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试题

合集下载

政治初三开放性试题及答案

政治初三开放性试题及答案

政治初三开放性试题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共20分)材料一:2023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材料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意义。

(10分)答案:我国政府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减税降费能够直接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通过减轻企业负担,可以刺激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再次,减税降费有助于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最后,减税降费也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10分)答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减少冲突和战争,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其次,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最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论述题(共30分)请论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青少年应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青少年应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其次,青少年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再次,青少年应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最后,青少年应积极创新创造,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教育文档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教育文档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那么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1.对开放性试题的种种解释到底什么是开放性试题?研究者给出了许多解释:〔1〕有的从思维的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问题。

〔2〕有的从作答的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在答案的答复方向上具有多元化特点,甚至无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从试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均视为正确的一种无严格界定方向的题目。

〔3〕有的从作答和思维两个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惟一的一种试题形式。

其实质是鼓励考生进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展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

〔4〕有的从设问和作答两个方面。

如: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这类题,我们称之为“开放题〞。

〔5〕有的从立意、作答、能力、评分四个方面解释。

如:开放性试题是指材料问题的立意是多元化的,一般提供全新的问题情境,具有方向性和不封闭性,无标准答案,答题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操作性很强,考察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答卷评价着眼于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场观点是否正确,逻辑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一定的学科术语。

〔6〕有的从“多元〞方面解释。

如:开放性试题又称为“扇形题〞、“发散题〞、“创新能力评价题〞等,它是允许、倡导并鼓励多元而不唯一的一种测试题型。

开放性试题不仅仅允许答案是多元的,而且各个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

命题的立意、试题的取材、设题的方式、答题的思路、试卷的评判诸多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

这类多元化的试题,在条件、结论、方法、途径、过程等方面常常没有必然的限制;但这样考察更能真实地反映答题者整合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及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放性试题 (2)

开放性试题 (2)

【能力整合】
⑴认真审题(多问为什么),找到题 中的关键词; ⑵发散思维找到所述现象与物理概念 有关的几个方面; ⑶用规范的语言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 题
2.我们都听到过火车的鸣笛声,它发声 的音调是不变的,但是如果你站在站台 边仔细听就会发现,当火车鸣叫着向我 们开来时,我们感觉到鸣笛的音调变高; 当火车离开我们向远处驶去时,我们感 到音调又变低了,对此提出一个与物理 有关的问题:
8.小明在台灯下手拿磁铁进行一些实 验,细心的他发现当磁铁靠近正在发光 的 台灯时灯泡内的钨丝晃动了,小明 认为钨丝并不是磁性材料,磁铁不应该 对灯丝产生吸引作用.你怎么认为呢? 请你针对这个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 磁铁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
电流周围有磁场,磁场对放入其 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9.为了提高双层玻璃的隔离效果,人们 制造出了“中空玻璃”,小明猜想:中 空玻璃夹层并不是完全真空,请你写出 他猜想的依据: 通过中空玻璃,仍能听 。 到外面微弱的声音

练兵场
1将一只熟鸡蛋松手后落到柔软的 沙地上时会发现鸡蛋不会破碎;若将 熟鸡蛋落在旁边的水泥路面上时,则 它会四分五裂,请你依据这一事实作 出一个与力有关的科学合理的猜想: 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接触面的软 . 硬程度有关
2.自行车是许多同学上学的代步工具,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行车车 胎跑气变瘪时骑行起来会感到特别费 劲.你认为车胎变瘪后发生变化的物理 量主要是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根据上述 现象,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可能和哪些 因素有关呢?你认为较合理的猜想或假 设是 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 面积大小有关 .
10小明在学习了”电与磁”的知识后突发奇 想地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在实验中小灯 泡的亮度总比不上用电池直接给小灯泡供电 亮,主要原因 电池组输出的电能在送给灯泡 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还要产生电热 ,这 是 , 些都要消耗电池的能量 小明的设计应用电 与磁的知识有 : 电磁感应、通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

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意义、功能及命题原则作者:王有鹏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2期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1.对开放性试题的种种解释到底什么是开放性试题?研究者给出了许多解释:(1)有的从思维的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问题。

(2)有的从作答的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在答案的回答方向上具有多元化特点,甚至无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从试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分析,均视为正确的一种无严格界定方向的题目。

(3)有的从作答和思维两个角度解释。

如: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而非惟一的一种试题形式。

其实质是鼓励考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截然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

(4)有的从设问和作答两个方面。

如: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这类题,我们称之为“开放题”。

(5)有的从立意、作答、能力、评分四个方面解释。

如:开放性试题是指材料问题的立意是多元化的,一般提供全新的问题情境,具有方向性和不封闭性,无标准答案,答题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操作性很强,考查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答卷评价着眼于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场观点是否正确,逻辑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一定的学科术语。

