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黄河落日
黄河落日

第四层次
• 从“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到“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 闪烁”。
• 马鸣的远去,长戈的断裂——和平时代的来临 • 中华民族的史诗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 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这些辉煌如同“余烬的炭火”和“浪尖上跳动的星星
”,“在蟋蟀的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中游景观
黄 河 凌 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风 土 民 俗 篇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 从“淡了帆影,远了渔歌”到“竟如此惊心动魄”。 • 帆影、渔歌、大地的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陡峭的土
壁、蒿艾的气息、枯黄的草色、绛红的狂涛等一系列意象— —展示黄河的美;万事万物庄严肃穆 • “九万面旌旗”在中华大地上翻卷; • “九万面鼙鼓云锣”响彻中华大地, • 场面是如此惊心动魄——衬托中华大地的喜庆景象
第一层次从“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到“沉
入滚滚的浊波”,叙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思考:什么要等五千年才能见到这个黄河落日? 黄河浊浪——生态的悲剧、象征历史的苦难 漫长黑夜就此谢幕——这片黄土地五千年来的困难 、苦难、灾难终于被落日带走,希望这片土地有真 理的照耀带来新的光明、幸福。
《黄河落日》诗文赏析

《黄河落日》诗文赏析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涡终于落下了辉煌地、凝重地沉入滚滚浊波(诗歌第一层次:长河落日圆。
壮美、庄严的落日情境。
呼啸的黄河奔涌咆哮在一座座黄土塬边,携带着滚滚泥沙土浪,一路风风火火,从西到东。
落日之境一般在中国文化中表达衰老、凄凉等,此诗中作者对苍凉落日显然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而且用了“等了五千年,才......”一个“才”字,暗漏期盼已久之意;“风风火火”也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辉煌、凝重”落入长河,厚重感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五千年代表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落日便是代表历经沧桑,走过苦难的中华民族,她虽然饱经苦楚,可他厚重深沉;虽然步履目前还有些艰难,但她辉煌而凝重。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五千年一步步走来,五千年一点点把红色江山落建!一片片黄土塬被染红,希望就在眼前。
滚滚浊波,象征当时的一股的强大力量,支持着红日,依托着红日。
《三国演义》主题曲,就是在这样的苍劲中述说历史的力量:也是这样的滚滚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夕阳的壮美是另一种震撼的美!这一幕长河落日,是新中国给历史画上的一个句号。
)淡了,帆影远了,渔歌此刻,大地全在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倔强陡峭的土壁蒿艾气息的枯黄的草色只有绛红的狂涛长空下,站起又沉落九万面旌旗翻卷九万面鼙鼓云锣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颤动的大地竟如此惊心动魄(第二层,夜幕意象群。
暮色中,缓缓淡去的帆影,若隐若现的缥缈在河面的渔歌声,给人以静谧之感,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述了此时的无声之境。
系列沉静的意象,表达隐忍、苦难的民族——凝思的树,静默的鹰,倔强陡峭的山壁,风中飘摇的香草,都是这个苦难民族的沉默!可是,沉默的是内心,奔涌的是一股股不服输的精神,正如在这夜幕渐临的时分,怒涛站起,又一次次站起,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抗争!内心的力量庞大而热忱,所以就如九万面旌旗蔽日遮空,就如九万面鼙鼓万马齐喑!夜晚蕴蓄的力量,喷薄而出的时刻就是新生的早晨!)醉了,洪波亮了,雷火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历史已成废墟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固执地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洪波”是力量的象征,“雷火”是奋进的号角。
黄河落日朗诵词

