分观点,一个人有了信仰,才有了坚定不移的心,才能朝自己的目标奋进。
随遇而安,是一种豁达,风轻云淡,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
但是,过分的禁欲却是我不能认同的。
有欲望才能有追求,如果一个人真无欲无求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禁欲在我的理解里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不敢直视自己的表现。
作者在书中写到,命运是先天条件、后天努力和客观机遇的结合品。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都说种的什么花就结什么果,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天才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赋构成的”,结合我们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学生涯里你不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那么你想找一个好工作也只是纸上谈兵。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投机取巧注定失败。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我们的未来都是自己决定的,也许幸运之神不会总是眷顾你,但你要时刻做好准备。
当机遇降临你却没有能力抓住时,再懊悔就为时已晚了。
书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就是佛家提出的“烦恼即菩提”了。
关于这个观点的内容解释就连佛家内部也众说纷纭。
有的人认为佛法的智慧就是智慧,然而,世俗的愚昧就只是愚昧,将愚昧和智慧区分的特别明确,小乘佛教的人都抱有这种观点。
总结儒释道思想的感悟和体会

总结儒释道思想的感悟和体会儒释道是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流派,对中国文化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接触并深入了解儒释道思想之后,我感受到了它们的智慧与价值,带给我了一系列的感悟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儒释道思想的总结,希望能够传达出一部分我所体悟到的思想精髓。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儒家强调了一个人应当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例如仁爱、孝顺、孝敬、忠诚等。
这些道德规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
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可以在社会中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秩序。
而这种秩序,又可以带来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同时,儒家思想还追求知识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当通过多学习、多思考和不断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素质。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够修养自己的品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儒家强调的是道德的自律和修身的重要性,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道家思想则追求和谐与自然。
道家视天地万物为一个整体,注重和谐与平衡。
道家追求的是跟随自然的道路,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他们强调对于自我和外界的接纳和适应,而非强求改变和抵抗。
通过与自然融合,道家追求着一种超越个体的境界。
这种境界并不是通过努力与外界竞争来实现,而是通过内心的宁静和谦卑、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去实现。
最后,佛家思想强调的是人生的意义和解脱。
佛家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而苦苦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欲望的执着与追求。
佛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无我,即人们应该超越自我与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在的平静与解脱。
佛家通过修行禅定和慈悲,以达到对于自我的超越与人生的解脱。
综合而言,儒释道思想给我带来了许多不同层面上的感悟。
首先,它们告诉我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的道德规范。
其次,它们让我意识到知识和修养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和改变。
最后,它们让我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生命,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岁月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事业,它会人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绚烂。
学习完这学期的儒释道文化与创业课程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通过接触灿烂儒释道文化,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宇宙的奥妙,这些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儒释道文化与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就是让我入何看待大道和宇宙的自然规律,其次是教会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运用宇宙自然规律,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如何去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人生价值。
首先是让我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儒释道文化。
儒释道文化以宇宙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的角度看待问题。