(6)有的从“多元”方面解释。

如:开放性试题又称为“扇形题”、“发散题”、“创新能力评价题”等,它是允许、倡导并鼓励多元而不唯一的一种测试题型。

开放性试题不仅仅允许答案是多元的,而且各个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

命题的立意、试题的取材、设题的方式、答题的思路、试卷的评判诸多方面都可以是多元的。

这类多元化的试题,在条件、结论、方法、途径、过程等方面常常没有必然的限制;但这样考查更能真实地反映答题者整合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及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放性试题练习

开放性试题练习

开放性试题练习1.(策略开放题)选择适当试剂,用二种不同的方法制取同一物质(物质自定)。

要求: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所用试剂不能重复使用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条件开放题)(深圳中考题)硫酸锌在医疗上可以做收敛剂。

现给出稀硫酸,其他药品自选,请写出两种用稀硫酸制取硫酸锌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综合开放题)(南通中考题)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例如:(1)实验室制气装置都要检验气密性。

(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你还能总结出哪些规律? 试写出两条(不要重复课本已总结出的原理或规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设计开放题)(西城区中考题)今年6月5日是第三十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让世界充满生机”。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为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与化学知识有关)。

5.(策略开放题)铜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依照示例分别写出有关铜及其化合物有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三例。

示例:在2Cu+O2====Ci反应中,固体物质由光亮红色变为黑色。

(1) 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2) 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3) 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6.(综合开放题)(山西中考题)选用不同类型的试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无色溶液区别开来,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情商开放性测试题(3篇)

情商开放性测试题(3篇)

第1篇一、自我认知篇1.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来解决问题?A. 主动寻求帮助B. 寻找解决方案C. 放弃,认为无法解决D. 借鉴他人经验2. 当你面对挫折时,以下哪种心态更容易让你坚持下去?A. 积极面对,相信自己可以克服B. 悲观消极,认为自己无法改变C. 偷懒逃避,寻找借口D. 担心他人评价,犹豫不决3. 你在与人交往时,以下哪种方式更符合你的行为习惯?A. 主动倾听,关注他人需求B. 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感受C. 害怕表达真实想法,迎合他人D. 不善言辞,容易产生误解4. 当你发现自己的错误时,以下哪种态度更容易让你改正?A. 积极面对,勇于承认错误B. 避免承担责任,推卸责任C. 自我安慰,认为错误无伤大雅D. 担心他人评价,选择隐瞒5. 你在团队协作中,以下哪种角色更容易发挥你的优势?A. 领导者,带领团队完成任务B. 执行者,认真完成分配的任务C. 调解者,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D. 观察者,从旁协助他人二、情绪管理篇6. 当你遇到令人不悦的事情时,以下哪种情绪更容易控制?A. 愤怒B. 悲伤C. 厌恶D. 惊讶7. 你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更容易保持冷静?A. 面对紧急情况B. 面对陌生环境C. 面对他人挑衅D. 面对成功与失败8. 当你遇到挫折时,以下哪种情绪更容易让你走出困境?A. 悲观消极B. 焦虑不安C. 愤怒发泄D. 积极乐观9. 你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A. 面对压力B. 面对批评C. 面对成功D. 面对失败10. 你在处理情绪问题时,以下哪种方式更符合你的行为习惯?A. 自我反思,调整心态B. 向他人倾诉,寻求安慰C. 抑制情绪,独自承受D.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平静三、人际关系篇11. 你在与人交往时,以下哪种方式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A. 诚实守信B. 虚假夸大C. 欺骗隐瞒D. 优柔寡断12. 当你与朋友发生争执时,以下哪种方式更容易化解矛盾?A. 保持冷静,换位思考B. 强词夺理,据理力争C. 放弃原则,迎合他人D. 拒绝沟通,选择冷战13. 你在团队协作中,以下哪种方式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A. 主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B. 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团队利益C. 偷懒逃避,推卸责任D. 不善沟通,难以融入团队14. 当你遇到他人求助时,以下哪种方式更容易帮助你解决问题?A. 主动提供帮助,耐心指导B. 拒绝帮助,认为他人无能C. 嫉妒他人,不愿意分享经验D. 畏难情绪,害怕承担责任15. 你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人际冲突?A. 面对价值观差异B. 面对利益冲突C. 面对沟通不畅D. 面对性格不合四、社交技巧篇16. 你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更容易展示自己的魅力?A. 自信大方,善于表达B. 谨慎保守,沉默寡言C. 自卑胆怯,不敢与人交往D. 盲目自信,目中无人17. 你在与人交往时,以下哪种方式更容易建立友谊?A. 主动关心,倾听他人心声B. 自我中心,只关注自己C. 冷漠疏离,不善于表达D. 嫉妒攀比,心生恶念18. 你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更容易展现自己的社交技巧?A. 参加聚会,结识新朋友B. 担任主持人,组织活动C. 处理突发事件,化解危机D. 拥有丰富的社交经验,游刃有余19. 你在与人交往时,以下哪种方式更容易产生吸引力?A. 诚实守信,真诚待人B. 虚伪做作,迎合他人C. 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D. 盲目自信,傲慢无礼20. 你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更容易展现自己的社交能力?A. 面对求职面试,展示自己的才华B. 面对职场竞争,处理好人际关系C. 面对商务谈判,达成合作D. 面对社交场合,应对自如测试结果分析:请根据你在以上测试题中的选择,对照以下分析,了解自己在情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一)
1.光的直线传播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有利:
有弊:
2.光的反射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
有利:
有弊:
3.光的折射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
有利:
有弊:
4.回声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
有利:
有弊:
5.惯性现象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
有利:
有弊:
6.摩擦生热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
有利:
有弊:
7.电流的热效应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有利:
有弊:
8.摩擦起电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

