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21卷第2期宁波工程学院学报V o.l21No.2 2009年6月J OURNAL OF N I NGBO UN 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J une.2009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周灵芝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但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参考国外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提出了解决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建议:落实新小区车位配套标准、多种途径增加居民区停车位供给、提高停车费用以及推广立体车库的使用等。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停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09(2009)02-0037-04

一、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和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班 停车难 ,特别是在市中心写字楼上班的市民停车更难;

2、进城办事 停车难 ,尤其是市中心的停车位非常的紧张,几乎所有停车场都是满的,偶尔能有一两个空闲的停车位,所以进市区办事往往要在目的地周围转上一大圈甚至好几圈才能勉强找到车位,有人干脆到附近的居民校区停车;

3、下班回家 停车难 ,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马路边、人行道、甚至草坪上都停车,造成小区内拥挤堵塞、污染、噪音等,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有时小区里有了重病人或不幸失火,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开不进去,所以居民校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停车难导致小区外部的环境复杂

由于有些小区内部可停的车位没有,于是业主的车只能停在小区外的道路上。这既阻碍交通,同时也导致今年的盗车案件中马路失窃成为增长点。即使交警部门加大惩处力度治理乱停车,但群众不理解,抵触思想较重,因为问题没有解决。

(二)停车难导致小区内环境变差

老小区中即使有车位,但预留的不多,而近几年新建的小区中车位设计数量也有限,车位和住户比很多都低于1:1。这样的设计导致的后果就是小区内车位不足,有车的业主在没有车位的情况下,只能乱占道路、绿化带。这一现象在很多小区中都普遍存在。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市容,汽车启动时带来的噪音污染、废气油污及警报器的报警影响居民休息等给小区带来环境污染,居住区缺少停车场,导致许多车辆占用路边的绿化带停放,有的居住区将原来的绿地铺上水泥砖改为停车场,使居住区绿化面积大量减少,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小区道路上停放的车辆数量多,占据了整个小区的主干道、次干道,影

收稿日期:2009-03-13

作者简介:周灵芝,女,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学院讲师。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38

响了小区的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

(三)停车难导致的矛盾激化事情时有发生,影响稳定。

由于车辆停放难,导致车主见缝插针,加上少数车主素质较差,往往是车停好了,但却影响其他业主的日常生活。如见诸报端的有:江东某小区的业主多次在停车时影响小区内其他业主,导致有业主愤而砸碎其车窗玻璃;某小区的车主由于夜里停车不当,结果导致第二天上班时,小区其他车辆进出都很困难。还有的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方法不当,导致业主和物业关系紧张。另外,汽车露天停放,容易出现汽车被损坏和被盗窃的现象。

二、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车辆数量的增加,尤其是私家车的急剧增长,是导致当前 停车难 的最直接的原因。近年来,汽车的销售价格越来越低,花8~10万元就能买一部较好的汽车,业主购买的私家汽车数量迅猛增加,远远超过了小区配备的停车位。据专家预计,将来几年汽车价位还将下降,私家汽车的数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停车位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2、停车位规划滞后。由于过去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停车位和停车场,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规划停车位和停车场,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科学、统筹协调的停车发展规划,造成停车设施布局不合理,规划用地未预留,停车场(库)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停车配建标准低。原有的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与近几年机动车迅速增长的情况不相适应。即使这一较低的停车配建标准,在实施中往往也不到位,监督缺乏有效手段。由于停车配建标准太低,且标准执行又不到位,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缺口很大,造成住宅小区停车供求矛盾尖锐。有的小区只设计两百个泊车位,可是却要有近千辆车停放,这无疑就激化了矛盾。

4、停车管理措施不到位。停车位经营机制不合理。尤其是路面与地下停车场(库)的经营机制缺乏合理性,收费价格倒挂,未能发挥以价格经济杠杆来调节停车供需关系的作用,客观加剧了住宅小区 停车难 的矛盾,形成了停车 总体供给不足、路面停车日增、地下泊位闲置 的怪圈。路面泊车位的价格一般只有车库的一半,并且还不太方便。很多人宁愿选择停放在路面上而不愿放在地下车库去。这无疑形成了另一种矛盾。

5、停车管理法规不完善。由于缺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的行政法规,无法适应住宅小区停车管理的需要,同时,也由于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出现了停车位被占用或被挪做他用、不服从规定乱停车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停车依法管理的效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

三、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解决小区内停车难的问题上,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落实新小区车位配套标准

以后新小区如果要开建,停车位配套指标就必须达标。新建小区应当配备比例较高的停车位,小区道路宽度应当充分考虑提高停车率和车辆交会的需要,妥善处理停车用地和绿化用地之间的关系。

虽然很多城市已提高了新建小区的停车配建指标,但这个标准也要与时俱进。现在有些小区居民家里不只一辆车子,因此这个指标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又落后了。住区停车指标的制定是一个前瞻性很强的工作。由于住宅建成后一般有50年~70年的使用期,因此必须对未来车辆的发展数量有所预计,应当在设计规划中留出适当的发展空间,防患于未然。因此,政府规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要让停车难问题重复出现。

(二)多种途径增加居民区停车位供给

针对许多小区车库空置现象,出台车库管理办法,禁止车库移作他用,清理被挪用的停车场(库),

周灵芝: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39要还库予车。

此外,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在老小区里人流较少的道路和老小区周边偏僻位置划出部分停车位。在老小区集中的地区,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设大型停车场,使老小区的住户也能有地方停车,在有条件的小区通过建设立体车库,增加停车位。

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政府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在民间资本中确定投资者。政府可以在税收、土地价格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以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停车场。范剑峰:只要有利可图,房产企业也是愿意来开发停车库的,关键是开发后如何经营好,产出效益。

住宅小区停车泊位不够,居民可以屋前屋后找一找,看附近哪一条马路比较宽敞,然后到交警或城管部门去建议一下,开辟一个临时停车场,或利用小区周边道路拓展夜间临时停车泊位。也可以在部分非主要路段和时段推出部分停车泊位。例如,政府规划和公安部门今后在停车难小区的周围,可以考虑在晚间时段,将整个或部分路段划为临时停车地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允许过夜停车。例如可以推行住宅小区附近有关单位空置场所 有偿租用 试点。可借鉴校园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有益经验,选择部分校园、企业、机关单位等先作试点,将其操场、广场、大院等有偿出租给车主停泊(过夜)。其实在海曙区的月湖景区、国医街、孝闻街等路面,就已新开辟了临时停车点。