得到的结论与现在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惊人的相似,这完全打破了先前我对儒释道持有的玄幻、神学、不科学的看法。
从水结晶实验到世界的奥秘,这些经过数以万计的科学精英研究的结果竟然在儒释道的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缩影。
无论是儒学、道家还是佛教大部分都教化人类与人为善。
说:“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心善渊;第1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与善仁·······”①而佛经中也说到:“所以众生。
若干种心,如来悉知·······”②,此两处都有对善良的教化,它们都在主张每个人做的好事会被上天知道,同样要是做的坏事也会被上天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面明镜,照射出我们的心灵的美与丑;同样今天我们种下的因在明天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我们平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也就出自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吧。
这些教化人性的言论本身没有错,但在课上看到伟大的科学实验水结晶之前,我们总认为这些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臣民思想巩固国家基础的工具。
却不知这简短的汉字背后却蕴含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拿我们都熟知的水结晶来讲,从这些是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恰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这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真理使然。
水结晶表明在接受到不同的心理暗示之后,微观下的水分子呈现不同的状态,美好与善良的心理作用下水分子的形状也会很漂亮,而接受到扭曲丑陋的心理作用后水分子也会呈现出残缺的形状,正不真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吗?因此面对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我们再也无法用封建,过时,刻板的字眼来形容了,而是要心怀着敬仰与赞赏,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向着儒释道的指引方向前进,并且要潜心去学习钻研这些文化,最终能为我们所用,让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尺去指引生活与事业。
其次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体,不禁让我们为之惊叹,试想是不是所以的人文方面的言论都可以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论证,所有的科学结果也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文性质的结论第2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呢?这将引起我们强烈的思考与追求,如果能够实现那对当今的学术界将会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到那是我们的知识将跨入到一个全新的的世界,这个任务也许就要落在了我们这一代的肩上,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如果说以上可以叫做我对儒释道文化和人生事业的世界观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要阐述的就是我的儒释道文化和人生事业的方法论——探索宇宙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大道。
大道看似很神秘,离我们遥不可及,其实它就藏在我们的身旁,悄悄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而且它也不是高深莫测的。
探索自然规律的第一步就是要参悟宇宙和大自然,从身边极其平常的现象中发现蕴含在自然里的规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宇宙和大自然作为参悟的对象呢?众所周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之所以能繁衍生息上万年而没有毁灭就在于它存在的最优化,从每一个部分的在优化到每个部分之间联系与平衡的最优化都决定了这是个平衡的完善的系统,因此我们要参悟它,发现其中的奥妙其次就是:何为参悟?从个人理解方面说,参悟是心境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是,置之金钱权利于度外,摒弃掉一切的杂念之后,对外界事物的客观的重新的审视与思考,并且最终得到蕴藏在宇宙自然中的哲学。
我们可以参悟高山的巍峨、河流的自我净化、大地博大等等各种自然界的事物。
最终从中得到发展自我所需要的能力。
第3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无论世界观还是方法论都是让我们致力于提升自我的修养,以便我们更好的适应适应社会,让自己走向成功的顶峰。
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的三个时期都有各自的推动作用。
在人生事业的基础期使自己能更好地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在事业发展期是为了适应自己环境,起到承接的作用;最后在飞跃期是我们的事业发展更加稳健。
在事业的初期,儒释道文化可以让我们明确自己应该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储备。
不论怎样抓老鼠的终究是猫,我们不能让牛来抓老鼠。
因此我们首先得要是一只猫,而且还要是只能抓到老鼠的猫。
《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要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这句话中就讲到我们应该具备的两大类能力。
第一是客观的专业知识技能。
第二就是主观上的思想品质的高度。
其中:“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是要向我们提出一定要是一只猫的问题。
当我们面向公司的管理业务时应该有领导能力,对自己的上司和同事的任务与命令要干得好并要干得快。
最后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总之,我们一定要有我们的“精钢钻”才能胜任自己的那份“瓷器活”,也只有有了自己的精钢钻才能揽到我们的瓷器活。