请各举一例:
有利:
有弊:。

开放性试题专题

开放性试题专题

开放性试题专题(2)1.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了如下演示: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请你从以上情景中找出一个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使劲拧矿泉水瓶下部,使其发生严重形变。

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理现象:物理知识:2. 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同的现象,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蕴含着相同的科学知识。

请以下列事例中的两个为一组,找出它们共同的科学知识:① 汽车刹车后慢慢停下来 ② 用手把飞来的排球扣出去,手感到痛 ③ 箭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④ 用力提起一桶水,感到手臂被向下拉3.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 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请你按照样例再写出一个: .4.如图12,“祥云”火炬的质量是985 g ,长72 cm ,主色调是红色,采用丙烷作燃料.它是用轻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等可回收材料制作的。

它的设计体现了科学、艺术与环保的融合。

请你就上述设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作简要解答。

示例:问题:火炬为什么看起来是红色的?解答:火炬外表面涂层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 看起来是红色的.问题:解答:事 例 共同揭示的科学知识 例一①和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二5、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工具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9所示的夹钳就是其中一例,图中①齿状钳口;②刀口;③转轴;④手柄;⑤带齿纹的橡胶柄套。

请简要说出其中两处各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

(1)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化学开放性试题的编制技术摘要:开放性试题通常没有确定的条件、方法与答案,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

根据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四个重要特点,即问题内容的新颖性、问题形式的生动性、问题解决的发散性以及教育功能的创新性和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范围,可以采用减少条件、隐去结果、方向不定以及框图制定等方法来命制。

关键词:高中化学;开放性试题;类型;编制方法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化学开放性试题是指那些解答结果不唯一、解答方法多样化、解答条件可能不完备的试题。

[1]我国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化学开放性试题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对化学教学综合研究实践的开展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积极的导向作用,是考查学生创新与能力的一种较好形式。

一些具有情景真实、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综合性、思维方式发散性等特征的开放性试题不断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开放性试题逐渐成为我国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

[2]开放性练习题要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做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分析已知的条件从而得出多种答案,改革了以往所有问题只有唯一解的单一思维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封闭性试题所存在的劣势得到了弥补,同时这也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3]二、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特点命题特点之一——情境开放型这类试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相联系,其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但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高.例,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已知:①在BG0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BG0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BGO可看作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和__.(2)BG0晶体的化学式是__.(3)BGO晶体中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分析:本题是一道给予新信息的迁移试题,所推断材料的化学式(锗酸铋)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可谓情境新、知识起点高.考生初看试题似乎无从下手,怎样把两种金属氧化物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BGO呢?此时,考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贮备的相关知识,进行大胆的思维发散,并提出如下问题:①过去见过这类问题吗?②该题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哪些化合物的性质?③过去的哪种解题特点与此相关?可以运用吗?等等.从上述考生的自伺自答,就可形成下面的解题思路:(1)BGO简称为锗酸铋,它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构成,如何确定这两种氧化物呢?(2)依据元素周期相关知识及题给条件,如何确定出锗的氧化物和铋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呢?(3)锗为ⅣA元素,且处于最高价态,则其氧化物为Ge0:;铋为VA元素,且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化合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可推知铋为+3价,其氧化物为Bi:0。

.(4)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即两种氧化物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应该相等,所以有化学式3Ge0·2Bi203。

,即为BG0的化学式。

依据上述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的解题思路分析,题中的正确答案就显现出来了。

[4]命题特点之二——条件开放型这类题可以根据条件.深思熟虑。

从而得出结论。

例1.在一次化学晚会上,刘伟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他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溶液。

当喷洒A液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液时,滤纸上出现了一只红色的小猫(如图1所示);最后喷洒C液时,小猫渐渐消失。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画的。