另外,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公车使用的管理,这样就可以使得有限的小区停车空间更多的让给私车使用,即规定所有住宅小区内一律不准公车夜晚停泊。

以某小区为例,该小区原设的地面停车场、车库和地下车库仅可供约250辆车停泊,而目前实际停车数已达500辆左右,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居住环境已大打折扣,业主意见很大。据初步统计,500辆车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各类公车(其中有不少是机关用车)。如果一下子减少三分之一的车辆,停车矛盾肯定会有不少缓解。

公车夜晚停泊住宅小区,从情理上讲既侵害了广大业主的利益,又浪费了公家的资源(不少机关单位的停车场、库晚上空空如也)。按有关规定,公车是不准开回家的,许多部门和单位也是这样执行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公车开回家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正是广大老百姓深恶痛疾的一种腐败现象。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能从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出发,在加快公车改革的同时,下文重申有关公车管理规定,真正让利于民。

(三)提高停车费用

如果包括停车费用在内的汽车使用成本足够的高,一部分人就会放弃使用小汽车,转而利用其它的交通方式。但是前提就是他有其它交通方式可以利用。如果没有其它交通方式可以利用的话,小汽车的使用成本再高,他也不会放弃使用小汽车。所以,我们要尽快加速的就是完善公交系统,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比如说公交的覆盖率、可达性,公交的方便程度、公交的舒适度,使得公交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那么截流和开源应该相结合,我们不仅要堵,尽量让个体交通工具的利用者感到不方便,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同时还要收,使得他们觉得用公交有好处,又方便,又快捷,又省钱。

另外,通过提高停车费用得到了一定的收入,这个收入应该全部用到公交设施的改善上,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改善,既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这笔钱正确使用的方向。

(四)加强管理和引导

众多老小区在设计建造之初,没有考虑到停车位,使得私家车只能停在公共通道上,甚至是人行道上。针对老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做好市民的引导工作,市民买车之前应考虑车库车位的配套。如果住在没有车库车位的老小区内的市民,有条件的就应当搬迁到新小区后再买车。

另外,充分发挥业主自治作用,要督促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的车辆停放秩序加以规范,特别是消防通道要严禁停车,对在小区内违规停车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采取措施限制外来车辆的进入和停车过夜。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加强管理,明确物业管理部的权利和责任,共同建设和谐社区,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物业公司要加强对小区停车管理,结合实际,配合业主大会共同制定小区停车管理制度,针对小区车多库少的实际情况,对小区道路进行合理划线,实行定时单侧停车、单向行驶的形式,确保行车路线畅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40

通,提高小区车位利用率,切实做好小区车辆通行和停放秩序的管理。

针对部分小区因停车场(库)租金售价较高,业主宁愿停在小区地面道路而使现存停车场(库)空位情况,应逐渐取消道路上停车 赶鸟入笼 。

(五)推广立体车库的使用

目前有些小区已建的停车区域中,大多是露天区域,占地多,利用效率低。如果能够推广或者强制推行立体车库的运用,那就等于在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又多修了几个停车场。至于资金,考虑到目前露天或地下车位基本在10万元左右,立体车库完全可以通过出售车位实现资金的筹措,其养护也可以通过停车费实现,具有可行性;

(六)加快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小区停车压力

面对住宅小区停车难现实,可在现有的城市规划,略作调整,在每隔一定距离的区域内,或是在居区集中的地方附近,建造社会停车场,通过这一城市基础设施来缓解小区内停车难的问题。社会停车场的规模要能辐射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住宅区及商业用房,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变化,最好是立体建筑,这样不至于占用过多的土地。对公共停车场投资建设、经营管理要按产业化的模式来运作,一是要突破传统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停车场的开发建设。二是要使投资者拥有公共停车场的经营权并有政策扶持,使公共停车场建设有好的回报。

例如可以建立停车场作业基金,以充实资金来源;制定办法,鼓励民间投资兴建停车场,指定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兴建停车场可减免地价税及房屋税等诸多优惠条件,吸引民间投资建设停车场。在住宅小区周围优惠供应土地,不妨多建一些大规模的停车场,这样可以缓解一下停车难的问题。按现行政策免征或少征停车场营业所得税,提供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积极吸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实现 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 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仝保军.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问题初探[J].山西建筑,2008(4):51.

[2]吴兴陆.对当前住宅小区 停车难 问题的剖析[J].综述,2007(3):10-11.

[3]张东辉,张少峰.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研究[J].中外建筑,2004(2)8-9.

[4]严旭兵.住宅小区规划非小事[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陈燕萍.居住区停车方式的选择[J].建筑学报,1998(7).

[6]王国平.谈住宅小区的规划创新设计[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4):36-37.

[7]林东杰.关于住宅小区停车问题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5(4):32-33.

[8]莫曼春,邓明.住宅小区内停车方式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0(5):12-18.

H ow to So lve Park i n g i n Resi d entia lQuarters

Z HOU L i n g-zhi

(N i n gbo Un i v ersity of Tec hno l o gy,N i n gbo,Zhe ji a ng,315211,China)

Abstract:W ith the developm ent o f econo m y in the lar ge and m ed i u m cities,the num ber of private cars has in creased rapidly and m ore and m ore fa m ili e s w ill o w n the car,yet m ost of resi d entia l quarters are still short o f enough par k i n g garages and space,as a resu l,t cars w ill be parked at rando m,wh ich has seriousl y affected the life of i n hab itan ts.Such prob le m has beco m e a headache a ffecting the sustained developm ent o f a c ity.The paper,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s w ell as t h e experience abroad,puts for w ar d feasi b le so lu ti o ns.