黄河落日朗诵词
摘要:
一、前言
二、黄河落日的美景描述
三、对黄河历史文化的回顾
四、黄河精神的赞颂
五、结尾:展望未来,传承黄河精神
正文:
【前言】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便以她博大的胸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黄河落日,更是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咏。
现在,请跟随我的文字,共同欣赏这壮美的黄河落日。
【黄河落日的美景描述】
夕阳西下,黄河之水如同金子般波光粼粼,与晚霞交相辉映。
河面上的落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这条玉带上。
此刻,那波光里的艳影,仿佛在倾诉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对黄河历史文化的回顾】
黄河,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
她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诸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都发生在这片流域。
正是这些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黄河精神的赞颂】
黄河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她包含着勤劳、勇敢、智慧、自强不息的品质。
正是这些精神,让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愈发坚韧,屡遭困境而愈发奋发。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结尾:展望未来,传承黄河精神】
黄河落日,美不胜收。
她仿佛在提醒我们:时光荏苒,唯有不断前进,才能不负这美好的时光。
黄河落日ppt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现代化 的科技手段将被应用到黄河落日的 保护和开发中,为其未来发展注入 新的动力。
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随着旅游热度的提高,黄河落日的环境保护压力也将逐渐 加大。应加强环境监管和保护力度,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环 境造成破坏。
文化传承与商业化的平衡
在开发黄河落日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传承与商 业化的平衡。避免过度商业化对黄河落日文化内涵的冲击 和破坏。
黄河落日ppt课件
目录
• 黄河落日概述 • 黄河落日自然景观 • 黄河落日人文价值 • 黄河落日生态保护意义 • 黄河落日旅游资源开发 • 黄河落日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黄河落日概述
黄河落日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黄河落日是指黄河流域在日落时分呈现出的自然景观,是黄河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落日以其壮观的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是旅游和摄影爱好者的重要拍摄对象。
创意旅游产品设计
个性化旅游服务提供
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 旅游服务,如私人导游、专属行程等 。
结合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设计独具 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互动体验项目。
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
旅游品牌形象塑造
打造黄河落日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 美誉度。
多元化营销渠道拓展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元化营销渠道,扩大旅游产品的宣传 和推广范围。
科技应用与传统保护的协调
在利用科技手段开发黄河落日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科 技应用与传统保护的协调。确保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会对黄 河落日的传统风貌造成破坏。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李瑛《黄河落日》

李瑛
(1926—2019)来自• 1926年生于辽宁锦州,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 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任新华社部队总分社记者。 1950年底回北京,参加抗美援朝,后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955 年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做编辑,历任副总编、总编、社长、总政文 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联副主席、《诗刊》 编委、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被选入“冀东名人名家”行列。
第四层次
从“远了鸟鸣,断了长 戈”到“在蟋蟀鸣叫的 苍茫里闪烁”。
这一层次诗人通过鸟鸣 的远去,长戈的断裂, 展示了一个和平时代的 来临。中华民族的史诗 不仅“只有雄浑沉郁的 唐诗”还有五千年的中 华文明史。这些辉煌如 同“余烬的炭火”和 “浪尖上跳动的星星”, “在蟋蟀的鸣叫的苍茫 里闪烁”
楼兰
• 至今共出版诗集、诗论集50种。其中《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 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春的笑容》获1985年第二届全 国诗集评选优秀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1999年首届鲁迅文 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此外,诗集《美国 之旅》、《在燃烧的战场》和长诗《一月的哀思》等先后获过多种 奖项。
黄河落日
李瑛
等了五千年 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 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 太阳,风风火火 望一眼涛涌的漩涡 终于落下了 辉煌的、凝重的 沉入滚滚浊波
淡了,帆影 远了,渔歌 此刻,大地全在沉默 凝思的树,严肃的鹰 倔强的陡峭的土壁 蒿艾气息的枯黄的草色
只有绛红的狂涛 长空下,站起又沉落 九万面旌旗翻卷 九万面鼙鼓云锣 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 颤动的大地 竟如此惊心动魄
醉了,洪波 亮了,雷火 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 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 历史已成废墟 草滩,爝火 峥嵘的山,固执的 裸露着筋络和骨骼 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 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
2024年91《黄河落日》课件26张

李瑛出版了54部诗集,有多部长诗和组诗获过多种奖项。其作品《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曾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6
2024/2/28
《黄河落日》是李瑛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首诗以黄河落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黄河落日》一诗中,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黄河的赞美?
问题1
请分析《黄河落日》一诗中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问题2
如何理解《黄河落日》中的主题和情感?
问题3
27
2024/2/28
分享1
在阅读《黄河落日》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我仿佛看到了黄河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创作背景
《黄河落日》作为李瑛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通过描绘黄河落日的壮美景象,激发了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7
2024/2/28
02
CHAPTER
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
8
2024/2/28
11
2024/2/28
比喻
诗歌中运用了多处比喻手法,如将黄河比作“金色的巨龙”,将落日比作“燃烧的火球”等,这些比喻使得诗歌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拟人
通过将黄河、落日等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如“黄河在咆哮”、“落日在燃烧”等,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描绘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象,奠定全诗基调。
《黄河落日》诗文赏析