这样在机会降临时有准备把握住它。
其次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很优第4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秀,有时候这方面的修养会比前者显得更加被收重视。
道德经中的前半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要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主要是在讲个人品质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要心存善念,像纯洁的水一样,学校水的心胸阔达之气,与人交往要心存仁慈,对说出去的对别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这些品质是我们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所必须要具备的最基础的条件。
这也就是要做一只会抓老鼠的猫的重要性,它不能是宠物或者是温室里的猫,得要是自食其力的山猫、野猫,这样的猫才能独立的在社会中长久的存活下去,才能把眼前的机会在抓住的前提下抓的稳。
只抓得稳还不够,我们还有抓得牢。
这就是要在事业的发展期得到儒释道文化的滋养。
这一过程我们将从以下两点来论述。
首先要在事业上学会变通,通过参悟自然界中的变色龙的为了更好地与周围环境溶为一体的变色本领,而更好的躲避了对自己不利的捕杀。
生活中,面对周围复杂的环境,我们要想变色龙一样,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上司面前变换自己的形象,变色龙是为了更好的与周围相适应,让别人从心理上消除对你的戒备,得到别人更多的相信与依靠,如此一来你的机会就来了。
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怎样领会变通与违心是否等同,是不是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来讲,一提到变色龙,大众给予的印象就是鄙视。
但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变色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境界高度的体现。
也就是说,我们的修养境界达到很高的境界是就自然不会认为这是对第5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自己人格和灵魂的出卖了,这是一种为了更好得适应社会而必须具备的本领,这里它只是更多的与古板教条相对立的。
其次是要学会平衡好“出风头”与“韬光养晦”的关系。
我们不能做一个默默无闻者,但也不能做一只纸老虎。
这就是要求学会如何为自己宣传和如何为自己隐藏实力。
从参悟冰山可以知道,冰山浮在水面上的能让人看到只是冰山一角,而真正的主体和核心都是隐藏在水面以下人们不能看到的部分。
当面对人群是时我们既要为自己脸上贴金,这样是为了得到上司的赏识也是为了的到同事的仰慕与敬畏,这样会让自己的威望大大提升,自然你的发展机遇就会接踵而来,挡都挡不住,事业就会一跃千里。
2012年热播的宫廷大剧《甄嬛传》中的祺贵人是这样说的“在宫里出人头地是要紧,可不能当了出头的鸟儿被人算计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什么事情都都向大家宣讲出去,只为了得到自己一时的优胜感。
这样是罪不值得的,因为这会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自然而然别人为了自己的前景就不得不对你这个在别人眼中很强大的对手多留你个心眼,或者是在背后使几个绊子。
总之,你进展就不会那么如愿了。
因此,与其步入众目睽睽之地被所有比如你的人注视着,追赶着,倒不如自己一开始就在一个偏僻的小角落里反过来看着别人追赶着他,让自己发展的更快,也为自己将来的一鸣惊人暗自积聚能量。
但最切忌的就是夸大话,为了争朝夕之长短而把自己没有的能力硬生生说成有,这样或许会得到一是的快感,但真正到某一天面对这件事却无法完成时。
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别人的嘲讽了,到那时再要第6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重新站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于是你就完了。
最后就是在事业的飞跃期的影响了,它会让我们把事业抓得更加好,让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期有所不同,这可以说是实现从为别人打工到自己掌握核心领导权的飞跃,这是要拼的是智慧与理性的头脑。
通过参悟大气层的抵抗外来风暴和紫外线的能力中可以学会如何抵御社会上来自金钱、权利的诱惑。
我们先从思想品质上谈起,这是一种具备强烈正直公平的做人的原则的体现。
这些诱惑通常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否则的话也不能陈之为诱惑了。
人一定被吸引到利益的漩涡里就会无法自拔,最终是腐化越发严重,因此这个诱惑早晚会让你走入死胡同中,到那时你会收到来自上天的惩罚,你会发现无论是属于你的还是不属于你的都会在一夜间化作一个泡沫随风飘散,这时若再反悔一切都晚了。
因此做人就要有自己的准则,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正是这个道理。
另外就是在我们遇到困难之后要有勇气和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危机。
正所谓:“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面对困难不畏缩、不胆怯叫作有勇气;置之祸福得失于度外沉着冷静叫做心态。
二者相辅相成,互不可缺。
古代圣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早已流传千古。
面对困难,不如将得失与生死置之度外,得亦何欢?失亦何欢?且随他去,笑看苍天看他如何变更。
之有如此才会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自乱阵脚,影响大局,最终因小失大;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应对危机,最终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让自第7页共8 页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己的事业能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考验,最终乘风破浪,直达成功之顶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以终身为代价来细细品读才可了解其中精髓,运用于人生事业与生活,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注:本文论点纯粹为个人观点,由于本人只是有限,若与真理有悖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