K ey w ords:ur ban residential quarters,par k i n g,prob l e m,m easure

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思路

2007年8月第8期城市道桥与防洪 收稿日期:2007-05-24 作者简介:王跃(1955-),男,广东汕头人,建筑师,从事基建管理及教学工作。 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思路 摘 要:该文针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难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提出对策,探讨了解决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停车;城市交通;建筑中图分类号:U4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07)08-0025-03 王 跃 (汕头大学,广东汕头515063) 0前言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很快,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的年均增长量都超过10%,大量的小汽车进入家庭,2006年大中城市的机动车年增长量超过15%,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超过20%,有些城市甚至超过30%。 这种发展趋势,给城市的交通和停车带来很大的困难。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通病,它的根源主要是家庭小汽车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 一个城市的繁荣,高楼大厦和车辆的多少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衡量指标,但车辆过多,会造成道路拥挤,停车困难,交通混乱,反而给人们出行造成不便,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城市环境和自然生态都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如泰国的首都曼谷,20多年前城区的交通和停车就很困难,是世界上大城市最出名的堵车城,有多少专家为这座城市出谋献策,费尽心血,但至今依然收效不大,所以,一旦城市得了这种“病”,医治起来很困难。这几十年来,有更多的大中城市紧随其后,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已经不亚于20年前的曼谷了。如果不重视城市的交通和停车问题,不仅会患像曼谷、墨西哥等大城市的通病,甚至会变成不治之症。所以,道路和停车场就象城市的主要器官,是互相关联的,这些器官出问题,这座城市的健康就受到威胁。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如德国的科隆、慕尼黑、法兰克福,奥地利维也纳,瑞士苏黎世等,在交通和停车的规划、建设上都值得借鉴。这些城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路网,十分重视城市规划管理,如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立体式停车,推广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电动车等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出现在城市繁华的商业区、医院、中小学校、市场、住宅小区和人口密度较高的旧城区,无法满足停放的车辆类型主要是小汽车。我国近年来汽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道路里程数和停车位。不妨看看广东几个大中城市小汽车的增长,广州2006年上牌是98739辆,比2005年增长33%;深圳2007年2月机动车突破百万辆,居全国第二,5年来年均增长量超过20%;汕头市近5年城区汽车增长率高达30.73%,其中小汽车超过7万辆,摩托车超过20万辆。由于机动车过快增长,停车位满足不了需求,必然会把压力转移到路面上,车辆的违章停放,或者因为寻找停车位在路面上兜圈子,无形中增加道路的负担。很多住宅小区,甚至是新建小区,车位不足,使很多私家车无家可归,干脆就停放在小区门口、 人行道上,甚至堵死消防通道,造成交通堵塞,被抄牌拖车。乱停车辆由于无人保管,发生刮擦甚至被盗抢现象十分普遍。城市繁华路段的商贸购物场所、写字楼、公共设施,大多缺乏足够的停车场地,导致周边道路拥堵,环境混乱。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出行办事往往由于交通堵塞,停车难,消耗在路上的时间很长,既耗能又耗时,老百姓戏称“出门开车不如踩车,开车反而办事难”,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不相适应的,为此,解决停车难问题刻不容缓,政府应将停车场列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旅游城市的达标条件。对此,就城市停车难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办法。 1合理布局,超前规划 我国公安部、建设部制定的《停车场规划设计 规则》于1989年1月1日施行,至今已18年,该规划当时是为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制定的,但现在已不适应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了,应尽快修改并形成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其中主要是各类建筑的停车场(库)设计指标偏低。就以商贸购物场所的机动车位指标,为 道路交通25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21卷第2期宁波工程学院学报V o.l21No.2 2009年6月J OURNAL OF N I NGBO UN 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J une.2009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周灵芝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但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参考国外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提出了解决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建议:落实新小区车位配套标准、多种途径增加居民区停车位供给、提高停车费用以及推广立体车库的使用等。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停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09(2009)02-0037-04 一、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和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班 停车难 ,特别是在市中心写字楼上班的市民停车更难; 2、进城办事 停车难 ,尤其是市中心的停车位非常的紧张,几乎所有停车场都是满的,偶尔能有一两个空闲的停车位,所以进市区办事往往要在目的地周围转上一大圈甚至好几圈才能勉强找到车位,有人干脆到附近的居民校区停车; 3、下班回家 停车难 ,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马路边、人行道、甚至草坪上都停车,造成小区内拥挤堵塞、污染、噪音等,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有时小区里有了重病人或不幸失火,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开不进去,所以居民校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停车难导致小区外部的环境复杂 由于有些小区内部可停的车位没有,于是业主的车只能停在小区外的道路上。这既阻碍交通,同时也导致今年的盗车案件中马路失窃成为增长点。即使交警部门加大惩处力度治理乱停车,但群众不理解,抵触思想较重,因为问题没有解决。 (二)停车难导致小区内环境变差 老小区中即使有车位,但预留的不多,而近几年新建的小区中车位设计数量也有限,车位和住户比很多都低于1:1。这样的设计导致的后果就是小区内车位不足,有车的业主在没有车位的情况下,只能乱占道路、绿化带。这一现象在很多小区中都普遍存在。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市容,汽车启动时带来的噪音污染、废气油污及警报器的报警影响居民休息等给小区带来环境污染,居住区缺少停车场,导致许多车辆占用路边的绿化带停放,有的居住区将原来的绿地铺上水泥砖改为停车场,使居住区绿化面积大量减少,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小区道路上停放的车辆数量多,占据了整个小区的主干道、次干道,影 收稿日期:2009-03-13 作者简介:周灵芝,女,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学院讲师。