(2)无色溶液A是——;B是——;C是——。

分析:此题将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的化学原理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实验,使同学们兴趣倍增,其乐无穷.能在轻松的气氛中迅速答题。

根据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遇酸或中性溶液不变色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可知。

用NaOH试液(碱性溶液) 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无色的小猫,喷水或其他中性溶液不变色。

再喷酚酞溶液(或NaOH等碱性溶液)时即可显出红色小猫,然后再洒稀盐酸溶液,由于稀盐酸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当中和掉滤纸上的碱溶液时。

红色小猫会逐渐消失而变成无色。

答案一:滤纸小猫是NaOH试液(只要是碱溶液都可)画的A是水或其他中性溶液;B是酚酞溶液;C是盐酸(或其他中性溶液)答案二:滤纸小猫是用酚酞溶液画的A是水或其他中性溶液;B溶液NaOH试液(只要是碱性溶液都可;C是盐酸(或其他中性溶液)[5]命题特点之三——策略开放型这类试题所给的条件和结论是已知或部分已知的,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设条件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不同方案,寻求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命题特点之四——答案开放型例,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种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

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本题是分液概念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分液操作是把两种密度不同又不相混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利用这一原理也可判断分液漏斗中哪一层是水层。

本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小试管中如果先放有机溶剂或放溴水或放无水都可以顺利解出此题。

取一支小试管从分液漏斗中放出少量液体,加入适量水后,如果试管中液体不分层,则下层是水层。

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6]三、编制开放性练习题的方法1.先假设情景,再对开放性习题进行设计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对其进行假设,从而进行不断地研究、实践,最终发现并得出结论,使其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

因此,假设便成为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

可以说,编制开放性化学习题的关键环节就是假设情景。

比如说:如果空气中没有了氮元素,那么地球上得环境会变成怎样? (将可能发生的现象都可说出)但是,假设的情景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它必须与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相结合,使这种假设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是能够通过已学知识便能对其进行处理的。

对于这种假设性的习题,可以是教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想到提出的,当然,想要做到后者,对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它需要极为开放的思维空间。

同时这类题是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绝好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7]2.结合实验及实际观测等来设计开放性的习题培养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同时对其过程进观察和分析推理,这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不可或缺的要求。

运用实验设置的开放性习题将会作为重要的手段来考察在新课程下学的学习成果。

同时,化学实验的开放性问题存在于各类与新课程相配对的化学教材中。

比如说:利用常见的药品和实验器材设计出不同但合理、有效、可行的方案制取氨气,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可以得到结论的方法有很多,学生通过发散思维、自行动手,从所尝试的方法中将会发现最方便、可行、有效的试验方法。

3.从实际出发设置开放性习题,在实际中发现化学问题,用独立或者集体合作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新课程对学生的标准要求,同时也是化学学科在认知目标上的要求。

关心生产并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编制开放性习题是对一个化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比如说: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实际问题,分析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结合实际列举出引起这种状况的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8]四、备考的应对措施开放性试题的出现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1.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正确、快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保证。

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发散与迁移能力、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学科知识的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没有扎实的化学功底是不行的。

在备考中.教师要注意适当降低教学的起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特别要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2.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将思路从单向封闭转向多维开放,鼓励学生敢想敢做,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果、多题一解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开放性试题的要求。

3.加强学生语言表遮的训练不少开放性试题是主观命题,学生要想得到高分,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功底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外,还要有较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高考阅卷中常遇到这种情况,从考生解题过程看得出考生是掌握解题的要点的,但冈为词不达意而得分低甚至不得分。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首先要规范化学用语,要求学生书写的化学式、电子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甚至反应条件、单位符号等要准确、规范。

对于不规范的化学用语不律不给分,以此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

其次,要加强文字训练。

在考试、练习中,要对学生加强字、词、句的训练,消灭错别字、简化字,讲究语句的准确和精炼,逐步做到词出意到。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新趋势,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它,研究它,这样才能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进而提高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

[9]参考文献:[1] 黄都.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开放性试题统计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0,(51)[2] 张世仙,罗宿星,金茜等.例析2011年高考化学开放性试题[J].高中数理化,2012,(8)[3]曹荣彬.试论高中化学开放性试题的编写[J].学周刊:B,2012,(9)[4]颜建河.高考化学开放性试题命题特点及解决对策[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0,(1)[5]任向莲.化学开放性试题汇总[J].化学教学,2010,(4)[6]沈霞.浅议化学开放性试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3)[7]王世存,周竹,王后雄.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特点、内容及备考[J].化学教育,2012,33(6)[8]朱晓承.化学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思路[J].化学教学,2006,(12)[9]吕彦.开放性试题及备考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