《黄河落日》诗文赏析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涡终于落下了辉煌地、凝重地沉入滚滚浊波(诗歌第一层次:长河落日圆。
壮美、庄严的落日情境。
呼啸的黄河奔涌咆哮在一座座黄土塬边,携带着滚滚泥沙土浪,一路风风火火,从西到东。
落日之境一般在中国文化中表达衰老、凄凉等,此诗中作者对苍凉落日显然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而且用了“等了五千年,才......”一个“才”字,暗漏期盼已久之意;“风风火火”也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辉煌、凝重”落入长河,厚重感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五千年代表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落日便是代表历经沧桑,走过苦难的中华民族,她虽然饱经苦楚,可他厚重深沉;虽然步履目前还有些艰难,但她辉煌而凝重。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五千年一步步走来,五千年一点点把红色江山落建!一片片黄土塬被染红,希望就在眼前。
滚滚浊波,象征当时的一股的强大力量,支持着红日,依托着红日。
《三国演义》主题曲,就是在这样的苍劲中述说历史的力量:也是这样的滚滚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夕阳的壮美是另一种震撼的美!这一幕长河落日,是新中国给历史画上的一个句号。
)淡了,帆影远了,渔歌此刻,大地全在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倔强陡峭的土壁蒿艾气息的枯黄的草色只有绛红的狂涛长空下,站起又沉落九万面旌旗翻卷九万面鼙鼓云锣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颤动的大地竟如此惊心动魄(第二层,夜幕意象群。
暮色中,缓缓淡去的帆影,若隐若现的缥缈在河面的渔歌声,给人以静谧之感,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述了此时的无声之境。
系列沉静的意象,表达隐忍、苦难的民族——凝思的树,静默的鹰,倔强陡峭的山壁,风中飘摇的香草,都是这个苦难民族的沉默!可是,沉默的是内心,奔涌的是一股股不服输的精神,正如在这夜幕渐临的时分,怒涛站起,又一次次站起,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抗争!内心的力量庞大而热忱,所以就如九万面旌旗蔽日遮空,就如九万面鼙鼓万马齐喑!夜晚蕴蓄的力量,喷薄而出的时刻就是新生的早晨!)醉了,洪波亮了,雷火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历史已成废墟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固执地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洪波”是力量的象征,“雷火”是奋进的号角。
高中语文课件黄河落日课件

点评
老师和其他小组对朗诵进 行点评,提出建河落日 》,思考并写下自己的心 得和体会。
分享
在课堂上,学生自愿分享 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可以讲述自己的感受、对 诗歌的理解等。
交流
其他同学可以就分享的内 容进行提问和交流,促进 课堂互动。
讨论诗歌中表达情感和意义
议题
讨论《黄河落日》中表 达的情感和意义,探讨
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分组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 每组6-8人。
讨论
小组内展开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和结果。
汇报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
提问答疑,加深理解
提问
不同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差异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形 象生动;《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 沙》则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 黄河风光,意境深远;《凉州词 二首·其一》等作品则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 感受。
06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回顾本次课堂重点内容
01
02
03
04
黄河落日的背景、作者 及创作背景介绍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象 征意义的讲解
诗歌朗诵和赏析的技巧 指导
相关文化和历史知识的 拓展
学生对《黄河落日》理解程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和提问,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 象的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情 感的把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 的掌握情况
描绘黄河落日壮丽景象
黄河奔腾
运用生动的词语描绘黄河奔腾不息的 磅礴气势。
落日余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层:这一层次诗人以太 阳为象征,象征中华民族。
第四层:诗人通过马鸣的远 去,长戈的断裂,展示了一个和 平时代的来临。
布置作业:
1.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2.列举李瑛的代表作。 3.分析诗中每一层的意思。
兰州羊皮筏子
安塞腰鼓
闹春秧歌
《黄河落日》
请大声朗读诗歌
字词
塬( ) 蒿( ) 绛红( ) 旌旗( ) 裸露( ) 鼙鼓( ) 爝火( ) 戈( )
分析诗歌
这是一首歌颂“黄河落日”, 颂扬中华民族坚毅中华民族的崛起。
第二层:这一层次诗人通过 一系列意象,来展示黄河的美。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黄河中游景观
黄 河 凌 汛
注:浮冰下 泻造成凌汛
落日
芦花
仰韶遗址
大汶口遗址
黄河 古渡
(qì)
碛口
大 禹 渡
黄 帝 陵
西 夏 王 陵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风 土 民 俗 篇
黄河纤夫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
黄河落日
旅游系 李敏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 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 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李瑛,1926年12月8日生, 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当代著 名诗人,其作品《我骄傲,我 是一棵树》曾获1983年首届全 国诗集评选一等奖,诗集《生 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迅文 学奖诗歌奖,《我的中国》获 全国优秀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