停车难解决方法

三、对策以及发展思路 1、如若能够建立智能停车系统 在智能交通系统框架下,建立集收费管理、车位信息采集、停车诱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以有效地解决乱停乱放造成的交通混乱。 人们在出行时,最关注的是目的地的交通状况、停车车位信息、停车换乘方式,以此选择出行方式和行车、停车方案,而北京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该系统具体对驾驶员出行进行三个阶段性的诱导和服务。第一级诱导,主要通过互联网、广播、移动终端定制、停车指数发布、停车资费时段查询等形式,实现对驾驶员行车、停车决策的诱导。配合城区交通量控制措施,应用停车资源、费用杠杆,调节城区停车压力,覆盖北京市五环路以内的停车骨干企业下属停车场。第二级诱导,通过路侧广播、手机定制服务、诱导信息屏等信息,在进入区域交通干道、交通枢纽前,告知进入该区域的车辆本区域的停车资源现状和资费标准等信息,覆盖繁华地区、商业中心区、交通枢纽、奥运场馆周边地区,同时,根据奥运会等大型活动要求,执行区域停车诱导预案。第三级诱导,行驶途中的诱导,通过停车场周边的诱导信息屏发布停车场车位数据,实施范围包括市区大型停车场、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的停车场、奥运场馆周边停车场。 这套系统的最大优势是为驾车出行者提供全方位、实时的停车信息,同时也能够为交通疏导提供区域停车诱导预案管理的具体措施。此外,停车诱导系统还能为停车规划和交通规划提供停车资源静、动

态数据,供规划部门分析参考。停车诱导系统将成为北京市交通信息平台的一部分,同时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整合保留接口。 第一,政府投入启动资金和初期建设资金,建立相应的机构,开展停车诱导服务。此方式将以事业单位的形式,开展公益性的停车诱导服务。投资和运营开销均由政府承担。第二,政府为主导,投入初期建设资金,建立企业性质的停车诱导中心,并委托其实行企业化运作,在诱导系统建立和运营过程中,协调各停车企业的数据采集管理和服务。政府向停车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或以政策性补贴的形式减免税费。第三,在政府引导下,投入启动资金和初期建设资金,由停车企业建立停车诱导中心。停车诱导中心的运营建立在停车企业的运营平台上,政府投入初期建设资金,企业投入后期发展运营资金,实现停车诱导平台上的多元化经营。第四,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投资建立停车诱导为主营业务的实体。 2、挖掘潜在资源,停车要“开源节流” 在北京停车难、到处找不到停车位的现状下,有一个情况被忽视,那就是1/3停车资源长期被闲置。 北京表面上看停车位供不应求,但实际上,里面大有文章可作,相当一部分停车位在某一时段是闲置的。比如医院,下午5点以后,停车人就会大量减少。市区内的医院,至少有1/3以上的车位晚上是闲置的,而附近居民只在晚上停车,何不打这个“时间差”呢?

停车难的现状与解决方法

停车难的现状与解决方法 1. 城市市区停车难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城市市区停车难的现状 二、造成城市市区停车难的原因 三、解决城市市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 2停车难问题与解决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3关于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1 城市市区停车难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城市市区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汽车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机动车辆数量增多,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在很多城市的行政单位、商务办公场所、饭店宾馆、餐饮娱乐场所、车站码头、电影院、医院、风景名胜景区、公园、商业购物中心、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要么没有停车场,要么就是车位始终不够用。不少车主为了找一个停车位常常开着车在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的找。要是到了周末,很多的公共场所就更难找个车位。由于停车问题的不到解决,机动车辆乱停放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停车难诱发了不少车主的乱停车行为;反过来乱停车行为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停车难”紧跟“行车难”已成为当前困扰很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又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二、造成城市市区停车难的原因 (一)、硬性规定没有得到落实,停车车位特别是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国家建设部曾对城市停车场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例作了硬性规定:办公楼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

积要建2.5至4.5个停车泊位,商场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要建2至2.5个停车泊位,普通住宅每100户要有10个停车泊位。但政府部门对有关市政法律和法规的落实程度不高,对建筑行业的监管上存在漏洞。不少大型建筑在建设时没有按上述相关规定的配点标准建停车场。一些车位连业主的停车需求都不能满足,也就无从满足其他车主的停车了。以小区为例,旧有小区在兴建时考虑不周全,没有考虑到汽车数量的增长速度,因此没有配备相应的车位,现在若想通过改建停车场或牺牲绿地等都不可行,小区停车难一时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现有停车车位空间分布过于集中,影响正常停车。很多城市市区现有停车车位主要集中在中心繁华地段。而在人员流动相对较少环线以外的城区,却很少停车车位。像区域面积较小、地市中心繁华地带、大型商业网点集中的商业区、行政区,因吸引了大量车流、物流和人流,交通向心力较大,车位紧张,停车难度就更大。越是向市中心靠近,停车难的问题就越是明显。很多车主在市中心停车遇到停、取时间较长;取车时可能发生由于设施故障而取不出车的情况。 (三)、重建设轻管理,建好的车位被挪用、闲置现象严重。目前凡是社会停车场和临时占用道路的停车场,其管理权归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这些停车场的性质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任意改变。作为经营停车场的管理单位,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 在道路范围内的临时停车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不一致。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停车场的性质。不少单位车位闲置、挪用现象严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停车场挪作他用、改为商场超市和仓库。一些酒店拥有自用大型地下停车场,满足自己停车都绰绰有余,但却没有向外界开放营业。 此外,部分停车场的管理人员仅限于收取停车费,较少参与停车管理。由于管理人员疏于管理造成停车人的随意停车,停车场内无序停车、道间停车、弯道停车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停车场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四)、一些车主安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淡薄。有的车主为图方便在停车场门口上随意停车,甚至把车停在了通道上;还有的些车主只顾自己停车,往往一个车占了一个

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 难的建议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前十几年出现了几次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与停车位有限的矛盾已经越来越表面化,老旧小区停车难题正在持续发酵。 一、造成老旧小区停车难原因的分析 1、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整体规划相对滞后。 2、是老小区大多没有车库,即使有的也仅仅是自行车库,通行道路狭窄,而且停车位较少,导致在车辆爆炸式增加的大环境下没有足够的停车位。 3、停车位规划滞后,停车配建标准低。大部分小区建设时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停车位的配置,也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规划停车位,小区停车设施配置不足,布局不合理,由此造成了小区停车位(场、库)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导致当前“停车难”最直接的原因。 4、因各种原因,现有车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库不停、有位不用;也有的被改变用途,用于开店、作仓库、棋牌室或出租住人等。造成小区车辆停放难、出行难进一步加剧。 5、小区任意搭建、擅自封闭公共通道占为己有,在公共通道上乱堆乱放。通过安装地锁、自行车占位等手段,抢夺有限的车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停车难。并且个人的违法成本太低,清除之后复装地锁等现象仍然频发,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6、个别车主将车辆直接停在绿化带上。一小部分有车的业主文明停车的意识不强,只顾图自己的一时方便随意乱停车甚至损毁绿地,从而减少了居民的绿化拥有量面积,有的甚至影响到居民们健身锻炼等的场地。虽然将绿化带改成车位也是缓解停车难的形式之一,“向绿化要车位”成了小区居民利益和局部车主停车诉求之

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

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但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 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 小轿车到处乱 停乱放, 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 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 参 考国外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 提出了解决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建议: 落实 新小区车位配套标准、多种途径增加居民区停车位供给、提高停车费用以及推广立体车库的使 用等。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 停车; 问题; 对策 1. 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和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 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 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和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 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 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班停车难, 特别是在市中心写字楼上班的市民停车更难; 2、进城办事停车难, 尤其是市中心的停车位非常的紧张, 几乎所有停车场都是满的, 偶尔能有一两个空闲的停车位, 所以进市区办事往往要在目的地周围转上一大圈甚至好几圈才能勉强找到车位, 有人干脆到附近的居民校区停车; 3、下班回家停车难, 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 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 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 马路边、人行道、甚至草坪上都停车, 造成小区内拥挤堵塞、污染、噪音等, 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 有时小区里有了重病人或不幸失火, 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开不进去, 所以居民校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停车难导致小区外部的环境复杂

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对策研究

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对策研究 2010-12-20 近年来,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长足进步,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城市由于基础薄弱、停车功能欠缺,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不仅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规范化管理,也给群众的出行需求造成困难。为寻求破解中小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良策,笔者结合当地实际,对市区道路条件、停车配套设施以及静态交通管理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制定停车设施规划、架建“多点诱导”挖掘停车资源、合理组织交通等的若干对策。 一、停车难问题及现状 (一)停车泊位供给不足。根据专家测算,一个城市停车位数量与机动车数量之 比至少要达到1:1 .2,才能基本满足城市的停车需要。也就是说,一辆车除应该拥有一个固定停车之外,包括工作、娱乐、消费还至少应该有0 .2个停车位。而从中小城市情况看,由于城区处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人口密集,区域面积狭 窄,大型超市、商场、行政机构、医院、学校集中,吸引了大量的车流、人流、物流,形成了巨大的交通向心力,停车难现状最为突出,普遍存在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 (二)道路通行功能弱化,停车难趋向恶性循环。在中小城市,由于地域和历史 的原因,大多存在道路街道化、街道市场化问题,在有些县(市区),城区街道的人行道还大多划归城管部门管理,由于职能定位的不同,城管部门会更多地考虑人行道的有序摆放,没有过多地考虑人行道的通行功能,造成人行道被摊位摆放、被临街商店占用的问题突出,无路可走的行人只能借用车行道路边通行,造成并不宽敞的路面更为狭窄,通车难、停车难问题雪上加霜。 (三)停车难衍生出的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造成占道停车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市区整体交通环境。在中小城市,街道普遍狭窄,行车路面宽度一般只有7-12米宽。为解决停车问题,许多地方只好采取权宜之计,在狭窄的街道上刷划临时停车位,严重挤占了正常交通流的通行空间,加上大量的残疾车、人力车等多种因素的混合交通,致使交通拥堵,秩序混乱,道路通行能力差。二是车辆乱停乱放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高。占道停放车辆阻挡了行车视线,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三是停车难引发的治安纠纷和涉车犯罪多。停车资源紧缺和停车难问题,必然引发治安刑事案件:有的是车辆长期停放在路边商店门前的临时泊位,影响商店营业产生纠 纷;有的在停车过程中因抢占停车泊位,引发斗殴,直至伤人夺命,如哈尔滨6名警

关于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的研究

关于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据调查,以南京市为例:截至2015年底,南京市汽车保有量达到为197.93万辆,扣除报废等因素,全市年净增汽车25.73万辆,比2014年增长14.9%,而2005年底,南京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仅30万辆,10年内增加5倍有余。私家汽车数量及占汽车总量的百分比也从2014年底的86.3%提高到86.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全年净增汽车中私家汽车净增比重更达91.4%。随着家庭汽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日趋加重,尤其是主城区内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据网络资料:2015年1-11月全市110报警呼入电话412.6万个,其中29.9%是移车类的,发生地大都在主城区社区小区。车位不足、规划滞后、制度不完善、乱收费等现象,造成停车纠纷爆炸式井喷。 一、老旧小区停车现状 经过对我们熟知的几个老旧小区的走访发现,老旧小区的停车现状基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车位资源先天不足:老旧小区一般意义上是指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社区、居民区,例如比较有名的:金陵小区、南湖小区……。由于老旧小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对汽车数量和停车位需求增长缺少考量,造成老小区的停车位规划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故老小区停车位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

(二)车辆停放杂乱无章:老旧小区道路普遍较为狭窄,即使后期在小区内的公共区域或相对宽敞的道路边新规划了一些车位,也是杯水车薪,原本并不宽敞的道路被占用后,给小区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诸多不便。车位一般先到先得,上、下班高峰期时,更是碰擦难免,时常造成堵塞。 (三)外来车辆加重负担:老旧小区几乎没有物业,长期无人管理,为了避免被交警“贴条”,小区附近的一些住户也会将车辆“挤”进小区,这些车辆加剧了部分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而且这部分多出来的车辆随意停放路边现象普遍严重,长期占据出入道路、遮挡楼道、车棚,居民公共区域减少导致老人、儿童在小区内活动、健身常常无处可去,且极大的增加了的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原本小区的日常生活。 二、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独立的房屋有自己的车库,如果是高楼公寓则有地下两层或者是三层停车场,道路两旁也都可以停车。除此之外,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有大量的独立车库,大小不等,小的可以停放40辆机动车,大的可以停放上百辆,独立车库一般在住宅区和商业区附近,为住户、访客、消费者提供临时或者长期停车的地方,有年租、月租、小时计费这几种付费形式。 日本:在日本买车需要提供有停车位的证明,排量小的轻型车可以不需要,一般多栋住宅都建有停车位,小型公寓停车位有限,需要到附近租,大型公寓都有足够停车位,有公寓的车位是免费的,其实

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2014 年06 月 23 日 关于目前城市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究 摘要:开车追求顺畅,停车希望舒畅是汽车驾驶员的主要追求之一,随着我 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中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但阻碍 了交通的通畅,成为交通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易诱发治 安、形式案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及正常管理。 关键字:城市;停车位;资源管理,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建设高速平稳的发展,由此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事情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近年来随着私家车增加迅猛,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气势,也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停车难则成了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研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国城市小区,公共停车场 研究方法:分析法、文献资料法 2.分析与讨论 城市停车难的现状 停车难问题何止在小区。行在街头,随处可见停满的轿车占据了人行道,还将本来不宽的马路占掉了一半,使交通不堪重负。类似的问题已屡见不鲜,它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使交通事故增加、小区矛盾加剧、市民纠纷激烈,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乃至社会安定。停车难已不是小区内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停车位都有较大的缺口。全国机动

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13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需求如果按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共需增加停车位480万个,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由此,导致马路停车场大量出现〔1〕。又据建设部调查,目前全国轿车的停车位缺口在400万个以上。而近几年新增轿车每年在200万辆左右,按停车位与轿车数之比为1:计算,每年需新增停车位290万个,才能满足停车位的需求。 据权威部门2010年调查资料显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大部分都采用占道的方式停车。在全国重点大中城市中,根据对广州33条道路停车调查表明,车辆停放占用的道路面积达40%以上;上海市中心区的占路停车面积最高峰时达60%;南京主城则有67%以上机动车是占路停车;郑州市市区80%的道路存在占道停车现象。而美国大城市路边停车占16%,香港占17%,日本则严禁在路边停车。近年来大幅度增长的私人轿车中有60%夜间无固定车位。停车场极度缺乏,使得机动车随意停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目前我国各城市占路停车现象非常严重,一些城市还存在主要干道占路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使道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进一步降低。另外,车辆在道路上任意停放,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都造成了干扰,也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 造成目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出现停车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私家车发展迅猛远远超过城市发展步伐,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同时应该看到,我们在挖掘可用潜力增加停车场地行动迟缓;新建中的小区和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配建一定标准停车场地要求含糊、措施疲软,开发商大多惜土如金,千方百计缩减停车场地,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现有停车场地管理松懈甚至无人管理,停车随意性强,本来有限的停车资源被严重浪费。这些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停车难问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销售价格不断降低,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的拥有量超出城市现有的配置车位,造成停车位紧缺。有的车主为图方便在停车场门口上随意停车,甚至把车停在了通道上;还有的些车主只顾自己停车,往往一个车占了一个半车位,留给其他车主的半个车位,让后来的其他车主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另外,一些车主把车辆停放在临时停车点或道路上,去办事或逛街,甚至停放过夜,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造成乱停乱放车辆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这样的乱停车行为,不仅影响城市交通,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 关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规定只有1988年由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很显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省市都制订了地方性的规定,对停车场的规划提出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及指导性要求,各地的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各城市对停车场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以下问题:没有形成间隔一定路段就设置有一个停车场的规划,特别是在路边很少设置有社会性的小型停车场;一些较大型商场虽设有停车场,但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不能有效引导车主入内停车;有些停车点停车后步行距离过远,致使车主不愿停车。此外,多数旧的住宅区没有增加停车泊位,新建大厦和住宅区也没有设立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一些大型建筑物内的地下停车场被侵占它用,等等 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将停车问题列入交通管理六大管理系统之一,也许可以视为对以往规划不足的觉醒。仿佛就在不经意间,城市停车问题将不尽如人意的城市规划撞了个措手不及。停车这个令人挠头的话题开始困扰着中国刚刚走进小康生活的私车业主,也同样困扰着城市规划管理者。停车问题已日渐成为影响城市规划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社会问题。随着停车问题进一步尖锐,停车难题将会严重阻碍汽车产业发展和城市

最新2019关于停车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最新2019关于停车难问题的调查报告 停车难这个问题在现在的北京城里简直是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质的飞跃,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路面上还没有多少汽车,听说谁家能有一辆私家车那就是有钱人了。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车的问题了,而是有什么车。车多了车高级了,那总得有地方停啊,我们要上班、要逛商场、要旅游最后还要回家,为了方便都需要用汽车来代步,那么我们每去一个地方都需要有停车的地方,可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这多的地方停车吗?在这里我引用一个数据:去年12月18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大关,达到4001426辆,驾驶员达567.9万人。首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用时48年,100-200万辆用时6年半,200-300万辆用时3年9个月,300-400万辆仅用时两年7个月。没人能想到汽车的发展如此之快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跨入400万时代而且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到达500万辆。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车,如果都跑上公路那一定是相当的壮观的,但是我们肯定是不能这样做的,我们还需要休息还需要停车,停车就需要停车场、停车位就需要有地方把我们的代步工具停下。好了下问题来了,我们停在那里呢? 对此我在20**-1-30至20**-2-21日对于我所在的小区鲁谷**社区进行了关于停车问题的居民调查,调查采用走访面谈的形式进行。对于小区居民和物业在看待停车的问题上做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 **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1998年建设完成并开始入住,占地约0.17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324户,总人口约5300人。居民区由三座塔楼和两座高板组成,当然这里还有地下室和流动人口。然而对于这样的小区所设立的停车位确只有不到400个。二、对于居民停车的各种问题 (一)、停车场和固定车位 在**小区内围着住宅楼有一圈停车场,大约可以停放200辆车,另外单独分出一个停车场可以停150余辆车,算上临时停车位和其他非正规的停车位大约有400个。由于固定停车位非常紧张,很多的家用车是没有固定车位的,所以导致大部分车辆在小区内出现乱停乱放的情况。虽然停车场的管理公司对于停车位的安排进行了多方面的协调,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讲解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 年 6 月 22 日 成 绩

停车难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逐渐进入人们的家庭,从而也给小区带来了停车难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阐述了解决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近几年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但由于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及公共停车场建设不足,导致我市停车难问题日趋严重。停车场建设的不足将遏制个人汽车的发展,影响我市交通的安全畅通,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我市停车难的问题,必须从规划、建设及管理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汽车保有量;立体车库;开源节流;停车难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在大幅的增长。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最新信息,截止200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7619.31万辆,与上年相比,增加1152.10万辆,增长17.81%。而作为京津走廊上一颗明珠的廊坊市,市区机动车数量也在高速增长。截止2008年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约25万辆,比2000年的10.9万辆增长了约一倍半,并且市区正在以平均每月增加1500—2000辆机动车速度增长。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汽车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停车难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由于现有停车泊位无法满足更多的车辆停车,一些车子侵占小区内各类车道及人行道,甚至绿化带也作为了停车常如此一来,导致小区内管理困难、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和生活质量。 1、市区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及原因 市区尚未改建的二十年左右的旧小区,既无车库,也无停车场,多在楼前停车;前几年建成的住宅小区仅有少量的车库,多采用地面停车场或小区内路边停车的形式;最近两三年建成的小区,既有地上停车泊位,又有地下停车常前些年由于居民拥有汽车量有限,尚能满足停车要求。而今,不管是新小区,还是旧小区,停车位的数量远远赶不上汽车的数量,这是停车难的首要原因。其次,现有停车位不能充分有效利用,也是造成停车难的原因。2、解决市区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 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所谓开源就是

城市停车难的现象及解决办法

新乡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城市停车难的现象及解决办法 摘要:停车难诱发了不少车主的乱停车行为反过来乱停车行为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停车难”紧跟“行车难”已成为当前困扰很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又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关键词:停车难;停车治理。 一、城市市市区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汽车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机动车辆数量增多,机动车停车难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在很多城市的行政单位、商务办公场所、饭店宾馆、餐饮娱乐场所、车站码头、电影院、医院、风景名胜景区、公园、商业购物中心、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要么没有停车场,要么就是车位始终不够用。不少车主为了找一个停车位常常开着车在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的找。要是到了周末,很多的公共场所就更难找个车位。由于停车问题的不到解决,机动车辆乱停放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停车难诱发了不少车主的乱停车行为反过来乱停车行为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停车难”紧跟“行车难”已成为当前困扰很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又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停车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停车场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一些车主安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淡薄。有的车主为图方便在停车场门口上随意停车,甚至把车停在了通道上;还有的些车主只顾自己停车,往往一个车占了一个半车位,留给其他车主的半个车位,让后来的其他车主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造成乱停乱放车辆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这样的乱停车行为,不仅影响城市交通,也加剧了停车难问题。 二、造成城市市区停车难的原因 (一)、硬性规定没有得到落实,停车车位特别是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国家建设部曾对城市停车场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例作了硬性规定:办公楼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要建2.5至4.5个停车泊位,商场每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要建2至2.5个停车泊位,普通住宅每100户要有10个停车泊位。但政府部门对有关市政法律和法规的落实程度不高,对建筑行业的监管上存在漏洞。不少大型建筑在建设时没有按上述相关规定的配点标准建停车场。一些车位连业主的停车需求都不能满足,也就无从满足其他车主的停车了 (二)、现有停车车位空间分布过于集中,影响正常停车。很多城市市区现有停车车位主要集中在中心繁华地段。而在人员流动相对较少环线以外的城区,却很少停车车位。像区域面积较小、地市中心繁华地带、大型商业网点集中的商业区、行政区,因吸引了大量车流、物流和人流,交通向心力较大,车位紧张,停车难度就更大。越是向市中心靠近,停车难的问题就越是明显。很多车主在市中心停车遇到停、取时间较长;取车时可能发生由于设施故障而取不出车的情况。 (三)、重建设轻管理,建好的车位被挪用、闲置现象严重。目前凡是社会停车场和临时占用道路的停车场,其管理权归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这些停车场的性质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任意改变。作为经营停车场的管理单位,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在道路范围内的临时停车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不一致。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内部的停车场无人

解决城市停车难题 发展公共交通

解决城市停车难题发展公共交通 核心提示:要解决城市的停车难问题,不断建设公共停车场只能治标,根本途径是发展公共交通。 打开APP手机软件,就能看到周边停车场的空位状况以及停车费用。不久的将来,这一幕将会 像用嘀嘀打车一样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随着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难点,富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已围绕“停车场”建立商业模式。武汉城投集团正在建设数个停车场,发展车场管理及运营、维护修缮,同时延伸到洗车、汽车救援、车险代理等服务项目。而长春、西安等城市城投公司也在开展相关业务。 不过,目前涉足这一产业难度颇大。国家针对停车场的用地、纳税、运营方面上没有鼓励机制出台,而原有的停车场分政府、商用、私人等多种性质,这给民营资本进入带来了很大困难。 停车的商机 2014年的一天,报纸上一条关于大城市停车难的报道引起了张永华的注意。当时,面对全国市 场的疲软,身为湖南远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心情十分焦虑。 就在这时,他发现,各大媒体都在频繁报道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他很快意识到,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不是一种抱怨,而是一种商机。 “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寸土寸金,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他告诉本刊记者,他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普遍采取建设机械式停车设备来缓解停车难。为节约土地,高档写字楼、大型商场、高层住宅小区纷纷建起了立体车库。 考虑到城市土地供给量普遍不足的现实情况,以及低碳时代对汽车尾气排放更加严格控制等因素,他决定投资生产自动化停车设备。 “立体停车可能成为城市的主流停车形式,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广泛应用是必然趋势。”他介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发展现已进入成长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需求旺盛,各厂家也做出了一些适合市场、技术过硬的产品,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业人士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械停车位数量的新增量为67.50万个,但新增机械停车位数 量仅占新增汽车保有量的6.49%。这一数据表明,机械式停车位远远无法满足汽车的停车需求,全国机械式停车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在此契机下,各方资本纷纷看好“机械式停车设备”这块蛋糕,通过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提升,推动停车行业向纵深发展。

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

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 建议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前十几年出现了几次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与停车位有限的矛盾已经越来越表面化,老旧小区停车难题正在持续发酵。 一、造成老旧小区停车难原因的分析 1、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整体规划相对滞后。 2、是老小区大多没有车库,即使有的也仅仅是自行车库,通行道路狭窄,而且停车位较少,导致在车辆爆炸式增加的大环境下没有足够的停车位。 3、停车位规划滞后,停车配建标准低。大部分小区建设时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停车位的配置,也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规划停车位,小区停车设施配置不足,布局不合理,由此造成了小区停车位(场、库)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导致当前“停车难”最直接的原因。 4、因各种原因,现有车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库不停、有位不用;也有的被改变用途,用于开店、作仓库、棋牌室或出租住人等。造成小区车辆停放难、出行难进一步加剧。 5、小区任意搭建、擅自封闭公共通道占为己有,在公共通道上乱堆乱放。通过安装地锁、自行车占位等手段,抢夺有限的车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停车难。并且个人的违法成本太低,清除之后复装地锁等现象仍然频发,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6、个别车主将车辆直接停在绿化带上。一小部分有车的业主文明停车的意识不强,只顾图自己的一时方便随意乱停车甚至损毁绿地,从而减少了居民的绿化拥有量面积,有的甚至影响到居民们健身锻炼等的场地。虽然将绿化带改成车位也是缓解停车难的形式之一,“向绿化要车位”成了小区居民利益和局部车主停车诉求之间的博弈,也成了不少小区建设靓丽社区、文明城市的难堪和无奈。 7、危及业主生命财产安全。一些车主把车停在小区的主干道边或小路上,致使道路通行能力和防灾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救护、消防、抢险车辆的进出。 8、物业管理不到位,同时物业没有处罚权。在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着居民停车难、物业公司管理难的“两难”局面。 部分小区居民乱停放车辆,时常出现通道被堵塞和空间浪费的情况,反过来又加剧了停车难;有的业主不配合保安指挥,造成小区道路堵塞影响其他业主出行。物业管理对乱停车只能靠劝阻或张贴告示提醒,对乱停车的车主缺乏威慑力。 物业停车管理服务措施不到位。一是小区物业管理没有相关登记和管理台账,对小区内车辆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没有合理设置交通和停车标识,对小区车辆的停放缺乏有序引导。 9、业委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配合物业管理停车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协调作用。 10、开发商对停车位配备标准不落实,对地下车库只售不租。为求利益最大化,有的开发商地下车库只售不租,在相对高价车位的影响下,居民大多选择地面停车,

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已有新办法 - 停车调查 - 上海停车网--停车论...

有一个情况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在深夜,路上不仅车辆稀少,而且市区交通主干道两边乱停乱放的车辆也不如白天多;然而在白天,不仅路上行驶的车辆多,路边乱停放的车辆也多,很多地方出现了的停车位不足的情况。可是在晚上这些车不都是有停放的地方吗?可见停车难并不是车位不足,而是在特定的时段内,局部地方的车位不够而已。也就是说,在晚上,车辆都停放回自己的车位里,总的车位是够的;然而在白天,大家都出来办事时,车辆都从自家的车库中开出去了,自己的车位也就空闲了出来,别人的车辆不能停进去,自己的车也不能停在别人的车位里,造成一种资源浪费的现象。即一方面,局部地方在特定时间内要停车办事的要求很多,但却找不到可以停放的车位,另一方面,在这附近,恰好在这个时间段内,却有很多车位空闲着。可否充分利用这些空闲出来的车位,减少人们找车位停车的麻烦呢?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同时路边乱停乱放的现象也会少。道路两边少了乱停放的车,路面就宽敞了。同时,如果车辆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停车位的话,那么在路上绕来绕去要找停车位的车也会减少的。因为这些车车速都很慢,走走停停地找车位,对繁忙地段的交通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这些慢车少了,车流速度就会提高,那么交通状况自然会有所改善。因为拓宽路面、修建快速捷径和提高车流速度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手段。现在想办法减少了慢车,提高车流了速度,也起到了改善交通的效果。另外,如果车辆能够方便地找到停车位,那么乱停放的现象会减少,这样既可以减少刮刮碰碰这类轻微的交通小磨擦,又可以减少偷盗车辆等社会治安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总的停车位是够的,而现在把车辆乱停放在路边的现象很严重,主要原因是车主们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毕竟大部分车主都不愿意仅仅为了省几元钱,把价值不菲的汽车停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的,更不愿意因此而受到交警的处罚。也就是说,乱停放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要是能找到停车位停车,绝大部分车主都不会乱停放的。 说到停车位,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家的小停车库,这些车库一般是建在自家的小院或小区楼下,或租赁在内街小巷里,通常都很小,只能停一辆车,出入都会关门,是该户居民为了方便自家停车而租建的; 2、小区的停车库,现在新建的小区都要求配套停车场,而且要求优先向小区住户出租或出售,这类停车场规模较大,通常也配有保安,基本上都是室内停车场,大多安排在地下层或首层; 3、小区的走道空地,有些小区因为建设得早,当初建设时就没有考虑停车场的问题,或者是小区住户购车的速度太快,小区的室内停车场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只好在室外的空地内划分出一个个的位置让住户们停车了; 4、公司单位的只对职工开放的停车场,很多公司工厂单位,为了方便员工,都建设有专属的停车场,但一般只对本单位的员工、客户开放; 5、商场酒店等对顾客开放的停车场; 6、公共停车场,包括路边的临时停车位和专门对外营业的专业收费停车场。 对于第1类,可利用的空间不大。但对于其它几种类型的停车场,我们可以尝试新的办法,对停车场的车位进行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车位资源,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 首先,将停车场纳入规划管理,成立一个统一的停车场管理公司,就像电力公司,电讯、煤气、自来水公司一样的,由政府定标准的大公司。因为可以预见,汽车将会变成越来越普及的消费商品,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而汽车的普遍使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像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政府应该对汽车的各项配套设施进行一定的干预,像道路的规划建设、汽油的供应、停车场的管理等。其中道路的规划建设和汽油的供应这两方面,政府的干预力度较大,效果也明显,但在停车场管理方面则是力度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